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人读后感
此篇文章象人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象人读后感 篇1
人类以外三类具有超强群居性的物种,其共同特征就是:以基因为导向、为了家族的生存愿意牺牲自我。群居性超强的动物进化出家族性超强的特性,家族性超强的动物则自动衍生出高度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大规模的分工。
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对方。这种策略是在双方第一回合互动时产生。在和善地对待对方之后,则是依据对方在第一回合对待你的方式来回应对方。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对应模式,让人类走出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限制,开启我们与陌生人互助合作的契机。
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可说是一体两面,两者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但却不会报仇的人,和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
所有关系一开始时,都处于非常微妙的阶段,付出过多(似乎给人一种不顾一切之感)或付出太少(好像有点冷漠且拒人千里之外),都会毁掉彼此的关系。健康的关系来自平衡的施与受,尤其是适当地互送礼物、互相帮忙、互相关心、互吐心声,都是培养那个彼此关系的重要技巧。
象人读后感 篇2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象人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作者把我们的心理用人驾驭大象来做比喻,象就是那个本我,它怎么想,怎么做,骑象人无法控制,但可以适当引导。这种比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下定决心想减肥,但又抵挡不住去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但其实“象与骑象人”只是描述我们为什么会自我分裂打的一个比喻。
全书讨论的话题有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彼此相处、如何追寻幸福、心理和道德层面如何成长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与鸡汤文不同的是,本书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诠释如何活得更幸福,告诉读者背后的原理及具体的做法。
比如说,作者提到一种人类的情绪——“提升感”,它不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而是会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让自己变得更好。实际上,这是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迷走神经和荷尔蒙、催产素一起作用产生的感觉。通过阅读名作,观看经典电影,或是去教堂参加礼拜,我们都可以产生这种“提升感”。
虽然我会逐渐淡忘这些概念、原理和案例,但这本书却带给我一种信心——无论未来我遇到什么样的情绪,我都可以更加平静地面对、接受,并运用这本书的内容去尝试适当调整。这可能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象人读后感 篇4
读完《赶象人》这本书,故事里的情节历历在目。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老实木讷的男孩塔德和一个大胆独立的女孩西西跟一头可爱的大象库什寻找失散妈妈的故事。
为了寻找妈妈,西西和塔德四处打听妈妈凯蒂的消息,他们得知妈妈在延绵辽阔、空旷苍茫的西部大草原,于是踏上了去大草原的路。在遇到想抢夺大象的坏人的时候,他们带着大象乘上了去西部的火车。可是路程还没走到一半,火车失事,塔德和西西因为和大象坐在火车最后一节车厢,幸运地活了下来。他们现在只能徒步到遥远的大草原。
他们经历了千难万险,都快要绝望时,遇到一位好心的大爷,大爷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大象!他惊奇他们的遭遇,得知有人想要霸占他们的大象时,大爷送给了他们一条木船,还给大象库什搭了房子在木船上以便让它隐藏起来。他们划着木船从密西西比河前往俄亥俄州。在数天的航行中,木船被河里的水流冲刷,大象也按耐不住,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最终脆弱的木船在顷刻间坍塌,追赶他们的坏人再度发现大象。穷凶极恶的坏人一路追赶并制造假的文书!但这一切都没有吓到塔德和西西,他们在善良的人们那里据理力争,还原事情的真相,再次得到族长的帮助,继续前往西部草原!
终于他们来到了大草原,他们找到了他们的妈妈,虽然妈妈满脸皱纹,皮肤黝黑,但是有了妈妈的保护一切的困难和邪恶都不可怕,他们成功击退了坏人的阴谋!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两个主人翁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有着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从未想过放弃或抛弃对方,两人一起合作与坏人斗智斗勇,他们这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象人读后感 篇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他,是一个头部畸形,右臂膨大,右腿沉重的人,在他的周围,人们都叫他“怪物”或是“象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仅此而已。他叫约瑟夫?梅里克,一个爱看书,仿佛一个大男孩一样,天真,善良,纯洁,真诚的人。
他有一段不一样寻常的经历。他在小时侯,母亲就将他给了一个店铺老板:西尔科克。西尔科克并不把他当作人看待,反而靠让人们参观他当作做生意来赚钱。人们嘲笑、讥讽他,他很悲痛。最终,他在作者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医生以及众多好心人的帮忙下,在医院中有了第一个家。每一天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好心人来拜访他,他都很高兴,因为,他渴望身边有朋友。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忙下,他去看电影,去乡下居住玩耍……甚至连当时的英国女王也来拜访他。他渐渐觉得自我不再孤独,仿佛一个正常人。有一天,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死去了,含着微笑,含着满足,死去了……他的朋友们为他悲伤。
读这本书前,我以为“象人”有些可怕,但随着我继续阅读,我却觉得他很好,比我们一些正常的人类都好。我痛恨那些嘲笑他、歧视他的人,他们这些人没有怜悯之心,总嘲笑其他事物,异常是那个店铺老板,内心肮脏,“狼心狗肺”这个词语来形容他再适宜可是了。象人虽然外表丑陋,但他的内心却比我们许多人都更善良,纯真。那些人真不应当以貌取人,这是他们犯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可是,那些好心人确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看齐,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像他们一样,拥有一颗爱心。
我想起了前段时光的一则新闻。一个村庄中,不知谁把很多流浪猫关在许多笼子里,想过段时光杀了他们卖猫肉。那些猫在笼子里低声哀叫,十分可怜。许多人看到后,都无动于衷。但一位好心人看见后,迅速向派出所报了案,随即将自由还给了那些猫。我认为,这个人很有爱心,就像书中帮忙“象人”的人们一样,十分善良。
这本书很感人,我认为我们也要富有一个爱心,做一个好人。也许就在你帮忙别人时,会结交到一些朋友。
经过这次阅读英文课外读物,我积累了一些词汇,增长了许多英文知识。以后,我还会买这种英文课外读物来阅读,让自我的英文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