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爱心演讲稿
此篇文章教师爱心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爱心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呵护幼苗,快乐伴随成长》。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一转眼,我的从教生涯已20年了,在这二十年来,一个个教育教学故事如同放电影一般,时时在我面前闪现,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道来,只撷取我在美丽的陕小,所带的一二班的两个故事和大家分享。
有人说师爱如和煦的春风,抚慰着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有人说,师爱是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有人师爱是染色的画笔,染红了鲜花,染绿了树叶。在我的工作中,我最关爱的是住校生,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爱。记得有一次下课后,我正要去办公室休息,发现王天俊同学正在使劲地拧水杯盖,小脸憋得通红,我快速地走向他,接过水杯,轻轻地一拧,水杯盖就拧开了,当我正要抬头把水杯递给他时,他“蹭”的一下窜到我跟前,踮起脚尖,在我的脸颊上狠狠地亲吻了一口,然后夺过水杯,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喝完后,用袖子一边抹嘴,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刘老师,你真棒!”随后,跑开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不禁湿润了。这轻轻的一吻,使我平日里冷峻的面孔滚烫了起来,使我平静的心里沸腾了起来,整个下午,我幸福着,快乐着,我在想,我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只能给他们创造快乐,陪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于是,在我的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孩子识字量大、容易疲倦的特点,我经常采用快乐识字法帮孩子识记生字。或讲故事,或猜字谜,或编儿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学习“它”字,在孩子们说了不少识字方法后,我模仿我们小学时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表演了教学“它”的情景:我鼻梁上架着墨镜,手里拿着粉笔,目光环视着孩子们,用近乎夸张的动作,一边板书一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上面宝盖头,下面竖弯钩,这一撇不能丢,千万不能丢。”当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读起来:“上面宝盖头,下面竖弯钩......”此时此刻,他们已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就是我讲述的两个甜蜜的教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最后,我想改编诗人艾青的诗句结束我的演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的脸上常挂着微笑,因为我同学生一起成长。”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爱心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与责任,永恒的追求”。
我喜欢这样的一首诗:“我是一名教师,我高举手中的红烛,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幼鹰能翱翔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鲜红的血液中奔腾。
我很自豪,我是一名老师。是的,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教师,更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从事着阳光下最辉煌的职业,我不后悔,因为爱和责任强化了我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经过细心的照料,我在幼儿园老师的平凡岗位上悄然耕耘了九个春夏秋冬。我微笑着,哭泣着,感动着,失败着,悲伤着。在不断的总结分析中,我发现了它,属于自己的收藏——那是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切源于爱。
有多少次,当我和孩子们玩的时候,我笑了,让我感觉到孩子的圣洁和天真;多少次,孩子们对草地周围昆虫的观察是如此的专注和投入,以至于我走进了这个纯真的世界;多少次,带着孩子,忘记了烦恼,没有了忧愁,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
我甚至没有忘记,当我弯腰给孩子们系鞋带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您!””我愣了一下,抬起头,什么也没说,紧紧地把他拥在怀里。一种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最初的付出换来的是收获,而爱的付出换来的.是爱的回报。从前,有人问我:奉献出这种崇高的爱却要守着一辈子的清贫,这值得吗?
每天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单调,缺乏新鲜感,默默付出不觉得累?你看看那些离开的老同事,新面孔来来去去。你在默默坚守这个平凡的岗位不后悔吗?
我坚定地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爱,我爱每一个孩子,我爱我的教育,所以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爱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责任必须通过实地的艰苦工作来实现。我愿意用我一生的精力投入到我热爱的学前教育中去,用责任和爱去拨动孩子心中的七弦琴,奏响生命的五彩乐章。
谢谢大家!
