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正能量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正能量心得体会 篇1
夏日的周末,无需工作也没有外出计划,窗外日头正盛。依然是老习惯,泡上一杯咖啡,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书香相伴过了一整天。
韦恩·戴尔的这本《正能量》,已是第二次拜读。依稀记得第一次读它时,整个人正处在极度糟糕的状态,失去至亲的悲痛,来自工作上人际交往中的压力,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每天睁开眼一想到将要面对的人和事,就不由得开始急躁。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让自己像那时那么窘迫过,也从来没有那么心浮气躁过。带着一种浮躁的心情,我第一次读完了《正能量》这么本书。读完之后却更加迷茫。韦恩说只有自己才控制着进入头脑的各种想法,思想属于自己,完全由自己决定是否保留、改变、审视或交流。而使你精神愉快的,正是你自己,因为你对生活中的人或事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因此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感负责,自身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只要自己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使内心充满积极正面的能量。而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做不到。我一度很恐慌,开始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价值所在。那时我想我不是个聪明人,因为书中说的“聪明”人懂得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并得到幸福,他们懂得如何对付生活中的难题,保持精神愉快,保持自己价值的能力,却总觉得只有自己做不到。然而从那时开始就暗下决心,必须要做出改变,重新找回自己的微笑、乐观和大方磊落。
10个月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读到这本《正能量》时候,不由得会心一笑。是的,虽然依旧会因为一些事情一些人发怒、伤心和失望。可是我记住了正能量的力量,也在慢慢改变,每天努力做到微笑;慢慢的学会不厌恶自己。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善于给予爱和得到爱。保持态度乐观、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希望与信念,这就是一个正能量磁场,就好比是夏日里吹来的一阵凉风,黑暗中一根划亮的火柴。而同样也只有充满正能量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好情绪传递给别人,激发对方的快乐。
进入工作岗位已经2年4个月有余,一直坚守在办公室这个岗位,接触的是形形色色的人、零零碎碎的事。曾经不止一次别人向我咨询一些统计专业问题的时候,我却不知道如何回答,觉得脸面挂不住。于是我开始抱怨办公室这个岗位,对自己进入统计局而不能做统计专业感到无比的沮丧,甚至怀疑自己呆在这里的价值。然而生命的唯一标志是成长发展,以发展为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体验成长的乐趣,而不会因为岗位平凡而忧虑,不会因为自己有某些过失或不足而止步不前,因此才会感到提高的必要,成长的必要,学会克服自己忧虑的心理,学会在当下生活,不要悔恨过去或担忧将来中浪费眼前的时光。学会了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了面对痛苦,把它当成人生必经的一部分时,你才能真正地拥抱正能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首先从统计基础知识学起,成功取得了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职称,继而开始逐步了解统计“四大工程”(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其次更深入的学习办公室工作相关知识。摆正自己的姿态,积极乐观的看待每一件小事、琐碎事。相信自己不在统计专业岗位也能是一位合格的统计人,尽管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统计人,但是我为自己能在统计局工作成为统计大军中的一员而骄傲,也为能给做统计专业的同事们服务而自豪。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但我们这每一粒微尘,与生俱来都有自身的能量场,只不过强弱不同,内容各异。所以,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能量所在的过程,而成功,就是充分挖掘自身能量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渴望阳光,渴望温馨,渴望生长在爱的环境,而正能量所拥有的力量能挖掘到每个人内心积极乐观的一面。拥抱正能量,以乐观的心态融入工作生活,学会坦然,学会默默付出,就能让正能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环绕在你我周围。《正能量》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教会我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其实不管自己看不看、说不说、听不听,真相和现实就在那里,是最残酷最不好看的东西。而在没有办法超然的情况下,只有多一些能让人开心,给人希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把现实踩在脚下,而不是扛在肩上,负重或者负痛的活着。尤记去年局里的读书心得比赛,自己写的《带着微笑前进》,今年我想说的是,我依旧会带着微笑,自信,勇往直前。
正能量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心理学传播者,理查德·怀斯曼的这部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通过描述心里学界大量的实验,运用幽默的表现手法,深刻阐述他的思想。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具有安全感。人们通过有意识地操作自己的行为,获得某种“正能量”的积聚,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他告诉大家,其实控制自己的情绪很简单:如果你想变的快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
