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金子教学教案

2025/09/03教案

此篇文章金子教学教案(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金子教学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题

1、话题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你认为我们要靠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生交流)

2、揭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想象课文中的人们有什么梦想?最后,他们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

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3、检查生字情况,相机正音。

4、交流刚才的问题,并板书两种不同的结果。

5、师:淘金者大多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了真金。此时,在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为什么彼得能得到真金,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读悟比较,探究原因

(一)学习1~3自然段

1、指名读1~2段,相机正音

2、默读这两段并思考: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师生交流,课件依次出示:

相同之处:①都想找到金子。②他们都一无所获。③都“蜂拥而至”,相机理解这个词,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④都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理解“河床”一词。⑤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

不同之处:绝大多数人扫兴离去,彼得却不甘心落空。

4、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彼得的做法。指名读句。

5、从彼得的做法中,你觉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6、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彼得要比其他淘金者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然而——(师引读)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彼得几乎——,也没有——,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

7、师:刚才大家不是说,要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要勤奋。可彼得也这样做了,为什么却失败了呢?(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听说”一词去理解感悟)

8、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梦想不是空想。6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于是,他——。但课文不是说他找到真金了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接着读课文。

(二)学习4~5自然段

1、指名读段,相机正音

2、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雨停后,彼得发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4、这样的土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彼得是怎样想的?

5、指名读彼得想的话。理解“若有所悟”。

6、彼得“悟”到了什么?再次默读彼得的话并思考。

7、指导想象彼得当时的心情和表情,有感情朗读。

8、从雨后的一块土地中,彼得竟能悟到这么多,你对彼得产生了怎样的看法?

四、回归话题,小结提升

1、彼得的悟就是他的第二个梦想,这一梦想与原先的梦想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个梦想会实现吗?(生自由交流)

2、那彼得后来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能从彼得的故事中明白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

结束课堂。

金子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子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子教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书,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个中国人, 请看,他是谁?(出示徐虎的图片)徐虎。看看图上的徐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 (出示徐虎的资料)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5.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范读引路 创设学境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三、初读感悟,学词读句。

1. 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平凡 按时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务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A. 平凡:找一个近义词。 (普通)

B.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 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 (出示填空)

(4)小朋友们不但把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能理解词义,真不简单!现在去掉拼音,一起来读,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各种形式的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3.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 .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 。许多年来,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给大家 。人们都说他的.像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很会读书,边读边思考,真是好样的!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出示,谁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 (出示六个生字): 徐 修 供 取 务 凡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3.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徐: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儿歌,双人加余读作徐。记住儿歌你就记住这个字了,那这个字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 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供:记住了“修”,我们来看看“供”,你是怎么来记住他的呢? 他是一个多音字,除了第一声,还有第四声。你会给他分别组词吗?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 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4.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a.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c.生再次练写!

d.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 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金子教学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

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

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 出示新词:

修理 谈起 凡是 及时 提供 工具箱 按 劝

方便 普通 居民 急需 地段 咕嘟咕嘟 障碍

污水 附近 规矩 戴上 誉为 称赞 特约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金子教学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领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

一、梦想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而萨文河畔就是一个令这些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让我们也到那儿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12节,看看你能从中读到什么。

2、读了这两节,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4、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品读感悟

1、那么彼得最后实现他的梦想了吗?

请大家快速读一读37节,找一找。

2、谁来说一说?

(1)请大家一起把第7节读一遍。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品读第7节:

你觉得彼得的梦想是什么?

骄傲可以换成什么词?不无骄傲是骄傲还是不骄傲?

你能用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语气把彼得的话读一读吗?

3、那么彼得是怎样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4、请大家先大声朗读36节,再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

5、看到雨后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6、想到这些,彼得是如何做的呢?

请大家齐读第6节。

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插图,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

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

经过辛勤劳动,现在花圃里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想象一下,用几句话说一说。

7、这么多美丽娇艳的鲜花,喜欢的人当然很多,所以彼得的生意异常火爆。他终于成功了,实现了发财致富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8、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现在你明白彼得所说得真金是什么了吗?

四、谈启发深化感悟

1、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2、大家这节课的表现真棒,老师准备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板书设计 :

22、金子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同学们提得很好,我们要学会提问,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金子教学教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子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