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演讲稿
此篇文章我的父亲演讲稿(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1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父母之恩不能忘,
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演讲稿。
同学们,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不多,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缺少不了父母的哺育,那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记呢?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华民族的道德史册上,孝敬父母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大多数人都把孝敬父母当做自己应该尽的义务和崇高的品德,然而,也有极少数的人,不愿这样做,把繁重的家务推给父母,把体弱多病的父母拒之门外,把没有经济来源的父母撵这赶那,兄弟间互相推脱,谁也不管,还有人恬不知耻地为此辩护说:“不做封建道德的孝子贤孙。”这不是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和荒谬吗?
亲爱的同学们,封建统治阶级宣言的“孝顺、孝道”,其实内容是要子女绝对服从父母,即使父母错了,作为小辈的也不能反驳和违抗,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在他们看来,只有从小做到“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长大了才能做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以便听任统治阶级的奴役驱使。这就是所谓的“孝子出忠臣。”你们觉得这种旧的`道德观念是对的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吗?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
生活上,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让我们吃好、穿好,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学习上,为了让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他们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放弃了娱乐的机会;为了让我们学习不受干扰,他们连话也不敢大声说;当我们在学校上课在外面又下起大雨时。他们打着伞来接我们,为了不让我们淋雨,他们任凭雨水沿着鬓角流下;为了让我们茁壮成长,他们买来补品为我们补充营养,而他们的两鬓添上了几缕银丝……对这一切,我们读懂了多少?我们对父理解了多少呢?我觉得我们的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呀!
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志士都有一颗孝敬的心。陈毅元帅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洗尿裤浙江林学院的学生刘霆背母亲上大学……这不是孝敬父母的真实写照吗?
亲爱的同学们,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我们要薪火相传,誓将迟到的报恩来奉献,用爱心写就美丽的故事,让孝心接力代代相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选手:
大家好!我叫和艺峰。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爸爸"。
我非常想念我的爸爸,真想告诉他我是多么爱他。我呀呀学语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叫过他,因为爸爸牺牲的时候我只有七个月大。
爸爸是一名警察,是个英俊的、魁梧的、典型的纳西族汉子,他的生命因为那次地震永远被定格在32岁……。
那是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叔叔们告诉了我当时的情况。
19xx年2月3日,一场7级大地震降临到我美丽的故乡—丽江。随着一声巨大的闷响,大地剧烈的颤抖,顿时山崩地裂,山石滚落、楼房倒塌。当时,正在丽江县五台村找群众调查案件线索的我爸爸和贵华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大叫一声"地震了,快跑!"听到他的喊声,惊恐万状的村民纷纷从自家屋中逃了出来。
爸爸刚刚站稳,回头一看,发现一幢即将倒塌的楼房里还有三个被惊呆了孩子,浑身颤栗地瘫坐在地上,死神向他们张开了血盆大口。"不好!"说时迟,那时快,爸爸以警察的敏锐闪电般地冲进屋里,双手分别抱起两个孩子,飞身跑出屋外,把两个孩子放在院里,立即返身再救第三个孩子。
此时,已经脱险的孩子父亲发现自己的儿子还呆在屋里,刚想去救,一听到房梁发出的"咔、咔、咔的响声时",一下子缩回了脚步。可父亲没有放慢脚步,仍然义无反顾地迎着死神冲进去。爸爸抱起屋里的孩子就往外冲,突然房梁垮塌,压在了父亲的身上。他用他1.80m的高大身躯,用人民警察的使命护卫住了孩子的生命。孩子得救了,三个孩子都安然无恙,可爸爸却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离开了他的父母双亲、离开了我和妈妈。
爸爸匆匆走了,没能看到我学走路跌跌撞撞的第一步,没能听到我咿呀学语喊出"爸爸"的第一声。我在妈妈的抚养下长大,但爸爸的英灵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看到同学的爸爸开车来接他们、看到邻居的.爸爸带他们去上海看世博会,我万分羡慕,但我也为我的英雄爸爸而自豪。正是有我爸爸这样的人民警察的牺牲和奉献,才换来更多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安康。
我常常梦见我爸爸工作很疲惫的身影,回家来倒头就睡在客厅沙发上的模样,幻想着轻轻地给他盖上一件毛衣或一条毯子……。我积攒了许多的话想对他说,但爸爸已经离开我们20xx年了。
爸爸静静地走了,没给我留下房子,没给我存过上大学的钱,没有尽到一个做爸爸的责任,他把痛苦、思念留给我和妈妈。但我没有埋怨过爸爸,因为我知道爸爸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和妈妈,他是一名警察,他的生命属于党和人民,在危难时刻,他毫不犹豫冲上去救孩子不仅是本能的反应,也是他崇高思想品德的真实写照。他留给我的是一种无上光荣的精神财富,留给了我一种崇高的责任:"忠于使命,爱国奉献"这就足够了!
