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线与角教学设计

2025/09/03教案

此篇文章线与角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1

在前几两个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盛立群老师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的网络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起初是抱着提高教学效果的心态来的。通过12个课时的认真学习和笔记后,我获得了超越提高教学效果的东西。现在总结如下:

首先从备课方面说起,备课对于上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备课备好才能上课,上课上好才能评课,评课评好才能说课,所有备课是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基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以前备课的目的是把教学的内容能更顺利更容易理解的讲出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学了这门课后提醒了我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目标、精心的设计、匹配一致、聚焦问题、统筹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学生没兴趣的一个关键点是根本不知道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还有在备课的时候如何使课堂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生不想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能推动学生心理过程的发生,要能促进学生思考、想象、记忆和心理体验等。

接着说一下上课,通过学习教学理论与设计后我才发现,其实作为教师你光能讲课,把该教的都教了,那是比较低的水平,是最差的教学方式。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综合;帮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真正的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让学生学会该学的,这才是最好的教学。

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

1、激活旧知识、凸显结构;

2、呈现新知,展示过程;

3、尝试练习,交流反思;

4、课后运用,融汇贯通。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要善用媒体、环境友好、协同生成、持续激励,这就联系到盛立群老师讲到的掌握学习和合作学习,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合作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比较好、比较高质量的课堂。所以根据这些原理我对我以后的上课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决定以后课堂中要尝试合作学习,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评分以小组来评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还设计了一个章节名为食谱编制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上课说明这个章节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教学目标,接着通过一些案例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力。随后到了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怎么编制食谱,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手把手带着学生制作最简单的一餐的食谱,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天的食谱,有问题我进行一一指导,最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去制作一周的食谱,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做。通过这个方式把同一类别的知识重复至少三遍让学生真正的内化并掌握食谱编制的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理论与设计这门课真的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他给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指明了上课的方向,明确了什么是上课,什么是课堂,怎么上课,真的是雪中送炭。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还会继续去买相关书籍,看相关资料,继续深入的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争取在教学中做的更好,不辜负学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7面“整理与反思”的前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和角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此环节的教学,我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学生交流,大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此环节放在学生们已自行整理知识后,但因为有个搜集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会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缺被漏,对自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1、请你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2、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墙上,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3、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5、画一个120度的角。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6、提升知识层。

请你做设计师: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1)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2)在天然气管道上面要建一个花基,他们有几种设想,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练习巩固线与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收获(2分钟)。

留出时空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鼓励学生学有所思,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实效的复习。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3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激趣,引导自学。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本册书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讨论练习,深化理解。

教学中,结合典型习题,通过讨论、练习,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及区别、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线与角的内容。

(2)归纳、整理。

①在这一环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③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与角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分类复习

1.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的种类。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及特点。

(2)指名回答。

2.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示)

(1)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平行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先弄清画法,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

(2)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写垂直符号)

3.结合典型习题,复习角的分类、度量和画法。

(课件出示)

师: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和几个周角?(锐角:2个,钝角:2个,平角:4个,周角:1个)

师:怎样测量∠1的度数?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1=60°,∠2、∠3和∠4各为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使学生对线与角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3)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3)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3.按要求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4.完成教材103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4题。

板书设计

线与角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4

在前几两个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盛立群老师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的网络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起初是抱着提高教学效果的心态来的。通过12个课时的认真学习和笔记后,我获得了超越提高教学效果的东西。现在总结如下:

首先从备课方面说起,备课对于上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备课备好才能上课,上课上好才能评课,评课评好才能说课,所有备课是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基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以前备课的目的是把教学的内容能更顺利更容易理解的讲出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学了这门课后提醒了我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目标、精心的设计、匹配一致、聚焦问题、统筹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学生没兴趣的一个关键点是根本不知道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还有在备课的时候如何使课堂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生不想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能推动学生心理过程的发生,要能促进学生思考、想象、记忆和心理体验等。

接着说一下上课,通过学习教学理论与设计后我才发现,其实作为教师你光能讲课,把该教的都教了,那是比较低的水平,是最差的教学方式。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综合;帮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真正的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让学生学会该学的,这才是最好的教学。

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

1、激活旧知识、凸显结构;

2、呈现新知,展示过程;

3、尝试练习,交流反思;

4、课后运用,融汇贯通。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要善用媒体、环境友好、协同生成、持续激励,这就联系到盛立群老师讲到的掌握学习和合作学习,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合作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比较好、比较高质量的课堂。所以根据这些原理我对我以后的上课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决定以后课堂中要尝试合作学习,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评分以小组来评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还设计了一个章节名为食谱编制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上课说明这个章节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教学目标,接着通过一些案例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力。随后到了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怎么编制食谱,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手把手带着学生制作最简单的一餐的食谱,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天的食谱,有问题我进行一一指导,最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去制作一周的食谱,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做。通过这个方式把同一类别的知识重复至少三遍让学生真正的内化并掌握食谱编制的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理论与设计这门课真的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他给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指明了上课的方向,明确了什么是上课,什么是课堂,怎么上课,真的是雪中送炭。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还会继续去买相关书籍,看相关资料,继续深入的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争取在教学中做的更好,不辜负学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7面“整理与反思”的前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和角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此环节的教学,我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学生交流,大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此环节放在学生们已自行整理知识后,但因为有个搜集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会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缺被漏,对自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1、请你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2、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墙上,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3、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5、画一个120度的角。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6、提升知识层。

请你做设计师: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1)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2)在天然气管道上面要建一个花基,他们有几种设想,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练习巩固线与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收获(2分钟)。

留出时空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鼓励学生学有所思,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实效的复习。

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7面“整理与反思”的前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和角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此环节的教学,我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学生交流,大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此环节放在学生们已自行整理知识后,但因为有个搜集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会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缺被漏,对自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1、请你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2、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墙上,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3、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5、画一个120度的角。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6、提升知识层。

请你做设计师: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1)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2)在天然气管道上面要建一个花基,他们有几种设想,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练习巩固线与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收获(2分钟)。

留出时空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鼓励学生学有所思,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实效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