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的暑期,为了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奉化教育教学动态,了解学校的工作环境,做一个好的教师工作定位,奉化教育局特意为新教师进行培训,虽然我们没有了往日的周末的休闲,但是却获得了更多。
第一,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咨询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所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老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第二、通过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想做一个好老师在每一天必须做到的事项。
1、终身学习。
我们做老师的,在学业上一定要有专攻,可以在本学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在听林海娟老师的课时,就会有强烈的感觉,明白教师个人的魅力可转化为学科魅力。
3 、给学生合理的点评。
“好”的课堂评价语言,能让师生心情舒畅的完成教学及学习任务,能让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的顺畅,能让彼此激发更多的灵感火花,能让个性尽情挥洒。在学生的回答后面给与点评,可以说是教师给学生的反馈,帮助其成长。
4、不断反思。
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校本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暑期,我们参加了20xx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受益匪浅。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培训中,几位老师以严谨诙谐的语言,举例了自己在教学培训及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具体实践行为,徐长春老师,基于学校文化自觉与创新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李镗老师,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学习研究;朱洪秋老师,教育建模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李雯老师,学校文化-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探索;本次培训给我们一次新的教育洗礼,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教育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生本教育的教育思维应深入每位老师的教育理念中。
在培训中,有些老师教育方法及教育理念让我耳目一新:
徐长春老师认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说到底是对人的领导力。无论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课程改革的成功基础就是学校全体成员的情感认同和目标集合。因此,要取得成功,校长必须营造积极和谐的实施氛围,调动学校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校长必须关注和用心操作的事。遵循教育规律,挖掘每个孩子的最大潜能,培养孩子们具备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素质,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准则。教师每一天的各种工作行为和对学生每天行为结果的评价,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在很大意义上会影响孩
子的一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这些话记在心中,渗透到工作实践中这位老师给我的印像最深,从他的讲座中,让我得到了很多的心得体会。“精致”首先体现在领导力方面,对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有着远见卓识,学校领导与教师、家长都要有教育理念与教育思考,并及时交流、建立共识;“精致”还体现在执行力方面,对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工作要有具体的职责分担、清晰的流程、比较高的标准,并能够马上就实施、及时反馈总结。
李镗老师,操着浓厚的北京腔,从语文的角度给我们解剖了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创设情境,增加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布鲁纳曾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而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体验。语文课堂实际是一个“活动”课堂,课堂中运用听说读写活动,促成学生思维碰撞、灵光闪现、睿智展现。学生听老师讲解,听同学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感受、体会;学生默读课文、朗读课文、浏览文字、精读课文、诵读精彩句段,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模仿精彩片段小练笔。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学习。尤其注意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多形式的感情朗读,为言语表达积累词汇,储备句式,增强语感。此外以课文内容的空白与延伸、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让我们触类旁通的联想自己的教育学科,每个学科中的教育方法都是相通的,他的一句话让我印像深刻,他说,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不能去教育别人的孩子,的确,爱生如爱子,我们要尽
心尽力用心去教育学生。教师真正担负起与学生心理沟通的职责,就必须审时度势,察微知著,善于把师生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美国的教育实验家沃什伯恩就对那种不加区别地对学生实行同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把能力非常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一年龄的儿童在计算能力方面有显著的差别,他认为教学应该与这种差别相适应。根据这样的认识,他开始尝试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教学改革,即不按年龄而根据能力编排教学班级;在同一个班级中又根据个人的能力提出不同的课题等。他所创造的这种适合个别需要的教学方法被人称为“文内特卡教学法”。虽然同龄学生在智力类型和智力水平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他们在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发育方面却因为是同龄人而又有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在未来,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要求是共同的。因此,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所有的学生都应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不应差距太大。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教育理念更进了一步。我会靠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努力与勤奋,为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当今一段时间,在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教师招考考试,今年暑假期间,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了本次考试,很幸运我能在区的教师招考中脱颖而出,心中充满了一种幸福感。