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后,对养育孩子的责任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样做好这个老师角色,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育儿先育己,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尽可能掌握相关的科学育儿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质量的相处时间。孩子能够从心底里信任父母,才能顺从父母的教导。对孩子的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多用耳朵听,少用嘴,用彼此的相爱、尊重、信任、赞美和关心建立“纽带”,在亲子感情渐渐加深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才能水到渠成。
三、丰富孩子的课余时间,配合“双减”政策,让孩子的学习实现高质量,更全面地开展。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分工,一起做菜做饭,让孩子习惯参与到家庭中,从而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有责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开拓视野,接触社会,培养兴趣特长的时候,意志更坚定。
四、加强孩子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多跟孩子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家庭的家族历史,让孩子有民族传承的使命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努力。
以上是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收获总结,希望在不断地学习,反思中更好地掌握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4月中旬,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家长以线上形式观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项培训会。看完《家庭教育促进法》培训讲座,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成为了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对孩子教育持续探索,不断论证的里程碑式的法典。
20xx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整顿和规范校外教培机构,切实落实国家对孩子的“双减”要求,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则让教育从学校的课堂延伸细化到了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层面。回想我们的孩提时代和求学经历,脑海里会响起国家伟人的声音,毛主席曾经说过“孩子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国家领导人对孩子教育的高远论述,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的重要性成为了今天的时代最强音。站在我们为人父母的人生重要时刻,感受国家强教育时代发出的感召,学习和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就像主讲人所说的那样,这是我们当家长的荣幸,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场场家长和孩子对话的生动课堂。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在教育和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时,其实也是在反思自我,修正自我,也是父母再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促进法》归纳完整,尤其是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做“好奇”妈妈。在尊重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才有和谐的基础。具体来说,家庭教育也非常繁琐,从穿衣吃饭到作业辅导,从兴趣班的来回到待人接物与人相处,从摔坏家里东西到先哭后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父母在这些过程里,都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也要适时教给孩子生活常识,懂得人与人相处时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家长还可以对孩子进行试错教育,让孩子对于“犯错”有新的认识和领悟,而不是一味去责备。从哲学上讲,与孩子相处打交道,其实也是在重新认识自我。生和养,教和育,从来都无法割裂看待,也从来就没有“孩子生下来,就让他自己长大,让学校去教育就行了吧”的道理。国家斟酌再三,最终出台的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而不是《家庭教育家教法》,也可见国家在家庭教育中给予了家长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先让家长自己来教,自己来育,如果出现违法现象,再进行法律调整和管束,达到既有“家庭教育”,也有“家庭教育的促进”,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要深刻领会国家颁立此法的立法精神和良苦用意。也正因为如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才要多找“方法论”,让好的教育方法打开孩子的人生之门,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自己也是一分子,有充分的人格地位,有可以被父母采纳的意见,有犯了错也可以去改的机会,甚至有让父母当着孩子面检讨自己错误行为的时刻,让父母和孩子都在道理中对话,让家庭充满着公平和民主。只有教育得法,尊重为先,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个体,那时的孩子必定也会是一个良善、温暖的人!
感谢主讲人作为律师和母亲双重身份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讲解和对家长的培训,感谢国家为我们每一个家庭和孩子在教育上所付出的多年思考和敢为世界先的立法勇气!最后,我们真心希望,也用心躬行:让“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发生在学校的课堂,让家庭教育走进本就该有的“双向奔赴!”
本次培训活动丰厚了教师、家长的教育知识、增强了家长的角色意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了全体教师和家长的欢迎。学校将继续努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共同携手,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学数数到做人道理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都十分重要。作为一位六年级的家长谈谈几点体会:
一、我觉得坚持自己带孩子,现在社会上“隔代宠”的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老人在帮助工作繁忙的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问题倒也不大。但绝不能教育孩子做作业,阅读这种事情去丢给老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平时陪着孩子看看书,休息天带着孩子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爬爬山、骑骑自行车等。尽量减少孩子在家看电视。家长们不要扔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管自己玩手机或找各种借口说自己好吗没有时间陪伴。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等孩子长大了你想陪伴他们,他们却不要你的陪伴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之路。
三、尊敬老师,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老师能注入大量的真诚爱心和强大的责任感,事业心去强化学校教育,使孩子在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要学会分享,周末或者暑假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玩,要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起做游戏,要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做个开朗自信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的成长和开心的学习。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一、有法可依,保驾护航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20xx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该部法律的颁布,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有法可依,《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长赋能,为家庭教育保驾护航。
二、切记全面教育,切勿以偏概全
自古《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向来备受重视。可是具体要“教”什么呢?做人?做事?立志还是健体?家庭教育似乎是各自闭门造车,个别成功的案例也只是来自育儿类书籍的分享。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迷茫中的父母指明了方向。该法中具体的界定了家庭教育的内涵。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要全面,要兼顾,切勿以偏概全。所以现在在我们家,无论是运动健身,居家劳动还是学习娱乐都会和孩子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既增加了亲子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孩子身体素质,增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也培养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牢记初心使命,做学习型父母
家庭教育看似具有私人性和自主性,但实则它的公共性更不容忽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一个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发展。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家庭建设,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具体给出了四个方面的实施建议: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需要,增加亲子互动和有效陪伴这是我们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为此我和孩子爸爸约定只要孩子在身边尽量不看手机。周末的郊游,晚间的游戏和睡前的阅读都是雷打不动的、最美好的亲子时光。坚守为人父母的初心,牢记家庭教育的使命,不断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做学习型父母。
每个家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优良的家庭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合格的父母,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5
这次公开课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立法中五大原则的第一条“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把他们当做朋友去平等对待。即使他们犯了成年人眼中所谓的“错误”,也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一味地横加指责,换位思考会是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古语有云: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家长要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把孩子的潜能发掘出来并加以重点培养,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数。嘉宾们讲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两则有关孩子教育的轶事,让我对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扮演更好的角色有了深刻的体会。
我们更应该记住: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半服从、半逆反、半独立、半依赖、半封闭、半开放、青春期萌动、渴望异性交往的特殊年龄段。在这个年龄结构的孩子最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这个阶段对整个人生人格魅力的奠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年龄群的孩子来说,我们父母要能降低自身的身段以平等的心态,与子女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幼稚错误的想法及行为要进行合理化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阻拦,那只会适得其反使他们更加的走向叛逆、封闭的境地。犹如洪水决口时来势汹涌,光靠堵截是栏挡不住,只能顺势合理化的引导才能使他们健康平稳的奔向茫茫的人生大河。
作为一个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做到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有目标、有控制力、有爱心的人,并要求他也必须做这样的一个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行为冲动,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行动的机会,使他们能有独立的机会处理问题,其中家长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指导,尊重孩子自己选择如何处理问题,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使孩子才能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帮助分析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与优势,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及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在初中阶段要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出一个详细的学习生活日程表,如:几点起床、刷牙洗脸,几点写作业,几点休息等,要每天严格认真按照日程表行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掌握自己的自控能力,比如如何调节看动画片或玩游戏与写作业的调节控制及时间的控制等,使孩子在一个劳逸相接,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在此对所有代课的老师真心地说声谢谢!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这次难能可贵培训的机会,万分感谢!仓促之笔还望见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