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学生教育心得

2025/09/04心得

此篇文章学生教育心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学生教育心得 篇1

我是一名老师,十几年如一日,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近20xx年的教师生涯让我逐渐地成长,慢慢地对教学生活感悟颇深;在此,将往事整理成册,愿与每一位同行共享… 没有理由, 我又想起20xx年前那个瘦弱的学生,那年他6岁,因家庭变故和奶奶一起生活。他是个缺失父母之爱和温暖的孩子,与他相处他总是沉默寡言,一次次,我试着真诚地和他谈话,聊心事,一次次,在寒冷的冬天,我拉着他的手走路送他到家,每到家门口,看着他那忧郁的眼神,冰凉的小手挥动着,轻轻地道了一声:“老师再见。”

这一声“老师再见”真让我揪心……

一个人原路返回,路上风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我下意识地裹紧了大衣,放慢了脚步,风吹乱了头发,也吹乱了我的思绪。

在这寂静的夜晚我想起,那次孩子哭着告诉我,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说他没有玩具,总是拿小伙伴们的玩具玩,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他的`家庭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我沉思片刻告诉他“你没有错,你只是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对不对?”

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接着我又说“你虽然没有玩具,但是你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应该感谢小伙伴,因为他们给了你很多次一起玩的机会对吗?”

“对!”他随声附和着。

“如果老师送给你一个玩具,你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吗?”

“愿意!”他很有信心地说。

“你是一个善良懂得分享的孩子,明天我就送你一个。”

“谢谢老师!”他高兴极了,眼里闪着满满的惊喜!

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里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不论生活在哪里,孩子和孩子,都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

有时候,物质上多么贫穷都无所谓,因为那是一时的;而心灵的贫穷,则是永恒的!

我踩着飘落的树叶,将乱发轻撩,心想:倘若一片叶子按它生命规律成长,春来生长,夏至丰盈,秋到飘落,与我并无多少遗憾,然而事实上,摆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蕴含生命力的幼小叶芽,它正在经历冷风地吹打……无法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笑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一阵冷风扫过,树叶被风卷起无奈地随它而去……

受伤的心灵需要时间的抚慰,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儿童的天真里包含着世间永恒的真理——纯真和善良,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护好它。

学生教育心得 篇2

我们在成长当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们有的是我们的父母,也有老师,也包括身边的同学等等。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帮助我们在有些时候并不是说他们是应该的,也不是说他们必须这么做,有些时候,帮助是情分,而不帮助却也是本分。所以我们对于他们的爱,他们的帮助,我们应该去感恩,去感激,去铭记,去回报。

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而不能忘恩负义!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更是尽心尽力的,不惜任何代价的!而我们,却是怎样回报的呢?

有一个事例是这样的:有一个母亲太溺爱自己的女儿,有一天,她自己在倒水时,一不小心烫伤了自己的手,当她将自己的手伸到正在看电视的女儿面前想寻求帮助时,她的女儿竟然不耐烦地说:“快让开,难道你没有看到我在看动画片吗?”

这难道就是我们对父母的报答之恩吗?我们只知道索取,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可我们又给了父母什么呢?同学们,你为下了班的父母端过一杯热茶,还是为父母洗过一次脚?记得民间有一句俗语: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连动物都懂得感恩的含义,何况我们人呢?不,我们更应该懂得回报!

人的本质其实也是动物,只不过我们比那些动物更高级一些罢了!可是即便我们比他们高级一些,但是要是我们不懂得感恩,而感恩这种事情,他们却都懂得,那我们也并不比他们高级的多少。

我们不仅仅只是对父母感恩,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还有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特别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献着,为班里的事情操心着,多累呀!您从来都没有抱怨过,我们还是总惹您生气,不好好学习。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再惹您生气了!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要学会感恩去报答,感恩是没有界限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学生教育心得 篇3

今天上午,我们四位实习生在主任的安排下第一次去听了初二1班英语老师的课,作为一名同是英语老师的我觉得收获颇多。

范老师是一名十分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方面上,范老师能将一个英语句子中所需要的语法点全部找到。并且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就连一个很细小的介词老师也讲得明明白白,并和他搭配的用法,也会讲述给学生听。

