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我可以教案

2025/08/28教案

此篇文章我可以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可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伞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语言大胆表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加文儿歌。

2、带勾雨伞一把,每人一把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出示雨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外形:

师: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请你说说伞是什么样的?

师根据幼儿回答小结:伞有圆圆的伞面、直直的伞柄,有的还有弯弯的伞勾。

二、基础部分

(一)、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师:"伞可以做什么呀?"(挡风、遮雨、遮太阳,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出示图加文的儿歌,带领幼儿朗读两遍。

2、让幼儿感知问答式儿歌的形式,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儿歌。(教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男女幼儿互问互答)

(二)、学习仿编儿歌:

1、师:除了儿歌里说的伞的用处外,伞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师采用图加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2、师幼共同朗读仿编的儿歌。(教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男女幼儿互问互答)三、结束部分和幼儿一起到户外玩伞,体验伞还可以做什么。

我可以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述并尝试用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的句式来说一说。

3、感受作品的幽默同时体验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

绘本书、ppt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t: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封面)。看,他来了。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2、揭示书名,感知故事(够鱼缸、妈妈生气图)t:瞧,这个大卫在干什么呢他是踩在什么东西上去玩金鱼的快看这鱼缸,里面的水已经怎么样了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们觉得大卫这么做,可以吗对的,你们肯定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你看大卫的妈妈来了。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妈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引导幼儿边做表情边做动作)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呢

小结:是呀,妈妈看见大卫这么做很生气。为什么妈妈看见大卫在玩鱼缸里的金鱼的时候要大喊“不可以“呢(提示幼儿妈妈在为大卫的安全考虑,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玩金鱼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很巧,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卫,不可以》。

(够糖图)t:大卫刚刚才做了件调皮的事情,就一转眼的功夫,他又在干什么了他想拿柜子上的什么东西他站在什么上面去够罐子的为什么他这么想够到这个红色的罐子,这个罐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引导幼儿集体学学大卫够东西的样子)你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站在这么高的椅子上去够那么高的橱柜里的东西,一不小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妈妈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师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去够糖罐子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泥巴图)t:没有成功的够到糖罐子,大卫又跑到外面去玩了,可是大卫回到家时,(出示泥巴图)调皮的大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洗澡图)t:玩的这么脏,当然要洗个澡啦!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室就像变成了大卫的游乐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当大卫弄得浴室都是水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3、出示图片,自由讨论t:瞧,这个大卫又在做调皮的事情了,他做了哪些调皮的事情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光身图、敲锅图、吃东西图、超人图)t:这个大卫真是太调皮啦!每次都不听妈妈的话,这回又不知道跑到哪里调皮去了,请你猜一猜大卫现在在干什么呢(玩食物图、挖鼻孔图、玩具图、棒球图)t:当大卫在屋子里玩棒球的时候,妈妈大声地告诉大卫“不可以”,可是,(点击声音)(出示面壁)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次大卫真的闯祸了,瞧,现在的大卫在干什么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椅子上,他心里会这么样呢

t:从故事开头到现在,调皮的大卫一直在惹妈妈生气但是妈妈每次都原谅了他,你们觉得这次妈妈还会原谅大卫吗

拥抱图t:你看到了什么妈妈一把搂着大卫说:大卫听了妈妈的话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4、交流感受t:你们平时也被妈妈、老是批评过吗

小结:有时批评、提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妈妈、老师都想让你们都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只要你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妈妈、老师会更爱你们的

5、结束t:大卫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里,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画面形象生动,夸张的手法、幽默的风格足以抓住幼儿的眼球,无须老师多言便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故事绘本能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幼儿自主阅读还是师幼集体观察图片、推测情节、阅读绘本,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适当的引导、提问和鼓励给了幼儿开拓思维、大胆想象、自信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了成为活动的主体,自主发现、阅读了整个绘本故事。整个活动中,幼儿不仅很好地的观察和理解画面细节和故事情节,积极踊跃、自信大胆的进行了语言表达,同时也在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缩影,懂得了道理,体验了情感。活动最后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等环节,体验了妈妈因大卫做错事而生气的心情、大卫被妈妈批评的难过心情、大卫躺在妈妈怀里的甜蜜心、以及最后说时温柔的语气……都表明幼儿能很好地迁移情感与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绘本的情节,并对图片中大卫的行为进行的评述,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当然,在我的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中对幼儿的提问不顾深入,对幼儿恰当的回答我可以更好地点评引导,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大的升华;对于词汇“垂头丧气”和“焦急”“摇摇晃晃”,“愤怒”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学习,最后环节可以设计模仿故事里妈妈拥抱大卫这一故事的精华画面,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联系起老师与幼儿之间爱的桥梁与纽带。一个简单的拥抱,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有时候对他们的严厉与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

我可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模仿妈妈生气的语气讲述“大卫,不可以------”。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积累生活经验。

