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感受过年时的喜庆气氛。
了解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及步骤。
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红灯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使用剪刀的方法。
课件准备:“过年前的准备”组图;《红灯笼》手工视频;“材料展示”图片。
纸面教具:《线条图》。
材料准备:红色彩纸、红色长条、黄色长条、安全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过年前的准备”,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要过年啦,老师准备制作一些装饰品来布置我们的活动室,这些装饰品要能体现过年的感觉,老师该准备哪些装饰品呢?(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
——你们有观察过灯笼吗?
——灯笼是什么颜色的?灯笼上都有哪些图案?(红色,文字或花)
小结:中国人在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灯笼很美丽,也很喜庆。我们一起做一些红灯笼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吧。
播放手工视频《红灯笼》,出示图片“材料展示”,发放纸面教具,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红灯笼。
1、播放手工视频1-2遍,初步了解红灯笼的制作过程。
2、出示图片“材料展示”,知道制作红灯笼所需的材料。
——好看的红灯笼是用什么做成的?
——除了纸,还用到哪些工具?(剪刀、固体胶)
——这些材料和工具是怎么使用的?(用剪刀将纸剪好,然后用固体胶粘贴)
3、教师讲解示范灯笼的制作步骤。
1)首先将红色的线条图按照提示线对折。
2)接着将对折后的线条图用剪刀沿提示线剪开,剪完之后再展开。使用剪刀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眼睛要看着自己的'小手,慢慢剪。
3)然后在剪好展开的线条图的上下两端贴上黄色纸条,在最右边涂抹固体胶,将线条图围成圈,头和尾粘在一起。粘好之后可以用手向中间按压一下。
4)最后再拿一条红色的纸条作为灯笼把手,用固体胶粘在灯笼顶端的两侧。这样好看的红灯笼就做好啦。
4、发放纸面教具与材料,幼儿尝试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做的红灯笼吧。
温馨提示
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要提醒幼儿安全、正确地使用剪刀。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装饰材料,如彩带、剪好的各种图案等,鼓励幼儿对灯笼进行装饰。
日常活动
和幼儿一起将做好的红灯笼布置在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2
课题生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对小枕头很感兴趣,午睡时他们一会儿抱抱小枕头,一会儿又抛接小枕头,非常开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垫,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认知经验,得到一些动作发展呢?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快乐地玩,我设计了蚂蚁妈妈带蚂蚁宝宝玩“面包”的情节,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和情景性。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靠垫,初步感受靠垫的不同玩法。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蚂蚁胸饰、蚂蚁背心、大靠垫(靠垫的'边缘缝合)。
2.场地上铺上地毯,活动前为幼儿脱掉鞋子。
(说明:蚂蚁背心的背面缝有尼龙褡袢,靠垫的一面也有尼龙褡袢,这样蚂蚁宝宝可以牢牢地把面包背在背上)
活动过程
一、小蚂蚁在妈妈的带领下进入场地蚂蚁妈妈:宝宝们,今天,我们带着大面包到草地上去玩玩,好吗?(音乐声中,蚂蚁宝宝和妈妈背着大面包边爬边念儿歌:“小蚂蚁背面包,嗨哟嗨哟爬呀爬,嗨哟嗨哟爬呀爬,爬到草地去玩耍。”)
二、小蚂蚁玩面包
1.亲亲大面包
蚂蚁妈妈:大面包是我们小蚂蚁的好朋友,我们抱抱它,亲亲它,再站起来把大面包举得高高的,抱着面包轻轻地转一圈。
2.自由玩大面包。
(1)蚂蚁妈妈:大面包真高兴,听一听,它好像在说话呢!哦,大面包说:它想和我们小蚂蚁一起玩呢!那我们就带着大面包玩一玩吧。
(2)蚂蚁妈妈鼓励小蚂蚁想出许多办法玩面包。如:抛接大面包,抱着面包滚一滚,在大面包上跳上跳下,把面包顶在头上,把面包垒高等等。(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或带全体孩子集中学1―2个动作)
3.玩“小路”
(1)接“小路”
蚂蚁妈妈:宝宝们快过来看一看,这两只大面包连在一起多开心啊,它们是好朋友呢!如果把这些大面包一个一个都连起来,那一定很好玩的,我们来试试吧!(鼓励小蚂蚁和妈妈一起合作把“面包”一个一个接起来)
(2)玩“小路”
蚂蚁妈妈:看看,这么多面包连接在一起,变成了很长很长的什么呀?(幼儿自由说)蚂蚁妈妈:现在,我们在小路上可以干什么呢?谁会勇敢地爬过去!还可以怎么玩?(引导幼儿在“面包小路”上走、跳、骑等)
三、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1.下雨了
(放“下雨”音乐)蚂蚁妈妈: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哎呀,下雨啦!我们赶快把“面包小路”抬回家吧!