除了知识上老师讲的面面俱到,我们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一点就是对课堂的节奏把控很精准。而缺乏经验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多研究一下。而老师对知识点的扩延和复习,也值得我们深究和学习。

学生教育心得 篇4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是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开篇第一条建议。对这本被奉为教育经典的书籍,我是怀着神圣而崇高的心情来读的,满满的期待,小心翼翼地,字斟句酌。这不,看到“抽象的学生”一词,我疑惑了,哎,才疏学浅哪。于是,赶紧翻开字典。字典中这样解释:从诸多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抽象就是将内心的感受用一种特定的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抽象的学生”也就可以理解为,把所有的学生的抽象为一个学生符号,而这个学生的智商、情商、性格、体力、爱好等因素可以代表所有的学生。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我们会发现“抽象”这个词运用得实在是太精当了!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每个孩子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措施与手段应有所不同,应该个别对待。这与我们的先贤“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的抱怨:“哎,这孩子上课连课本都不拿,作业也不写,有时,拿出课本来也是装装样子;再不然,就是一会儿和这个学生说说话,一会儿向那个学生借支笔,一会儿自己哼起小曲来,真是气人!”表面上,是这个学生思想有问题,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甚至是多动症。深层原因,应该是这些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层,老师现在讲授的知识他们根本听不懂,他们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这时,老师没有给予理解、关系,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相反,他们听到是大声的呵斥与批评,看到的是冷冰冰的'甚至是愤怒的眼神,孩子们会怎样想呢?又会怎样做呢?力求上进的勇气与信心恐怕会慢慢地消耗殆尽,如果没有及时地鼓励与帮助。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老师的失望越来越大。孩子们在课堂上与知识也就越来越生疏,甚至一窍不通。那么,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上,他们会多么枯燥,多么无趣呀!而他们却正处在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他们的调皮、顽劣的行为,我们或许是否会多一些理解呢?

孩子们表面的无所谓,甚至嬉皮笑脸,我想他们内心一定也有发自灵魂深处的自卑与痛苦,他们也肯定希望像优秀的孩子那样幸福快乐。我们老师在批评指责的时候,肯定也在苦苦思索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我想,或许,苏霍姆林斯基的“个别对待”就是一剂良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都应当采取个别的对待。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几次测验,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与水平,我们也完全可以效仿帕夫雷什中学的做法,把学生分组,给他们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把孩子们都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的时候,就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例如,我在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我就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作业。讲完第一课时,我让A、B、C组的学生在识记生字词的同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在讲完第二课时后,全部背诵课文。D组的学生则只要识记生字词即可,在第二课时讲完后,背诵第三、四自然段,一周内把课文背会即可。这样,D组的学生因为任务较小,都很高兴,也都努力去完成。A、B、C组的学生或许因为我们是A、B、C组,有一种优秀感,而他们的任务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样努力去做。这次同学们都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尤其D组的学生更为明显。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这样,才能帮他们重新燃起希望之光,重新鼓起奋进的勇气和信心,逐步把落下的成绩赶上来。

只是,教育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尤其像这样对孩子个别对待,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汗水。不过,当我们从儿童的眼光里,看到那紧张地、专心致志的神色,闪耀着快乐的光芒的时候,我们的疲惫恐怕早已无影无踪啦!

学生教育心得 篇5

听--县二中外国语言实验学校谢--老师作《个性语文,语文梦》的专题讲座,很受启发。尽管未能进行有声的交流,但这次无声的文却更能让听者细细体悟谢老师讲座的精髓和内涵。

在六十多分钟的文交流中,大家互动,白纸绽放出的“黑花”共有1--多。我惊羡于同行们打速度之快,也钦佩于“高手们”见解的犀利与实在。这其中,主讲人谢--老师的广博知识与教学的亲身体验更令我如沐春风,思想摇曳。谢老师讲解的内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如她的 “书香浸润灵魂,习惯铸造品行”,她的 “阅读.悦读.越读”,她留存的学生上千幅的读书笔记相片彰显的力量已经辐射到全国几个主要的语文群,她开展的富有创意的“语文素养积淀分”、 “语文颁奖典礼”活动……这些让我想到作为谢老师的学生肯定无比幸福……如果有可能,下辈子我也当谢老师的学生……

我做得不好,就好好向她学习吧!

