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铜葵花有感
此篇文章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最近我读完了《青铜葵花》这本书,被深深地感动了。作者将青铜一家遭受的苦难,写得淋漓尽致,因为这些苦难才衬托出了他们一家的美:心灵美,品质美。
青铜一家经历过很多的苦难:火灾、水灾、蝗灾、饥荒……一场火灾,使他从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哑巴,他不能上学,也失去了朋友,使他在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遇到水灾时,青铜一家的房子被冲毁了,青铜家住在一个小棚里,晚上葵花要写作业,可是家里没有灯,去同学家借光写作业,又遭到同学的嫌弃,不让她进家门,于是哥哥青铜就在晚上给妹妹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到一个南瓜里,做成了一个灯笼,让她天天靠萤火虫灯写作业。后来为了让女孩青铜住上房子,青铜一家人把牲口庄稼都卖了,奶奶甚至还把她戴了一辈子的耳环和金戒指都当了,租了一片茅草滩,让青铜和爸爸去割草盖茅草屋。父子俩天天风吹日晒,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爱这个家!
在大麦地遭遇蝗灾时,大麦地所有人家的庄稼都被吃光了,青铜家本来就穷,经过这一搜刮,米缸更是山穷水尽了,他们一家人依靠挖芦根,捉野鸭,奶奶还悄悄当了金戒指,买了米为缓解家里的饥荒。最感人的是青铜和葵花,还坐在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把他们想象成无数食物,津津有味的吃着,就是到了这么饿的地步,他们也没忘记乐观。
这么多的灾难,他们家仍然没有被打倒,而是积极想办法找活路,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呀!
他们家的品格是美的。在他饿到极点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偷,没有抢,因为他们善良、正直,青铜网到了一只野鸭,却被嘎鱼家误会成是青铜偷了他们的公鸭。之后青铜找到了那只公鸭,原来是混进别人的鸭群了,他并没有因为嘎鱼误会他而报复,把鸭子吃掉,而是将这一真相展现给全村人,证明他们的清白。
青铜是懂事的`,他懂得让妹妹先上学,他也经常照顾妹妹。一次村里来了马戏团,因为人太多,太挤,葵花看不到,于是青铜就让妹妹坐在他的肩上,这样就能看到了,可是青铜却只能听到别人的笑声,而看不到精彩的表演,自己也累得满头大汗,他是个多么瘦小的人呐!可是为了妹妹,他坚持下来了。而且青铜还为了给妹妹照一张相,在冬天冒着大雪上镇里卖芦花鞋,为了赚钱,他甚至把自己脚上的那一双鞋也卖出去了,虽然脚上是刺骨的寒冷,但是他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葵花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她纯洁,像天上的云朵,像清澈的河水,她在家里没有秘密,她永远没有心机,遇到想做的事情就积极去做。她淳朴,有着一股孩子独有的憨厚,虽然她是农村人,还是贫苦人家,穿的也并不奢侈,却漂亮的出奇,有一种独特的华丽。她天真,总是把事情想的无比简单,奶奶的医疗费对于他们家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她却听大人说去江南捡银杏可以赚钱,她就独自一人去江南捡银杏,她赚的钱是多么少啊,可是她却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将钱交到了奶奶手上。她听话,永远不会为满足自己而为家庭增添经济负担。
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怎能体现他们的美呢?可是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是爱,是爱让他们变得如此坚强,也是这些苦难磨练了他们的毅力,这些苦难在这里就是一种财富。
作者用文字将他们所有的美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我体会到了,人生不免经历苦难,但只有克服这些苦难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就像彩虹只有经历猛烈的风雨,才会变得更加鲜艳,更加夺目,人生也因为这些苦难而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完美!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在我们的人生中,幸福似乎总是很短暂,但苦难却一定永恒。