我爸爸是党和人民忠实的儿子,他不愧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今天,我想告慰九泉之下爸爸的英灵:我是他优秀的儿子,革命自有后来人!我会继承爸爸的遗志,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你们会看到:若干年我长大后,又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和贵华将出现在你们面前。
今天我在这里演讲思绪万千,我想说的话很多、很多。而我最想的是:对着蓝天,对着大海,我要大喊一声:爸爸,我爱你!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回想起以前,从小到大,我们是在父母的百倍关爱中成大。一次写作,更是使我回想起父亲对我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总是为了一个小玩具闹着父亲要卖,父亲说:“小孩子,还是好好学习,玩具以后再买!”我总是誓不罢休,一定要父亲卖下。父亲总是无法拒绝我的撒娇,一次又一次给我卖玩具,每当收到一个新的玩具总是让我开心好几天呢!父亲也因此感到给我卖地很值;那时候,真的很天真很单纯。
小时候,学习不好。每天晚上陪我复习的总是父亲;陪我解决难题的也是父亲;陪我睡觉,给我讲童话故事的也是父亲……我爱我父亲,现在已慢慢步入初中生活。却从来没有忘却父亲给予我的教育和关爱;但我难过时,生活有了不顺心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的是——父亲
他不仅仅是生我养我的父亲,还是我的.知心朋友。在学校住宿那些日子,总是让我如此忧愁,难入睡眠。我一次次给父亲打电话,述说在学校里的一切。父亲就算工作很忙很忙,也会为了一通电话赶过来学校看我,给予我多少鼓励、多少支持,总是在我背后支持着我……
他是那样的伟大,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4
父亲很平凡,勤劳、朴实而善良。一年四季在故乡余杭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深的皱纹布满了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就像干裂的树皮,那是父亲勤劳的见证。
父亲上过几天学,认识几个汉字,当时在当地也算是个“文化人”。听父亲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因此他很节俭,
从不乱花一分钱。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教导我们:“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从不让我们浪费一粒粮食。我上学需要用钱,父亲经常把平时省下来的毛票给我,即使家里拮据,他总是东拼西凑,从不让我为难。他深知没文化的痛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因为家境贫寒,我的兄弟很小就随父母在家劳动,只有我一直顺顺利利地读完高中。此时父亲已年近半百,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年迈的父亲再为我耗费他那有限的心血,于是去报名参军。当入伍通知书送到大队的时候,当时也算大队干部的父亲硬是把入伍通知书压在大队部瞒着我。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我也算得上是一个正劳力,但我深知父亲只是进退二难而已,既舍不得我离开又不愿意放我去参军。但他最后还是忍痛割爱,选择了让我参军入伍。
当兵后,父亲一直鼓励我:“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到部队听领导的话,不要想家,家中的事儿你别操心,有我和***呢。”一席话听得我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我穿上崭新的军装,带着家人和父老乡亲的希望,在父亲深情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地走出家门时,泪水布满了父亲的双眼。望着父亲那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渐渐模糊,就在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那首《游子吟》的真正含义。
在部队,父亲的话语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我加倍努力工作,顺利实现了从地方青年到一名士兵的转变,从新兵、老兵到班长,我始终没有忘记学习文化。当兵第三年,我考入了军校,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父亲时,他说:“上了军校,不等于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干部,在校要好好学习,加倍珍惜。”
军校的生活一晃而过,我成了一名基层军官,当我穿上漂亮的尉官服回到家时,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望着白发苍苍的父亲,我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后来才听兄弟说,我在部队期间,父亲因长年辛劳,身体一直不好,兄弟一直想要告诉我,父亲却不让,他说:“当兵保家为国也是尽孝!”看着父亲满头的银发,我才真正领悟到“父爱如山”。
在部队期间,每次给家中打电话,父亲总是叮嘱我,带兵要爱兵,孩子们年龄小,都是独生子,要多宽容他们,多说服教育。我始终铭记父亲的叮嘱,爱兵如子,工作争一流。二十余年的军旅生活,我入了党,多次立功受奖,这一切无不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希望。
每当孤灯独坐的时候,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每当稍有收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远在故乡余杭的父亲,他那亲切的话语,谆谆的教导仿佛还在耳畔回荡,化作了无尽的爱,伴随我、鼓励我、教导我、鞭策我,为我抚平生活中的创伤,帮我扬起生命的风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服从国家建设需要转业到了地方工作。父亲知道后很高兴,他说:“后方和前方一样重要,保家卫国与参加地方经济建设都一样在为国家作贡献。”
如今我已远离了漂泊的生活,走入了大社会,兄弟们也早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然而我的父亲仍然用他那永远不变的爱和孱弱的身体在余杭这片热土上耕作。我多次劝他不要辛劳了,该享受天伦之乐了,但他仍然执意坚持劳作,他说他离不开那块生养我们的土地。我不能强迫老人,只能祝愿他开心快乐,健康长寿!这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如果母亲节是温柔水润的节日,父亲节一定是帅气大胆的一天!
