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5/09/05教案

此篇文章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

2.了解残疾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3.学习关心弱者和有困难的人,具有同情心。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向家长了解、收集有关残疾人顽强拼搏的事迹。

2.准备学习包《献爱心》

活动过程:

1.导入:

向幼儿介绍助残日。提问:你们知道哪天是助残日?哪些人是残疾人?

通过观看图片,请幼儿思考:这些人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失明、聋哑、肢残等)

2.体验身体残疾所带来的不便。

(1)蒙住双眼。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得出结论:盲人的世界一片黑暗,极不方便。

(2)堵住耳朵。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得出结论: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非常痛苦。

(3)尝试用一只手做事,一条腿踢球、跳远等,得出结论:无论身体哪个地方残废,都是很痛苦的事。

3.交流活动。

(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残疾人克服困难,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事?

(2)你与家人曾经帮助过残疾人吗?是怎样帮助的?

(3)小组制定帮助计划,遇到残疾人,你想怎样帮助他?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4.全班交流帮助计划。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设计背景:

岁月渐长,流泪变得容易了些,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这种感觉变得愈加强烈。我们感动丛飞、邰丽华,我们感动魏青松、李春燕,他们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却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一种伟大,用一日又一日的坚持构成了感动。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们曾经发过无数誓言,告诉自己:你也应该挺身而出。后来,关掉电视,那些誓言,我们是否还会时常想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为这样一种平常而又伟大的人生所感动,但感动过后,我也无数次地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刚把那群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孩子送进大学的校门,还来不及消受依依不舍的情怀,我迎来了又一届新高一的学生。一群来自川沙地区各所学校,有着不同个性、爱好、习惯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十

七、八岁正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年龄。如何让他们懂得爱,学会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最大课题。

本学年的爱心教育发展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班集体的一系列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感动过后”我们要行动起来,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洒云南”五三中学结对香格里拉三中爱心互助行动是我们本学年系列活动之一,为此我班召开“爱让我们富有”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通过展示云南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画面,向全校师生倡议及热烈的讨论、MSN联线交流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爱心真谛在于奉献,进而愿用爱心温暖世界。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制作;

2、小品、诗朗诵、歌曲排演;

3、倡议书撰写;

4、物色主持人(甲:女生,乙:男生)、安排发言人(丙、丁、戊、己等)。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板块:震撼

1、观看视频,揭示主题

【观看视频】:云南孩子学习、生活环境的展示。

主持人(甲):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绿水环绕着青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深深陶醉其中。这儿的人们淳朴善良,这儿的孩子天真可爱,却让人不忍看到他们纯净剔透的双眸,我们从那一双双无辜的眼神中读出了渴求,他们迫切渴望能像一般人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堂,沐浴知识的阳光,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在云南的香格里拉三中,一条泥泞的小路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教室里,三四个同学共用一张课桌,胳膊挨着胳膊,全神贯注地学习,而他们脸上笑得最灿烂的一刻便是手里捧着新书的时候,也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时候。阴暗的教室里,一个孩子正埋头苦读,而窗外却摆着一张“不要打扰我学习”的纸片;花坛边,三五成群的同学挤在一起做作业。“爱让我们富有”高一(1)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乙):爱,是照进冬日的一缕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流入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望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爱,是飘荡在夜空中的一首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蔚籍。因为爱,我们变得真诚;因为爱,我们变得富有。 主持人(甲):云南的这些画面看在眼里,却印在我们心里,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让我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感触,想给予他们最真诚的爱,面对这些渴求的目光,我们能做些什么?

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讨论发言】:略。 主持人(乙):我们思索的答案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他们付出自己的爱与力量。

主持人(甲):我们沐浴着同一片阳光,在同一天空下成长,我们共同分享别人给的爱,也细细品味施爱于人的幸福,因为我们同处一片天空下,请欣赏小品《同一片天空》。

(二)第二板块:付出

主持人(乙):成长中的我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了付出爱。我们的班级是个团结一心的集体,在班级学校工作中总是努力地付出。

【展示评说】:紧接着画面展示,四位学生先后上台评说:①丙——班级管理;②丁——值周工作;③戊——爱洒云南系列活动;④己——志愿者服务。 主持人(甲):越过高山,我们向云南的他们寄去无限的爱;穿过河流,我们送去深厚情谊。愿我们的爱能化作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温暖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请欣赏诗朗诵《星星变奏曲》。

(三)第三板块:收获

主持人(乙):在期盼已久的此刻,我们终于收获了最好的礼物,我们已经收到了肖淑芳同学的来信——来自云南的问候。

【朗读来信】:《来自云南的问候》,略。

主持人(甲):在听完了肖淑芳同学的来信之后,相信各位同学对远在云南的她一定想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与她进行MSN联线,听听那个期待已久的声音。

【MSN联线】:略。

主持人(乙):像肖淑芳同学这样的家境困难的人还有许多,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向全校师生倡议《用爱心温暖世界》。

