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2025/08/31教案

此篇文章《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述故事情节,准确把握“白兔”形象的意义并理解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富于表现力的词句仔细品味,构建对寓意的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优美文字下所蕴藏的深刻人生哲理。

难点:白兔最后放弃拥有月亮的真正写作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国的月亮最多情——说说古代关于月亮的诗文。

(出示课题)

2、关于寓言

学生交流寓言的特点: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通常告诉我们道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正音正字

金窖(jiào) 险象迭(dié)生 慧心未泯(mǐn) jiǎo(皎)洁 慷kǎi(慨) 乌云bì(蔽)月

2、观看课文朗读视频

提问:请你简要给大家说说发生在这只白兔身上的故事?

三、品味语言,探究寓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思考:白兔在获得月亮前后,两次赏月的表现和心情是截然不同的,集中体现在哪几段?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得月前得月后

赏月表现眼中的月赏月表现眼中的月

无忧无虑地嬉戏、

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闲适心情一扫而光、

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月的阴晴圆缺反倒险象迭生

请同学想想这两段能用同一种语气朗读吗?请大家带着感情朗读这两段。

2、为什么白兔拥有月亮前可以“无忧无虑”“心旷神怡”,而拥有月亮后变得“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呢?

——得失之患(得到了担心失去的忧虑心情)

3、如果诸神之王赏赐给她的只是一把青草,你认为她还会有这样的忧虑吗?

4、这只聪明的白兔最后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在最后把“月亮”归还给了诸神之王?

5、最后一段中说:“和我们人类不同的是,……”,同学想不想知道我们人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拓展深化:

小公务员之死(周国平)

某机关有一个小公务员,一向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有一天,他忽然得到通知,一位从未听说过的远房亲戚在国外死去,临终指定他为遗产继承人。那是一间价值万金的珠宝商店。小公务员欣喜若狂,开始忙碌地为出国做种种准备。待到一切就绪,即将动身,他又得到通知,一场大火焚毁了那间商店,珠宝也丧失殆尽。小公务员空欢喜一场,重返机关上班。但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整日愁眉不展,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

“那可是一笔很大的财产啊,我一辈子的薪水还不及它的零头呢。”他说。

同事们原先都嫉妒得要命,现在一齐怀着无比轻松的心情陪着他叹气。惟有一个同事非但不表同情,反而嘲笑他自寻烦恼。

“你不是和从前一样,什么也没有失去吗?”那个同事问道。

“这么一大笔财产,竟说什么也没有失去!”小公务员心疼得叫起来。

“在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有一间你从未见过的商店遭了火灾,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可那是我的商店呀!”

那个同事哈哈大笑,于是被别的同事一致判为幸灾乐祸的人。

据说不久以后,小公务员死于忧郁症。

思考:

(1)这个小公务员死于什么?

(2)这个小公务员为什么会忧郁?

(3)这个小公务员和我们文中的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

四、作业布置

学习了《白兔和月亮》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小公务员说?请你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写成100字的小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准确把握“白兔“形象的意义,多角度地个性解读寓意。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思考体验、合作探究释疑等途径,自行构建对《白兔与月亮》寓意的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现象,思考人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名与利。

教学重点:

体会优美文字下所蕴藏的.深刻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白兔最后放弃拥有月亮的真正写作用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多角度寓意探究

这只白兔的故事让我们悟出了什么呢?请选择一个方面说说给自己的启示。(寓意和启示会有所区别,具体视学生理解而定)

具体可以有以下理解: 角度

1、美好的事物应该共同分享。 ——(关于那个“慷慨的决定”)

2、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这是我的月亮”)

3、拥有非分的财富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关于那个“慷慨的决定”)

4、懂得适当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毕竟慧心未泯”,白兔最后放弃拥有月亮的举动)

5、保持一颗平常心,平静看待财富与名利才会快乐。——(从白兔前后的心理变化看)

(这些都是成长的智慧)

三、课堂深化

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自己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书面),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不知道那只曾经拥有过“月亮”的白兔今天是否快乐,但是生活就是这样,一切快乐都是来自你内心的智慧。

四、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请选择一个动物,运用拟人手法编写一则寓言,要求:故事情节生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2、英国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他心爱的东西。”

