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1
家访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个教室,在学生的为人和学习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能力。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要教育好学生,又怎能不去了解学生的另一半生活呢?
但是,我也是从学生阶段走来的,深深的明白一名学生,即使是开朗的学生,要将学校中的老师与家长见面,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家访是一件细腻的事情,如果不谨慎的对待,不仅会伤害到学生自身的自尊与信心,更可能会给师生关系,甚至亲子关系带来裂隙!这必须要谨慎细心的去对待。
此次去进行学生的家访我也同样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先是与同学们交流,随后又通过电话和家长们沟通,希望能让同学们平静的接受,也不要让家长们认为家访是学生们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应该积极,平常的来对待师生以及家庭之间的交谈。
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我从大家的反应中体会到,大家对家访这件事情却是有一些抵触的情绪。但也有些同学对此颇感兴趣,积极主动的邀请我。以此为突破口,我通过交流和沟通,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家访,并非是老师去向家长说一些学生的“坏毛病”,反而是要与家长交流,认识到学生的优点,积极的去发展进步!有了提前的交流,在后来的访问中学生们也更加乐观,积极,并能更加积极的融入到家访的`讨论中来。
而在家长方面,我也遇上了很多的难题。对于我们的来访,大部分的家长都表示非常的欢迎,但在同时,家长们也在担心着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在学校中有什么问题和不足。但这个问题,也正好体现了家访的目的!之所以家访,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现状和今后的未来都做好打算和计划。
总之,回顾这次家访的结果,在家长方面,我取得了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对同学们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大家也对教师,已经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有些同学甚至为此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看到这样的收获,我也暗自决定。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积极的抽空进行家访。连系好家庭和校园之间的沟通,加强家校一体的实施!与家庭联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2
xx是我们班个头最小的男孩,人家都把这个刚升大班的孩子误认为是小班宝宝。体质很差的他连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平时穿的衣服也比别人多,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柔柔弱弱的小男孩。经xx妈申请后每天中午,奶奶都会来学校把他接回家,等到大家睡好觉,再把他送回幼儿园参加活动。__的自理能力很差,常会说:“我不会”;或是“我不知道”。遇到困难或是有同伴碰到他了,他的办法就是“哭”,几乎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活动中__基本上也不举手,但能很“神气”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课程里的内容似乎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为了找到造成他现状的原因,更为了让他较快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走进了他的家庭。
他家就在离幼儿园很近的国大花园里,工作日一直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爸爸妈妈平时住在新塘,要经营一家小厂。双休日奶奶会带孩子回乡下,或是妈妈到太仓,一星期也难得能和爸爸妈妈呆上几天。平时的接送都由奶奶负责。妈妈说:“今天知道要家访,所以我就回来了,平时呆在乡下的时间多,有什么都会和奶奶打电话交流。”坐下来后我们说了一些孩子在园的情况,先说说他的优点,比如,能和同伴友好相处,能遵守规则等等。然后再将孩子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了交流。我问妈妈:“平时孩子回家后做些什么?”回应我的是奶奶:“就自己画画,还有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有时候也搭搭积木。”“你会陪着他一起玩吗?”“一般不陪,他有时候叫我陪的话,我就在边上,我又不懂什么的,也不会教他什么。他跟我说说么,我就听听。”“那平时会带他去和小区里的同伴一起玩吗?”回应的依然是奶奶:“挺少的,有时候就带他去小区滑滑梯那边玩,玩一会就要上来了,怕他出汗后又要咳嗽生病,这孩子体质实在差。”说到这里,妈妈把在一旁搭积木的__叫到身边,摸了摸他的背,贴着__的脸问他:“宝宝,你冷不冷?”孩子没回答。妈妈又继续说:“去穿件小背心吧。”于是妈妈吩咐奶奶将背心拿来,接过手就想帮手里还拿着玩具的__穿上。这时的我实在看不过去了说:“我们是大班孩子了,肯定会自己穿衣服的对吗?试试看好吗?”听了我的.话,妈妈才停下来,把孩子手里的玩具接过来,把背心递给了__,让他自己穿。“平时他在家吃饭怎么样?”“不肯吃,有的时候要喂喂一个多小时,一边吃还一边玩。”又是奶奶回答的。原来到现在还顿顿要奶奶喂。“有时候放学回家就吃一点,到了饭点又不吃了。”说到这里我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后尽量不要多给孩子吃零食,让他自己学会吃饭,吃饭时间也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到时间了就不吃了,逐渐帮他养成饭点要吃饭,不边吃边玩的习惯。”另外,从奶奶的嘴里,我还知道了,孩子每天中午接回家后就是看电视,不睡觉的。这方面也需要家长重视起来,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这样也有助于他长个子。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观察与对话,我清楚了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孩子的父母疏于陪伴、引导孩子,把孩子全全交给祖辈来带,而祖辈又特别宠__,什么事都包办代替,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独立尝试、锻炼的机会,使他在成长关键期失去了许多应有的发展机会,直到现在自理能力还是很差。另外,孩子饮食习惯不好,睡眠不足,也造成了他个子矮小,体质差的现状。临走之前,我分析了造成孩子现状的原因,也真诚的希望家长能多留点时间给孩子,特别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应该抽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尤其要给孩子创设各种独立尝试、探索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再包办代替了。但是__的妈妈还是不以为然,她觉得她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没办法改变了,体质差也是先天的……
