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寒号鸟》教案

2025/08/28教案

此篇文章《寒号鸟》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寒号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

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g,“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

换一换“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

(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

(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呼呼地刮着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

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

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

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

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

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__________”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

(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

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寒号鸟》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

一课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

“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á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天气暖和”“太阳高照”“太阳暖暖的”。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天,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2.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听劝告

寒冬腊月 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 新编

冬天快到 准备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温暖 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 熟睡 鼓励

《寒号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理解“晴朗、劝告、哆嗦、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道理。

多音字

号(háo)号叫,表示“大声呼喊或大声哭”时,读háo,如,号叫、哭号。其余(hào)口号,情况都读hào。

缝(fèng)门缝儿,衣服破了要缝(féng)补,伤口很深要缝(féng)合。(féng)缝合,石头缝(fèng)隙是石缝(fèng),见缝(fèng)插针会利用。

当(dàng)上当,恰当(dàng)来选择,当(dàng)铺门前过。(dāng)当初,当(dāng)地土特产,当(dāng)然是好货。

近义词

晴朗——晴好,赶快——连忙,准备——预备

呼唤——召唤,暖和——温暖,劝告——劝说,寒冬腊月——数九寒天

反义词

懒惰——勤劳,难过——高兴,晴朗——阴沉

温暖——寒冷,得过且过——一丝不苟

词语搭配

温暖的窝里,温暖的天气,温暖的春天,温暖的教室,温暖的怀抱,温暖的人间

呼呼地刮着,呼呼地睡着,呼呼地吹着,呼呼地冒气,呼呼地喘气

词语解释

晴朗:没有云雾,日光充足。词语搭配:晴朗的天空、晴朗的秋天。

劝说: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例句:见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进行劝告。

温暖:暖和。

得过且过:且,暂且。原指过一天算一天,不作长远打算。现在也指工作马虎应付,不负责任。出处:宋陆游《杂咏》诗之二:“得过一日且一日,安知今吾非故吾?”例句:得过且过的人将一无所成。

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很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例句:寒冬腊月,冰雪封冻了大地

哀号:悲哀地号哭。例句:受伤的小鸟发出一声声绝望的哀号。

互动探究

1、寒号乌和喜鹊的窝都在什么地方?从它们选择窝的位置完全不同,你能看出什么?

寒号鸟的窝在石崖的一道缝里,喜鹊的窝在大杨树上。它们选择窝的位置截然不同,可以看出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2 、“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中的“好像”说明了什么?

“好像”说明太阳暖得像春天,但并不是真的春天,这是寒号鸟懒得做窝的理由和借口。

3、喜鹊劝告了寒号鸟几次?喜鹊在劝告时,寒号鸟在做什么?它又是什么态度呢?

喜鹊劝告了寒号鸟两次。第一次,寒号鸟躺在崖缝里睡觉;第二次,寒号鸟伸着懒腰。对喜鹊的劝告,它始终不听。

4、喜鹊和寒号乌对于如何过冬分别抱着什么态度?因为态度的不同,它们又分别是怎么做的?最后又是怎样的结果?

喜鹊的态度是“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的态度是“得过且过”。喜鹊“东寻西找”“忙着做窝”;寒号鸟“整天出去玩”“睡觉”。结果是:寒冬腊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乌在夜里冻死了。

方法百度

词语:动词叠词

例词:伸懒腰→伸伸懒腰

解析:“伸”重叠运用后,表示“伸”的时间短暂或反复多次的意思。“伸伸懒腰”比“伸懒腰”更能突出懒的程度。

《寒号鸟》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号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寒号鸟》教案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寒号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方法、说过程等六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内容。

1、说教材

《寒号鸟》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寓言小故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故事,明道理”,《寒号鸟》一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旨在让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道理。本课我安排了三个课时进行教学,本次设计为第一课时。

2、说学情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且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的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但对于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还是难以理解,因此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等特点,多采用视频、图片、课件演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习生字,练习说话。

3、说目标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既有知识水平,再结合本组教材训练点及课文内容,我拟定了以下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堵、缝、鹊、衔、枯”等五个生字;掌握“号、当”两个多音字;会写“枯”、“却”两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练习说话,随文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领会课文寓意(不学寒号鸟的懒惰,而是向喜鹊一样勤快,凡事提早做准备)。

重点:识字、写字;练习说话。

难点:准确领会课文寓意。

4、说方法

为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本课教学方法如下:

教法:引导法、演示法

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再结合希沃白板的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帮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小组对课文插图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字-词-句练习说话,也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说过程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看视频,导入新课(约3分钟)

