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祖父教学设计

2025/09/09教案

此篇文章祖父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祖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师:同学们,我们这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童年)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

(相互交流)

2.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谈话:相信我们的同学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老师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次,就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他的什么吗?

预设:(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雅气、可爱)

2.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就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会忍不住刮她的鼻子,你实在是太调皮、太淘气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老师刮她鼻子的理由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理由

3.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

①第4小节:祖父整天……反而把它踢飞了。(这里写的是和祖父一起种小白菜)

②第5小节:祖父铲地……狗尾草当做各穗留着。(这里写的是“铲地”)

③第13小节,我并不细看……蚂蚱不见了。(这里写的是玩耍)

④第14、15小节,浇菜;

⑤第20小节 睡觉

师: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淘气,这5处地方都写出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是读哪处。

(学生练读 、逐段读,要读出她的淘气)

三、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这个小女孩可真是小捣蛋+淘气包,可老师还是那么喜欢,而且还有点羡慕她?

生说,预设:(自由、快乐、无忧无序、随心所欲……)

师引导:除了这些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

2.第17小节教学

板: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3.我还羡慕他有了这么好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四、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在祖父的园子里,不仅我是快乐自由的,就连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你们发现了没了,赶快去读一读,读完了,我就请你们做这园子里的蝴蝶、蜻蜓。

2.你愿意做这快乐、自由园子里的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愿意说的到前面来

a.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里?

b.你是什么?

c.用我是园里的×××

请各位回到你的园子里去!

3.我想问一个问题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板书: 祖父的园子

慈爱的 (给了我) 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种白菜

铲地

玩耍

浇菜

睡觉

寄情于物

祖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生平及代表作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把握“我”与“祖父”的人物形象,体会祖孙间的亲密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童年》

童年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有最真挚的情感,最新奇的趣事,正如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结尾写的那样,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节选的一篇文章——《祖父》。

二、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扫清读音障碍

2、思考:我和祖父在后园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明确:

① 种小白菜

② 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③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④ 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⑤ 草帽插花事件。

⑥ 藏帽子事件。

四、深入探究,把握人物特点

(一)分析铲地事件

1、分角色朗读

2、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你能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吗?

明确:和蔼可亲、慈祥、有耐心……

3、从我的.表现来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确:天真、幼稚、顽皮……

(二)分析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结不结樱桃的事。

从祖孙俩的对话当中,你对祖父有什么新的认识?

明确:幽默风趣

(三)分析藏帽子事件

提问:体现出祖父和我怎样的特点?

明确:老小孩、老顽童;顽皮可爱

(四)归纳人物形象

1、从这些有趣的事情当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明确: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慈祥、有耐心……

2、又看到怎样一个我?

明确: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爱自由……

五、体味作者的生活与情感

1、你觉得这祖孙俩在这后园里生活得好吗?你能再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吗?

明确:高兴、自由自在、开心……

2、萧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是什么能让一成年人回想起她的快乐的童年往事?

明确:难以忘却

《呼兰河传》结尾中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3、为何会如此难忘呢?

明确:生活的坎坷,祖父给予自己的温暖。

联系家庭背景及生平。

萧红一生经历坎坷。她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父亲生性贪婪自私,对孩子经常恶言恶语,文中提到的她的祖母又是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人。更不幸的是,9岁那年,她的亲生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她从暴戾的父亲和继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从祖父那里才能得到些许温暖。20岁那年,为了逃婚她离家出走,从此过上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的日子里常常是恶疾缠身……那时候,她曾经说:“若是能回到呼兰河我的家乡,该多好啊。”那时的她,对于这段曾经如此自由快乐的童年往事该是多么的眷恋哪!

六、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题

板书设计:

祖父

萧红

祖父:和蔼风趣

我:顽皮可爱

祖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萧红,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三、自主学文,体会感情

1、童年萧红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呢?

(1~3段)

重点指导朗读:

第一段。

重点学习:

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 体会表达形式与方法。

2、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朗读体会4~20段,感悟童年的她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自由无虑的生活。

3、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感情:

重点朗读体会:

16~20段体会“园子”是自由的,孩子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4、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四、默读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结合相关的语句 领悟总结:

1、孩子气十足的腔调。

2、春天泥土般清新的语言。

3、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五、拓展作业

1、简介《呼兰河传》,推荐给学生读。

2、学生读《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栽花 拔草 种白菜 铲地 浇水 玩耍 自由

快乐

童年的乐园

祖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师:同学们,我们这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童年)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

(相互交流)

2.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谈话:相信我们的.同学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老师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次,就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他的什么吗?

