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
此篇文章《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狼图腾》读后感 篇1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壮丽图景,让我们走进草原人、草原狼艰难、丰富而又新奇的生活。作者十几年的知青生活,使得他笔下的故事读来娓娓动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罢全书,我还久久沉浸在荡气回肠的故事中不能自已,书中的草原狼更带给了我许多人生的思考。
1.认识自己的周围环境
只有像狼一样熟悉草原,熟悉草原的声音,才能因势利导地运用各种战术来捕获自己的猎物,躲避敌人的攻击。狼能利用大雪窝围捕黄羊群,能借白毛风势全歼军马群,能利用地形给小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穴,这些无不是建立在它们对草原环境极其熟悉的基础上。
而做事情也必须先沉下心来好好熟悉自己的周围环境,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对工作环境都不熟悉,那即使你能力再强,也只能“龙游浅滩遭虾戏”了。
2.讲究策略
《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人不是狼,但狼的种种策略也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而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但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灵活应用策略的能力。
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
3.危机意识
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4.勇气和血性
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残忍的自杀式打法。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草原上以前也有不少老虎等其它强势动物,最终之所以只有狼强大而独存,原因就在于此吧!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狼图腾》读后感 篇2
姜戎的《狼图腾》 ,可能很多朋友看过,或者说很对人都听过它的名字,我接触这本书也不算早,可以说是较晚了。以前也是听过他的名字,但未曾认真去品读,与这本书结缘,可以追究到去年项目一次会上,领导的推荐。
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书名会叫“狼图腾”,对于“狼”字很好理解,因为书中的主角就是狼,然后对于“图腾”二字,还特意去百度百科,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那么这本书名的大概意思就明白了。
看了这本书,有点颠覆狼在我心中的形象,以前对于狼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误区,一直以为狼就是很凶恶、狡猾,可能是受小时候书本“狼来了”这篇文章的影响,还有就是受到“独狼”这个词的影响,在当今的社会,尤其是在体坛,如果说一个人很独,只是自己一个人单干,我们经常会形容这个人是“独狼”,所以会对狼造成误解。不过话说回来,到现在还未真正与现实中狼见过面,有也只是在电视、电影中看过,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见识下这充满智慧、而且团结的活性动物。通过“狼图腾”,对于狼这种动物,不对应该说充满智慧的动物,不由自主的产生敬佩之意,应该可以这么说,独自的一头狼它们其实并不强大,可怕的是一群狼,一群团结的狼。一头成年的狼未必是一头成年的牛、马的对手,但为什么每次都是一群狼追着一群牛马羊跑,甚至牛马羊的数量远远超过狼的数量,这很明显的说明一群团结的狼的可怕性,团结的力量会让你变得很强大,会让再强的对手都会产生恐惧。假如只顾慌忙四处逃窜的牛马羊群团结起来,结果未必是这样,可能在书本记载的历史就不会说狼是可怕的动物。从来不单独行动,见机行事,这样形容狼一点都不为过,抓住机遇,观察情形,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狼群的形容,除了团结合作、见机行事还有一点就是分工明确,行动前对于各自的分工非常明确,怎么布置战术,怎么围捕羊群,而且有长远的想法,不只顾眼前的,这一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虽然说我们人类是高等动物。
在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当中,可能我们远远不及狼群,或者说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狼群学习的,学习狼性法则,简单的说就是要做狼一样的人,听起来可能有点土,但是其中涵盖着很多精神-团结协作、聪明智慧、知己知彼等等。其实其中的道理都很简单,可能你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在敌人或者在困难面前是非常微弱的。就好像说:折断一根筷子很简单,但是把100根筷子困在一起,就非常难折断。曾经也听过一个哲学道理,如何让一点水永远不会干枯,那就是把它投入大海。可见一个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会让你变得很强大,会让对手、敌人畏惧,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时刻记住“We are a Team”,要做狼一样的人。
《狼图腾》读后感 篇3
《狼图腾》的主线是内蒙古的一片千年大草原的迅速毁灭。至于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多,也可以说只有一个-------说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国家不合理的垦荒政策、"红而不专"且爱沽名钓誉的领导、肆意破坏不顾后果的"盲流"以及背弃道德与信仰、利欲熏心的蒙古人内奸等,客观上都促成了大草原的衰亡。而如果说只有一个原因,那罪魁祸首就一定是人的贪欲。之前所提到的那么多原因都可以用"贪"这个字一言以蔽之。
那么,"贪"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危害呢?
