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此篇文章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1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2
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进行记录。
2、 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 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标记正确点数相应的图形数量。
难点:
对总数标记的认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几何实物图片1张(红色、蓝色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统计表一张。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形状不同)“它们分别有几个?”
2、认识统计表,学习记录。
教师:“这张表格上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统计表的含义。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各标记的含义。
教师:“这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圆形标记,表示所有的圆形;这是红色圆形标记,表示红色的圆形。)
教师:“这个统计表该怎样进行记录?” 帮助幼儿在图表相应的'位置上记录。
提醒幼儿根据标记将所点图形的数量记录在标记后面的横线上。
3、幼儿根据标记点数图形数量,教师记录。
二、小组活动:图形分类记数。
1、教师讲解活动要求:在对应的标记后面点数图形的个数,用数字进行相应的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三、活动评价
将个别幼儿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幼儿集体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不受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干扰、会用各种方法数排列不规则的物体。
2、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1、10以内的物体若干、物体要求有同类的和不同类的。数字卡片若干。
2、不干胶、纸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数不规则排列物体的经验。
1、物体和数对应。
提供给幼儿实物若干、如:豆豆、积木、等。教师说出数字、让幼儿按数字数出相应的实物与数字想对应。
2、数字卡若干、按数归类。
提供给幼儿数字卡、让幼儿按数归类。
同类的不同类的都可以按数归类、不受影响。不同类的物体只要数的数和卡片相对应就可以了。如:不同的若干个玩具、只要按数字卡上的数数清楚、并和卡片上的数字对应即可。
3、幼儿操作。
提供给幼儿数字卡若干、实物若干、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如:拿出相应的实物、找到相应的数字卡;拿出随便一个数字卡、找到相应的实物。小结:通过操作、让幼儿积累数不规则排列物体的经验。
二、通过讨论活动、帮幼儿归纳出数不规则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
1、幼儿数出不干胶贴上的`动物数量、然后贴在相应的数字卡下面。
让幼儿通过操作能进行按物取数、学习数不规则排列数的基本方法。数数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点数法。仍幼儿一个一个点数实物。还有标记法、让幼儿对实物进行做标记、避免漏掉。这些都是帮幼儿学习数不规则数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易掌握的数数方法。
2、让幼儿分析讨论不同的方法与物体排列间的关系。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让他们知道了不同的数数法都不受实物的排列的影响。如:同类的物体和不同类的物体的不规则摆放、只要让孩子们明白把物体点数清楚就好、别受位置影响数数。让孩子们明白数数与实物的形状大小排列没有关系。
三、通过练习使幼儿加深对各种数数类型的理解。
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实物、数字卡片供幼儿练习、以便幼儿对所学数数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可以把相同数量的物体和卡片归纳在一起。
如:让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物体如:相同的布娃娃、相同的积木给找出来、和相应的数字卡放一起。
2、用玩具或不干胶编出数数的题目让幼儿练习。
教师编出题目让幼儿练习、一巩固所学知识。如;按数取物、按卡片数子找出实物;按物取数、按物体数量找到相应的数字。
活动反思:
通过听取学习专家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思想转变、使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好多教学经验值得我借鉴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设计了这一活动、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首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社会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方面进行研究。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查阅资料库、对活动中相关的难点、重点进行研究、把知识重点定位在哪里、确定知识点、便于幼儿理解接受。其次、在制订目标时还要注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和从事活动、从中央到地获得经验和乐趣。幼儿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本着这一特点、教师积极引导、激发幼儿园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给孩子们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次听取专家讲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吸取专家的经验、取长补短、本着对孩子们负责的态度、继续加强、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孩子们服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4
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进行记录。
2、 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 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标记正确点数相应的`图形数量。
难点:
对总数标记的认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几何实物图片1张(红色、蓝色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统计表一张。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形状不同)“它们分别有几个?”
2、认识统计表,学习记录。
教师:“这张表格上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统计表的含义。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各标记的含义。
教师:“这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圆形标记,表示所有的圆形;这是红色圆形标记,表示红色的圆形。)
教师:“这个统计表该怎样进行记录?” 帮助幼儿在图表相应的位置上记录。
提醒幼儿根据标记将所点图形的数量记录在标记后面的横线上。
3、幼儿根据标记点数图形数量,教师记录。
二、小组活动:图形分类记数。
1、教师讲解活动要求:在对应的标记后面点数图形的个数,用数字进行相应的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三、活动评价
将个别幼儿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幼儿集体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 篇6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