请你根据这则寓言给自己的感受,选择以上一个方面,结合课外阅读材料《无私的给予》和《崇高的奉献》,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写成200字的小短文。(两个作业任意选择一个完成)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抓住关键字的基础上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2、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归纳寓意的方法,进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积累精词妙句。

4、思考人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谈感受)这里有一只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便会知晓。(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二、整体感悟

自己读课文,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三、字词积累: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解的词语,教师抽查。

读一读:皎洁慷慨闲适抢劫撤销金窖厄运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心痛如割。

解释:神韵闲适:厄运: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四、探究性阅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解之处,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进行提问指导:可以提供范例,以问引问。

如:

⒈什么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月亮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指导: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⒉结尾句为什么要提一句“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作者有什么用意?

五、总结寓意并了解寓言:

⒈你知道这篇文章借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抓住“得失之患”一词,由白兔拥有月亮前的'心旷神怡到拥有月亮后的无穷得失之患的比较及产生这种得失之患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有时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⒉这个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那么你了解寓言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结合自己对寓言的了解谈认识,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

明确寓言的特点:

①篇幅短小。

②寄寓深刻的道理。

③主人公多是动、植物,也有人。

④多用拟人手法。

六、积累学习经验:

为了以后更好学习,我们把提炼寓言的寓意方法总结一下好吗?

1、整体把握

2、抓关键词

3、联系现实(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七、积累精词妙句:

1、老师觉得本文有很多精词妙句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找一找,赏析一下。

2、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或用其中的几个说一段话吗?

八、巩固:

谈各自的收获

可以从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人生启迪方面来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谈。

九、作业:

1、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2、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3、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提炼整体把握

寓意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一、理解寓言的含义。

二、感受优美的语言。

三、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一、寓言含义的理解。

二、优美词句的感受。

教学前准备:

一、自查字、词典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是注意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中要求掌握的字词。

二、人人准备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同学们,我们平时读书、看电视通过各种媒体读到或听到过许多有关人生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的`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人生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

2、同学们,刚才大家介绍了自己心中喜欢的寓言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和周国平老师一起走近他的寓言天地《白兔和月亮》,一同领略人生的际遇。

二、师生对话,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这则寓言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准备评:

1、他(她)读准字音了吗?

2、他(她)读出感情了吗?请你用欣赏的话语评价他(她)的朗读。

(二)同学们评议互动后,老师再让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读课文。

这一次同学们要边听、边勾画、边思考:

1、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你能复述一下故事吗?

3、白兔赏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4、请说说你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心灵受到最大的震撼是什么?

三、生生对话,品味精美语言

(一)哪些语言最能形象写出白兔赏月前后的心理变化?说说你的理解。

(二)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天王撤消那个“慷慨决定”?

四、师生与课本对话这篇课文虽短,但写得很有波澜,请找出课文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五、拓展迁移

小白兔经历了人生的一次磨炼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不再接受那个“慷慨的决定”。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和小白兔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你能向同学们说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你一生的影响吗?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能归纳出寓言的寓意。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研讨,能提炼出归纳寓言故事寓意的几种方法。

3.能说出从本文获得哪些人生的有益启示,至少说出一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

生1:月亮真美,赏月时心情很舒畅。

生2:我非常喜欢这皎洁的月光,我想,如果我的床头挂上这么一轮圆月该多好啊!我家就不用点灯了

生3:看着月亮,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

师:好,同学们想象都很丰富,也都钟情于这美好的月亮。这里有一只可爱的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猜猜看。

(一时间,学生非常活跃,各种猜测都有,真是五花八门)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看看作者的设想和哪位同学的一致。(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此环节设计意图:1联系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生活体验直接关注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到亲切。2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学会猜想,进而引起探究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本课教师的导语并不多,仅仅两个问句,直接就把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生活体验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富有诗意的回答,体现了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烈欲望。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这种良好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把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先画出来,然后利用手头的工具书争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周围同学。

(学生们按照老师要求,读了课文后,又忙着查字典、词典,教师则在巡视的过程中予以个别指导和答疑。)

师:有没有仍没解决的字词?(没人提出问题。)那么老师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

读一读皎洁慷慨闲适抢劫撤销金窖厄运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心痛如割

解释神韵:闲适:厄运: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屏幕出示词语,一学生读或解释,其他学生听,纠正错误,也可说出自己的理解。)

(二)朗读理解

师:谁能把这篇课文朗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关键词、主题句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内容?