工作室成员中,其他老师的特色也异彩纷呈。如徐--老师会写,这是教师之真本色;祝雪老师追求“轻松诗意的教学”,这是教育之高境界;陈--老师讲授《与朱元思书》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这是解放自己的好方法;郭--老师的讲座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让我领略到“百花成蜜,必历艰辛”的深刻意蕴;任--老师对《沟通激趣》的阐释,明了了每堂课应该寻找最佳讲解的切入点,努力堂堂新……

另外,在此也感谢工作室成员无私的帮助,特别是郭--、曹昌平、郭家琴三位老师给我在作文教学上的大力支援,陈--老师给我的微课视频,这些对我的教学教育起到了无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尽管我们相逢可能不知名,但是诚心支援若比邻。

多写作,在班上营造“榜样”的引领氛围。

我不敢说自己的文章写得好,但我在学生面前从来没有说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我常告诫学生不要轻易关掉自己任何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门,在任何分内的而且是正当的事情面前,不要说“不”,而应该说“让我试试”。殊不知,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强烈的好奇心鞭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从教十多年,我特意积累学生获奖的征文,其目的是以此作范文教化后来的学子们。

如在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我就会在作文评讲环节把--州市“父母感动我”一等奖征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子女幸福,因为有那些无私的父母》展示给学生欣赏。这篇文章是我所带的--级5班周--同学写的。周--同学写得很真实,只是没有《疯妈妈,爱不疯》这一小标题的内容。这一素材其实是当时潮河镇秦庄村一位同学李茂所写,只是李茂语言能力较差,于是我把该素材介绍给周--同学,让她以李茂的口吻行文。试想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完全可能获大奖而不去争取的学生就不是积极上进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在--州市“父母感动我”征文中崭露头角,李茂的素材融入到周--同学作文中,就显得声情并茂,血肉丰满。

汗水不负苦心人。终于,周--同学夺得桂冠。

鲁迅先生说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都是“头在山东,身在河南,脚在湖北”。这里我杂取学生中的经典素材融入一篇作文,我想也是受到鲁迅老前辈这句至理名言的真切影响吧!曾记得,在升旗典礼上,学校领导还特意安排学生宣读了周--同学的佳作。

我教每一届学生都要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而每一次都要涉及到周--的这篇作文。也许有老师会质疑,这样的教学没有创意。其实,针对每一届学生,这篇作文还是有示范作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都不选用还有什么说服力熏陶学生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学生教育心得 篇6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读完此书,心头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这个爱心首先表现为强烈的事业心,舍得投入和付出。我们常说,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并允许学生淘气、调皮、犯错误。凡是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具备高尚而伟大的师爱,用我们的爱去滋润幼苗,用我们的爱伴随孩子的健康成长。著名的特级教师霍懋征就提出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教师想把教育事业做好,想成为一个有些作为的人,那就必须奉献出爱心。

一些学生学习品质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更需要我们的教师用更多的关爱去感化和帮助的。任何轻视、嫌恶,只会使他们自暴自弃。把一个智商优秀、学习品质良好、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这也许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个智商一般、家庭背景一般、学习品质差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乐观的、文明的、好学上进、学业优秀的合格的'毕业生,就很不容易。也真因为不容易,才更显示出我们工作的难能可贵。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使他们有很大的差异。而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因材施教”,让我们的教育去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学生不管程度如何,都能够在我们的教育指挥下,一点一点朝前走,取得一点一点的进步,真正获得发展个性和特长的空间。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不要难为孩子,让孩子生活在愉快的学习环境里,我们要唤醒孩子积极、向善、热爱生活的那根神经。

此外,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关爱学生,还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我们学校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我们给学生做校服量身定做等,无疑都在从各个方面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或者走向社会,或者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能够安全地生活、健康地生活、文明地生活、负责任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有爱心地生活和有创意地生活,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