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大班教案
此篇文章《植树》大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植树》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会朗诵童谣。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3月12号是植树节。
3、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爱护树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栽树的视频、以及栽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学习词语:挖树坑、栽树苗。
4、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栽树最好?(春天)3月12号是植树节,每个人都要植树,到那天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空地上栽树,好吗?
5、出示栽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种好了小树苗,再来和小树苗比比看,谁高谁矮?(一样高)小树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会长高,那怎么让小树苗长大长高呢?(要爱护它,保护它,多给它浇水施肥捉害虫)
6、栽好树,爸爸妈妈的脸上什么表情呀?(爸爸乐,妈妈笑)我爱爸爸妈妈也爱小树苗。小树苗长大后就成为大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中的童趣,知道栽树带来的乐趣,
三、师有感情地朗诵童谣,幼儿跟着轻声的读。
四、请幼儿给童谣起个好听的名字。(栽树)
五、分组朗诵童谣,表扬声音响亮的幼儿。
六、小结:
栽树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附:童谣栽树
挖树坑,栽树苗,
树苗和我一样高。
爸爸乐,妈妈笑,
爱我还是爱树苗。
教学反思:
植树节快到了,三月的天空温暖和很多,路边的大树在随风舞动,植树节的日子快到了,这是春天的气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植树节的味道越来越近了,每年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到郊区植树,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自己小小的义务。义务植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球人类的义务。
6、大班植树节教案:植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视频短片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请幼儿观看风沙的危害及林木资源缺乏的新闻片断。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
二、我知道的树木
1、分组讨论: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树?喜欢什么树?
幼儿可以用搜集到的树木图片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
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种类,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树木的欲望。
三、我喜欢树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树的作用及好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降噪、防止火灾……)
2、教师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及意义,认识植树节节徽。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四、我保护树木
请幼儿把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创造性的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报等。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观察春天的树木或参与到种植树木的活动中,感受植树的乐趣。
教学反思
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花儿开了,小草绿了,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又沐浴着春风来到了。植树节让我们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呵护,对绿树又多了一份关爱。绿化孕育了文明,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植树》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会朗诵童谣。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3月12号是植树节。
3、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爱护树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栽树的视频、以及栽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学习词语:挖树坑、栽树苗。
4、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栽树最好?(春天)3月12号是植树节,每个人都要植树,到那天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空地上栽树,好吗?
5、出示栽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种好了小树苗,再来和小树苗比比看,谁高谁矮?(一样高)小树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会长高,那怎么让小树苗长大长高呢?(要爱护它,保护它,多给它浇水施肥捉害虫)
6、栽好树,爸爸妈妈的脸上什么表情呀?(爸爸乐,妈妈笑)我爱爸爸妈妈也爱小树苗。小树苗长大后就成为大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中的童趣,知道栽树带来的乐趣,
三、师有感情地朗诵童谣,幼儿跟着轻声的读。
四、请幼儿给童谣起个好听的名字。(栽树)
五、分组朗诵童谣,表扬声音响亮的`幼儿。
六、小结:
栽树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附:童谣栽树
挖树坑,栽树苗,
树苗和我一样高。
爸爸乐,妈妈笑,
爱我还是爱树苗。
教学反思:
植树节快到了,三月的天空温暖和很多,路边的大树在随风舞动,植树节的日子快到了,这是春天的气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植树节的味道越来越近了,每年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到郊区植树,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自己小小的义务。义务植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球人类的义务。
《植树》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 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1几种树木的'图片、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沙尘暴袭击);
3植树工具、小树若干);
4提前让幼儿和家长在网上查找一些“植树造林”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几张树木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与知识面简单地说说树木的名称及用途。
二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引出课题。
三提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树木的地球上,人类将会怎样?)让幼儿讨论发言阐述自己的的想法与观点,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暴发、沙尘暴来袭画面让幼儿从反面地体验到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会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残酷的现实情境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并为下一个目标设下埋伏。
五 根据课件播放的画面让幼儿讨论以下话题: 1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2 面对踩摘花草树木的现象你们应该怎样去制止?
3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上述灾难的发生?
六让幼儿亲手操作植树。
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时,带着幼儿亲手种植小树苗,不但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更进一步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创造出的美,并巧妙地结束了本堂课。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小百科: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
《植树》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植树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幼儿心理健康用书》(第7页)
活动过程:
1、观察书中的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先来观察一下,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图片
3、请幼儿自由讨论树木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树木?
4、使幼儿进一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出示儿歌《植树歌》,老师把儿歌朗读数遍,然后与幼儿一起说儿歌。
6、逐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
《植树》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植树》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明白一年之季在于春。
2、认识生字,学写生字。
3、熟读《植树的季节》、《杨树之歌》、《一片数叶》,背诵《咏柳》,自读《记住》。读好不同语气的句子,加强朗读训练。
4、收集资料,开展办展板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5、学习听故事、组词、写句子、写话等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练习。
教学重点:
1、学写生字,结构匀称、书写正确。
2、继续进行各种口语交际——听故事,讨论,说话。
3、学习写话。
教学难点:
写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植树的季节》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图片(植树造林)。
2、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人们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3、出示课题,板书。你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课文。
(一)观察图画: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1)抽读生字:漉、仿、佛、扛等(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指名几人读,师带读、小老师范读。
3)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课文:
1、课文一共有几段?