我父亲与众不同。有时候他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但有时候他又那么高大威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爸爸,那就是模式。
格局幼稚,哎,我正在看书,随着棋子落地的声音,客厅里传来一声得意洋洋的叫声:“将军!”我抬头一看,父亲正在玩游戏。形势明显占了上风,他兴奋地笑了,脸上像个孩子一样开朗,开心,满足!也许其他成年人,但我的父亲不同,他是笑嘻嘻的,天真和无拘无束。
格局严重,这种严重是不寻常的.。当他认真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地和群山都摇不动。他严肃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睛,事事一丝不苟,严谨负责,让人佩服!
他精通各种运动。爸爸喜欢出去健身。他擅长篮球、足球、高尔夫和羽毛球。周末,我们经常互相学习,我也可以在和爸爸玩的时候学到很多知识。可以说边玩边学技能一举两得!
格局在爸爸厨房!好父亲的标准是顾家,体贴,会做饭。我父亲有三种食物。他做了一桌好吃的,不管是我经常吃的客家菜,湘菜,西餐等等。多不一样的爸爸啊!
爸爸,你永远是我的超级英雄。不管是不是父亲节,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那么美好!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6
我的爸爸是高中老师。学校和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长着一张教政治的严肃的脸,实际上教英语,一口非常地道的伦敦音。每天早晨六点上班监督学生晨读,晚上要查完寝室才回家,接着在书房备课,从没见他在十二点前睡过觉。这样的“高三”作息,他重复了快30年。在我抱怨公司八点就要上班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那你不如早起跑个步再去上班,或者读书也行,一日之计在于晨。”印象中,他几乎是不怎么管我的,我们之间,也就没有其他父女那么亲近。读高中前,我起床时他已经工作去了,我睡觉了他还没下班,见不了面自然没办法管我。到了高中,他也很少顺路载我去学校,一直都是我坐公交车或是自己骑车去,就别说接我放学了。至于动用私人关系请老师帮忙给我换个座位这之类的事情,更是得到了令人无比寒心的回答,“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你自己找老师讲。如果是不合理的,我更加不会帮你讲。”从小到大,他甚至没有带我去过一次公园或是吃一顿麦当劳。小学时候开家长会,他连我上几年级都给忘了。
曾经在我心里,爸爸是个好老师,可他不是个好爸爸。后来转眼,到了我高考那年。高考的那三天,爸爸像变了个人。他准时准点叫我起床,送我去考场,和其他父母一样在考场等我出来。考完最后一场,我坐在他的车后座上,他没问我考得怎么样,突然叹了口气说,丫头,你上大学了,我都快五十了。我鼻子一酸,然后紧紧搂住了他
他真的慢慢变老了。他的高考,他的青春,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奶奶有五个儿子,爸爸是唯一上了大学,离开农村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他就自己出去做家教挣学费。农村中学几乎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他学英语就靠着一台很旧的收音机,每天听BBC新闻。系统的英语学习是在他第二年考上大学才开始的,毕业之后他没有留在城里,而是回到了自己当初读书的那所乡村中学,从此就成了英语老师。我第一次听说这些的时候感叹道,“爸,你好崇高啊,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要帮助更多的人,是吗?”他一愣,“其实也不是。在哪里教书都一样,都是教书育人,有什么崇不崇高的。”
“以前的梦想是做播音员,现在是英语老师,差不多嘛。丫头,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梦想,或者说愿望和欲望。我们必须一直努力,但不是所有梦想都要实现的。爸爸现在的梦想是我们一家人平安快乐,到目前为止,爸爸做得很好。”
