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小班《鞋》教案

2025/09/08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小班《鞋》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着重探索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在歌唱活动中,我首先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记忆歌词,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小茶壶》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这首外国儿童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外国歌曲所特有的生活化、简单化、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动作和歌词。

2、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茶壶、水杯娃娃各一只,大茶壶一只。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

1、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让幼儿通过比较,观察茶壶的形象特征,为理解歌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把手,这是我嘴”打下基础。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客人,(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以茶壶和水杯娃娃的口吻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与它们相互问好)。

幼:小朋友对有鼻子、有眼的茶壶和水杯娃娃很感兴趣,马上相互打起了招呼。

(2)师:请你们说说我俩谁长得又矮又胖?(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小茶壶矮又胖)。

幼:幼儿一下子就看出是小茶壶长得又矮又胖,有的孩子用下蹲表示,有的用双手放在肚子前表示。我点评了幼儿的动作,并引导孩子们相互学习。

(3)引导幼儿指一指,说一说茶壶的嘴,把手分别在哪里,并用身体动作表示。

幼:许多孩子用手叉腰表示把手,另一只手上举表示嘴,动作的幅度都不一样。

(4)师做茶壶妈妈给小茶壶的肚子里灌开水,引导幼儿听旋律学说最后两句歌词。

幼:幼儿对这一游戏化的过程很感兴趣,象声词的加入使歌曲变得更加形象。王杰小朋友说:“现在,我的肚子里都是开水。”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很容易地掌握了最后两句歌词。

[评析:将难点一步一步进行分解后,能让幼儿更轻松地创编动作、记忆歌词。

2、幼儿扮演茶壶,按节奏学说歌词。

师:你也象小茶壶,我也象小茶壶,小茶壶们我们来自我介召一下。

幼:幼儿基本上能完整地边说歌词边表演。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了点评:有的小茶壶摇摇摆摆,有的矮又胖,有的脸上笑眯眯的…

[评析:在刚开始时,老师便通过打招呼等方法让幼儿对小茶壶产生感情,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学做小茶壶又让幼儿动了起来,在这看似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理解了歌词]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说歌词边表演。

幼: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能完整地说歌词,部分幼儿表演的动作不够到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4、鼓励幼儿听旋律再次表演。

师:小茶壶说你们太可爱了,想跟你们一起来玩。

幼:这一次,孩子们跟上了旋律,有表情地进行了表演。

[评析: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歌唱打下基础。]

二、熟悉旋律

1、师手捧水杯随着音乐走到幼儿面前(每两小节换一个幼儿),幼儿扮演小茶壶,按顺序逐一随节奏给师倒水。

师:做了这么久小茶壶,老师觉得有点口渴了,我来做水杯娃娃,谁来做茶壶娃娃倒水给我喝。等会儿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倒杯水给我喝。

幼:孩子们做出了滑稽可爱的小茶壶,很多孩子还将身体倾倒了给“水杯娃娃”倒水。

[评析: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了歌曲旋律,熟悉了曲调,但幼儿做茶壶娃娃时身体左右摇摆的幅度不大,师须在此加强引导。]

2、请一名幼儿做水杯娃娃,其余孩子做茶壶娃娃。

三、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伴奏下学唱歌曲。

[评析:幼儿对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很熟悉,师虽然没范唱,大多数孩子能唱出歌曲]

2、引导幼儿重点唱准最后两句。

幼:老师提醒幼儿“小茶壶灌满开水是怎么喊的?”后,孩子们都能唱准最后两句的歌词和曲调。

3、请幼儿用清晰、自然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的小茶壶。

四、创编歌词

1、小茶壶还能干什么?(提起我,倒酱油)请创编出的幼儿到前面边唱边做小壶。

幼:小朋友创编的热情非常高,创编出了倒豆浆、倒可乐、倒牛奶。并能在前面边唱边表演。

[评析:由于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前面一系列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幼儿创编出了许多。]

2、请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的歌词和动作。

幼:孩子们对活动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地与同伴边唱边必须动作。

3、交换朋友表演。

[评析: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我根据小茶壶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化的活动过程,改变了常规的学唱顺序,因而减轻了幼儿的记忆负担,使幼儿能更好地投入到创造性之中,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了歌唱活动的乐趣。

我作为活动的主导应在活动中去掉“急躁”,针对有创意的动作进行点评。幼儿每次表演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突出活动过程的风趣活泼,以便目标更好地得以落实。]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两人、三人合作平移走"大鞋",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小组循环的"大鞋"游戏,充分体验合作运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用木版和宽牛筋自制的"大鞋"若干双,可供两至三个幼儿一起玩,大鞋上分别写有数字1、2。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活动活动筋骨。

1.两人合作"走大鞋"。

第一次尝试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分别选择一双"大鞋"进行合作"走大鞋"的尝试教师巡视观察,注意发现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两人迈步不协调步速不一致等,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3.幼儿说说自己走得怎样?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可以用动作配合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