2、每一段主要讲什么?
3、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
2)说说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你是从哪得知的?
3)找找课文中具体写的哪些条件适应树木的生长。
4、学习第三段。
1)课件出示: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小小的树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2)反复读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5、学习第四段。
自由读这一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要植树?
6、在植树的季节,你想对小树说什么?分组讨论,再请代表总结发言。
三、指导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音乐导入情境。你能把这首诗很美地读出来吗?
2、课件出示课文,指名几人读,集体评议、比赛读,配乐读。
四、课外作业:收集植树方面的图片、文章,出一期板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
2、小组朗读。
3、全班齐读。
二、学习生字。
(一)课件出示生字:植、场、扛、培、齐、队、荒、葱、翠
(二)学生自由读生字。
(三)抽读生字,教师正音。
(四)集体读、小组读、男女声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
1、学写上下结构的字“齐、荒、葱、翠”(出示课件)
1)观察生字。
2)师范写。
3)学生书空练习
4)上本子练写写一个。
2、讨论“场”的笔顺。
1)学生小组讨论。
2)老师示范书写。
3)学生书空练习。
4)上练习本各书写一个。
3、学习左右结构的字“植、场、扛、培、队”
1)集体分析字形:左窄右宽
2)学生书空练习
3)上练习本各书写一个
4、课堂练习(每字写一行,师巡视)
第三课时
《杨树之歌》
一、导入:出示课件,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叶吗?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再次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分小组检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
4.小声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5.指名三人分别读课文段落,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6.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不要求学生说得很全面。)
三、再读课文,讨论:
1.大叶杨会唱些什么?想象,你能试着唱一唱吗?
2.你喜欢大叶杨吗?为什么?
四、朗读、背诵
1.配乐朗读全文。(激发学生的情趣,读出感情来。)
1)自由练读。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2.指导背诵。
3.四人一组汇报朗读情况,评选合作最佳组。
第四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课文里的词语。
(二)朗诵课文。
1、指名几人读。
2、全班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抽读生字卡片:杨、之、亮、伴、陪、爽、掌、感、谢
2、让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自由选择识字。
3、指导写字。利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有些字的写法:如“爽、谢”。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生字。
第五课时
《一片树叶》
一、导入:出示课题,齐读。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字典认识生字。
2.再次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
4.自由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5.指名读课文段落,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三、理解课文,讨论:
1.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
2.他们是怎样做的?
四、表演课文内容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仔细地读一读,想想,该怎么来表演呢?
1、学生自由读。
2、谁愿意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呢?
3、师生相机评议(你们觉得他表演得好吗?)(好,哪里好?不好,哪里不够好呢?
4、学生表演。
五、指导朗读。
1、自由练读。读出小动物的不同神态。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3、指名几人读,集体评议。
4、全班齐读课文。
第六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课文里的词语。
(二)朗诵课文。
1、指名几人读。
2、全班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抽读生字卡片:哟、漂、欣、赏、味、滋、接、伙、呆
2、让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自由选择识字。
3、指导写字。利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有些字的写法:如“滋”。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第七课时
一、学写字。
1、课件出示:木、林、森
2、仔细观察生字字形。
3、读一读冬冬的话。
4、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照样子写一写。
1、看例子:我们和老师一起去种树。
我和小树是好朋友。
2、出示:我们和(x)一起去(x)。
我和(x)是(x)。
3、想一想,该怎样填。
先指名说得好的同学先说,再让差一点的同学跟着说。鼓励说不同内容的句子。
三、组词,看谁组得多:
植树、(x)树、(x)树
树叶、树(x)、树(x)
先自由练说,再每组选一名选手上台说。集体评议。
四、自读《记住》。
1.自由读全诗,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请三位同学读这首诗,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轻声把这首诗一起读一读,好吗?
5、理解朗读全诗,体会诗的美和趣。
我们要记住什么?该用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呢?
6、试着把诗歌背下来。
第八课时
一、听故事。
1、简介邓小平。
2、听录音故事。
3、邓爷爷为什么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要亲自植树呢?
4、理解“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听了故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二、读一读,背一背《咏柳》。
1、自由认读课文。
2、你读会了多少,读给大家听。
3、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简述诗意。
5、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6、画一画你脑中柳树的模样。
7、评一评,谁画的最符合诗中所描述的柳树的形象。
三、课件展示柳树及各种树木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种树,熟悉哪种树,并说说它的样子。分组自由练说,再汇报说,最后把说的写下来。
要求:开头低两格,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基本正确,无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