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王子》有感
此篇文章读《小王子》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小王子》有感 篇1
“小王子,小王子,是你微笑的眼睛……”童年的旋律在耳边萦绕。我抚摸着那微微泛黄的深蓝色封面,望着那个站在灰色小星球上的金发男孩……
三年前的那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想让我暑假过得充实一些,《小王子》也是其中一本。我看到这书的封面第一感受就是——童话书?好无聊!而且书的封面上的那个小男孩好丑。
“你想,它能跑到哪儿去吗?”“哪儿都行。它一直往前跑……”“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住的地方很小很小。”接着,他似乎有点忧郁地补充一句:“一直往前跑,也跑不了多远……”
不过一会儿,我便被这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小王子住的B612小行星就是这么小,只有房子那么大。他拥有着两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和一座漂亮的房子。而最让小王子欣喜的是一朵玫瑰花。这是一朵再普通不过的玫瑰花,但对于小王子来说却是独一无二的花。小王子呵护她,爱护她,可却因一些小问题跟她闹了矛盾。小王子无奈地离开了自己的星球——他必须和花儿说再见了。
“丁紫桐,睡觉了!”哎!烦死了,老妈又来催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边回应边继续看。
“啪!”“砰!”房间的顶灯和我的房门都被关上了,屋内一片漆黑。我躺在床上,心里冒出了一个鬼点子,反正妈妈不知道,我再偷偷看一会书吧。
我把台灯打开,拿起书,刚准备看的时候,耳边突然想起了一阵脚步声。不好,是妈妈!“吱——”房门拉开了,我还没有藏好书装睡着的时候,妈妈就已经站在了我的床前。
“你怎么还不睡觉?还想不想长个子啊!”妈妈生气地大吼道,说完就摔门而出。
我愣在那里,感觉有无限的委屈,再也没有心思看了,书被我扔到了一边。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动过那本书。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我在书橱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往事的回忆如沾着灰尘的扉一样,正在我脑海中打开。我重新打开了这本《小王子》认真地读完了它。
后来,小王子来到了许多的星球,最后,他来到了地球。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了许多与他那朵一模一样的玫瑰花。他伤心极了。他本以为他的花是独一无二的。这时,一只狐狸解开了小王子所有的心结:“如果我们俩互相需要,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王子与玫瑰就是这样的,即使有一千个小王子,有一千朵玫瑰花,他们也会认出对方,因为这就是爱。然而小王子却忽略了这份爱后的责任,他既然爱玫瑰花,就应该将玫瑰花照顾好,而不能因为玫瑰花的不满意而逃避。爱一个人,一个东西,就应该为它撑起责任,不然,那空虚的爱也只是个花架子。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的妈妈,我爱她,她爱我,这是不可否认的。而她让我早睡觉是因为她爱我,想让我长高,这是她的责任。而我的责任就是乖乖地听她的建议,不要让她生气。但不懂事的我就像起初的小王子一样,不仅没有完成自己的'责任,也没有理解到妈妈的责任,才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
“只有用心灵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许多人只看到了爱的美好,却没有看到爱的背后是重重的责任,这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只有个人为这份爱承担一点,付出一点,这份爱才能长久、美好。
故事的最后,小王子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去完成自己的责任了。
仰望星空,我仿佛看到了那B612小行星,看到了那朵玫瑰花,看到了小王子纯真的笑脸……
读《小王子》有感 篇2
在这个美好的冬天里,我读了一本悲伤的童话——《小王子》。这虽然只是一本不足5万字的童话,却值得我去慢慢回味。
这是一个略带悲伤的男孩,他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他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因为他有一朵花、三座火山(一座死火山,两座活火山),小王子还爱看日落他没有鲁滨逊的惊险历程,也没有丑小鸭的完美蜕变,我看到的只是淳朴、平淡的恬静之美。
小王子每天都要疏通火山、拔猴面包树苗、照顾玫瑰花。可是有一天他和那朵骄傲的玫瑰花闹了矛盾,独自背上行囊,开始了去各个星球的旅途。
国王说:“在我的星球上有一只老鼠,你每隔一段时间判它个死刑,都要赦免它,因为只有这一只老鼠。”
自高自大的人说:“我是星球上长得最美、衣着最好、家财最富、头脑最聪明的人。”
酒鬼说:“我喝酒是为了能忘却我的羞愧,而我的羞愧正是喝酒。”
商人说:“我这五十四年来一直在数星星。”
点灯人说:“这星球一年比一年转的更快,而规定始终没有改。现在这星球每分钟转一圈,我连 一秒钟休息的时间也没有。”
地理学家说:“科学家太重要了,不能到处去逛。”
小王子觉得大人太离奇了,但他喜欢点灯人的那个星球,因为这样二十四小时可以看一千四百四十次日落。他因为狐狸要求他驯养,所以他知道了负责。他看到了五千多朵玫瑰,可觉得自己的那朵玫瑰是独一无二的。
文章总要有结局,看到最后我哭了。可能正是因为我有童年,所以才能把这个故事读透彻,希望我的童年能永远存在记忆中。
读《小王子》有感 篇3
小王子在与心爱的玫瑰花闹别扭分手之后,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开始了访问其他小行星的旅程。
他先后遇见了不断施发合理命令的国王、要求别人夸赞的虚荣的人、羞愧喝酒的爱喝酒的人、孜孜不倦于计算的做生意的人、恪尽职守的掌灯的人以及只记录永恒的地理学家。这些人在小王子眼中都是“奇怪的大人”。我以为,这些大人和小王子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大人给人一种作茧自缚的约束感,他们总是给自己设定标准即便星球上只有他自己根本没人会去要求他们这么做,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枉在世间走过一遭。
而小王子始终是个自由真诚的独行者,他不给自己加以条条框框,他崇尚自由和真实。在“正经的人”眼中正经的事是手上停不下来的工作,是被眼眶局限的方寸之地,是那颗小小的心里仅能放下的一件亦或是两件事。说实在的,我为他们悲哀,小王子的心里有他的星球,他的玫瑰,他的三座火山,而他们尽管活得时间更长,接触的事物更多,心里却只有苍白的忙碌,他们是越活越空了。
