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微课学习心得

2025/09/06心得

此篇文章微课学习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微课学习心得 篇1

一、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作为新兴的教学媒体,微课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面前要保持自己的敏感性和学习性。不断更新自我知识技能库掌握核心科技水平,更好地服从教育的需求。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要能够及时捕获新的理念,技术以及知识。就像小树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吸取阳光和雨露才能更加茁壮。

二、微课拓展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微课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观看。不受时空的限制,灵活自由便捷。它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又可以作为课外学习的领路人。可以把有限地课堂时间无限的放宽。让学生能更自由更便捷地学习,这种学习目的性强,可以切实做到,哪里不会看哪里。使学生学习更个性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微课的设计灵活自由

微课告别了传统教学的古板,能做到图文音并茂,能使知识点讲解更加清晰自然。使课堂形式更活泼更有吸引力。而微课又利用其自身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简洁明了地直观讲解重难点。

四、精彩的微课展示

姚老师精心制作和挑选的微课,让我们看到了微课运用于教学的好处。也介绍了微课制作的要点。通过学习不仅知识技能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课堂的组织与设计上也受益匪浅。所以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不断学习地过程。只有虚心向学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师。

微课学习心得 篇2

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集中对微课制作进行了培训。

原本以为微课制作会非常麻烦,结果在学校李主任的带领下,学习完微课制作后,才觉得微课竟然可以随时制作,这里一个好的录制微课的软件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哦,我们使用的是camtasia studio这个软件。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制作微课。

第一步:准备录制微课的素材。微课的微,体现在短在精,最好在5分钟之内就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重点来讲解,它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第二步:准备录制的课件。课件页数大概五六页,当然也可以多几页,但要注意微课解说的时间,整体要以美观、大方、简洁为主,按照这些想法,我开始制作我的第一个微课的课件DD小学三年级学习的常见的四种说明方法。

第三步,准备开始录制微课准备好素材和课件后,开始录制,打开camtasia studio软件,点击录制屏幕→rec,开始录制,结束后点击stop→save→输入文件名保存→录入(找到保存的文件)→批量生成,在批量生成中出现我们需要的'mp4的格式,结束。

另外,制作微课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没有杂音,其次要声音洪亮,这是制作好一个微课的前提,否则别人点击你的微课后,不会有想看的欲望,因为声音小,要么你的设备要好、要齐全,比如带话筒的耳机。

操作非常简单吧,也感谢我们学校李主任手把手的指导,让微课在我们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吧!

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3:

通过这次的培训,感受到微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更是一种促进自己成长的新模式,通过最近制作微课程,我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一个知识点,精要的讲解,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

从微课制作方法上,目前我采用的方式是通过摄像机自己录制,课件加声音或背景音乐转化为视频格式。对教师使用各种软件的技巧要求很高,需要自己熟练掌握各种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

从教师层面,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从课堂操作方面,是将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农村学生家长素质低,不能很好辅导自己孩子的空缺,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运用网络很好的巩固学习,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自己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

我目前也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技术还很不成熟,各种软件使用还不够熟练,还不能够构成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我觉得构建学科微课资源库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投入的方面。

微课学习心得 篇3

关于微课,之前就有所接触,但是没有认真的去学习过,今天观看了进修学校的制作微课的小视频,又联系了自己日常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完整的展现了某个知识点或教学过程,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微课制作的方法,而且要从内心里意识到微课是为学生服务的,出发点必须是学生,真正解决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微课视频迅速的解决自己的难点。

微课对于我们日常的教学也有很大的作用,有时候上课讲述一些新知识点时,班里基础不好的学生在课上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在课下又没有再次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的英语教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刚接触过去式这个语法时,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但是如果有了微课具体介绍动词的过去式,那么在课下这部分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二次学习,解决上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且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提前学习新的知识点。

总之,微课这个新型的教学方式,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更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把这个新型教学方式更好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让微课引领自己的新课堂,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

微课学习心得 篇4

10月6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xx市电教馆组织的微课与数字故事制作的培训。短短的两天时间,聆听了陕西师大远程学院白浩副院长以及市电教馆张志虎馆长和陈祖茂副馆长几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对微课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一直认为微课只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它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通过微视频,学生可以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等。这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通过学习制作,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能够促使我们不断地成长。

在培训过程中,我也结识了不少的精通信息技术的同行,他们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qq群、微信群,相互分享成功的做法,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

当然,短短的两天的学习,可以说我只学到了一点皮毛。目前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技术还很不成熟,各种软件使用还不够熟练,还不能够构成一个知识体系。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熟练掌握,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学习心得 篇5

这次培训,我收益良多!

首先,通过接触“微课程”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其次,此次培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训老师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从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作用、微课程的分类、微课程的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微课程,真正让我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老师的微课程专题,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启发老师们的思维。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尤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认真、科学。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多制作像这些有效的微课程集,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