这次家访,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真实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家长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盲目的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孩子,但从不顾及孩子是否真正需要,从而剥夺了孩子的各种机会和权利。教师的工作除了要服务于孩子,还要服务于家长。传授给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也是教师的责任,当我们尽力后我们也无愧于心了。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3
连续两个星期做了两次家访,虽然孩子们所在的年级不一样,学习状况不一样,家庭背景也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十分的欢迎,从这些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的用心,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六年级二班的李傲同学,经过在班主任那里了解,他在班里面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是他很听教师的话,不打架,对于学校或者班级的活动都会用心的参加,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也会按时完成。经了解他的妈妈也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师,他的爸爸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当我们到达他家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也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可是由于平时都是妈妈在管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家访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妈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得出这是一位很用心的家长。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问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李傲的妈妈回答中我发现他们在孩子身上很用心,可是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大于家长的话又是当作耳边风,这一点让他们很无奈,可是他们对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在意,他们只是期望孩子能够快欢乐乐的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压迫着学习。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放宽孩子的成绩的,一旦孩子的成绩有所下家他们就开始采取措施,跟任课教师交流也好,自我给孩子买习题做也罢,目的就是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其实我觉得这位家长可能也是教师的原因,她懂得该何时给自我的孩子施压,而不是一向让他处于压力当中。虽然这位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可是我觉得像她的妈妈这样给他时间让他成长,自我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教育方法,或许以后他会超越很多人,可是前提是他足够努力,他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一年级四班的武禹轩同学,他是我此刻带的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小班长,不仅仅学习成绩十分棒,并且十分的听话懂事,作业状况都完成的很好,他能够算的上是班里全优的学生。其实我也很好奇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够培养出这么一个小小年纪就很“人才”的孩子。上个星期日在孔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他家。
经过跟他的家长的谈话,我才明白孩子为什么能够学习这么好。不得不承认他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可是更多得要归功于***妈的管教。他每一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以后在写妈妈给布置的作业。他的妈妈给他买了很多课外书:口算题卡、应用题、复习试卷、阅读题以及与写作有关的书。可能看上去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多,可是从谈话中我们明白家长给它分配的很合理,并且他做过的试题,他的妈妈都会给他批改。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用心,可是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家长给布置的作业有点多,可是他们觉得自我的家长十分的负职责。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教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期望。透过家访活动,我不仅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学生,并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用心的作用。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可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4