敏感又虚荣的玫瑰让小王子明白藏在那些折磨人的小把戏背后的行动,是它为自己散发的芬芳,用来点亮生活的柔情;聪明又孤单的狐狸再三教导小王子,“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书中“驯化”一词也很是吸引我。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化他,这样他将心有所系;玫瑰将小王子驯化,从此它成了小王子的唯一。对于“驯化”,狐狸解释为:创造关系。这我是赞同的。本无交集的个体像小王子与那满园的漂亮玫瑰,小王子说它们美得空虚,它们是美但与自己无关。然而等到“驯化”后,个体之间彼此靠近,比起其他个体,他们之间多出一层相互亲近的关系,这就非常与众不同了。这种奇妙的关系会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对方,眼到即心动,他们之间有了彼此心动的关系。我一直相信眼睛是有力量的,它会在冥冥之中牵引彼此。但同时我又在纳闷,这种建立关系不是很美好的吗?为什么作者要用“驯化”这个词,带着野蛮带着不平等带着不美好。
一本仅仅80千字的《小王子》(李继宏译本),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它是如此独特,让我为之倾倒。我与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的身边也有一朵这样的玫瑰,我竟也成了星球上的小王子。大人的确很奇怪,但他们也很无奈。
小王子来自其他星球,最终也还是离开了地球,他终究不属于地球。我想我和他建立了关系。
读《小王子》有感 篇4
昨天下午看了一本《小王子》,也算是给自己的心洗了个澡,让我暂时忘记了这个火焰般的天气。书很短,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但内容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还有一种窒息的无奈。生命这种东西,是奇妙的,你绝对看不透。他的外表是否美丽或是丑陋。这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内涵所发出的那种精神才是最真实又美丽的。
此书以童话的形式,孩子的眼光去审判这个世界,从小王子出发来地球的过程中,途中经过第三个星球时,让我记忆最深刻。第三颗星球里住着一个酒鬼,酒鬼不停的喝酒目的是为了忘记,忘记自己的羞愧,但是他羞愧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喝酒。我之所以对这个记忆最深刻,是因为我也经历过这种无限矛盾的心理状态。现在走出这个怪圈后,随时在提醒自己不能再做这个“酒鬼”。
每一次读《小王子》,都被这种孩子式地看待世界的态度感动,多么天真、幼稚,可又多么纯洁、真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真诚的低语。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记忆,也消蚀了心底曾经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不顾心灵的沉重的桎梏,可是愈如此,愈体验到人生意义虚空。有时候人生追求的大部分东西都显得毫无意义,因为很少人懂得如何真正的拥有。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所得到的一切,真正的去理解和拥有这个世界。我一直有所坚信,我们都是追求幸福的孩子。
读《小王子》有感 篇5
上次班主任研究会的几位老师在给我们培训的过程中都谈到了《小王子》一书,其中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启示感触很多,针对自己之前读书少的问题,赶紧找来阅读。这真的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童话,作品刻意追求并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智慧,情感,使孩子和成年人都喜欢,并随时能够发现新的精神财富,尤其对于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多启发。
小王子所讲述的是一个美丽伤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王子因为与一朵美丽骄傲的玫瑰花怄气而出走,它在各个星球中漫游,分别拜访了爱慕虚荣的人,酒鬼,贪婪的商人等,他对他们的生活很不理解,最后他来到地球,却结识了蛇与狐狸,并从狐狸那里获得了人生的真谛,知道了“爱是一种责任,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找到友谊与幸福。”
王子第一节中的题目是“一顶吃掉大象的帽子”。小王子将自己的大作拿给大人们看,问他们是否被这幅画吓坏了,而大人们却答道一顶帽子怎么会把人吓坏。小王子说我画的是正在消化一头大象的巨蟒。既然大人们没看出来,小王子又画了一幅,这一次他把巨蟒肚子里的情景画了出来,以便大人们能看清楚,大人们总要别人把什么事情都解释的明明白白。看了小王子的第二幅画作,大人们叫他把作品放到一边,让他将心思用在学习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上。于是六岁那年,他放弃了当画家这个伟大职业的梦想,两幅画作的先后碰壁让他心灰意冷。
孩子画的是一条蟒蛇,大人们却看到的是一顶草帽,这种看待事物的差别,不单单是眼光问题,还有从看待问题角度折射出来的内心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不同。孩子的世界是神奇曼妙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永远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或者,只有富有爱心和童趣的人,才可以真正理解走进他们的内心。
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会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听话成绩很差的学生,总是采用生硬的话语来进行所谓的教育,孩子们能听进去多少又或许这种教育方式产生了多少教育意义却从未思索,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从未及时反省。正如《小王子》中所说我们与学生的看待问题的眼光不同,所以在工作中与学生产生了许多无谓的“摩擦”。叶圣陶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便是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理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与张扬,实现他们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这样的教育或许才是真正的教育。
更好的贴近孩子们的心灵,汲取更多的教育原理,研读《小王子》,我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