预设:(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雅气、可爱)

2.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就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会忍不住刮她的鼻子,你实在是太调皮、太淘气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老师刮她鼻子的理由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理由

3.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

①第4小节:祖父整天……反而把它踢飞了。(这里写的是和祖父一起种小白菜)

②第5小节:祖父铲地……狗尾草当做各穗留着。(这里写的是“铲地”)

③第13小节,我并不细看……蚂蚱不见了。(这里写的是玩耍)

④第14、15小节,浇菜;

⑤第20小节 睡觉

师: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淘气,这5处地方都写出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是读哪处。

(学生练读 、逐段读,要读出她的淘气)

三、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这个小女孩可真是小捣蛋+淘气包,可老师还是那么喜欢,而且还有点羡慕她?

生说,预设:(自由、快乐、无忧无序、随心所欲……)

师引导:除了这些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

2.第17小节教学

板: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3.我还羡慕他有了这么好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四、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在祖父的园子里,不仅我是快乐自由的,就连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你们发现了没了,赶快去读一读,读完了,我就请你们做这园子里的蝴蝶、蜻蜓。

2.你愿意做这快乐、自由园子里的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愿意说的到前面来

a.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里?

b.你是什么?

c.用我是园里的×××

请各位回到你的园子里去!

3.我想问一个问题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板书: 祖父的园子

慈爱的 (给了我) 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种白菜

铲地

玩耍

浇菜

睡觉

寄情于物

祖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2、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导入

1、听写一组词语: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2、校对、批改。

3、读词语,正音。

4、从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干农活。)

5、引读第三自然段:

课文说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我也一天都在园子里,祖父栽花,我就──;祖父拔草,我就──;……祖父干农活,我也──,我真的是在干农活吗?

二、感受自由、快乐

1、从干农活体会我在玩:

⑴祖父干农活时,我其实是在干什么?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我们的童心去触摸作者小时侯的那颗心。找找答案,有重要的句子请画下来,关键的词语请圈出来。

⑵学生汇报交流,随机点拨,加强朗读指导:

主要抓住3、4、12自然段进行朗读理解,尤其读好12自然段。在评价中渗透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①第12段的教学:

a、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我浇菜的动作。

b、“一把抢过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顿时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的水冲下来,园子里的你好像刚刚从淋浴房里走出来一样,像只落汤鸡,但是你的心里呢?

c、把你内心的率性自由快乐给读出来。练读,个别读。

是啊,我看到你的发梢还滴着水,可你一边看着祖父一边傻傻的大笑着呢!这哪是在干农活啊,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

d、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瞎闹,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也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童年那段自由快乐的时间。

②第3段的教学:

a、你是从哪些词上看出来的?

“反而被我踢飞了。”简直是在帮倒忙啊!

③第4段的教学:

找关键词,练读。

⑶引读这三段:

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多么让人羡慕,又多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啊。

2、从其他地方看我在玩(重点集中在11段):

⑴除了从干农活看出我在园子里玩,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我在玩?

⑵指名读11自然段:

读到这儿,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吗?

(小猫钓鱼,猴子下山。)

⑶若是你在爸爸妈妈干活时瞎闹乱耍,你的父母会有什么态度?

祖父又是什么态度?读读5~10自然段。

有一个字代表了祖父的态度──笑。从这一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⑷这是一段幸福时光的真实记录。现在,你能感受到在这属于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我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童年生活吗?

⑸作者在园子里跟着祖父干农活、玩闹,其实她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读板书词语

⑹小结升华: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可以给你一个天堂,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用他的慈爱、宽容,给了我一个天堂。在这个天堂里,我的瞎闹、乱闹也曾带给祖父多少的欢笑和快乐啊,这园子也是我用率真可爱给祖父创造的一个天堂!所以,作者称这是──齐读课题。其实,这个园子更是我和祖父的──天堂!

三、体会表达方法

这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写了这个园子里我和祖父的快乐,课文也写到了园子里的动物,植物,园子里的那片天,那就在课文的第2和第13自然段。用心读读第2和第13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要写这两段话?

1、学生交流。

2、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指名读,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这些庄稼、农作物在园子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读句子:“愿意……就……”

4、发现一个特殊的句式:“愿意……就……”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说说作者在这个园子里所做的一切吗?(我愿意在草地上躺下就躺下,我愿意抢个水瓢来下雨就抢个水瓢来下雨,我愿意让狗尾草长着就让狗尾草长着,……)是啊,愿意──就──,愿意──就──,我愿意去做作业就去做作业,愿意打电脑就打电脑,我若愿意把我的心放飞到天空,也没有人管,自由吗?向往吗?那是一种怎么样自由的生活啊!再读句子“倭瓜愿意……又高又远。”

5、小结:

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

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这种写法就是──借景抒情。

四、总结拓展

在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我们读到一个孩子自由的空间和快乐的心情,不过,在老师读完作者萧红的原著《呼兰河传》后,对这篇文章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老师没法告诉你们,请大家课后去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用心去感受一下。有些文章是要用一辈子去读的呢!

祖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与能力目标:

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为家庭作业

2.小写作:《我家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