(一女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

师:她朗读得太好了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那只可爱的小白兔的形象。

生:老师,我也想读一遍。

师:好,咱们就有请这位勇敢的男同学。(同学们都为其鼓掌,特别是男同学更是起劲。)

师:咱们男同学的代表读得确实不错,让我们为他的出色表现再一次鼓掌。

师: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师:通过这几次的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把你的理解和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别说说自己读懂了的内容(略)

(强调声情并茂,对朗读好的同学给予鼓掌鼓励,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引进“激励”机制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带着问题朗读,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步骤,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既把握文章的主题,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又为下文的“质疑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质疑探究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得非常好,可见同学们已经认真读了课文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心体会。那么,是否还有不理解的或有疑义的地方呢?

生1: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白兔的赏月之才是举世无双的?

生2:我能回答。因为前文说:“他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神韵。”欣赏明亮皎洁的月色不足为奇,但是能从月亮的缺损中看出美来那是需要慧心的,所以说,她的赏月之才应该是很高的,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生3:我补充,文章的第一行还说“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从这“独具”二字可以看出,她的赏月之才应该是无双的。

师:很好。这两位同学都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来回答问题,很有说服力。提问题的同学,你弄明白了吗?

生1:明白了。

师:谁还有疑问?

生1:我提一个问题,白兔为什么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生2:得到月亮以后,她以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代之而来的是紧张不安,是无穷的烦恼,有了这个东西还不如没有。

生1:那么她可以租出去呀,或者——总之我觉得这么难得的宝贝不要了太可惜了。

生3:不管怎样,她仍然会像财主盯着自己的宝藏一样,怕丢,怕被抢,

仍然会有无穷的得失之患。总之,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

生4:不对,我不同意这个看法,白兔得到月亮后,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才要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应该说,这种拥有没有给她带来快乐,所以不如放弃。

师:好一个不如放弃,的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面临这种两难的境地:巨大的拥有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但是,这种拥有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很大不快,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如果有机会选择,那么你怎么办呢?

生5:老师,我明白了,文章结尾提到“和人类不同的是”,作者用意是嘲讽人类不如一只白兔看得开。

师:对,你能对课文有这样细致深刻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很值得同学们学习。

生6: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师:很有哲理!精辟!

生:我不明白,白兔得到月亮真的会产生得失之患吗?她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呢?

(这一问好像把同学们都问住了,没有人举手发言。)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这个同学不是一直在思考,不可能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读书就要这样,善于从无疑中发现疑问,这样才会有发现,有进步。

师:同学们都没有思路?那么,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①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②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③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生1:如果白兔得到青草,她会很高兴地吃掉。

生2:如果天空拥有月亮,那是理所当然的,她也不会有什么得失之患。

生3:白兔拥有月亮产生得失之患,那是因为月亮太宝贵了,整个宇宙只有这一个,所以才会患得患失。

师:说得很好。能否由此总结出一个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得失之患?

生1:拥有的东西太珍贵的时候。

生2:拥有的东西超过了自己能承受的极限时会产生得失之患。

师:对,巨大的拥有往往会使人产生得失之患,给人带来烦恼和不快,那么怎么办呢?

生1:像白兔一样索性放弃。

生2:我明白了,我希望独自拥有月亮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得到了,我也不会快乐,不如远远地欣赏。

(四)归纳总结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人生寓言》,那么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关于人生的什么启示?谁能总结一下?

生1:不义之财不能要。

师:是不义之财吗?

生1:不是。

师:那么,应怎么说?

生1:见了便宜不要沾。

生2:我认为是,巨大的财富不会带来快乐

师:是否应限定一下,是“有时”不会带来快乐?

生2:对。

师:白兔的.经验告诉我们应怎么办呢?

生2:干脆放弃。

生3:我认为应该说,对于不能带来快乐的拥有不如放弃。

师:很好。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

生3: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自从拥有了月亮以后,她便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她放弃了,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言外之意是肯定白兔的做法,希望人类也像白兔一样要学会放弃。

(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生的质疑,还是探究,都热情高涨,高潮迭起。由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教学双方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射智慧的火花,出现精彩的对答。在这一环节中,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质疑与解疑,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课文内容与表达形式的交融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当主角,根据课文脉络层层推进,剥茧式的教学提升了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在不断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经验

师:以上,我们通过认真地阅读及集体交流和研讨,理解了课文,获得了人生的有益启迪,理解了这篇寓言的寓意。为了以后学习寓言,我们把怎样归纳寓意的经验总结一下好吗?