一是在工作中要努力进取、甘于奉献,激发正能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紧张忙碌的工作,曾一度消退了我的工作激情。然而,当我停下工作,环顾四周,却发现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不辞疲惫、默默无闻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传递着踏实、勤奋的“正能量”。就是这个默默无闻、求实敬业的集体,培养出了我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坚韧沉静的性格。在工作中要时常操持“正能量”的心态,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是豁达善良、公平正义,是人际交往中传递正能量。教师工作,没有权力在手者的得意,也没有热情澎湃的掌声。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造就了我们坦诚、正直的处事态度和善良博大的胸襟。祖国同胞遭遇灾难,我们捐衣捐物、奉献爱心;同事临患疾病,我们亲切关怀、无私帮助;工作任务分配,大家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中国有个成语叫“耳濡目染”,长期与这样一群品质优秀、作风正直的人为伴,定能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工作效率极高的团体。
三是乐观向上、健康生活,在精神世界中释放正能量。如今社会,压力重重,面对着当下各种诱惑,有效地释放压力,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追求。修养身心,使我们在快乐中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快乐。
一起来吧,唤醒我们体内的“正能量”,让“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航标,努力实践、勇于创新,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正能量心得体会 篇3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所以,它才会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
正能量心得体会 篇4
树立用心的心态,摒弃负面的思想,持之以恒,坚持正向能量,还有什么困难会困扰我们呢?我想这也是理查德怀斯曼教授撰写《正能量》的初衷,书中的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期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我比较喜爱心理学,书中讲到的数十个案例和实验,对于我并不陌生,我印象较深的津巴多监狱实验和治疗抑郁症的额叶切除手术,都是从心理学电影中知晓。电影《死亡实验》就是根据津巴多监狱实验为基础改编,这个科学实验,找来二十个普通良民,随机分成两组,八个狱卒十二个囚犯,来模拟一周的监狱生活。
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之后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最后组织实验的几个科学家都被“狱卒”们抓了起来,项目负责人被杀。看完电影后,我感觉浑身冰冷,心里空空的,我开始反思社会主角,大部分狱警一开始,所谋求的也就是一点尊重而已。
当尊严遭到蔑视,狱警开始反击,各种体罚、暴力轮番上演,社会主角进入意识层面,真真假假参杂其中,人性中恶的本质彰显出来,原罪、本罪,我们一向在救赎中生存,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是真的吗?
我一向认为人性本善,应对实验的结果,我哑口无言,想法被击打得粉碎,人性是发展变化的,剧中“狱警”伯瑞斯原本胆怯、自卑,最后竟然变得十分残忍,这种性格的转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隐藏的“自己”,在获得权力后,疯狂的利用手中权力,欺压他人,借已证实自己的权威,证明自己的成功,或许美国大兵虐囚事件,纳粹长官和日本军人在战场的表现,正如这个实验所揭示是对身份认同和权力的服从。
培养用心情绪,踏上幸福人生……
正能量心得体会 篇5
“宇宙有始有终,能量有正有负。”看了这个《正能量》,有很多感触,想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首先,正能量不是传统物理中的正负能量。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由你自己的行为引发,进而引导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实现自己完美愿望的神奇能量。这种能量对每个向往完美生活的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让我们为之疯狂。因为我们渴望正能量,渴望完美生活。
第二,改变,精神上的改变。这本书之所以对我触动很大,有一些原因,主要是描述的一些场景和我自己的经历是一致的,以前的自己也觉得自己在过着黑暗的生活,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也许是我运气好,后来发生的一些场景让我清醒过来,开始反思自己,从而改变自己,告别从前的自己,重新看到自己的期望。当时我觉得,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改变,不仅是行为的改变,还有心态的改变。当然要向完美转变,这是本书的“积极”方向。
真正意义上,这本书属于心理学范畴。行为改变后导致心理上的改变,再由心理上的改变导致行为的进一步改变,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向上、完美、真诚、充满引力的行为习惯的人。这就要求我们从这一刻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努力成为一个优秀、自信、进取、完美的人。
第三,拥有正能量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负能量,而不是环境的破坏者。永远要完美进取,要明白你的心情可以影响每个人的心情,进而影响团队的氛围。所以要时刻注意吸收和释放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完美的方向。
最后,感恩的心,感激有你。感激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知道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