江南农村里的“五七干校”,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爸爸,被心地善良的青铜一家收养了,成了青铜的妹妹。但等待着他们的不是幸福,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苦难。面对这些苦难,一家人相互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一家人乐观幸福地生活着。
苦难映照出一家人的美。
夜以继日做芦花鞋,冒着严寒卖芦花鞋,这是青铜一家的勤劳之美;借光写作业遭嘲笑,萤火虫灯来照明,这是葵花的勤奋之美;省吃俭用卖家畜,只为供葵花上学,这是青铜一家的无私之美;新鲜鲫鱼惹人爱,无论如何要抓到,这是青铜一家的乐观之美……
狂风暴雨来袭,唯一的住所变成了残垣断壁,为了盖起新房子,一家人卖了全部家当,东拼西凑,东借西借,奶奶卖掉了自己的耳环,青铜和爸爸租船去茅草地割草,空荡荡的茅草地,一家人从未放弃,这是青铜一家的坚韧不拔。蝗灾来袭,庄稼被洗劫一空,一家人想尽办法保护自家的庄稼,面对米缸没有一粒米,青铜和葵花进入芦荡深处挖芦根,又嫩又甜的芦根给了一家人心灵的温暖……苦难逼出了一家人的坚强之美。
为了葵花看马戏,青铜甘当人梯;为了吃上一只野鸭,青铜饱受冤枉;茨菰被鸭子偷吃,青铜替葵花担责……但这都不重要,葵花快乐就好。苦难造就忍辱负重之美。
为了去摘棉花挣钱,奶奶病了;为了给奶奶看病,葵花去捡银杏了;为了寻找葵花,青铜夜夜等待;为了不让葵花离开,嘎鱼帮忙送饭、保密。经历了种种苦难,大麦地的.人变成了一座座坚实的大山。在这里,在人性的真善美面前,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得知市长已经把葵花接走之后,青铜在绝望中发出了自己有声的语言——会说话了。苦难造就了奇迹。
心中有光,何惧路长。让困难变成淬炼我们成长的炉火吧,让我们的真善美在千锤百炼中变成坚硬无比的纯钢。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也许,这正是他创作《青铜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淡定的姿态。
首先是青铜的奶奶,一个清贫的老人,却把自己拾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生活再穷再苦,她都保持着一个老者德高望重的尊贵和雍容:
“奶奶是大麦地村最有风采的老人。高个、银发,很爱干净,一年四季,总是用清水洗濯着自己,衣服总是仔细折过的,穿出来带着明显的折印,没有一处有皱折,虽然很少有一件不打补丁的,但那补丁缝补得十分讲究,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当,使那块补丁显得很服帖,与衣服很和谐,让人觉得,那衣服上要是没有了补丁,倒不好看了。大麦地的人,任凭什么时候看到的奶奶,都是一个面容清洁、衣服整洁、满脸和蔼的老人。”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遭受洪水后全家人为盖新房一筹莫展的时候,默默地当掉戴了一辈子的耳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遭受蝗灾身体虚弱的时候,因惦记着为青铜葵花做一套暖和的冬衣而累倒在棉花田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当知道好学的葵花以故意考砸的方式退学来减轻家庭负担时,拖着病重的身体颤颤巍巍地来到学校,向校长下跪求情让葵花重考……
最动人的当属故事的主人公青铜,一个在别人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哑巴,对孤女葵花倾注了所有的爱,那是一种至纯至美的大爱。因了这种爱,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芦花鞋——为了让来到他们家的葵花不再受委屈,为了给贫困的家庭增加一点收入,青铜全家一起动手,编织了一百双芦花鞋。接下来的日子,青铜天天背着十几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最后只剩下十一双芦花鞋了,那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大家都劝青铜别去卖了。可他坚持要去,妈妈就让他穿了一双芦花鞋去。那天,青铜卖完了所有的鞋,可是还有一个顾客想买鞋,青铜竟脱下自己新穿的芦花鞋卖给对方:
