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2025/08/27教案

此篇文章《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篇1

一、对应的课标要求

“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不能太随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智、客观分析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正确追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正确认识如何追星,结合自己实际树立自我理想形象。

2、教学难点: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

四、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活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感悟、反思。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合作上这堂课感到很高兴,也很激动,为了表达一下我此刻的心情,老师想为大家唱个歌。[清唱几句《江南》] 老师很欣赏林俊杰的音乐创作才能,但我声明:他并不是我心中的偶像。老师的偶像是谁?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想先听听同学们心中最喜欢的明星人物到底是谁?

2、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师:我们让几位同学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向我们道明他们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可以直接说出自己心中偶像的名字。你可以模仿他(她)的一些动作或表演,也可以用文字表述。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猜你心中的偶像是谁。

生甲:我喜欢的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他的技术很高超。(学生模仿了他的习惯性动作,并说他的擦汗姿势都很有个性,觉得很酷。)

生乙:我知道了,他说的那位应该是马琳。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心中的偶像大多好象都是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老师在课前也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咱们班有36同学最喜欢的明星是娱乐和体育明星。有一位姑娘也跟你们一样,也喜欢影视歌星。让我们来看看她怎样追星的?

3、思考感悟:如此追星

(播放有关林娟追星的视频,让学生仔细的观看。)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后,你有何感想?你对林娟的这种追星行为有什么看法?

生甲:我觉得她这种做法太让人无法理解了。对于她的这种行为我觉得很气愤!

师追问:你为何那么气愤?

生甲:因为她追星也追的`太盲目了!父母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竟然还说刘德华比她父母更重要。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乙:我觉得追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只能把它当作我们紧张生活的一种调节。而且我们在追星时也不能太盲目。

师问:那你认为怎样的追星才是不盲目的?

生乙:我认为我们在追星时应该要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至少别让追星影响我们的学习。另外我们也该去追那些值得追的星。

师总结:追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我们应该善于从明星和偶像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而且,在选择追星对象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

师:出示各行各业明星人物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当学生说出“丛飞”这一人物时,可以将《就这样感动中国》一书奖励给该学生。)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多向一些人格魅力高尚的明星学习。同时也号召学生多向自己身边的人物学习。

(让学生寻找并说说值得自己学习的身边偶像。并总结:追星应追其“行”,勿追其“形”!)

师:现在老师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偶像是谁了。(教师出示袁隆平图片,并让了解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事迹。)老师之所以崇拜他,是因为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我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很需要。我相信今天到场的这么多老师肯定也有或曾经有过心中的偶像。

师:我们之所以会崇拜明星?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而往往我们都会把那些明星偶像当作成功的典范来效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要想成为成功者,努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得掌握一点诀窍。其实要想成为成功者也是这样。

(教师出示“成功者的四大习惯”,并总结。)

5、活动——找回理想

师:刚才课前老师让你们将自己长大后最想做的事情写在理想卡片上,并放在了这四个小盒子里。下面我们想让几位同学上台来试着找回自己的理想卡片,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在这么多的卡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张。

(在学生打开自己选择的卡片时,老师问学生这是不是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如果不是,让学生说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份职业。然后在让他猜猜这张卡片可能是他们组里哪位同学的。)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应该要从个人实际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

师:同学们,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丢失自己的理想,如果真是这样,请大家记得一定要及时找回自己的理想。

6、手语舞蹈——相信自己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期待,大家都有清晰的人生目标。理想之于人,就想翅膀之于鸟。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在上堂课的学习中明白了认识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我们知道,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今天让我们再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全体学生起立,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树立实现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心!)

6、结束语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在下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最后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相信自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吗?[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能]老师们,请为他们铿锵而又坚定的回答鼓鼓掌吧!同学,今天在场的老师都见证了你们在此作下的承诺,一诺千金。老师相信从走出这个课堂开始,我们每位同学都会以一种更进步的自我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终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追星,因为到那时也许我们自己已经成了世人所尊崇的偶像了。

简要点评:

1、本堂课教师表现了极强的驾驭课堂能力,课堂大气而又激情昂扬。气氛热烈、轻松,师生关系民主而又融洽。特别是在如何看待追星问题上,教师始终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将自己也放在一个追星族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该如何追星。追星是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不可回避的问题,老师只有和他们保持比较近的心理距离和他们共同的来探讨,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本堂课中,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真正贯彻了疏而不堵的原则。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本课中学生的参与广泛而且积极、有效,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任务则是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做到了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去总结,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理念。