【读倡议书】:班长朗读,略。

主持人(甲):请欣赏歌舞〈〈感恩的心〉〉。

【学生签名】:在歌舞声中全班学生有序上台庄重地签名。

主持人(乙):对于需要爱的他们,我们应怀着真诚和热情去帮助他们,而对于无私地将爱给予我们的人,更应怀着感恩的心,回报他们无私的爱,有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虽然,我们这个集体成立至今只有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经过我们每位同学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依然感动,大家在军训时喊出的第一句“老师,您是我们的指明灯、您是我们的领路人。”也难忘,会操表演时,大家精神饱满、步调一致、勇夺第一;同样不会忘记,爱心义卖时,我们的摊位人气火爆,现场负责的同学热得满头大汗;也看到了大家平时在教室里勤奋学习的身影和上课时专注的目光。我知道,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一(1)班默默努力。今天,我们的爱心计划感动的是在场的老师:五三的全体师生,明天,我们必将感动中国。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前来指导的各位老师。

主持人(甲):我们拥有了太多爱,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因为爱的收获,所以我们富有。更因为爱的付出,我们变得更富有。不要吝啬一丝爱,因为它的存在可以使它的人获得生活的希望。让我们敞开心扉,把爱带给真正需要的人们。

主持人(甲、乙):高—(1)班“爱洒云南”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活动主题: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复习唱《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抄诗《游子吟》

3、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

2.齐唱《感恩的心》。

3.全体坐下。

一、开场白

班主任: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下面我宣布 “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讲述感恩事件。

班主任:让我们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父爱。先从几个故事开始吧!

故事

1、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故事

2、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故事

3、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带着相机、背着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没想“咚”的一声跳了下去。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间,童童流着眼泪说:“妈,我以为我死了呢。”刘燕眼泪倏地流下来,“儿子,你是妈妈的全部。”

2、班主任: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请同学们上台,读出你对父母的爱。

3、学生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4、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母亲和父亲的伟大的爱。 《儿行千里》、《父亲》

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请同学们上台,讲述一下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恩事件。

(学生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三、唱、颂感恩

班主任: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欢喜快乐都会随之而来,生活永远都充满温暖的爱,下面全体起立,合唱《感恩的心》,用心去感谢所有的一切。

(全班同学起立,边做手语,边合唱《感恩的心》,朗诵《游子吟》)

四、感恩方法大奉献

班主任:同学们,正所谓“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2)每天好好学习,回家聊聊学习情况,谈谈收获,讲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4)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5)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6)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

(8)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时送上温暖。 (9)多做慈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社会、国家、人民作贡献。 (10)列一张感恩表,记下要感恩的人,要做的感恩事,值得努力的方向

五 、真情告白,爱意浓浓 (学生发言)

六、班主任发言

班主任:心存感激,生活中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心存感激,心灵上才会获得宁静和安祥。感激地生活,才会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爱大自然的一切惠赐。心存感激地生活,才会时时感受生活中的“拥有”而不是“缺少”。感激不只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素质。不仅要心存感激,还要学会感恩。同学们,让这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吧!

七、结束

班主任:同学们,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感恩你生命中所有的所有。心存感恩,知足惜福。让我们从此挥鞭起程,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结束。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设计背景:

岁月渐长,流泪变得简单了些,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这种感觉变得愈加剧烈。我们感动丛飞、邰丽华,我们感动魏青松、李春燕,他们都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却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一种宏大,用一日又一日的坚持构成了感动。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们曾经发过很多誓言,告知自己:你也应当挺身而出。后来,关掉电视,那些誓言,我们是否还会时常想起。

作为一名教育工,我也经常为这样一种平常而又宏大的人生所感动,但感动过后,我也很多次地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刚把那群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孩子送进高校的校门,还来不及消受依依不舍的情怀,我迎来了又一届新高一的同学。一群来自川沙地区各所学校,有着不同共性、爱好、习惯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十七、八岁正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年龄。如何让他们懂得爱,学会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最大课题。

本学年的爱心教育进展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班集体的一系列系统的、有方案的活动,让同学懂得“感动过后”我们要行动起来,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培育同学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洒云南”五三中学结对香格里拉三中爱心互助行动是我们本学年系列活动之一,为此我班召开“爱让我们富有”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通过展现云南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画面,向全校师生倡议及热闹的争论、MSN联线沟通等形式,让同学理解爱心真谛在于奉献,进而愿用爱心暖和世界。

三、活动预备:

1、多媒体制作;

2、小品、诗朗诵、歌曲排演;

3、倡议书撰写;

4、物色主持人(甲:女生,乙:男生)、支配发言人(丙、丁、戊、己等)。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板块:震撼

1、观看视频,揭示主题

【观看视频】:云南孩子学习、生活环境的展现。

主持人(甲):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绿水环围着青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深深沉醉其中。这儿的人们淳朴和善,这儿的孩子天真可爱,却让人不忍看到他们纯洁剔透的双眸,我们从那一双双无辜的眼神中读出了渴求,他们迫切渴望能像一般人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堂,沐浴学问的阳光,游览于学问的海洋。在云南的香格里拉三中,一条泥泞的小路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教室里,三四个同学共用一张课桌,胳膊挨着胳膊,全神贯注地学习,而他们脸上笑得最绚烂的一刻便是手里捧着新书的时候,也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时候。阴暗的教室里,一个孩子正埋头苦读,而窗外却摆着一张“不要打搅我学习”的纸片;花坛边,三五成群的同学挤在一起做作业。“爱让我们富有”高一(1)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头。

主持人(乙):爱,是照进冬日的一缕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暖和;爱,是流入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无望的人重新看到盼望;爱,是漂浮在夜空中的一首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蔚籍。由于爱,我们变得真诚;由于爱,我们变得富有。

主持人(甲):云南的这些画面看在眼里,却印在我们心里,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让我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感受,想赐予他们最真诚的爱,面对这些渴求的目光,我们能做些什么?