"贪"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它是人类共同而又顽固的弱点,所造成的`失败案例也不胜枚举。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横扫欧洲大陆,却都由于贪心而树敌太多,激起这些敌对国家间建立紧密的同盟关系,令妄图以蛇吞象者无法抵挡。美国众多投资银行由于贪心,以金融衍生品投资为幌子无节制地圈钱,最后前几年的经济危机让这些吹得过大的泡沫瞬间破灭,投行们或倒闭或重组不一而足。这些例子都阵营了"贪"所造成的欲望无限制膨胀会对其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这种人性的弱点能被克服吗?
其实,人性的许多弱点我们都在克服,且已卓有成效。比如,作为动物的我们在固定时间必须得睡觉;而现在,哪个人会说自己一辈子没开过夜车?还有耐力跑时克服"极点"、士兵克服对残忍场景的恐惧,这些都是人类对自身弱点的挑战。我相信"贪"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了克服它的正确方法,且有足够的毅力,一些人类定会像克服其他弱点一样克服贪欲。
那么如何戒"贪"呢?
我认为,人对享受的渴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有两点需要做到:首先是人要学会感受快乐。一些人无休止地赚钱,买豪宅,买跑车,快乐指数却很低。不可否认,这些人在赚钱时创造的价值一般比向社会索取的要大。然而,如果索取的这些高成本产物无法给索取者带来满足,这些东西还是和浪费没什么太大区别。为了追求未来的快乐而忽视了眼前的快乐,是"贪"的一大诱因。还有就是要有对物种发展的责任感。父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子孙留下遗产;国家遭受侵略时无数英雄甘愿为国捐躯。事实上人类也是个大家庭,却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在享受的同时,千万不能剥夺后来者,也就是未来的人类的权利。我们与他们再息息相关不过了。我们要树立"全人类意识",让每个人知道个人不是独立而存在,是肩负着延续物种的历史使命的。明白这一点对人类戒贪并实行有节制享受至关重要。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克服人类自身弱点这个课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而"戒贪"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相信,当这个弱点渐渐消逝后,草原狼与草原的悲剧将不会重演,人类文明将迈入新的阶段!
《狼图腾》读后感 篇4
这几天,老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狼图腾》。在刚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的目光就被它吸引了。狼不是一种很凶恶的动物吗?怎么会是一种图腾呢?我翻开书,来见识这本书怎么将狼变成图腾。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做陈阵,他是一名北京知青,同时,他也是一名汉族人。在草原上,有着无数蒙古人,他们都是信奉以及崇拜狼的。因为蒙古人认为,狼拥有的那种勇猛善战、悍不畏死的精神正是他们游牧民族所需要的。在这本书中,改变了原本对狼的看法,原本,他认为狼是凶恶无比的。但是,陈阵在一次又一次与狼打交道的过程中,迷上了草原狼。陈阵甚至还养了一只从狼窝陶出来的小狼崽!他在草原上发生了一件件有趣的事情:他与蒙古人一起热热闹闹打猎,杀狼,吃狼狩猎的地方的食物,一起掏狼崽……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成吉思汗当年能统一中国,为什么把狼当做他们的图腾与信仰!那是因为游牧名族拥有和狼一样的胆识和勇气,不畏惧死亡。而我们汉族属于农耕民族,并不像游牧民族一样骁勇善战。我们汉族人也应该拥有狼一样的勇气,去战胜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我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接着往下看:在书中,汉族人干部开始对狼实施大规模的'杀掠行动,因为他们只看见了狼的坏处,狼群吃羊,吃马,还伤害人!他们没有看见狼吃那些兔子,黄羊这些大面积毁坏草原的动物。!于是汉族人使用了大量枪械,没有几天,狼群们便被人们赶出了草原。转眼间,几十年后,原本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得光秃秃的,砂石遍地,尘土飞扬,只有仅存的几块草地,上面还有一些人在放这稀稀少少的羊。几十年后的陈阵和他的朋友回到了他们当年来过的地方,叹息了一声,离开了这块已经荒废的大草原。
通过这本书上最后大草原变得枯黄,很少有一丝翠绿的情况,让我想起了三年级时学的一篇课文《鹿》。在无数鹿生活的树林中,时不时有着狼去吃鹿。人们对狼非常憎恨,于是,人们发动了一场对狼的战争,终于,所有狼都被消灭了。人们都认为这个森林不会再有什么破坏,可是,人们没有想到,因为没有狼对鹿繁衍的约束,导致鹿的数量一再增加,鹿群的数量已从当年的几千只变成了几十万只。整个森林很快就被无数鹿群给啃光了,疾病蔓延在鹿群中,人们被迫离开森林,离开这个原本美丽的家园。这个血淋淋的惨况又在蒙古大草原上发生了!草被啃得精光,很少有草的存在。这两个可怕的教训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这两件事情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喜欢某种动物,或讨厌某种动物就去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只有每个物种都存在这世界上,这个世界才能安全的延续下去。
这本书以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蒙古大草原上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人百看不厌,每看一遍都能从中学到知识,获得感悟,希望大家也来看看这本好书!