3、教学环节设计简洁、紧凑,思路清晰。从学生喜欢的明星谈起,结合“如此追星”的反面事例,引导学生应如何正确向明星学习,并在学习明星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展望自己的职业理想,最后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新形象。

4、值得商榷的是本课最后让学生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有点流于形式,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确立自我新形象作用不大。另外“自我新形象”这一主题中的“自我”在教学中体现还不够鲜明。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篇2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不能太随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智的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追星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学生可以跟老师一起唱

教师亲自清唱歌曲导入

调节紧张的气氛,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可自然引入谈心话题。

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让几个学生用特殊的方式道明他们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准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

组织活动,并适时的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并统计班上把影视明星当作偶像的人数。

以欢快的气氛来让学生说出心中最喜欢的偶像人物。

三、如此追星

学生观看视频《林鹃的故事》,看完后谈感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

你看了视频后的感受?

你觉得中学生追星应该追什么星?追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总结:追星应追其“行”,勿追其“形”!

用林鹃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对于追星的看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如此追星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

四、寻找身边的偶像

让学生寻找自己班上他所敬佩的同学。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学习?并说说对同学有什么期待。

老师由追什么星引导到一些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剖析追星产生的心理原因。再引出孔子的话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进步。

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学生明确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给了学生一次相互评价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找回理想

课前布置学生填写理想卡片,折叠后放在小盒子里。上课时叫几位学生上来随机从盒子中抽取卡片,看看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卡。

老师组织活动。等学生上来抽卡片时,老师适时的寻找提问的机会。如果有学生抽到卡片就给以奖励。

通过该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白确定人生目标不能太随意,需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社会需要出发。也可提醒学生如果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理想,应及叫找回自己的理想。

六、相信自己

学生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

老师也和学生一起学跳该手语舞蹈。

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重新温习一下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七、结束语

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让提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给予激励的评

目的让学生能以全新的自我形象走出课堂!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篇3

一、对应的课标要求

“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不能太随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智、客观分析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正确追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正确认识如何追星,结合自己实际树立自我理想形象。

2、教学难点: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

四、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活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感悟、反思。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合作上这堂课感到很高兴,也很激动,为了表达一下我此刻的心情,老师想为大家唱个歌。[清唱几句《江南》] 老师很欣赏林俊杰的音乐创作才能,但我声明:他并不是我心中的偶像。老师的偶像是谁?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想先听听同学们心中最喜欢的明星人物到底是谁?

2、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师:我们让几位同学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向我们道明他们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可以直接说出自己心中偶像的名字。你可以模仿他(她)的一些动作或表演,也可以用文字表述。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猜你心中的偶像是谁。

生甲:我喜欢的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他的技术很高超。(学生模仿了他的习惯性动作,并说他的擦汗姿势都很有个性,觉得很酷。)

生乙:我知道了,他说的那位应该是马琳。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心中的偶像大多好象都是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老师在课前也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咱们班有36同学最喜欢的明星是娱乐和体育明星。有一位姑娘也跟你们一样,也喜欢影视歌星。让我们来看看她怎样追星的?

3、思考感悟:如此追星

(播放有关林娟追星的视频,让学生仔细的观看。)

师:看了刚才的短片后,你有何感想?你对林娟的这种追星行为有什么看法?

生甲:我觉得她这种做法太让人无法理解了。对于她的这种行为我觉得很气愤!

师追问:你为何那么气愤?

生甲:因为她追星也追的太盲目了!父母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竟然还说刘德华比她父母更重要。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乙:我觉得追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只能把它当作我们紧张生活的一种调节。而且我们在追星时也不能太盲目。

师问:那你认为怎样的追星才是不盲目的?

生乙:我认为我们在追星时应该要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至少别让追星影响我们的学习。另外我们也该去追那些值得追的星。

师总结:追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我们应该善于从明星和偶像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而且,在选择追星对象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

师:出示各行各业明星人物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当学生说出“丛飞”这一人物时,可以将《就这样感动中国》一书奖励给该学生。)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多向一些人格魅力高尚的明星学习。同时也号召学生多向自己身边的人物学习。

(让学生寻找并说说值得自己学习的身边偶像。并总结:追星应追其“行”,勿追其“形”!)