“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
冰项链——刘老师说报幕的葵花要是脖子上有条银项链就更好看了,贫穷的青铜家买不起项链,但是聪慧能干的青铜却制作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冰项链:
“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那颗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小小的、圆圆的洞来。”
“那些被他从大盘中挑选出来的冰凌,大小、形状,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正是不完全一样,它们堆放在一起时,才更见光芒闪烁。那光芒带了一点儿寒意,但却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着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贵的亮光,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
南瓜花灯——家里穷得点不起灯,葵花先后去两个同学家做作业,都被拒绝了。青铜为了让葵花能够在家里做上作业,竟到芦苇荡中捉萤火虫,把萤火虫装进十几朵南瓜花里,连起了一串奇妙美丽的南瓜花灯。
此外,还有痴守的纸灯笼,甜甜的芦根,还有让葵花骑在肩膀上看马戏的那个夜晚,青铜对葵花的呵护闪现着人性最温柔美丽的光芒。
除了青铜,还有青铜的父母、村里的人们,还有城里的两个阿姨,他们都让我们看到:苦难并没有摧毁人,反而使他们呈现出人性熠熠的美丽的光辉。这就正如作者曹文轩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惊不变的优雅态度。”
苦难,往往是美丽的。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先说“苦”。男主人公青铜五岁在大火中失语,全村最穷的他们却选择了接葵花回家这一善良而艰难的决定。此后,一连串的“灾难”纷纷降临:暴风雨犹如一把火,将本来就贫困的青铜家冲得一贫如洗;新的茅草屋刚刚建好,一次百年不遇的蝗灾又将大麦地的粮食吃得干干净净,青铜家又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但是,接踵而至的灾难并没有击垮淳朴善良的一家人。房子没了,青铜就和坚强的父亲租船到百里之外的海滩打草盖房,苦干一个月,终于盖成了全村最漂亮的茅草房;闹饥荒了,全家就在慈祥的`奶奶带领下,挖野菜充饥,心疼妹妹的青铜还特意挖来鲜嫩多汁的茅草根,捉来味甘肥美的野鸭,为全家改善生活!全家人因苦难而更加相亲相爱,更加互相疼惜!
在当今享乐主义至上的社会里,其实苦难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经历风雨,怎得见彩虹?不经历苦难,怎么磨练意志?君不见,多少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因为缺乏挫折教育,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跳楼了,自杀了,他们没有经历过苦难,所以心理太脆弱,经不起打击,经不起挫败,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呢?曾有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就是刻意让城里的孩子到乡下去吃苦,虽然结果也许并不尽如人意,但让孩子接受苦难教育、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苦难是生活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再来说“善”。“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种本能,善良也是一种选择。是善良,让青铜一家接纳了无依无靠的葵花;是善良,让爸爸妈妈,把葵花视如己出,善待如初;是善良,让葵花知道感恩,懂得回报,独自孤身一人去外地捡银杏卖钱,给奶奶治病。反观当今浮躁虚荣的社会,急功近利的人们,往往为了一己之利,背信弃义,忘记了善良与感恩,上演着“中山狼”的闹剧;民风不古,老人栽倒了,“扶不扶”也成了社会讨论的热点与话题。莎士比亚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古人亦云:“善人者,人亦善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永远是这世界上最亮的光,最美的花!
