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2025/09/04教案

此篇文章《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在田野间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发现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3、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录音机

学习内容: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六、板书设计:

梦已经被染绿

残、融、嘱、散

七、课后记: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被染绿。”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初读诗歌,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春天的向往。

3 、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懂得要像“我”那样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揭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春天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文中的生字词。

2、 分小节指名读诗歌,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3 、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散”,并口头扩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诗歌大意。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那些语句知道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我”发现田野秘密的那种喜悦、自豪的语气。

2 、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师可适当引导,体会“我”对春天的向往,并将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四、拓展与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歌,你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进一步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2 、读背《村居》。

3 、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4、 背诵诗歌。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同学们,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再随着作者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还想读读吗?

二、配乐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歌内容

1 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2 你还看见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

3 带着你的感受,再讲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三、读背古诗《村居》

春天多美呀!今年老师带来一首诗,让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古诗《村居》。

1、 图文结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 、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学生写字。

1 、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些自易错或较难写?

2 、重点指导:“散”、“融”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篇3

学生喜爱学习诗歌,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朗读诗歌的技巧,所以对本诗的教学我设计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教学本文刚好是春季,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近文本。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文,自主识字,认会本课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

四、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励他们仔细观察。

五、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欣赏文本。

六、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入题。

1、你最喜欢一年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2、今天,冬冬要带我们走进大自然,和她一起去发现春天的脚步,你愿意去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梦已被染绿》是一篇充满喜悦和向往的诗歌,它会让你联想翩翩。你们想不想读?(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喜爱之情。)

2、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读不通顺的句子怎么办?(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

3、组织学生满怀信心地练习读书。(鼓励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冬冬的欣喜之情。)

4、指名分小节朗读,齐读。(在读中反馈自主识字效果。)

(三)品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说说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获取信息。)

2、分小节学习诗歌,理解诗意。

第一小节:指名朗读。冬冬发现“嫩草吐绿”、“残雪融化”时心情怎样?你能把冬冬喜悦、自豪的心情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三、四小节:自由朗读。老师的`安排、**的嘱咐说明什么?大人们都没觉察春天已经来到,“我”为什么能发现呢?(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从细小的变化中去发现。)指名分小节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喜悦的情感。)

第五、六小节:齐读。冬冬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春天的快乐,你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变化告诉大家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快乐。)

(四)引导学生积累

“读了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经被染绿。”与课题相照应,体会其中表达的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在田野间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发现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3、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录音机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六、板书设计:

梦已经被染绿

残、融、嘱、散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检查儿歌的背诵

2、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儿歌

1、背诵儿歌(齐背、指名背)

2、小组内检查生字(学生运用生字卡片读字,组词)

二、《春天的脚步》展示会

1、上节课布置找资料,下面谁来说一说你都找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说,老师板书,然后进行补充,完成语文天地4,对于容易理解的词语,让学生明白意思,并且试着说句话。)

2、除了描写春天的词语外,有很多古诗也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还能背一些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背,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3、这些同学真了不起,积累了那么多的诗句,真棒!书上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来听一听雨点在唱什么歌?(生自由读短文)

4、你都知道雨点在唱什么歌?谁听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么?

5、多么有趣的文章,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介绍,老师评价)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好词、好句、好篇,收获可真不少!回家后请你们把这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好吗?

四、课后记:

《梦已被染绿》教学设计 篇5

学生喜爱学习诗歌,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朗读诗歌的技巧,所以对本诗的教学我设计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教学本文刚好是春季,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近文本。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文,自主识字,认会本课4个生字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

四、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励他们仔细观察。

五、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欣赏文本。

六、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入题。

1、你最喜欢一年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2、今天,冬冬要带我们走进大自然,和她一起去发现春天的脚步,你愿意去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梦已被染绿》是一篇充满喜悦和向往的诗歌,它会让你联想翩翩。你们想不想读?(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喜爱之情。)

2、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读不通顺的句子怎么办?(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

3、组织学生满怀信心地练习读书。(鼓励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冬冬的欣喜之情。)

4、指名分小节朗读,齐读。(在读中反馈自主识字效果。)

(三)品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说说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获取信息。)

2、分小节学习诗歌,理解诗意。

第一小节:指名朗读。冬冬发现“嫩草吐绿”、“残雪融化”时心情怎样?你能把冬冬喜悦、自豪的心情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三、四小节:自由朗读。老师的安排、**的.嘱咐说明什么?大人们都没觉察春天已经来到,“我”为什么能发现呢?(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从细小的变化中去发现。)指名分小节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喜悦的情感。)

第五、六小节:齐读。冬冬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春天的快乐,你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变化告诉大家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快乐。)

(四)引导学生积累

“读了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经被染绿。”与课题相照应,体会其中表达的对春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