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1
《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第二小学
肖志明
《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中一个个故事,真挚、感人。对于我这颗早已麻木不仁的心来说无疑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一张张极其普通的面孔,一颗颗善良而质朴的内心,一件件平凡却又伟大的事情,书写了一个教师真正的灵魂。我们平常人来说,可能很多事是很容易就办到的,他们却能日复一日,成百上千次重复着简单的事情,只因为着一个执著的信念:“为了让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都能圆了上学梦。”
仲威平老师对象庞运发这样的学生,我们的身边也有存在,为一句乘法口诀,她能教十多遍,一遍遍地教,而我,只是比其他学生多教上两三遍,便觉得心生厌倦,甚至在心里已经开始对他放弃。仲威平老师却把成功的意义定位在“无论他考上大学与否,只要他能有一技之长”“只要他尽自己的力量会背几句乘法口决,并在生活总得到应用,我就知足了”这就是成功的意义。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这个浅显的道理,这是我由衷佩服他的一点。
拥有站立精神的刘坤贤,几次与命运搏斗,他都成功了,因为他有一个信念,他有一群做梦都牵挂的孩子。一个身体健全的人都未必能办到的事,刘老师咬牙坚持。带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孩子,真的令我很感动,我要向他学习,对每一个孩子不放弃,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最大程度实现孩子和自己的'生命价值。
草原上奔波家访的阿力太、廖占富夫妇的两座山头,两所学校,两个人的坚持,用良心、爱心、恒心为聋哑教育坚持的吉思妞、王金花、杨元松、潘立华??这样的老师,其实很我们身边也有,但是我并没有用发现的眼光对待。我想自己是时候改变了,累的时候看看身边最美的教师,他们比我更累;苦的时候想想电视上的最美乡村教师,他们比我苦上千百倍,所以告诉自己没有理由说苦喊累,实际行动才是最美。
最美乡村教师的执着坚守,照亮了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向最美教师学习,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的精神,心中有真爱,有梦想,工作再累也是愉快的,生活再苦也欣慰。“最美乡村教师”们的坚守给了我另一种奋斗的价值标准,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2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人们都把教师比作春蚕,因为教师能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而现在,教师却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了学生生命保驾护航的天使。
张xx,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
20___年5月8日晚,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xx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xx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xx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张xx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师”张xx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xx老师学习,她是我学习的楷模。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张xx老师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当危险来临,挺身而出,这正是平时把爱全部倾注给学生们的表现。
二、对工作要有一颗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应当学习她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张xx老师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她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三、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张xx老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3
“最美的乡村教师”这个响亮的称号已经震撼全国、传遍大江南北,为我们教师群体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教师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龙岩民主乡高书村教学点,有9名孩子,他们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刘兆福,则是这里唯一的老师,坚持在乡下教学30年,其中有8年,留给了高书村的孩子们。虽然学校学生少,但刘兆福对教学丝毫不马虎。他每天晚上提前备好课,第二天一早骑着摩托车,从4公里外赶到学校上课,然后批改作业,尽力为孩子们教授各方面知识。民主乡高书村,是闽赣交界处一个偏僻的山村。教学点是旧村部改造的,有一间教室、一块黑板、几幅挂图、九张课桌椅和一台电视。在简陋的教室里,6名是学前班幼儿,3名一年级学生,一共9人,最大的8岁,最小的5岁。去年教师节,刘兆福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乡村教师”。“说实在话,我内心也非常想调到条件好的学校。”刘兆福说,但“为了这里的留守儿童,我不能走,也不会走”。
他在日常的工作中,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赢得了众人的好评与赞美!他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与他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爱心、责任心是分不开的,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他身上体现的可贵之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以最美的乡村教师为榜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他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和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他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最美的乡村教师坚持朴素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我们也应该做到要忠于职守、高度负责。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他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校园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要学习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他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作为在教育事业中默默无闻的我们,更应该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关注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们给予耐心的批评教育;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们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爱生如子,这就是教师精神的真世界写照。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4
“生命如花,美在瞬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瞬间推开学生,自己被轧双腿,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她临危不惧,舍身护生,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师德的高尚与伟大,用无声的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无独有偶,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吴斌仍能忍住剧烈疼痛,用40秒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跳、艰难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以一个普通司机用1分16秒的时间,完美地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他们被称为“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他们的事迹深深得感动着我,我要向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的的高尚情怀,他们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楷模,是“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这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竭力维护。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只有相互搀扶,相互为善,世界才可以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英雄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回顾自己的往事,哪一年参加的工作好像是个很久远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难免在琐碎、劳累中失去热情,失去方向。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正是责任心支撑英雄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热爱。反思自己的工作,我要向英雄学习。