最后说“爱”。浓厚的亲情之爱,在青铜家无时不刻地体现。慈祥的奶奶,无论多穷,也要为孩子们在蝗灾的时候弄到一点米饭,即使当掉祖传的首饰也在所不惜,最终也因为了给孩子们换取做棉衣的棉花而积劳成疾,含笑而逝;青铜为了给妹妹攒学费,大雪天也要执拗地跑到镇上去卖自制的“芦花鞋”,最后甚至不惜卖掉了自己脚上的鞋,而赤脚跑回家;为了让妹妹好好看一场马戏,不惧与邻村的孩子干架,终于驮着妹妹让她满足了心愿,即使自己浑身是伤,身疲力尽;为了让妹妹晚上能写上作业,青铜捉了一夜的萤火虫,做成了美丽的南瓜花灯,那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灯了;为了让妹妹演出时戴上“银项链”,哥哥把房檐下冰凌的砸成一颗颗冰珠,再一颗颗哈气钻洞,做成一条世上独一无二的“冰项链”;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葵花登船离去的日子,青铜没日没夜、风雨无阻地坐在高高的大草垛上,只因为那里能看见妹妹离去的方向,他日益憔悴、日益黑瘦,绵绵无尽的思念终于让“哑巴”哥哥撕心裂肺地喊出了妹妹的名字——“葵花”!每当读到这些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我的眼里都噙满泪水,无法自已。
是的,在青铜一家与葵花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奇妙,包括青铜与葵花死去的亲哥哥如此相似,包括青铜一家与葵花的一见如故,仿佛前世的亲人一般,是爱,也是缘,让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让他们的心灵息息相通。也正是这种浓得化不开的爱,才让他们共同度过了一场又一场的风雨苦难!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5
以前,我是一个“敢于”退缩的人,只要遇到困难,我就败下阵,但是现在我逐渐坚强了起来,遇事能够独立面对,那是因为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个农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葵花七岁时随父亲到青铜所在地农村生活,然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直到葵花12岁的那年,她被命运召唤到了属于她的城市。然而青铜,从此只能仰望芦花尽头,遥望着葵花所在的城市。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最感人的.是葵花的故事。她为了给奶奶看病,到了江南去捡银杏卖,每次读到这儿时,我不禁为葵花的孝心所感动,她为了奶奶、为了全家,孤身一人去江南捡银杏情景至今浮现在我的脑海,甚至为之流泪。
还有男孩青铜,他为了家庭的生活站在一尺厚的积雪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为了卖出最后的几双芦花鞋,坚持站在积雪里,直到那几双芦花鞋全部卖出去后,才捏着手里那一团皱巴巴的钱回家。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个人要买芦花鞋,他二话不说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那双芦花鞋脱下来卖给了他,并不多收一分钱,最后光着脚丫回家的情景让我的心灵震撼。
是的,在生活中,他们遇到困难,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最终他们战胜了困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退缩不前,甚至不敢面对,缺少坚强的意志和毅。
自从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我觉得我长大了,也变得坚强起来,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我最大的收获。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6
捧起《青铜葵花》这本书,我一下子就被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所感动了。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与乡村男孩青铜生活在了一起,成了一对胜似亲人的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过得很愉快。青铜和葵花都很孝敬长辈,他们的心中都装着他人。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到了城市,男孩从此常常遥望芦苇的尽头,遥望着葵花所远去的地方,心中全是酸痛……
葵花来到青铜家时,她已没有一个亲人了,但她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一家。她很受这家人的爱抚,生活得幸福快乐。虽然青铜是一个哑巴,但处处保护着妹妹葵花,每天都护送葵花上学,放学,他让葵花坐在黄牛上,自己拉着黄牛行走,这令全校学生都很羡慕。青铜处处帮助着妹妹,当妹妹上台须要一根项链时,他不顾一切寒冷,费了许多心血,做了一条精致的'冰项链,引师生目瞪口呆;当妹妹的学费不够时,他挑着妈妈、奶奶辫织好的芦花鞋,光着一双小脚丫,跑在雪地上,一直跑向城里。青铜家很贫穷,他们所住的村受尽了自然灾害的折磨,特别是那一年的三月份,蝗虫成群结队地飞来,把他们大麦村的食物都吃了个精光,青铜挨着饿给饥饿的妹妹捉来野鹅……他们受尽了灾难,有时过得很痛苦,但一家子却其乐融融。
比起他们的生活来,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挨饿。我们在父母眼中都是一个个小公主小皇帝,脾气有时候会很暴躁,一有什么不适就会向他人报怨这,报怨那,一点也不懂得爱护他人,而青铜他们心中装着他人,善解人意,见义勇为,彼此谦让着,生活过得痛苦而又幸福,仿佛生活在爱的世界中,与青铜、葵花相比,我们的差距甚大啊!
合上书本,我也真想融入他们其中,我仿佛看见的青铜、葵花在田埂之间开心地奔跑着、欢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