教师爱心演讲稿 篇3
有人说,师德就是爱,爱一切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有人说,师德就是奉献,如春蚕,似红烛。我说,师德就是甘于平凡、甘于平淡,甘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岁月中,以不变的热诚去挑战每一个教育的高度,以不变的热情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或许我们每天做的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凡而细小,而这些小事却足以融化冥顽的心,催开冰封的希望。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赞许、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受到了教师爱的鼓舞,他们会信心倍增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从事教育职业就必须热爱孩子,应该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每个孩子,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老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教得好。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我总觉得“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任何一个孩子心灵的深处都有想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作为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这美好的愿望,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一种自强自信的良好心态,使他们驱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带着自信走向成功。教师应为那些掉队的孩子创造再一次重新跃起的机会。近几年,我连续担任了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每一届所接的班级中都有一部分学生知识严重脱节,这些同学连做作业的习惯都没有,且为数还不少,其中最差的一个在四年级期末考试时只考了4分。面对这些学生,退缩和放弃曾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是一名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更何况这些掉了队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更多的关注。于是,每年接手了这些孩子以后,我努力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为他们创造有可能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感受自己的价值,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放过,不断地给他们创造、策划成功的机会,同时不断地鼓励他们,孩子们慢慢地变得爱学习了,也慢慢地跟上其他同学了,最后的毕业考试中,他们都顺利地过关了。看着他们拿到毕业证书时的欢欣,我也由衷地笑了。
教育是以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为前提的,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的教师首先就必须具备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会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给学生的.意愿,把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感悟孩子们每一丝的变化,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记得在一次刚接一个五年级班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课间几分钟的时间,班上朱诗怡同学放在书包里的一只手表不翼而飞,教室里同学议论纷纷,口快的同学脱口而出:肯定是她的同桌顾某某偷的,她总是偷别人的东西。同学们都提议马上搜身、搜书包,当我的目光与顾某某相对的一瞬间,一种复杂的情感从她脸上掠过,我马上意识到,不能伤害任何一位同学的自尊心,要把坏事变成好事。我马上示意同学们安静,不要胡乱猜测,并表示老师一定会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到,这孩子的家庭环境已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扭曲,作为教师的我虽不能力挽狂澜,但应用自己的爱去拉她一把,所以,我选了一个不被任何同学发现的机会和顾某某面对面地进行了一次恳切的谈话,最后,她低着头拿出了手表,从她倔强的眼神中我看出她准备接受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指责,当她听到我说绝对会为她保密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涌上了晶莹的泪花。当孩子们追问我怎样破了“手表案”时,我只是笑着对他们说这是老师的秘密。这以后,直到毕业,顾某某同学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毕业时数学成绩达到了“B”。毕业典礼那天,她在我的办公桌上压了一张纸条,纸上写着:王老师,再见了,我会回来看你的!落款是:您的学生,顾某某!当我看到纸条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深感当初的做法是对的,试想,当初如果非要当场查个水落石出,无非使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无地自容,被伤害的自尊心,再重新编织起来是很难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过错,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学生犯错,作为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做错事的学生,我们更应用爱去唤起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懂得自强自爱。让我们对学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含有亲情又高于亲情,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师生情,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改正错误的毅力。让每一个学生和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变得如此多彩;因为有了爱,人类才有了巨大的进步。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能打开学生的心门,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只有老师自己用心去爱学生,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去爱戴别人,使学生更成熟懂事。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老师时刻都要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其向上攀登,用自己的真诚感化学生,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美好的人生。
作为教师,我的职业理念是:以爱心育人,育有爱心之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教学中去,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去滋润,用自己的爱心去上每一堂课,爱每一个学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教师爱心演讲稿 篇4
教师的真情实感总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的相通与交融,就不可能培养出幼儿和谐的个性。书中几位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都生动地体现了爱的教育的精髓,她们以平等、信任对待孩子们,在一些细微之处对孩子施以爱心。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好方法。
爱的教育要求教师关心和理解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尊重和信任孩子。事实上,实现这一点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才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挖掘每个幼儿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幼儿,并以关切而又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教师不论是对平时表现好的幼儿还是表现差的幼儿,都应严格要求。对待难教的幼儿,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以促使其逐渐转变。平时对待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教师也要一丝不苟,严于律己。
尊重幼儿就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并要信任幼儿。任何真正的.教育都不能建立在蔑视和敌意之上,任何真正的教育都不能通过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爱的教育》有则感人的小故事。
可莱谛在课上睡了半个小时觉,先生讲完课才“轻轻地从脸上吹醒了他”。“可莱谛见先生立在前面,惊恐地要退缩。这位先生双手抱着头,吻了吻头发,说:
‘我不责备你。因为你的睡眠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疲劳。’”原来可莱谛帮助贫困的家人早晨运柴从五点运到了七点,先生从学生口中得知这个原因后并没有责备他,多么感人的吻啊!