生1:我认为应该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生2:我认为应该发挥集体的力量。

师:这位同学懂得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很好。可是,你自己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的呢?

生3:我认为应仔细读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

生4:我补充,还要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

师:有一点同学们不要忘了,文章中写的是白兔,你们怎么想到说:人要怎样怎样?(教师看没有人回答,进行点拨、引导)

生:联系实际生活呀。

师:对,这也是归纳寓意应注意的一点。以上,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把他们写下来。同学们看几则寓言,试着说出它们的寓意。(略)

(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在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过渡,逐步走向自觉学习,自能学习。)

四、布置作业:

⒈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⒉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⒊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⒋选作:

根据课前个人对“白兔得到月亮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的猜想来构思,试着写一篇小寓言故事。

(对作业的设计还应下点工夫,要具体点,如这则寓言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含义,寓言的语言特点等)

[课后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想首先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为什么学生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我想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不会学习。,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有可能让学生自觉学习。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教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解寓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了解其途径。让学生自己动脑结合合作学习,理解难点内容,克服等、靠的思想,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另外,通过对归纳寓意方法的总结,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这样才有条件举一反三,才有可能有创造,有发展。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提炼整体把握

寓意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抓住关键字的基础上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2、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归纳寓意的方法,进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积累精词妙句。

4、思考人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谈感受)这里有一只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便会知晓。(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二、整体感悟

自己读课文,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三、字词积累: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解的词语,教师抽查。

读一读:皎洁慷慨闲适抢劫撤销金窖厄运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心痛如割。

解释:神韵闲适:厄运:举世无双: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四、探究性阅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解之处,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进行提问指导:可以提供范例,以问引问。

如:

⒈什么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月亮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指导: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⒉结尾句为什么要提一句“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作者有什么用意?

五、总结寓意并了解寓言:

⒈你知道这篇文章借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抓住“得失之患”一词,由白兔拥有月亮前的心旷神怡到拥有月亮后的`无穷得失之患的比较及产生这种得失之患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有时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⒉这个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那么你了解寓言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结合自己对寓言的了解谈认识,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

明确寓言的特点:

①篇幅短小。

②寄寓深刻的道理。

③主人公多是动、植物,也有人。

④多用拟人手法。

六、积累学习经验:

为了以后更好学习,我们把提炼寓言的寓意方法总结一下好吗?

1、整体把握

2、抓关键词

3、联系现实(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七、积累精词妙句:

1、老师觉得本文有很多精词妙句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找一找,赏析一下。

2、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或用其中的几个说一段话吗?

八、巩固:

谈各自的收获

可以从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人生启迪方面来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谈。

九、作业:

1、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2、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3、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提炼整体把握

寓意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理解寓言的含义。

二、感受优美的语言。

三、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一、寓言含义的理解。

二、优美词句的感受。

教学前准备:

一、自查字、词典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是注意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中要求掌握的字词。

二、人人准备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同学们,我们平时读书、看电视通过各种媒体读到或听到过许多有关人生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的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人生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

2、同学们,刚才大家介绍了自己心中喜欢的寓言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和周国平老师一起走近他的寓言天地《白兔和月亮》,一同领略人生的际遇。

二、师生对话,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这则寓言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准备评:

1、他(她)读准字音了吗?

2、他(她)读出感情了吗?请你用欣赏的话语评价他(她)的朗读。

(二)同学们评议互动后,老师再让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读课文。

这一次同学们要边听、边勾画、边思考:

1、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你能复述一下故事吗?

3、白兔赏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4、请说说你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心灵受到最大的震撼是什么?

三、生生对话,品味精美语言

(一)哪些语言最能形象写出白兔赏月前后的心理变化?说说你的理解。

(二)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天王撤消那个“慷慨决定”?

四、师生与课本对话这篇课文虽短,但写得很有波澜,请找出课文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五、拓展迁移

小白兔经历了人生的一次磨炼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不再接受那个“慷慨的决定”。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和小白兔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你能向同学们说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你一生的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