2.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鼓励小蚂蚁一起把“面包小路”“嗨哟,嗨哟”抬回家。
活动延伸
把靠垫放在区域角,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自由玩靠垫,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如可以玩“赶小猪”,背着靠垫走或跑等等。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蒲公英是春天开的一种野花,有很特别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叶子.2.用自己的认识表达对蒲公英的认识.3.乐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活动准备: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选择蒲公英盛开的季节,寻找蒲公英较多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团团绒毛轻又轻,随风飘飘像伞兵,风呀风呀乐悠悠,处处安家把根生。
教师:谁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2.与幼儿一起寻找认识蒲公英.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蒲公英,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野花,我们每人摘一朵,看看他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外型特征.教师:蒲公英的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4.一起玩吹蒲公英的游戏.教师:让我们来吹吹蒲公英吧?看看他的种子被吹到那里去了.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找到圆形的中心点,并沿着中心点用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乐意帮助花儿开放,感受从中带来的快乐体验。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圆形的花心贴纸、大小不一的圆形纸。
2、绿色背景的画纸装饰上花径和花叶。
3、颜料、棉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导入:有一天,从草地的中间钻出了一朵小花,可是它好小,小花很想快快长大。怎样才能让小花快快长大?
(二)情境演示,观赏花的画法。
1.师: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伸伸懒腰,呀!它长大一些了。
2.教师用棉签蘸颜料,沿着中心点的花心画一圈。
3.师:呼呼呼,风姐姐吹来了,他对小花说:"小花,小花,我也来帮你长大吧!"风姐姐轻轻地吹着,小花抖了抖了身体,真的又长大了一圈。
4.还有谁会来帮助小花呢?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
5.教师用棉签将花从里到外越画越大。
6.小花长出了花茎、开出了绿叶。(教师将小花贴在大草地上)
(三)幼儿操作,激发创作热情。
1.师:在你们的草地上,也种下一颗小花籽,你们愿意帮助他们长大吗?快来让小花园里开满美丽的花儿吧。
2.活动指导:
(1)鼓励幼儿找到中心点,并沿着花心一圈圈不断地将小花画大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画更多的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小一点的`圆形。
(3)注意颜料和棉签的使用,保持桌面和衣物的干净。
(四)同伴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
1.将幼儿作品贴在大背景上,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交流。
2.幼儿扮演小蝴蝶,去找找哪朵花儿很美的?看看花儿是不是越开越大的?
3.小结延伸:花园里的花儿有五彩斑斓的颜色,你还想开出什么别的形状的花儿吗?我们下次可以试试,画出三角形、正方形的花儿。
教学反思:
通过棉签点彩的形式点画出花朵,换了一种绘画工具,幼儿的兴趣点高,多积极参与,但由于棉签点太小,加上部分幼儿点的数目太少了,完成情况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整幅作品还是算精致,并且从绘画中获得很多乐趣,多积极的参与。看到幼儿玩的这么开心,自己也感觉很开心,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开心的笑,很值得。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内容,能有力、自豪地歌唱。
知道运动能抵御寒冷。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北风爷爷”对话音频及图片;《北风爷爷别神气》歌曲音频及伴奏、“北风爷爷别神气”图谱。
活动过程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北风爷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可神气了,“呼呼”地吹着冷风,小动物们都害怕地躲进了家里。但飞飞非常勇敢,他要和北风爷爷比一比。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飞飞是怎么和北风爷爷比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飞飞对北风爷爷说了什么?试试用歌词里的话说一说。
——他做了哪两个动作把北风爷爷吓跑了?