3.感受妈妈浓浓的母爱。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学说妈妈的话“大卫,不可以------”。

活动难点:知道妈妈批评我们是因为爱我们。

活动准备:

课件《大卫,不可以》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的故事书里也有一位妈妈和一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大卫,咦!大卫正在干什么呢

师:你觉得大卫他想干什么呢(张开手臂想要拥抱)

他为什么要抱抱呢他想和谁抱抱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也想知道,那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

2、出示大卫拿鱼缸的图片

大卫在干什么啊(拿鱼缸)可是鱼缸这么高他拿不到啊!看,他用了什么办法哇!原来他踩在了书上,可是他还是拿不到,看这鱼缸都要……(妈妈“大卫,不可以”的声音)

3、出示妈妈生气的`图片

这是谁的声音(妈妈的)

妈妈看到大卫在那鱼缸心情会怎么样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呢(因为大卫踩在书本拿鱼缸,很危险都快要摔倒了,所以妈妈生气了)你怎么看出来妈妈生气了呢大卫的妈妈做了个双手叉腰的动作,让我们也来学学妈妈生气的样子,还要学一学对大卫说的话。

大卫还做了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到大卫的家里去看一看吧!

4、玩泥巴【天哪!大卫,不可以】

师: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净的地板上留下了两串黑脚印和从身上掉下来的黑泥巴。

师:妈妈看见了会怎么说呢 小结:是呀,大卫,不可以把身上和地板上搞得这么脏,真是太不讲卫生了。

5、打棒球【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

师:大卫可喜欢运动了,会在哪里运动呢家里打棒球,这样做会怎么样那我们赶紧告诉大卫吧:大卫,不可以在家里玩。(花瓶碎了的声音)

师:听,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了

6、出示反省图

师:哎呀!大卫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妈妈可是真的生气了。

师:我们来看看大卫他坐在哪里看看他的脸,他怎么了

师:大卫知道自己错了,躲在角落里哭了起来。

7、张开双手想要拥抱图。【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

师:可是知错能改还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决定原谅大卫。于是,妈妈对大卫说:“宝贝,来这里吧。”

8、拥抱图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卫马上扑向了妈妈的怀抱,妈妈紧紧的拥抱住大卫,温柔地说,“大卫乖,我爱你!”

三、感受妈妈的爱

师:大卫每次做了糟糕的事情,妈妈都会生气说“不可以,不可以”,可是妈妈最后还是原谅了他,因为妈妈非常非常爱大卫。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妈妈和宝贝们的照片,看这是妈妈帮宝贝穿衣服,这是妈妈喂宝贝吃饭,妈妈是很爱宝贝们的,虽然平时,我们小朋友也经常会做一些调皮的事情,让妈妈很生气,但是妈妈最后还是会原谅我们,因为妈妈很爱我们!那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所以呀,我们平时应该更懂事,更听话,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让妈妈担心,对吗

活动反思

教研组成员通过教研活动,了解掌握了一些评课的技巧,老师们针对这节活动的问题设计上各抒己见,把自己在实践中的妙招来和大伙分享,还把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同时执教教师在听取的各位教师的评课过程中,虚心受教,找到本节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认真记录。把活动中的环节部分进行调整、设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还是要依靠集体的智慧把适合孩子的教学活动呈现给孩子,使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可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学习作者通过独特视角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珍惜亲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的形象,理解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品味文章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父亲背影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以及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表现父子亲情的图片,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中,父亲是什么样的形象?你们和父亲之间有没有令你难忘的瞬间?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课文《背影》。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语速,同时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如“蹒跚”“颓唐”“狼藉”等,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理解其含义。

思考: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明确主要事件:奔丧、浦口送别、别后思念等,重点是浦口送别中父亲爬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情景。

3.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20 分钟)

分析父亲形象(15 分钟)

文中多次描写父亲的背影,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这些语句是如何刻画父亲形象的。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蹒跚”“探”“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描绘了父亲行动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除了背影,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如父亲的嘱托、为儿子安排座位等细节。

小组讨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父亲是一个慈爱、细心、坚韧、不善表达情感的人。

体会作者情感(5 分钟)

提问: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感动、自责,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到“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体会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对父亲情感的变化。

4.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0 分钟)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例如,“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简单的一句话就交代了家庭的困境,为下文父亲的行为和父子之间的情感做铺垫。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感人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些语句能打动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情感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细节描写和朴实语言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

5. 课堂小结(5 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的形象、作者的情感以及语言特色。

教师强调:《背影》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背影,展现了父子之间深沉而内敛的爱。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朴实的语言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亲情的珍贵,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6. 布置作业(5 分钟)

写一篇 300 500 字的短文,描述你与亲人之间的一个难忘瞬间,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来体现亲情。

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段落。

我可以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伞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语言大胆表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加文儿歌。

2、带勾雨伞一把,每人一把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出示雨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外形:

师: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请你说说伞是什么样的.?