这回轮到我发愣了,长这么大,还没听他说过这么感人的话。他已经知道我要离开家去外地念书了,我还没走,他就开始舍不得了。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离别。离开他之后,我才知道在我过去二十年的生命里,他给予我的也许不是我曾经渴望的宠溺和陪伴,而是更加重要的、关于心性和行为的修养
他带给我读书的启蒙和学习的韧劲,经济的拮据从来就不能成为拒绝学习的理由,而只要是进取的、向上的精神,也从来不会为任何困难所打倒。他影响我如何做人。爸爸教的是英语,按家里一些亲戚的说法就是,暑假随便带些学生,就能挣很多钱了。但是他从不,当然学生家长的红包也是一概不收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是作为一个党员的底线、一个人民教师的良心。”
事实上,在学会独立的`这几年里,我也的确更加依赖于他。在学业和工作的事情上,我频繁给他打电话,想听听他的意见。而他,却渐渐成了一个倾听者,越来越少地干涉我的决定。他说,其实我帮不了你更多,很多决定需要你自己判断、选择。你的世界已经超过了我的,爸爸可以给你的是一些人生的经验,还有最后的支持和后盾。不要怕,往前走,都会好的。
我问他,爸爸,你会失望吗?以前我说我要做工程师,做大记者,现在都没能做成,我没有你以为的那么优秀哎。电话那头,他没有犹豫一秒就回答我说,“没有,没有失望。过去你是个学生,在学业上你完成得很好。现在你决定要去工作,就要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利益、做贡献。学习不是只为考试,是为了锻炼心智。工作也不是只为挣钱,而在于实现价值。我们一家人都是很普通的人,和这世上大多数人一样,都是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我也是,***妈也是,现在到了你。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善良的人,做任何工作都尽职尽责,爸爸就不会失望。有理想很好,这样你就会不断进步。不能实现也没关系,至少没有虚度时光,这就够了。”
那一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爸爸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做老师的人。
他对知识和学问心怀崇敬而非功利,他把传道受业解惑作为自己工作的初心而非要求。至于赚钱养家,他将这件辛苦非常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最大幸福。他有时很古板守旧,至今不会用支付宝,但为了更理解教材里的课文,也愿意花上一整个周末和我聊国内外的当代流行小说。他总是严肃淡漠的,却有一颗宽厚温柔的心,对学生、对家人,都倾其所有。他从不苛求他人,但始终严于律己。他没什么大的事业,一生都耕耘在最普通的乡村和城镇中学。
他教的是英语,却从来没去过国外,但为了练习口语和阅读,直到现在每天也还会在手机上收听BBC和CNN的新闻。他从不抱怨,也教育我如何面对生活。他从不懈怠,于是也激励着我前行奋进。而我终于在即将离开象牙塔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之际了解到这一切、关于他的、我过去所不能理解的坚持。
他是个好老师,更是个好父亲。
“爸,我找到工作了,也要毕业了,你抽空来上海看一看吧?”“好啊,有空就去。一定会去的。”
说来他就真的来了。在黄浦江边,我们倚在栏杆上聊天。我撒娇地搂住他的胳膊说,最近真的不开心哎,缺钱缺爱。
他摸出手机,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个红包,然后抬头看向我说,丫头,你知道的吧?爸爸一直很爱你的。
我怔在那里,然后拼命点头。想起十四岁的时候学校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那也是唯一一次爸爸给我写信。信的最后写道,“爸爸不会苛求你成为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我和妈妈对你的最大期待是希望你能一直快乐,并带给身边的人快乐。遇到困难时也能心怀感激,有所向往。能一生自由生活,爱与被爱。”
我终于明白,二十二年来,我能够如此天真简单地活着,是他用更大代价的守护才换来的。他是最好的父亲。像爸爸这样,用全部的爱与力量做孩子们的麦田守望者,或许也是天下许多父母一辈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