——为什么跑跑跑、跳跳跳能把北风爷爷吓跑呢?(因为运动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暖和,就
不怕北风爷爷了)
播放歌曲音频、伴奏及图谱《北风爷爷别神气》,鼓励幼儿有力、自豪地歌唱。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谱,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2、播放歌曲伴奏及图谱,鼓励幼儿有力、自豪地演唱。
——要怎样唱出飞飞非常勇敢的'样子?(大声、有力地歌唱)
播放歌曲伴奏《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除了跑和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运动吓跑北风爷爷?(走走走、爬爬爬、踢踢踢)
——试试把你们想的办法唱出来。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表演区,投放歌曲伴奏《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继续创编歌词并表演唱。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尝试将两种颜色的树叶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2、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物品的排列规律。
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在:尝试将两种颜色的树叶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因为活动目标中既有认知、能力的要求,有对幼儿的态度、情感的发展尤为关注。因此本次活动以树叶为主要材料,通过设置给小树叶排队的情境,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场景创设、花园宝宝依古比古、演示板、红旗、音乐。
2、学具:人手一份:4红4黄树叶共8个、帽子底版一块。
设计理念:
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设计思路:
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环节开展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情趣--给树叶排队,初步感知两种物体按规律排序的美--做帽子,尝试为树叶排队--戴帽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排队去森林,欣赏交替排序的枫树和银杏树带来的美。
1、出示依古比古实物,相互问好。
2、排队去森林,了解森林里树的颜色,欣赏枫树、银杏树交替排序的美。
(评析:依古比古是幼儿最熟悉的动画片人物,通过与动画人物打招呼,很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排队也是按照男孩女孩的顺序排列的,无形中给予幼儿排序的概念,同时在到达森林以后,对枫树和银杏树的欣赏,又一次感受到了间隔排序)
(二)排树叶,了解交替排序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师:一阵大风吹来,把美丽的树叶都吹倒了地上,让我们一起和小树叶玩排队的游戏好吗?
2、幼儿个别尝试排树叶。
教师:可以怎么排呢?谁上来试试?
教师小结:原来小树叶排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一片红树叶一片黄树叶这种方法间隔排队,另外一种是两片红树叶两片黄树叶间隔排队的。
2、幼儿模仿。
教师:小朋友,风儿把小树叶吹到了你们的盘子里了,请也用这两种方法排一排。
(评析: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出给树叶排序这个环节,这样的设计使环节过渡自然,幼儿容易接受,通过请个别幼儿展示给树叶排队,总结出树叶排队的两种方法,并在幼儿模仿的环节中让幼儿自由的选择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排序方法给树叶排队,感受两种颜色的树叶交替排序的规律)
(三)做帽子,学习应用交替排序的'方法(每人4红4黄共8片树叶)
1、明确制作要求。
教师:依古比古要开舞会啦,小花瓣要把我们宝宝打扮的更漂亮!
出示三张操作卡,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观察。
完成快的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评析: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两种颜色树叶按规律排序这个知识点,老师提供的三种材料具有层次性:第一种材料是老师已经贴好红黄红黄四片树叶,请幼儿接下去排序,第二种材料是老师已经贴好红红黄黄红红六片树叶,请幼儿接下去排序,第三种材料是空白的操作卡,幼儿可以任选一种进行方法进行排序,这三种材料的提供能很好的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
(四)戴帽子,体验活动的快乐。
1、讲评。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给小树叶排队的?
2、参加舞会。
(评析:本环节是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讲评,同时也是让幼儿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以及成功感)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继续感知两种物体按规律交替排序。
反思
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个乐中学的空间。但是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这个知识点的结束。老师在区域中继续提供各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让幼儿不断地感知,动手操作,数数排排,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注重形成幼儿持续学习的意向。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儿的兴趣得以激发,各种潜能得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