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2025/08/29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

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玩过后教师提问:

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

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

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

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

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

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

1、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2、出示一张表格。

这是什么?(苍耳)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幼:小鹿)我们画上小鹿,打勾,为什么在小鹿下面打勾?

这是什么?(麻雀窝)麻雀窝

怎么传播种子的?在哪里打勾?

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小朋友的猜想记录下来。

评析:该环节教师示范一例后,可让个别幼儿来记录,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示范后,应抱着相信幼儿的态度,放手让幼儿在前例的基础上探索记录。

动物传播标记制作为小鹿,使幼儿错误的认为只有小鹿才能传播,建议:1、对知识经验要进行小结:为什么小鹿能传播苍耳的种子,还有谁也能传播苍耳的种子?2、标记可改为不同的动物头像。

3、幼儿探索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选择一张记录表(有特殊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

评析:幼儿的记录卡上出现错误时,教师的态度是放任回避,这不符合科学活动要求,科学活动应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的知识经验,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其他幼儿来讨论。通过讨论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最后的评讲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大胆讲述,变教师的评讲为幼儿评讲,把幼儿推在前面,更多创造生生互动的机会。

活动结束前的讲评,不但可以判断正误,更重要的是可对种子传播方式进行总结:如,哪些种子是靠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的,及其原因。总结是对幼儿所获经验的一个提升,以便生活中幼儿再发现新的种子,可以准确地进行经验的迁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

活动过程

1、交流谈话,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1)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种子吗?

(2)你知道哪些种子?

(3)种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儿讨论

告诉幼儿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种子可以食用。

(4)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种子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了种子,就没有了植物,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种子。

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1)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

种子可以吃,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

(2)说说这种子食品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制作成的?

幼儿讨论后,说出通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种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结: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

(1)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2)幼儿自由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

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

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

4、品尝交流

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品尝种子食品的感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篇5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