《狼图腾》读后感 篇5
本书以陈阵的视角对狼进行一个详细的描写。从初见到狼的害怕,到开始对狼感兴趣再到对草原狼的崇拜,本书一步步引出狼的生活习惯,狼的睿智以及狼军队的的强大,进而对狼图腾与龙图腾的对比,一步一步,引人入胜。其实,按照我的角度,我觉得这部小说非常适合军人阅读。当然,对于一个团队也是有很大的阅读意义的。
今天,我就以我对这本书的感觉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讲两点。
首先,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狼的睿智以及狼的远见。
在开篇的时候就讲了一个狼群捕捉黄羊的情景。狼群在捕捉黄羊的时候,并非全部歼灭一个不留,而是留了一些。按照毕力格老人的说法,狼群这是为将来留口粮。它们明明可以全部捕捉完,但却偏偏留了一道口子让一些黄羊逃脱。他们是想不到办法全部捉住他们的猎物么?在这里我要说:No!一个懂得小心翼翼等着黄羊吃饱跑不动才敢进行狩猎的猎人,他们会不懂得黄羊其实可以通过那个缺口逃脱么?显然,他们是有意为之!他们懂得为以后打算,他们也有为别的狼甚至后代留下一些口粮的想法。反观我们人类,站在最高的食物链顶端,拥有别的物种所羡慕的智慧,可是我们都干了什么?滥砍滥伐?对矿产无止境无计划的开采?对环境无所顾忌的破坏?我们难道连狼的智慧都没有么?不!只是我们太过于贪心,太过于急切,也太过于自私。在私利面前,我们忘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忘了别人的利益,更忘了大自然是否能承受我们如此无赖的索取。
接下来,是对于团队的一个感触。陈阵第一次遇到狼群的时候,狼群那种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团结协作的行为深深感染了我。即使是在撤退的时候也是井然有序,并不会因为害怕而慌乱,进而自乱阵脚。忘记在那本书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始终是群居动物。是啊,人类始终都是群居动物,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于群体,对于团队的信任以及互相配合。当然,我们得反思,为何那些身体比较强壮的.狼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自觉的为队伍垫后?因为他们傻?显然不是。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对头狼的信任以及对这个团队的责任。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个段子,大意是:从前外国人最喜欢跟中国人组成一个团队,现在最害怕跟中国人组成一个团队。记得当时是以笑话来看的,但是我却觉得一点也不好笑,甚至觉得有点儿可悲:外国人都从之前对中国人的相信到之后的提防了。这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第三,就是对于他们的耐性。他们可以等好几个小时,等到黄羊吃饱了才开始捕杀,他们可以等一天一夜等黄羊凌晨尿急起来狩猎,甚至在别的小说上看到一只狼在十分饥饿的时候等待敌人筋疲力尽再对敌人下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不妨学着狼,多点耐心,别太急功近利。俗语都告诉我们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其实,读完这本书还有很多很多感触,但是,最想表达的还是这三个我觉得最大的感想。诚心建议大家抽空去看看这本书。它不是心灵鸡汤,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指引。最后,希望大家多看好书,生活慢一点,才能品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