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永不放弃;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学习他们忠于职守的职业品质。吴斌一直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把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处理事故的交警说,大巴车的刹车印记都是笔直的。他十年服务零投诉,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学习吴斌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于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职责的高尚品质。
学习他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张丽莉教师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吴斌心系旅客,临危不惧,在危难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低头,自觉维护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危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勇于冲在前头,献身平凡的交通事业。我要认真学习的他们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
“何为英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如今的繁华社会中,很多人也许并不追求能够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来标榜史册,在他们眼中,平时所该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但当面临危难中的生死抉择时,他们便化身为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正气凛然、顶天立地的旷世英雄。张丽莉和吴斌那种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力挽狂澜、慷慨就义的精神和行为,彰显的正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谱写出的正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青春凯歌。”
英雄走了,可是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却久久地驻留在所有人的脑海中,但他们的事迹永存、他的精神不朽!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以英雄为榜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歌颂了教师的无私,颂扬了教师的奉献。而这些都在20xx年最美教师身上得到了体现,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印证了教师这一行业的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最美教师,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为孩子们开启求知之路,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他们的责任充分体现在他们对学生的尽心,对工作的尽职,
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的放在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坚守着可以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如流水的艰苦环境,一心只为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的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为群众服务的至善大爱的精神,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教师的这种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们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最美教师美在敬业。正因为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对事业的责任,才使得他们抵制住诱惑,在艰苦环境中尽心尽力的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最美教师们,有着宽阔的胸怀,有着让人感动的大爱。他们是为了守护天使而默默付出却又不图回报的人,他们是具有强烈责任感而又有爱心的人,他们用自己朴实的心对抗者恶劣的环境,用自己执着的信念、用自己的无私成就着孩子们。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作为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的'追求;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的团队意识,强化团队合作;就是要学习他们的大爱,对学生和对教育事业的爱。关爱他人,爱生如子,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作为在教育事业中默默无闻的我们,更应该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关注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们给予耐心的批评教育;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们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爱生如子,这就是教师精神的真世界写照。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篇6
教师是塑造年青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所谓责任越大,压力越大,面临着科技发达、广泛的新闻舆论,教师的行为举止受到广大群众的瞩目。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在假期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有感触,他们无私的奉献自己,不求回报,感动在座的所有观众,同样身为乡村教师,面对这些“最美乡村教师”自身有些惭愧,因为我并没有为教育、为学生付出那么多,而社会却给了我很多,他们是永远的学习榜样。
短短的称呼,隐含着背后种种的含辛,一根小小的粉笔,夹在断臂之间,马复兴做到了。白马相依相伴、长期冒着生死,徐德光用五年的时间一刀一刀的劈出学生的学习之路,37年的坚守,20万公里的跋涉的艰辛,他在孤独、等待、忍耐着。在泥泞的雪山上寻求道路,8年的青春,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用双脚为600多个牧民的孩子走出了一条求知之路。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所说:乡村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就是基础中的铮铮塔尖。这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在偏远的贫困地区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为农村孩子们开启求知之路,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给这些农村娃带来希望,带来光明,让他们可以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和无知。
在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经过假期的学习,名师的经验体会,开启了我智慧之门,最美教师的付出,引发起我的认识与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以他们为楷模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必须了解学生,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
最后,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对职业的热爱,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进去,用这股热诚去教书育人,去开启学生的知识大门。如果为了铁饭碗而从事教师行业,教书的积极性就变得被动和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