师根据幼儿回答小结:伞有圆圆的伞面、直直的伞柄,有的还有弯弯的伞勾。

二、基础部分

(一)、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师:"伞可以做什么呀?"(挡风、遮雨、遮太阳,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出示图加文的儿歌,带领幼儿朗读两遍。

2、让幼儿感知问答式儿歌的形式,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儿歌。(教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男女幼儿互问互答)

(二)、学习仿编儿歌:

1、师:除了儿歌里说的伞的用处外,伞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师采用图加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2、师幼共同朗读仿编的儿歌。(教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男女幼儿互问互答)三、结束部分和幼儿一起到户外玩伞,体验伞还可以做什么。

附儿歌:

伞可以做什么?遮太阳。

伞可以做什么?避风雨。

伞可以做什么?当拐杖。

伞还可以做什么?看不见了,遮住你。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幼儿基本能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了伞的作用。完成了教学目标。

3.幼儿的参与面较广,但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4.在仿编儿歌时,幼儿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将注重孩子语言表述,还有语感的培养。

我可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生活中需要遵守规矩;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隐藏在妈妈呵斥下的深沉的爱,初步感知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孩子看图说话能力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白生活中需要遵守规矩,从而能体谅父母、热爱父母,初步感知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1、出示扉页图片(大卫背对我们正在客厅的墙壁上乱画。):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就是他——大卫!只可惜这位小朋友背对着我们,那他到底长得怎样呢?请同学们根据看到的来猜一猜。

2、出示封面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大卫!他和你想像的一样吗?谁来说说大卫的样子?封面上的小男孩是用几何图形拼接成的玩偶形象,椭圆型的大脑袋顶在细小的'身子上,摇摇欲坠;占了面部三分之一大的咧开的嘴巴里有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鼻孔朝天;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道短眉毛,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那大卫正在干什么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卫把厚厚的书摞在一起,他站在上面,准备去拿架子上的鱼缸。因为书没有摆放整齐,眼看就要倒了,而鱼缸的水也洒了出来,两条小金鱼害怕极了。)就在这危险的时刻,谁出现在大卫的眼前呢?

3、出示扉页(一位身穿白底蓝点短袖上衣、下穿绿裙子、腰扎黑色腰带、双手握拳叉腰,是一张没有头颅的半身画像。)猜猜她是谁?想象她的表情怎么样?以及她会说些什么?(她是大卫的妈妈,像大家猜得的那样,她很生气。)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为什么妈妈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呢?顽皮的大卫都做了哪些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卫,不可以》这本好看的图画书。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精彩诱人的图画,启发学生想像,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观察图画,学会表达。

1、在看书之前,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猜猜大卫会做哪些妈妈不允许做的事呢?

2、让我们共同来欣赏精彩的画面。(按照顺序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每一幅图的大意。)瞧,故事已经开始了。大卫正在干什么呢?这时妈妈会怎么说?

3、整体感知:

你喜欢大卫吗?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挑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卫在干什么?

4、指导看图:(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干净的地板上是他的两只泥巴脚踩后留下的两串黑脚印和从身上掉下来的黑泥点儿。大卫一脸无辜的样子站在那里。)

a、“我们用手盖住大卫的部分,然后观察图中的屋子,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屋子?”

b、“下面我们再观察大卫,他什么样?”

c、“看看,妈妈说了什么?‘天哪!大卫,不可以!’想一想,我们平常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妈妈一般会说什么?”

d、“我们看看,妈妈只说‘不可以’,大卫听懂了吗?你能不能在后面加一些字变成一句话,让意思表达的更完整?”

5、通过观察图画、相互讨论等方式,弄懂洗澡、吃饭、跑、玩玩具、打坏花瓶的故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可以”句式来想象、表达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怎样把话说得更具体、更完整。

三、明白道理,感悟母爱。

1、告诉老师你喜欢大卫吗?为什么?妈妈还会爱大卫吗?既然爱,为什么还要批评、提醒、惩罚大卫呢?(提醒、批评、惩罚也是爱)

2、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妈妈向大卫张开了温暖的怀抱。大卫什么样子?妈妈在做什么?你明白了什么?(“宝贝,来这里”、

“大卫乖……我爱你!”是妈妈亲切的呼唤。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柔软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妈妈浓浓的母爱。)

3、从这个故事中,你学会了什么?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4、教师小结: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不论是温暖的拥抱,还是严厉的呵斥,都包含着父母浓浓的爱。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像。

我们一口气看了十三幅图画,老师觉得这十三幅图仅仅是大卫平时生活表现的代表,肯定还有很多作者没有画出来,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大卫还会做什么?妈妈还会怎么说?把你想到了画下来,以后我们再来交流,看谁想得好,画得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