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此篇文章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乘方有关规律的过程,领会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猜想,倡导参与,学会倾听,建立自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表示,会进行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用乘方解决有关实际学习重点问题。
学习方法:
探究归纳法
过程设计:
一自主研学
1求n个()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2在式子an(n为正整数)中,()叫底数,()叫指数,()叫幂。
3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的任何次幂(),0的任何次幂()。
二合作互学
知识点1:有关乘方的概念
1(--3)4表示的意义是(),,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
243的底数是()指数是(),表示的意义是(),结果等于()。
知识点2乘方的运算
3计算0.0012=();(--?)=()
知识点3乘方的读法
4(--2)5读作();---25读作()
教学引入
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动画演示:
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测量各边的长度、各角的大小、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的长度。
[学生活动:各自测量。]
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与邻近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讲授新课
找一两个学生表述其结论,表述是要注意纠正其语言的规范性。
动画演示:
场景二:正方形的性质
师:这些性质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矩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三:矩形的性质
师:同样在这些性质里寻找属于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菱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四:菱形的性质
师:这说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根据这些性质,我们能不能给正方形下一个定义?怎么样给正方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有同学做跃跃欲试状。]
师:请同学们回想矩形与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矩形与菱形的定义类似的给出正方形的定义。
学生应能够向出十种左右的定义方式,其余作相应鼓励,把以下三种板书: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学生活动:讨论这三个定义正确不正确?三个定义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种定义方式。]
师:根据定义,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下。
三自觉练学
1(--3)3=(),--52=()
2立方等于8的数是(),平方等于16的数是()
3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此数为(),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这个数本身,此数为(),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立方,此数为()。
4(--3×5)2=();--(--2)4=()
5(--1)20xx=()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非负数。B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
C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大于这个数。D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7把--(--?)(--?)(--?)(--?)写成乘方的形式是()
8下列各对数中,值相等的是()
A--32与--23B--23与(--2)3C--32与(--3)2D(--3)×2与--3×22
9计算下列各题
(1)(--?)3(2)--(--3)3(3)8×(--?)2
(4)(--1)100×(--1)3(5)(--?)3×(--16)
10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
你能比较两个数20112012和20122011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即比较nn+1和(n+1)n(n为大于1的正数)的大小。然后从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况入手发现规律,猜想一般结论。
(1)计算比较
12--------2123-------3234--------4345-------5456---------65
(2)从上面各小题结果归纳,可以猜想什么结论?
(3)根据归纳猜想的结论比较20112012和20122011的大小。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重点)
2.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重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指出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这个数字比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砾总和数量还要多.
如果想在字面上表示出这一数字,需要在“7”后面加上22个“0”.即约为“70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生活中,我们还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例如:
1.据报载,20xx年我国将发展固定宽带接入新用户25000000户.
2.全球每年大约有577000000000000m3的水从海洋和陆地转化为大气中的水汽.
3.拒绝“餐桌浪费”刻不容缓,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约50000000000千克.
像这些较大的数据,书写和阅读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表示方法,使得这些大数易写、易读、易于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例1 我区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整治,关停和整改了一些化工企业,使得每年排放的污水减少了167000吨,将16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7×103 B.16.7×104
C.1.67×105 D.1.6710×106
解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先确定a,再确定n,解此类题的关键是a,n的确定.167000=1.67×105,故选C.
方法总结: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例2 20xx年3月发生了一件举国悲痛的空难事件——马航失联,该飞机上有中国公民154名.噩耗传来后,我国为了搜寻生还者及找到失联飞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花费人民币大约934千万元.把934千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元()
A.9.34×102 B.0.934×103
C.9.34×109 D.9.34×1010
解析:934千万=9340000000=9.34×109.故选C.
方法总结:对用带“万”“千万”“亿”等单位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化成不带单位的数,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探究点二: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原数
例3 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1)2.01×104;(2)6.070×105;(3)-3×103.
解析:(1)将2.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即可;(2)将6.07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即可;(3)将-3扩大1000倍即可.
解:(1)2.01×104=20100;
(2)6.070×105=607000;
(3)-3×103=-3000.
