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腌制腊八蒜教案

2025/08/28教案

此篇文章腌制腊八蒜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1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方家大院的八儿已经等不及了,要喝上香甜的腊八粥,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表现吧!

回顾一下等粥这一件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二、走进课文、品读感悟。

(一)等粥

1.盼粥。

(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

(喜得快要发疯“:神态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示例: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板书迫不及待)

③”‘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属于什么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

(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2.想粥。

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体现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并且非常的孝顺)

3.猜粥。

(1)男生齐读第14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子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妙)

(4)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

(写出腊八粥在八儿心中的初步印象,为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憧憬、渴望的心情)

4.看粥。

(1)读第15、16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试着说一说。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但他没想到今日的粥颜色是深褐)

(3)作者是怎么写腊八粥的?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失落、嫌弃、厌恶,因为看到的颜色是深褐,这让他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有点嫌弃、厌恶,觉得腊八粥很脏。)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6)当妈妈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

(”捡了一枚大的特别吓人的的赤枣给了八儿“)。

(7)从妈妈的行为中能感受到什么?

(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小结:在等粥这件事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厌恶)

(二)喝粥

最后八儿终于吃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吃腊八粥的呢?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简析。

(”靠着“”斜立“,将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小鼓“外貌描写。这写出八儿吃饱了腊八粥以后满足的样子。”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吃得十分满足。)

(通过对人们吃完腊八粥的状态,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三、总结。

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应该是”等粥“,略写的是”喝粥“。这样写一是为了通过熬制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二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要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要通过这个生活场景,体现这些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的热爱。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盼迫不及待

等粥想苦苦等待详写

爱粥猜美妙

看惊异

喝粥靠着斜立着略写

小面鼓

教后反思

课文中共有七处描写八儿与母亲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多,但却能充分表达出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从读中你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孩子在动笔、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后的”亲见时的惊讶“,将八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可爱的、天真、孝顺的孩童形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惹人喜爱,逗人发笑!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及相关诗文,增强对腊八节食俗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从而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通过活动,切实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切实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兴趣。

活动时间

8课时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第15—17周)

1、提出腊八将至,研究腊八有关习俗。

2、学生对如何举行好这项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形成活动方案。

3、自由组建活动小组,讨论小组活动计划与方式,研究确定活动内容。

(1)、探究主题一:腊八节起源

(2)、探究主题二:腊八节习俗

(3)、探究主题三:腊八节诗话

(4)、探究主题四:三代人对腊八节的不同看法

(5)、探究主题五:本地吃腊八粥的情况

4、学生自主选题,合理分组并选定小组长。学习拟定采访提纲.

5、社会交往指导。

实践体验阶段(第18—21周)

个体活动(做好记载)

1、向周围60岁以上的老人询问腊八的由来与在本地流传的传说。

2、询问周围老人他们小时候怎么过腊八节的?吃的腊八粥是怎样做成的?

3、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腊八节的有关资料,做好资料卡片。

4、询问家长,自己家里过腊八节的情况以及这些年来的变化。

5、在家长的指导下,多次亲自尝试煮腊八粥。

小组活动:

1、根据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多次交流搜集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2、交流煮腊八粥的体会。

3、小组合作煮腊八粥,商量准备汇报的腊八粥的烹制方法。

4、做好阶段实践体验资料统计

腌制腊八蒜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