从星期一开始,我们班级就开展了学期末教师家访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思想上都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的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园领导的指导下,怀着极大的热情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方面的情况。知道这些幼儿以前的一些习性。在家的状况。在家的脾气是什么。从家访中了解到这些幼儿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得用不同种的教育方法去引导他们。也了解一下家长在家对幼儿的.要求是什么。以便我们更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疼爱,,个别家长对幼儿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幼儿,。所以我们也细地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
而且家长对幼儿教育也呈现出很大的区别,有些家长对幼儿过分的严厉,什么事都会以打的形式解决,造成幼儿容易形成反叛的心理,有些家长却一律的顺从,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了幼儿在家的表现,还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共识,取得家长们对我们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可,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相信我们今后的家长工作会做得更好,加油吧!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5
花开有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成长的轨迹。家访,对刚升上初一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习性,心理和思想动态,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另外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为家校合作助力。
黄xx开学初就成为年级的关注点,时常下课就去别的班级玩,时不时又不完成作业,的问题是在班级教室两次情绪失控踢桌子丢书本砸东西。这给我一个疑问:为什么黄xx情绪自控力不好并爱动手打砸东西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去黄同学家与他的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原来从小黄xx的妈妈对黄xx不好的表现会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现在是夫妻分居两地,爸爸在广州,妈妈在大旺带两个孩子,家长们忙于生计,导致在照看、督促孩子方面都存在缺失。经过沟通,与黄妈妈反映他的在校表现,建议家长要注意不要再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这样会给学生错误的示范,家长反思也表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决心今后作出改变。经此家访后,家长也积极配合督促黄xx的作业,黄xx的情绪管理也大有好转。
家长对老师们上门的家访,都很热情,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后都有新的感悟,不同的家庭背景就有不同性格的学生,家庭离异和家庭重组的学生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微关怀,或者是一句吃早餐了吗?或者是昨晚睡得好吗?都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会更好地成长。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篇6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而他们的不同,不知要在学校中发现,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家里情况,清楚他们的基本信息,做到心里有数做到认真负责,我们学校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家庭信息,我们有五名老师一起组队家纺。
我们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各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到两个学生,我们一共访问额二十个学生,主要的访问方式是抽查访问,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一家家去了解,所以从这些典型的学生里面去了解其他学生,就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证家纺的顺畅我们会提前一天联系学生的父母,更具情况去学生家中去了解,在这其中我们途径一个贫穷的村子,很多的人都还住着老旧的石头房和土砖房,他们的生活不好村里面的道路也都崎岖不平,车子想要通行也都非常困难,为了能够感到学生家中,我们只好徒步爬山。
转过了几个崎岖的山路,趟过了一条小溪,终于找到了学生的家,我们到学生家中的时候学生还不在家,问了邻居才知道他们一家还在地里面种地,每天都要做着这样那样的工作,忙碌,这些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一般,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并不富裕,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他们交学费都不够。
看着他们对学习的渴求,我们深深被他们的坚定所折服,这里的人虽然穷,但是却知道去奋斗去努力,不会坐吃山空,哪怕知道学习并不顺利但是都有一颗改变命运的心,家长诶呦文化,但是小孩子确实很好的机会,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和家长,对于贫苦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及时的给他们帮助,同时把他们的情况反馈给家里。
每个人都要靠着自己去努力,他们身上有着很多人的希望,有父母的希望,更有全村人的希望,所以他们都有一颗学习的心,灭有了解他们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他们安静的坐在学校的.身影,近距离了解他们才知道他们心中都有一块大石头,一直都压在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一直都不能喘气,不能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只能够用自己幼小的双手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他们没有城里孩子的娇生惯养,没有城里孩子的脾气,更加懂事,也更早独立,能够自己洗衣做饭,能够自力更生,他们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爸妈的饮食,他们弱小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样的学生我们学校会一直支持下去,让他们读完书,有一个好的归属,有一个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