4.师幼共同总结"走大鞋"的好方法,即动作要领:后一名小朋友扶着前一名小朋友的肩膀;走的.时候先出有数字1的鞋,再出有数字2的鞋,同时两人一起喊"1、2,1、2,……"的号子。这样就不会摔倒,两人才能协调一致地向前走。

第二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1)在《踏浪》乐声的伴奏下,幼儿再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

(3)请合作走大鞋成功的幼儿展示,并鼓励幼儿进行创新。

二、三人合作走大鞋品尝到成功滋味的、身体平衡能力较强的三名幼儿自由组合走大鞋,方法同两人走,只是难度有所增加,三人必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走好。

三、放松运动幼儿小手捶捶肩、捶捶背、捶捶腿,使身体放松。

10:45-11:00 餐前准备(洗手、介绍菜品、进餐礼仪)要求:

1.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提醒下按秩序入厕,不拥挤,大小便入便沟。

2.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提醒下有秩序地盥洗,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11:00-11:40 快乐午餐要求:

1.提醒幼儿进餐时小声说话.。

2.把餐盘放在指定位置。

3.餐后在老师、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擦嘴、脸,漱口。

11:40-12:00 餐后散步1.进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2.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12:00-2:30 午 睡要求:

1.拖好鞋子摆好,脱下外衣、裤子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安静入睡。

2.安静入寝,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嘴里爱叨念,睡前爱动手动脚,东看西瞧的小朋友,都属于午睡习惯不良,请各位家长协助老师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2:30-3:00 起 床要求:

1.起床后,在生活老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穿好鞋子,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孩子的衣服、裤子、鞋子要简单,容易穿脱,在家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有一位懒惰的妈妈就会有一位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

2.在老师提醒下吃点心、喝水。

3:00-3:30 吃 点 心要求:

请幼儿安静地进餐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3:30-4:00 户外游戏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天,我的水杯盖怎么也打不开了。童童小朋友看见了,说:“老师,我来帮您开吧!”他尝试半天还是拧不开。许多小朋友也跑来帮忙,争着帮我开。他们都积极地想办法,有的说:“让叔叔来帮忙,他劲儿大。”有的说:“用个东西把它撬开。”接着他们纷纷找到了自己认为能帮我打开水杯盖儿的东西,来帮我开杯子,对打开盖子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萌发了组织孩子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尝试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他们探究的欲望,初步培养孩子遇事多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开看”活动形成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2、会用语言表达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和盒子的。

3、通过引导使幼儿在活动中萌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形状、各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盒子。

2、玩具若干,露露、旺仔牛奶和汽水等饮料,开瓶器。

3、纸箱一个,塑料瓶子一个,纸盒一个,小娃娃一个。

4、剪刀,钥匙,刀子,笔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神奇的`大纸箱

1、 (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想个办法打开箱子(撕开、剪开等方法)。

2、请幼儿用自己说的方法去打开大纸箱,里面呈现塑料瓶。

3、(塑料瓶里还有一个纸盒。)请幼儿用自己说的方法再把塑料瓶打开,启发幼儿说出打开瓶子的方法:注意拧瓶盖儿的方向。

4、取出塑料瓶里的纸盒,请一个小朋友再用不同的方法把小纸盒开开看。

5、摇摇纸盒里还有声响,打开小纸盒,里面藏了一个玩具:看书的小娃娃。

6、刚才都用了哪些办法打开这些瓶子和盒子的。

二、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它们都藏在盒子或瓶子里,你们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它才能得到礼物。请你们去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盒子或瓶子打开它,看里面藏着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刀子和剪刀)。

3、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和盒子的?

(1)请你们说说你的神奇瓶子(或盒子)里装有什么?用什么方法打开盒子(或瓶子)的?发现里面有什么?

(2)请你和你的宝贝礼物玩一玩。

4、放音乐,请幼儿将瓶子或盒子收好,要放回到原来的盒子或瓶子里,盖好盖子。

三、延伸活动:让幼儿感知几种特殊的开瓶子的方法

1、出示一瓶汽水,瓶子上有盖子,老师拧不开也拔不开,请小朋友帮老师想办法打开。原来打开它需要一个特殊的工具(开瓶器)。老师用开瓶器把汽水打开。还有什么也需要这样打开的?(啤酒、瓶装饮料等)

2、(出示露露)这是什么呀?怎样打开呢?引导幼儿观察有个拉环,拉住拉环一提就能打开。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和露露一样,也是要拉住拉环打开的?(可乐、雪碧、旺仔牛奶和八宝粥等)出示许多瓶饮料,让幼儿找出哪些是易拉罐装的饮料,让幼儿一起打开有拉环的饮料。

我们刚才学到了许多种打开盒子和瓶子的方法,以后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动脑筋,多想办法。