通过播放有关寒号鸟的百科视频,让学生对于寒号鸟这种动物有个大概的认识,从而导入新课《寒号鸟》。

【设计意图】:寒号鸟这种动物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一种鸟类,而播放视频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最直观有效的让孩子们认识了寒号鸟这种动物。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为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借着录音中错误的“当”字读音,教师讲解多音字“当”。最后以课堂活动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知道课文共有9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为后续教学环节打基础。

(3)看图说话,学习生字(约18分钟)

本环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插图画面内容。

2、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缝、堵、鹊、衔、枯”等生字,能够依据插图画面,表述相关内容,以及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辛勤。

3、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让学生知道懒惰的寒号鸟最终冻死了,而喜鹊却平安无事,进而初步领会故事寓意。

4、通过课堂小活动检测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观察插图是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学生就看到的插图画面进行合作交流,让他们自主学习,对插图有个大概印象,再结合希沃白板中蒙层工具的使用,让学生按一定顺序学习生字、练习说话、初步领会寓意,帮助课堂目标中重难点部分的达成。

《寒号鸟》教案 篇5

一、背景分析

低年级孩子拖拉现象普遍,日常生活拖拉:具体表现在起床上学拖拉,吃饭拖拉,睡觉拖拉,游戏活动拖拉;学习生活拖拉:具体表现在写作业拖拉,上交作业,各种通知拖拉,搞卫生拖拉,放学拖拉等等。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长特点,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比较随心所欲;另一方面,孩子没有品尝到拖拉带来的苦果,而学校和家庭教育上,很多时候又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规范。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容易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教育的实效性落实不到位,而导致拖拉行为。针对这种现象,结合低年级学生感知发展特点:需要具体形象,有趣而又直观的生活原材料给他们去感知,领悟。我设计的班会主题《不做拖拉的寒号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拖拉的成因,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寒号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拖拉是一种会遭受苦果,并且产生不好影响的行为。

2、通过模拟生活小场景,让学生表演吃饭拖拉,作业拖拉,游戏拖拉,睡觉拖拉;体会自己身上存在有拖拉现象。

3、了解拖拉行为的坏处,如何做一个不拖拉的小学生。

三、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做事拖拉不一定能深刻认识到。并且也不清楚,做事拖拉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借助故事,视频,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做事拖拉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不拖拉。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环节一 寒号鸟故事揭示拖拉主题

播放寒号鸟的故事,结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一开始,通过故事视频的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在故事中去感悟寒号鸟为什么冻死。通过故事,让学生悟出,懒惰,拖拉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会产生不良后果。从而引出我们的班会主题《不做拖拉的寒号鸟》

(二)环节二 大事小事话拖拉。

情境表演,给出四组画面:吃饭拖拉,被妈妈骂;作业拖拉,被妈妈强烈要求做到深夜,打瞌睡;放学拖拉,赶不上公交,要等下一趟;课间游戏拖拉,上课铃声响了,被老师批评惩罚。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表演,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发现自己身上的拖拉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借助情境延伸,找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还有那些拖拉小毛病。

(三)环节三 生活,学习怕拖拉

播放故事,盼盼梦游拖拉国。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情。让学生说一说,这次梦游拖拉国,他的具体感受。紧接着,展示两组视频,一是医生抢救病人;二是消防官兵灭火救人。分组讨论:(1)“120”送病人时假如拖拉了……医生抢救病人时假如拖拉了……(2)消防队员奋力灭火时假如拖拉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以投射的方式去感受盼盼的着急心情,更能让学生懂得拖拉带来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通过由小到大,把生活中学生不常遇见和经历,但是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拖拉的不良后果。通过视频,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去发现拖拉不良后果,相对于说教来说,更加有说服力。

(四)环节四 榜样示范不拖拉

播放闻鸡起舞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是成功者的良好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珍惜时间就是不拖拉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成功人士大部分拥有的特质。

(五)环节五 一起比赛去拖拉

出示,让学生写数字,比比谁最快。没有提前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准备,有的学生可能课前,练习本,笔都没有整理好,所以翻找本子,笔记的速度不一样。通过小组内比赛,分享一下,动作快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体会,做事不拖拉,除了要珍惜时间外,还要集中注意力听从指令,以及做好分配合作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知道在生活,学习的很多场景中常常会因为拖拉而导致自己的失败。从而让他们知道做事不拖拉,应该可以怎么去解决问题。

(六)总结升华

体验卡:你们想当小蜗牛还是小兔子啊?

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为了得第一,要和别人比,我们动作很快,可平时我们有些事,如整理书包、吃饭、起床穿衣时并没有人和我们比,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该怎么办呢?出示:体验卡。你们想当小蜗牛还是小兔子啊?

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做事不拖拉的快乐吧!请爸爸妈妈给你们当裁判,一周后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小兔子多。

设计意图:一节班会课收到的效果是很难持久强化学生的行为的,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把这个拖拉的坏习惯去掉,坚持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