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伊索寓言》读后感

2025/09/03读后感

此篇文章《伊索寓言》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1

在小时候,我什么书都不喜欢读,当时只知道玩乐。竟没想长大后,有机会阅读《伊索寓言》,它竟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乐趣。

后来妈妈觉得我只知道玩乐,这样发展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会很不利,况且我那股子疯玩的劲头也太对劲。妈妈就和爸爸商量,如何让我喜欢上读书。我的爸爸很聪明,是我家的智慧团,夸张点他有什么难题,他想想总会解决。于是妈妈问爸爸怎么办,爸爸说,这孩子吃软不吃硬,我们只要做件事情,他就会从不爱读书变成读书痴了。妈妈问是什么办法?爸爸说,不急。妈妈说:“还不急呢,再不救他,等他越来越大,到时候我们后悔也没法了”。爸爸胸有成竹地说:“没事,我有办法,能使孩子回心转意,并且越来越爱上读书。”

到了一天,爸爸和妈妈的举动,让我奇怪极了。为什么呢,那几天,爸爸妈妈只要忙了农活和家务,两个人总是捧着书看,电视放一边了,爸爸也不下棋了,妈妈也不串门了,他们只忙于看书,常常等到吃饭时,两个人仍在看书,等我喊饿了,妈妈先是急急地做好饭,吃了饭,又去看书,后来,干脆对我说,你自己吃点点心吧。我先是疑惑,后是来了兴趣,是什么书啊,让爸爸妈妈迷得饭都不吃了。我也凑过去,问爸爸:“爸爸,你们看什么书啊?”爸爸说:“我和***妈在玩游戏呢。”一听玩游戏,我的玩兴再浓了。马上对爸爸妈妈说:“我也玩。”妈妈说:“好,但不能反悔!”我自豪地拍拍胸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接着爸爸拿着一本书说:“我们比比谁先看完这本书,看完还得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一听是看书,我的兴趣马上降低了,自然地摇摇头,妈妈说:“看来我们的宝贝儿子要食言了,刚刚还说了一番豪言壮语呢。”听妈妈这么一说,我的犟劲也来了,我说:“我答应的事情就绝不会后悔。”当时我可没感觉到是进了爸爸妈妈的圈套,只想着,快快看完书,争当第一名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会捧读那本《伊索寓言》,竟没想到,我只看了不到十页,就迷上了那本书。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哲理,让我想吃着一个个可口的橘子,先是香味迷人,后是甜蜜养人,最后是淡香驻于心中。并且阅读着故事,我会体会到有时与别人相争,最后会让第三者得利,那故事告诉我的道理,就如我们中国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体会着不要轻意相信他人,要有警惕性,否则有时会吃亏……不用再说什么,那次比赛,肯定是我拿得了第一名,以后,我的读书习惯慢慢地养成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见到书就想看,只要到寿光,新华书店,各个超市中的书市,我是一定要去逛一逛!

这是一个爸爸妈妈引我爱上读书的小插曲,但在我的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感谢爸爸妈妈,感谢那些给予我人生哲理的书,让我一天天进步着!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2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大概大家都听说过《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讲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却又扔下山羊自顾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也许大家看了都会说:现在哪去找这么傻的“山羊”呀?

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还确实碰见了一回这么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游,车上突然有一个人说要换点零钱。我只瞥了那人一眼,便觉得它他长的贼眉鼠眼的。大概因为这个缘故,全车的人没一个人理他。那个人说的很诚恳,直到说第三遍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我和你换吧!那人好像很激动,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的喊,还说可算遇到个好人了。

等到他俩换完钱,那个想换零钱的人便说他有点事儿,在汽车刚一到站,就匆匆忙忙的下了车,一会儿就消失了。等到汽车又上路的时候,只听那个换钱的人说:“哎呀,妈呀!这是假的!” 只见他两手拿着一张百元大钞在阳光底下反复的照来照去。没一会儿,便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说:“那些钱是给家里买东西的呀,那人怎么那么缺德呢?”我看着,心想:又一个狡猾狐狸和愚蠢的山羊出现了。

而《牛和蛙》的故事则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种道理。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青蛙看见牛以后,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谁大,最终却把自己的肚子撑的爆裂了。我觉得这个青蛙好笨呀!它不应该和牛比到底谁大,而要和牛比谁比娇小,这样不就取人之短,补己之长了吗?也不会再出现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们现实社会上,不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的每一种缺陷不是都有补偿吗?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都会相安无事。但如果都像那只青蛙一样的话,那世界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真是无从想象。

《乌龟和老鹰》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这篇寓言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长》。《揠苗助长》讲述了一个农民嫌自己的庄稼长的太慢,便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聪明但实际上却很愚蠢的办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个个的拔高了许多,这样看起来,它的苗子确实长的很快。可家里人听说这事之后,就又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见地里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长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这个小小的成语故事和《老鹰和乌龟》的意思相同,它让我们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顺其自然。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3