师:现在老师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偶像是谁了。(教师出示袁隆平图片,并让了解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事迹。)老师之所以崇拜他,是因为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我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很需要。我相信今天到场的这么多老师肯定也有或曾经有过心中的偶像。

师:我们之所以会崇拜明星?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而往往我们都会把那些明星偶像当作成功的典范来效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要想成为成功者,努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得掌握一点诀窍。其实要想成为成功者也是这样。

(教师出示“成功者的四大习惯”,并总结。)

5、活动——找回理想

师:刚才课前老师让你们将自己长大后最想做的事情写在理想卡片上,并放在了这四个小盒子里。下面我们想让几位同学上台来试着找回自己的理想卡片,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在这么多的卡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张。

(在学生打开自己选择的卡片时,老师问学生这是不是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如果不是,让学生说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份职业。然后在让他猜猜这张卡片可能是他们组里哪位同学的。)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应该要从个人实际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

师:同学们,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丢失自己的理想,如果真是这样,请大家记得一定要及时找回自己的理想。

6、手语舞蹈——相信自己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期待,大家都有清晰的人生目标。理想之于人,就想翅膀之于鸟。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在上堂课的学习中明白了认识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我们知道,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今天让我们再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全体学生起立,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树立实现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心!)

6、结束语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在下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最后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相信自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吗?[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能]老师们,请为他们铿锵而又坚定的回答鼓鼓掌吧!同学,今天在场的老师都见证了你们在此作下的承诺,一诺千金。老师相信从走出这个课堂开始,我们每位同学都会以一种更进步的自我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终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追星,因为到那时也许我们自己已经成了世人所尊崇的偶像了。

简要点评:

1、本堂课教师表现了极强的驾驭课堂能力,课堂大气而又激情昂扬。气氛热烈、轻松,师生关系民主而又融洽。特别是在如何看待追星问题上,教师始终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将自己也放在一个追星族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该如何追星。追星是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不可回避的问题,老师只有和他们保持比较近的心理距离和他们共同的来探讨,才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本堂课中,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真正贯彻了疏而不堵的原则。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本课中学生的参与广泛而且积极、有效,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任务则是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做到了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去总结,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理念。

3、教学环节设计简洁、紧凑,思路清晰。从学生喜欢的明星谈起,结合“如此追星”的反面事例,引导学生应如何正确向明星学习,并在学习明星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展望自己的职业理想,最后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新形象。

4、值得商榷的是本课最后让学生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有点流于形式,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确立自我新形象作用不大。另外“自我新形象”这一主题中的“自我”在教学中体现还不够鲜明。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篇4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需要出发,不能太随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智的分析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追星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学生可以跟老师一起唱

教师亲自清唱歌曲导入

调节紧张的气氛,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可自然引入谈心话题。

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让几个学生用特殊的方式道明他们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准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

组织活动,并适时的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并统计班上把影视明星当作偶像的人数。

以欢快的气氛来让学生说出心中最喜欢的偶像人物。

三、如此追星

学生观看视频《林鹃的故事》,看完后谈感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

你看了视频后的感受?

你觉得中学生追星应该追什么星?追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总结:追星应追其“行”,勿追其“形”!

用林鹃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对于追星的看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如此追星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

四、寻找身边的偶像

让学生寻找自己班上他所敬佩的同学。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学习?并说说对同学有什么期待。

老师由追什么星引导到一些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剖析追星产生的心理原因。再引出孔子的'话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进步。

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学生明确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给了学生一次相互评价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找回理想

课前布置学生填写理想卡片,折叠后放在小盒子里。上课时叫几位学生上来随机从盒子中抽取卡片,看看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卡。

老师组织活动。等学生上来抽卡片时,老师适时的寻找提问的机会。如果有学生抽到卡片就给以奖励。

通过该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白确定人生目标不能太随意,需要从自身实际和国家、社会需要出发。也可提醒学生如果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理想,应及叫找回自己的理想。

六、相信自己

学生学跳手语舞蹈《相信自己》

老师也和学生一起学跳该手语舞蹈。

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重新温习一下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七、结束语

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让提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给予激励的评

目的让学生能以全新的自我形象走出课堂!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