要公平对待幼儿。教师对待幼儿要明辨是非,办事要公道,表扬不要过分,批评不要过分,实事求是,不要动情。教师要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幼儿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平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生活在集体之中。
总之,所谓的爱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充分的爱,教给学生爱,而后者尤为重要。因为没有爱心教育,就没有爱心学生。
教师爱心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还是在儿时,我的做教师的父亲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现在,我也成了一位老师。当我穿过了教师职业表面的光环,走进了它的内核时,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也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教师更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得宛似沧海一栗,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就是这些平凡而普通的教师,他们用爱,铺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造就了无数人才。
我校的××老师就是这沧海之中耀眼的一朵浪花。
1993年参加工作的她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既然我选择了三尺讲台,就要用一生的心血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她既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教师,更是游仙区剑南路小学教师团队的缩影。
1993年,刚涉入教坛的××老师担任了全校有名的“双差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这是一个无人愿接的六十多人的大班。因为学生来源广,学生受到的家庭影响各不相同,部分孩子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寄放在爷爷、奶奶家或跟着亲戚、朋友就读,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差。面对这样一群孩子,面对这样缺父少母残缺不全的家庭,××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造家一般的环境,在班上举行了“烛光生日晚会”。在装扮一新的教室里,全班同学都沉醉于家一般的温馨中,同学们手捧蜡烛、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一张张纯真稚嫩的小脸,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他们的脸上慢慢荡漾起了沉醉的笑容,升腾起了幸福的表情,感悟着爱的温暖。此后,每个星期日,××老师一次又一次走访了“特殊”孩子们的家,和孩子的亲人们谈心、聊天,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这样的家访有时是在午餐的间隙,有时是在下雨的晚上。她走过泥泞的夜路,有过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当别人正在舒适休闲的时候,当别人正在灯红酒绿的时候,她还在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奔走。她说:“有时真的觉得累极了,真想倒头睡他三天三夜”。但这时,她都会想起自己的誓言:无论付出多少艰辛,承受多少辛苦,一定要给他们撑起一方不落雨的天空!。赵老师说:要爱,就要走入孩子的心灵。为此,课余时间,她主动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嬉戏、一起补课学习,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她们的忧愁,操场上,随时可见她和孩子们嬉戏游玩的身影,走道上,时常能见到躬身与孩子耳语的××老师。慢慢的,她看见孩子们稚气的脸上开始洋溢着朝气和快乐,发现懒惰与任性离他们越来越远时,她,舒心地笑了,她感到自己以心换心的教育已经成功了。凡是她接手的弱差班,通过她爱的感化很快成为先进班,许多学困生在她营造的爱的天地里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今,她已成功地带了一个毕业班,这些学生大多已经就读于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学校。
当把师生之间这种细腻绵长的爱,作为自己事业的基础的时候,那种情感是难以割舍的。还记得一九九八年,××老师身孕八个月期间,正值东方红大桥的修建,每天挺着大肚子爬坡上坎,乘车坐船,坚持上班。为什么要舟车劳顿?风尘仆仆?因为,她舍不得自己的学生,舍不得朝夕相伴,依恋着的讲台。产假前,她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原本计划用几句祝福,勉励之类的话来营造一个快乐的分别氛围,却料想不到换来了孩子们伤心的哭泣。赵老师也哭了,孩子们离不开赵老师,赵老师也舍不得孩子们。孩子们用一双双流泪的眼,恳求学校文校长:“赵老师假满后继续教我们,行吗?!。”后来懂事的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上一张张贺卡、一束束鲜花、一支支钢笔、一个个布娃娃,……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交流,这是多么珍贵的人间真情!这里没有虚伪、没有功利,只有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这,怎能不让人感动?!产假满了,因为保姆还没找合适,她只好在家里办公,右手写着教案,左手抱着正在吃奶的孩子,买菜只能趁孩子熟睡时早早起床,洗漱也只能等到晚上孩子睡安稳了方可进行,上课就把孩子寄到邻居家。如此的紧张、如此的繁忙,可是只要走上讲台,看到学生就什么都忘了。回到家中邻居已经抱着哭得一踏糊涂的儿子等在大门口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也许是个不太称职的妈妈,当看到自己儿子那渴望的眼神,稚气的泪脸,她的心里是否也曾泛起过苦涩的甜蜜?!是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舍弃的.是对儿子的一点爱、对家庭的一点照料,她所给予的却是一种更为博大更为厚重的对学生与事业的爱。
××老师不但关爱学,也关注学校的发展。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校是教师之家,学校兴亡。200×年10月至12月,××老师到北京参加第三批全国小语骨干教师培训,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一边进行紧张的培训学习,一边跑遍了北京的大小书城,从王府井书店到西单购书中心,一旦发现对学校有益、对教学有帮助的书籍,她都不顾天冷、车挤、书重,买回宿舍再寄回自己的学校。想想,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在泠洌的寒风中,一个1。58米的小个子女子,手中提着厚重的书籍,在大街上步履艰难的走着,那是怎样的一道感人的风景!甚至有一次,为了买到最新出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她在北京城里逛了大半天,终于在东城区的沙滩后街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了,一掏钱才发现身上所带的八百多元购书款却在闹市中被小偷全部摸走。尽管如此,她依然很冷静地拔打了丈夫的电话,直到丈夫把钱存入卡中再次取出来,一直买到手了才放心。返校后谈到此事,她说“我爱这片没有钱、权交易和世俗纷扰的净土,丢了八百元,的确心痛却不后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从教12年来,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其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去年她新接手的一年级新生班,慕名就读的学生人数高达70人。她用人梯的风格、红烛的精神、清风的柔情和真诚的爱心去塑造着学生的灵魂,用自己平凡,普通的工作,铺就着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
各位领导,老师们:师德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师德建设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但请相信,用爱心为孩子铺设成功之路的路途再遥远,同行一定会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