方法总结: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
三、板书设计
科学记数法:
(1)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
(2)a的范围是1≤|a|<10,n是正整数.
(3)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实际性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每一位学生各自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中逐渐展现.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比较大的数。
2、过程与方法:
在科学记数法中,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重点、难点:
1、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2、难点:熟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米/秒。这些数读、写都有困难,可把696000记作6.96×105,这就是科学记数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填空
= , = , =
2.8×= ,2.8×= ,2.8×=
2、学生探究:从前面的填空可知:
100=, 1000=, 10000=280=2.8×,2800=2.8×,28000=2.8×
从上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1)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少1,一个数可以写成一个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做一做:课本P44例2
解答见教材,注意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少1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做一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108000;(2)-3200000
两生上台练习,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如对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理解的错误。
4、P44练习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注意:(1)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2)10的指数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五、作业:P45习题1.6A组第3、4、5题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4
【回顾思考】
1、请认真阅读课本P41-50,并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法则和例题划出。
2、请合上课本,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什么是乘方?什么是幂?有什么符号法则?
(2)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怎样?
(3)举例说明什么是科学记数法?
(4)举例说明如何确定一个数的有效数字?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根据乘方的意义,(-3)4=;-34=.
2、的平方等于它本身;的立方等于它本身。
3、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3-3(cd)4=。
4、若(a-1)2+︳b+2︳=0,那么a+b=。
5、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3.61×108平方千米,原来的数是。
6、一天有8.64×104秒,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约有秒(保留3个有效数字)
一、填空:
1、若x20xx=1,则x20xx+2005=。
2、平方等于1/16的数是,立方等于-27的数是,立方后是本身的数有。
3、当n为奇数时,1+(-1)n=;当n为偶数时,1+(-1)n=。
4、若︳a-1︳+(b+2)2=0,那么(a+b)20xx+a20xx=。
5、若每人每天浪费水0.32升,那么100万人每天浪费的水为多少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升。
6、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8080有个有效数字,分别是,它精确到位。
7、3.16×106原数为,精确到位。
8、写出3,-9,27,-81,243,…这行数的第n个数。
二、选择:
1、若规定a⊕b=(a+1)b,则1⊕3的值为()
(A)1(B)3(C)6(D)8
2、(-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任何小于1的.有理数都大于它的平方
②没有平方得-9的数
二、选择:
1、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A)(-3)2与-32(B)(-3)2与32(C)(-2)3与-23(D)∣-2∣3与∣-23∣
2、(-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2=(-a)2(B)a3=(-a)3(C)-a2=∣-a2∣(D)a3与∣a3∣
4、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他是一个很长的链,最短的也长达30000000个核苷酸。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106(B)0.3×107(C)3×107(D)0.3×108
5、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
(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2(精确到0.0001)
三、计算:
1、8+(-3)2×(-2)
2、100÷(-2)2-(-2)÷(-2/3)
3、(-0.25)20xx×(-4)20xx×(-1)20xx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关系量:
(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3)浓度问题:溶液×浓度=溶质
(4)银行利率问题:免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重点
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结果(幂)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教师)
问题引入
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乘方的有关概念
试一试:
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无法对折为止.你对折了多少次?请用算式表示你对折出来的报纸的层数.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实例吗?
有理数的乘方:同步练习
1.对于式子(-3)6与-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意义相同
B.它们的结果相同
C.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相等
D.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也不相等
2.下列叙述中:
①正数与它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②非负数与它的绝对值的'差为0;
③-1的立方与它的平方互为相反数;
④±1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B.2C.3D.4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重点
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结果(幂)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教师)
问题引入
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乘方的有关概念
试一试:
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无法对折为止.你对折了多少次?请用算式表示你对折出来的报纸的层数.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实例吗?
有理数的乘方:同步练习
1.对于式子(-3)6与-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意义相同
B.它们的结果相同
C.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相等
D.它们的意义不同,结果也不相等
2.下列叙述中:
①正数与它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②非负数与它的绝对值的差为0;
③-1的立方与它的平方互为相反数;
④±1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B.2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