2、分组争论,代表发言

【争论发言】:略。

主持人(乙):我们思考的答案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他们付出自己的爱与力气。

主持人(甲):我们沐浴着同一片阳光,在同一天空下成长,我们共同共享别人给的爱,也细细品尝施爱于人的幸福,由于我们同处一片天空下,请观赏小品《同一片天空》。

(二)其次板块:付出

主持人(乙):成长中的我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了付出爱。我们的班级是个团结一心的集体,在班级学校工作中总是努力地付出。

【展现评说】:紧接着画面展现,四位同学先后上台评说:

①丙——班级管理;

②丁——值周工作;

③戊——爱洒云南系列活动;

④己——志愿者服务。

主持人(甲):越过高山,我们向云南的他们寄去无限的爱;穿过河流,我们送去深厚情意。愿我们的爱能化作夜空中灿烂的繁星,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暖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请观赏诗朗诵《星星变奏曲》。

(三)第三板块:收获

主持人(乙):在期盼已久的此刻,我们最终收获了最好的礼物,我们已经收到了肖淑芳同学的来信——来自云南的问候。

【朗读来信】:《来自云南的问候》,略。

主持人(甲):在听完了肖淑芳同学的来信之后,信任各位同学对远在云南的她肯定想有更深化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与她进行MSN联线,听听那个期盼已久的声音。

【MSN联线】:略。

主持人(乙):像肖淑芳同学这样的家境困难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心,所以我们向全校师生倡议《用爱心暖和世界》。

【读倡议书】:班长朗读,略。

主持人(甲):请观赏歌舞《感恩的心》。

【同学签名】:在歌舞声中全班同学有序上台庄重地签名。

主持人(乙):对于需要爱的他们,我们应怀着真诚和热忱去关心他们,而对于无私地将爱赐予我们的人,更应怀着感恩的心,回报他们无私的爱,有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虽然,我们这个集体成立至今只有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经过我们每位同学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依旧感动,大家在军训时喊出的第一句“老师,您是我们的指明灯、您是我们的领路人。”也难忘,会操表演时,大家精神饱满、步调全都、勇夺第一;同样不会遗忘,爱心义卖时,我们的摊位人气火爆,现场负责的同学热得满头大汗;也看到了大家平常在教室里勤奋学习的身影和上课时专注的目光。我知道,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一(1)班悄悄努力。今日,我们的爱心方案感动的是在场的老师:五三的全体师生,明天,我们必将感动中国。在此,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感谢前来指导的各位老师。

主持人(甲):我们拥有了太多爱,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由于爱的收获,所以我们富有。更由于爱的付出,我们变得更富有。不要吝啬一丝爱,由于它的存在可以使它的人获得生活的盼望。让我们放开心扉,把爱带给真正需要的人们。

主持人(甲、乙):高—(1)班“爱洒云南”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爱的博大与精深、主动关爱他人、明德修身,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锻造自己、回报社会,我班积极组织开展以“送温暖、献爱心、做文明有礼平潭人”为主题的班团活动。

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全体同学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看献爱心纪录片;

3、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关于爱心故事。

时间:20xx年11月19日

地点:三年2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持人致辞.

二、讲述爱心故事。 1、能给予就不贫穷了。

2、爱心烛火

三、 1、学生讲述爱心故事。

2,观看爱心纪录片,谈谈自身体会。

四、唱、颂感恩

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用心去感谢所有的一切。

五、班主任发言.

六、结束.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看情境表演,体验社区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

2.愿意在别人有困难的时侯帮助别人,感受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我的好邻居。

2.请家长向孩子讲一些有关邻居间的好人好事。

3.《幼儿画册》第2册第17页,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

一、讨论:如果你在家里遇到了困难,家里又没有大人,你会怎么办?

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了解表演内容。表演后,请幼儿思考。

1.红红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2.邻居之间应该怎么互相帮助呢?

3.如果你开一个爱心小屋,你会帮助别人做些什么呢?

二、操作

1.构想自己的爱心小屋

2.设计自己心中的“爱心小屋”

3.教师观察幼儿。

三、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评价作品。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首先让幼儿观察爱心小屋,猜想名称的意思:为什么叫它爱心小屋?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及自己生活经验来理解邻居的意思,从而导出故事《我的好邻居》,教师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相关内容:红红遇到什么困难了?阿姨会怎么说怎么做?换成是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引导幼儿猜猜、说说理解故事情节,其实也是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遇到困难的朋友,这为幼儿理解故事核心道理作了铺垫。活动中幼儿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感受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