自幼喜爱寓言故事,多是因为故事本身构思巧、语言质朴简练,各种动物形象传神可爱。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可对寓言故事痴迷的程度不减,尤其是伊索寓言。因为这些故事向人们呈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无穷的智慧。里面的深邃哲理耐人回味、发人深省。

下面就是伊索寓言中的鹰和屎壳郎的故事。

鹰追逐兔子。兔子正无处可以救援,出现了机遇。他看见了一只屎壳郎,便向屎壳郎求助。那屎壳郎一面鼓励他,一面注视着鹰,要求他不要伤害向他求援的兔子。鹰瞧不起小小的屎壳郎,当着屎壳郎的面把兔子吃掉了。屎壳郎记住了这件事情,从此总是注视着鹰巢,只要鹰一产卵,他便飞上去,推滚那些卵,使他们掉下来砸碎。从此,凡是在屎壳郎出现的季节,鹰是不孵卵的。

这个故事说明:不要藐视任何人、伤害任何人。因为不可能有如此懦弱,以至于受到了侮辱,也不会为自己进行报复的。

看似一个简单的道理,可是人类历史上却出现很多老鹰犯下的错误。这些犯错的人用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换来了自己的毁灭。

人类历史上,人类给自己造成的灾难要首推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意、日三国在欧洲和亚洲都是强大的代表,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也正是因此,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狮子大口,掀起了二战。战争初期,他们攻无不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因此自我感觉良好,把整个世界变成他们囊中之物似乎也指日可待了。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世界上各受压迫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英勇作战,打败了这三个强大的国家。三位魔头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也都命丧正义的审判台,同时沦为历史的罪人。

人类之间尚且存在以强淩弱,那么人类对动物更是毫不客气了。提到虎骨、熊掌、猴脑这些词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定是胃口!勇猛的老虎、硕大的黑熊、聪明的猴子在人类面前还显得微不足道与无可奈何,其他动物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东方一个拥有伟大文明的国度,地上有腿的除了桌子,长翅膀的除了飞机,人们什么都敢吃。果子狸为了保护自己,以SARS为武器,进行生死抉择的最后保卫战,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果子狸唤醒了多数人的良知,可是现在不还是有人把猫作为口中餐吗?如果人类不好好爱护动物的话,谁知道下次灾难将是什么?

人们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大量地砍伐森林,毁林开荒。高山默默,草木无语。最后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范围的扩大和泥石流的产生。结果得不偿失。98年的洪水不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肆意围湖造田最悲壮的反抗吗?

不种善因,不得善果。

营造和谐社会,不但要求人和人的和谐,也要求人类自身和周边环境的和谐。人们啊,请你们睁开善良的眼睛、打开良知的心扉吧!请善待身边的一切吧!不但包括他人、也包括小猫小狗,甚至是一草一木!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4

妈妈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书,其中的伊索寓言里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农夫与他的三个儿子》,让我来讲给你听听吧。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有一大片葡萄园。他整天都在葡萄园里辛勤地耕作。可是他的三个儿子却十分懒惰。农夫想让老大帮他,老大推托说:“外面太热了,我好累还是让老二帮你吧。”于是农夫去叫老二,老二推三阻四地说:“昨晚我没睡好,今天全身酸痛,再说我还没吃早饭呢,你还是叫老三帮你吧。”农夫只好来到老三跟前,希望老三不再无所事事,能帮帮他。可老三回答:“爸爸,对不起,我今天不太舒服。我头疼。”农夫失望地回答:“不会吧!上一次你说你肚子疼。”接下来的日子,农夫长年累月地勤恳劳动。终于有一天,农夫病倒了,他再也没法下地干活了。农夫想到自己快死了,他劳累了一辈子的葡萄园再也没人管,他的三个儿子也会饿死的,他非常担心。小朋友,你们猜猜农夫想了个什么主意呢?

农夫把孩子们叫到床前说:“孩子们,我一辈子只有这片葡萄园和你们三个孩子。我一点都不偏心,在葡萄园里我给你们一人准备了一份金银财宝。只要你们翻遍整个园子一定会找到的。”农夫很快去世了。三个儿子在田里不断地翻土、挖掘,不分白天黑夜地忙了好几个月。秋天到了,孩子们没找到金子,果园却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长满了成熟的葡萄。三兄弟卖了葡萄变得很富有。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农夫并没有骗他的三个儿子。他留给孩子们的“金子”是他们勤劳的双手。是的,靠我们的双手辛勤地劳动,不怕困难就能创造财富。我要加油了,你呢?