同时,非常感谢区教育局领导给我们安排了这次新教师培训,为我们新教师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这次非常荣幸的见到了区教研员老师手机版,她声情并茂的讲话如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那和蔼可亲的话语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记得老师说:“每一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注与赏识,一次认可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这句话说到了孩子们的心坎里去了,每一个天性纯真孩子都期待得到老师每一次真挚的笑容与鼓励,就好比那一棵棵稚嫩的小苗渴望得到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洗礼一般。老师还通过许多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老师优秀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感受到了包河区区教育局对我们新教师的关怀,能加入到这么优秀的队伍里来,我想尽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会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更好的成绩,以此来感谢领导的关怀与栽培。
老师在关于“如何上好一节课”的报告中,说到“学生在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一语道破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是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老师还详尽的给我们介绍了“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中的各种技能,进一步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x月x日的晚上19:30——21:00,在xx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谢老师的组织下,本人通过网络平台认真学习了由“课改中国行”公益宣讲团举办、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黄国才老师主讲的精彩讲座《作业设计与“作业力”培养》。
黄老师从基本观点、基本框架、培养“作业力”、案例之《剃头大师》的预习课堂课后作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等5个方面展开解读。他还结合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重点就如何培养“作业力”进行解读和分析。他重点结合《剃头大师》一课,就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了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国家或省级文件和课程标准,紧扣教科书,因“材”制宜设计、合理布置、关注过程和感受、有效干预(批阅、反馈、补充等),聚焦“作业力”培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明白了作业设计的真正意义。作业存在的意义不只是完成作业,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明确了作业设计的要求。作业设计是常态的命题;命题是特殊的作业设计。语文作业,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完成语言文字运用等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等。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了解到作业的设计不仅要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还要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作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这次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业设计。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在我两年前扎根新营南校这片肥沃的土壤,在我最想长高长大的时候,迎来一场甘霖———日照亚太森博利民兴教工程在20xx年的暑假拉开帷幕。能获得这种出行学习的机会,我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这次培训的主讲人竟然是魏书生老师。从踏入教师这一行列,魏书生这个名字就时时传入耳朵,知其道、听其言、观其行,听了魏老整整一天的讲座,才了解他的名不虚传,才明白他的教育植根于爱。
对教育,要爱的纯粹。自一开始,魏老就教导我们“人这一辈子,先要把自己看小。看小了,才能满怀感恩之心,谦卑之心,敬畏之心!”他自始至终不说自己曾是教导主任,也不说自己曾是教育局长,可是他总是在说他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班主任。不管他成为了一名官员还是成为了现在的教育大家,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的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挂在嘴边的总是他的这名学生、那个班级。刚入职时一位前辈教导过我们“想挣钱,别做老师”。在尘嚣烦躁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教育者更是要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纯粹地热爱教育事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对教育,要有爱的坚守。面对大家对魏书生老师教育思想的赞美,他却说“我就是把对的事情守住,哪有什么创新呢?”不管是在人品上还是在做事的态度上,魏老又给我们上了新的一课。“坚持”的确是我的软肋,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不断地去探求新理念新方法,却常常忽略许久传承下来的'方法,而这正是教育理念的精华。我缺的是一份坚守,如果像魏老一样先把对的事情坚持到底会不会更好呢?文化的传承不易,坚守更难。
对教育,要爱的有方。培训期间,脑子里时不时地闪现出“无为而治”四个字,魏老的教育思想与千百年前的老子思想不谋而合。在快节奏的新时代里,大家是刻苦努力的,但做得多的未必做得对,“别折腾”成为魏老给我们的新建议。我们年轻,我们充满活力,我们不怕吃苦,而问题往往也就是出在这里,经验上的欠缺使得我们在方向的选择上以及程度的把握上漏洞百出,在新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们不仅要“冲出去”,还要“收的住”,大道至简。
对学生,要爱的细致。“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这不禁令我想起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时遇到的一个孩子,家庭离异让他带有过多的棱角,在班里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我不愿强加给他“规则”,而是时不时地与他聊天,坐他的同桌,做他的知音,听他的故事。当从河山实践基地归来,他站在讲台含着泪说感激我时,我才知道我的爱就是教育,慢慢地爱、细致地爱。
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在魏老的讲座中实在是感受到了太多。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育缺乏了爱这块沃土,即便存在也无法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事业前途漫漫,唯不忘,教育植根于爱。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