3、幼儿打开饮料,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谈,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2、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活动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鞋子》、鞋架、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装有鞋子的神秘箱

活动过程:

一、出示神秘箱,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箱,请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呢?(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浆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躺在大床前。)

二、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并给鞋子配对,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哇!这么多的鞋子,瞧瞧它们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伴儿,你们能帮助它们吗?请你把找的一双鞋子放到鞋架上。

三、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等方式,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现在我们一起参观我们的鞋架,我们一边看,一边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鞋子?(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鞋架上的鞋子有很多种,你能说出这些鞋子的名字吗?(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四、鼓励幼儿试穿鞋子,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

——你可以选一双你最喜欢的鞋子,穿一穿、走一走、跳一跳,然后告诉大家穿上这双鞋子后是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才会舒服。

五、欣赏课件《各种各样的鞋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参与谈话,乐于用高兴的语句表达自己穿鞋的愉快感受。

2.丰富词汇:拖,摇摇晃晃,蹦蹦跳跳,不大不小。

3.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讲述出穿鞋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1. 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

2. 鞋屋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穿各种各样的鞋,说出鞋的种类。提问:鞋屋里有些什么样的鞋 ?这些鞋都是谁穿的?

2. 第一次尝试:幼儿穿上爸爸的鞋,丰富词汇:拖,感受爸爸的.鞋很大。提问: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试试有什么感觉?说说为什么会这样。教师指导幼儿穿鞋并表述:很大。

3. 第二次尝试:幼儿穿上妈妈的鞋,感受妈妈的鞋很高。丰富词汇:摇摇晃晃。提问:试一试妈妈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觉,说说为什么会这样?教师指导幼儿穿鞋并表述:很高。

4. 第三次尝试:幼儿穿自己的鞋,感受自己鞋的舒适,丰富词汇:蹦蹦跳跳,不大不小。提问:小朋友穿自己的鞋蹦一蹦,跳一跳,说说有什么感觉?教师指导幼儿穿鞋并表述:不大也不小,刚好,很舒服。穿着自己的鞋能够蹦蹦跳跳……不大不小刚好。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趣教育法,提问法,个别交谈法。

2. 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3. 环节设计始终体现了趣味和轻松。让孩子玩的愉快,学得轻松。

4. 在这个活动中,肯定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老师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幼儿小班《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喜欢尝试穿不同大小的鞋,满足模仿成人的愿望,愿意说说各种鞋子的名称,并跟着老师模仿穿不同鞋所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

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鞋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类鞋,引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打开装有爸爸大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然后请幼儿把爸爸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开装有宝宝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什么?请幼儿把宝宝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开装有妈妈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请幼儿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2、 请幼儿说说鞋架上有那些鞋子?(旅游鞋、皮鞋、凉鞋等)

3、 最高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爸爸的头像)你怎么知道是爸爸穿的鞋呢?除了爸爸穿大鞋子还有谁也穿鞋子的呀?

小结:原来爸爸、叔叔、爷爷、外公~~的脚最大,所以要穿大鞋子。

4、 最低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宝宝的头像)你怎么知道这是宝宝穿的.鞋呢?

小结:宝宝的脚最小,所以要穿宝宝自己的鞋。

5、 中间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妈妈的头像)你怎么知道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呀?还有谁也喜欢穿高跟鞋呢?穿上高跟鞋漂亮吗?

小结:原来高跟鞋很漂亮,妈妈、阿姨、老师~~~都爱漂亮,她们要穿高跟鞋。

二、尝试穿鞋,体验穿不同些的感觉

1、你们平时在家里穿过大人的鞋子伐?今天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穿大人的鞋伐?想先穿谁的鞋呢?

2、我们先穿最高一层的鞋子,是谁的鞋呀?穿上爸爸的大鞋子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爸爸走路。穿上爸爸的鞋,走路就像坐上大轮船,突突突突。(上班、下班、走楼梯等)

3、刚才你们穿大鞋子走路,怎么样了?

小结:穿上大鞋子走路很慢,而且呀容易摔跤。

4、现在我们再来试试穿上妈妈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又会怎么样呢?穿上高跟鞋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学妈妈走路的样子。(上班、下班、走楼梯等)穿上妈妈的鞋就像踩高跷,哒哒哒哒。

5、刚才你们穿高跟鞋走路时,是怎么样的呀?

小结: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路的时侯有点不稳,因为鞋跟太高了,不适合我们宝宝穿对吗?

6、 现在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试一试走路有什么不一样?(提出穿自己鞋子时的要求)老师用儿歌提醒幼儿穿鞋的方法:小鞋子,像小船,小脚丫,是船长,小脚伸进船舱里,用力拉起鞋后跟。

7、 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我们一起来走走,跳跳、跑跑。(放歌曲:兔子跳)

8、 宝宝穿上自己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呀?

小结:宝宝穿上自己的鞋,不大不小真合适,运动起来最安全对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运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