《龟兔赛跑》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又有谁能认真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呢?在这个星期一,我又细细回味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白兔看见乌龟缓慢的动作,不禁骄傲起来,想要与乌龟来一次赛跑。骄傲的小白兔并不把与乌龟的这场比赛放在眼里,而把这场比赛当作消遣,好好奚落乌龟一番。小白兔在比赛时睡着了,乌龟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勤奋努力,终于超过小白兔,抵达终点。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只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勤奋努力,才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从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一滴水是很软弱的.。但只要朝着一个方向不段地滴落下去,最终能把坚硬的石头击穿。这正如一位伟大的人物说过的那样:在科学道路上是没有平坦道路可走的,只有在崎岖山路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作文

在学习求知的漫长岁月中,人的智力有高有低;但只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有用之才。相反,那些具有天赋的智力较高的人,如果仅凭一时热情,不做长远的努力,最终只能落在别人的后头,成为一知半解的人。

天才在于积累,成功在于勤奋,这点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

我们要懂得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始终有一天成为国家的栋梁!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5

我想:小乌龟一定会很快长大的?我觉得捉害虫是一件很高兴又很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有一次,妈妈身体不舒服,上午又没课,早晨把我送到学校,对我说上午她要去医院看病,放学就不来接我了。我想,可能是妈妈有事要来晚了,这时,我心里很着急?“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问:“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带来了吗。

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毕业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为了在中国加入世贸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我们也应该是时候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了。学习知识,才能提高修养呀!同学们,"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让我们高度重视"讲文明",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思想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个言行中。让我们共创文明的校园,争做文明的大学生!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综合素质,如果此时我们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使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也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因此,我们必须严于律己,不做"有才无德"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扫除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大学生的"自律",而不仅仅是"他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我们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做到"发扬优点,正视缺点,并且敢于改正缺点";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展现校园新风貌,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同学们,我们是家之学子,国之栋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活动中,学生党员和干部要起"讲文明"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带领全体同学争当文明的大学生,让文明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再回到校园文明这个话题吧,如果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是文明人,那么何愁我们的校园不是一个文明的校园?学院的绿树红花,加上我们朗朗的书声,暖人的话语,整洁的仪表,这该是多么相得益彰的美丽画面呀!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一个文明校园吧!我今天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知道了很多知识。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寓言作家,传说是贵族的奴隶,后获自由。他写的是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批判与教训。他以各种各样的动物为角色,以一个个精美的小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个人生的道理。

其中《农夫与蛇》的故事讲的是:农夫在寒冷的冬天看见一条冻僵的蛇,觉得可怜,就把它捡起放在怀中取暖,结果蛇苏醒恢复本性,咬死恩人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图报的人。做好事要讲究方法。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后患无穷。

类似的故事,书中还有许多许多,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我喜欢你——《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一书.每看完一个小故事,我就开始思考,然后想像:其中一个人物不这样做,又会有什么结果.我就这样看完了一个个小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动物篇》中的“公牛和狮子”“红牛 黑牛和黄牛”这两篇。这两篇的内容很相似,而且道理也差不多,所以我很喜欢。这两个小故事主要讲了:有三头牛,它们团结时候的力量,谁也比不上,狮子也是一 样。但狮子等它们单独行动时,对它们一个一个说另两头牛对“你”说的坏话,于是它们绝交了。这样,狮子就不用多少工夫把它们一 “牛”一顿,都吃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团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记得学校里的一次“篮球个性化课程”中,老师让我们分成两个小组,每组18人。老师一声令下,周颂豪第一个冲上去,抢到了球。但不管对方怎么抢怎么拦他都躲开了,接着他又来了个“三步上篮”并大喊道:“中咯!”球稳稳地从篮筐里掉了下来。周颂豪为我们组赢得了一个头彩。接下来是对方发球,周颂豪一个箭步就把球给劫了过来,可就在他得意忘形的时候,对方有三个人悄悄地围住了他。这下他来不及躲开了,护着球不知如何是好?我们组的队员都让周颂豪把球传出来,可他还在犹豫不决,怕我们接不住丢了球失了分。这时,一场外队员喊道:“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要相信队友,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啊!”周颂豪听到那队员的劝告后决定把球传给我。他向我使了个眼色,我冲他点了点头。就把球高高地举过头顶,猛地向我一扔,球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我手中。我边跑边尽力护着球,看到他摆脱“困境”时,将球传给了他。周颂豪一个“大灌 篮”又为我们组得了一分。我们组的队员把球传来传去,对方追得筋疲力尽。这时,周颂豪又使出一绝招“闪电步伐”,轻而易举的投篮得分。最后,我们组以8比3的好成绩,取得了胜利!看吧:团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伊索寓言》这本书不仅好看而且给了我很多启示呢!!

相信大家都看过或听过《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内容。它主要写一些富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故事。其中《蛇与农夫》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故事是说:一位农夫发现一条快冻死的蛇,于是他就想救它。蛇在农夫的怀抱里苏醒后,反而把农夫咬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记起曾经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人,他鬼鬼祟祟,在本不是很拥挤的过道上故意前推后挤。我心想:他一定是扒手。于是,我特意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绝不能胡作非为,不然我就报警了。谁知不一会儿工夫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不久,到了一个站台,一些乘客匆匆下了车,另一些乘客又急急忙忙涌了上来之后车门又关上了。这时一个乘客大声喊道:“我的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不见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小偷还是不怕我的警告,偷了别人的钱包。这件事和《蛇与农夫》一事是多么的相似、雷同啊!从这两件事里使我明白了: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讲仁义,不然好人就会受到损失、伤害,正义就会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