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2025/08/29教案

此篇文章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谣的内容、初步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朗读这首歌谣。

2、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热闹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的录音;配乐儿歌朗诵;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2、经验准备:了解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些传统习俗。

3、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歌遥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倾听、观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四、活动过程

1、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远处传来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教师小结: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准备过什么节日?有哪些动物在迎接春节?它们是怎样迎接的?

(2)欣赏歌谣。

(1)老师以开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来进行示范朗读提问:歌谣的名称叫做什么?听了这首儿歌,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逐一出示儿歌中的动物角色,与幼儿一起说说、学学小动物所做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3、学习朗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着动物角色练习朗读儿歌,

(2)边读边模仿角色的动作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

(3)模仿用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小动物们过年时开心的感觉读出来呢?(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并请一些幼儿进行朗读。)教师以两种不同的对比明显的朗读方法让幼儿判断,找出最适合这首歌谣风格的朗读方法。

(3)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幼儿练习朗读,充分感受歌谣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4)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并组织幼儿从朗读时的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

4、集体完整朗诵儿歌。

评价要素

幼儿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感受到过年的热闹和喜庆。是否能以愉悦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六、活动建议

1、可将幼儿的朗读进行录音,既可提高朗读时的趣味性,又可在倾听自己朗读录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朗读的技巧。

2、可引导幼儿将儿歌的内容绘画出来制作成小书:《过新年》

附歌谣:过春节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的情节和内容,了解中国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2、认读字、词“年,春节”。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难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长辈们会给自己压岁钱,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准备

自制小对联、年兽的挂图、汉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寒假我们在家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个呀?(出示小对联)

幼:……

师:这个就叫做“对联”,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家门前贴这个对联,还会放鞭炮、烟花。!、快!现在老师要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家门前贴对联,放鞭炮。

幼:……

2、听故事:

师:在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专门靠吃人填饱肚子,而且特别喜欢吃不听话的小朋友。

幼:哇!那怪兽长什么样子?(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有关怪兽的故事)

师:这只怪兽长得跟狮子很像(出示年兽的挂图),但是它比大象还要大,爪子也长得很长很长。

幼:哇……

师:人们给这只怪兽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年兽”(出示汉字卡“年”)。为什么叫“年兽”呢?因为这只怪兽每逢365天就会出来吃人,而每年有365天,所以人们就把这只怪兽叫作“年兽”。还有这只年兽都是在天黑以后才出来,天快要亮的时候就跑回山里去了。

幼:……

师:因为年兽会吃人,所以大家都很怕它,但又没有办法消灭它。直到有一年,年兽闯进一个小村庄,遇到有一家门前挂着红布帘,穿着红衣服的人,还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燃放爆竹玩耍,爆竹点燃以后发出“啪啪”的响声,年兽看到火光,听到响声后,掉头就逃走了。于是,大家知道了这只年兽害怕红色,害怕响声,还有害怕光线,所以每年到了年兽快要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在家门前挂上红布,也就是我们现在贴的对联;穿上红色的.衣服,所以小朋友们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也就是小朋友们现在玩的鞭炮了。还有年兽出来的那天晚上,大家都会躲在家里,全家人一起吃晚饭,这一餐饭我们现在叫“年夜饭”。到了第二天,大家才会出门,见到别人就会说“恭喜”,长辈还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节”了(出示汉字卡“春节”)。

3、智慧启迪:

师:小朋友们,我们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贴对联、穿红衣、放鞭炮?

(引导幼儿说出赶走年兽。)

师:这些是我们中国春节特有的风俗。

师:那春节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的晚饭叫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年夜饭)

4、识字游戏:

师:现在小朋友们来看(拿着汉字卡),谁跑到了老师的头上呀(把汉字卡放头上)?

幼:……

师:谁又跑到了老师的手臂上了(把汉字卡放到手臂上)?

幼:……

5、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刚才老师记的故事吗?请你们回家后也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讲一遍。

教学反思

1、刚刚过完春节,孩子们对贴对联,穿新衣、放鞭炮这些事情还记得很清晰,加上我用故事引导,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并且了解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要这样做。

2、本班的幼儿对怪兽,一年的天数,古代等都有一定的认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3、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的语言有欠生动,缺少与孩子的互动,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力度不够。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丰富自己的语言,多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多设计些问题和游戏与孩子们互动。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3 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4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四、效果分析:

通过宝宝过春节的活动,仿佛又让小朋友们回到了春节时的开心氛围中去了,一时间难以收复小朋友们兴奋的心情。通过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学习,我们间接地指引幼儿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 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 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同伴、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庆春节活动,体验亲情、友情和师生情。

2.感受过春节的快乐。

3.知道春节是我们的传统佳节,过了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召开班级家委会、布置教室环境等。

2.音乐和制作卡片材料。

3.饺子皮、饺子馅、碗、筷子、电磁炉等。

4.新年小礼物。

5.幼儿自带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团团圆圆自做餐。

各班级家委会小组带领幼儿做汤团、包饺子活动。

家长、教师带领孩子-起参与到包饺子、下饺子、品尝饺子的活动中,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亲情感、成就感。

2.甜甜蜜蜜送祝福。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利用废旧材料和彩纸,制作新年贺卡。和朋友交换贺卡,送上新年祝福语。

3.快快乐乐亲子游。

游戏《看谁猜的对》和学习《数九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喜欢穿什么等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就是想考验一下各位家长,看您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了解。

4.喜气洋洋舞起来家长和孩子在快乐的乐曲中共同跳起欢乐的舞蹈。

5.送上新年的礼物。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篇5

教案目标:

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教案准备:

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2、剪刀、水笔、蜡笔。

3、录音机、磁带。

4、课件一个。

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教案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

幼儿A :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幼儿D: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我的阿姨去年打电话祝我们新年快乐。

(评析:适时播放课件起了调节作用,尽管都是看,但内容不一样,幼儿不会感到厌烦,通过课件的欣赏加深了对过年习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评析: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直观易记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评析:通过分小组的庆祝活动满足了幼儿想过新年的愿望,并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愉悦的体验,使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教育: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 (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