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此篇文章《语文百花园七》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篇1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七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学生有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愉快地学,迫切地想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词,写字。
2、指导学生学会音序查字法查生字。
3、引导学生读读、背背。
重点:
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字,积累词语。
难点: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巩固练习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瓜园、读词语
1、课件出示一片瓜地里,有七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
师:这些大西瓜除了又甜又多汁以外,里面还藏着一些小秘密,谁想知道?
2、让学生上前挑中自已喜欢的一个大西瓜,一按便出现本题目中的一组多音词语,然后让这位学生范读,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认真听并帮助正音。
3、师:大西瓜说谢谢你们,把这些词语读得又准确又响亮,要是你能告诉它在这些地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会更高兴。
4、让学生发表意见,把自已通过读发现些什么说一说,师及时表扬并总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每一组词语里都有一个字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读音却不同:也就是说有些字它们在不同的句子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咱们把这类字称为:“多音字”。
5、通过男女、小组、学习小组等竞赛的形式多读,熟练读。
二、听听、说说、做做
1、播放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A:我看课外书的时候,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它的意思,怎么办?
B:我有办法,我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让学生默读本段文字,找一找方法。
3、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
4、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帅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该”字。
5、学生自已动手用音序查字法查“往、过”在哪一页。
三、走进写字乐园
1、将学生带入到写字乐园中去。
师:写字乐园里的小朋友特别想和你们交个朋友,咱们马上到他们那进而去参观。(播放课件,并配上轻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美丽的写字乐园,许多热情好客的小朋友在这里欢迎大家,接着这些小朋友把大家领到了写字街上去。这时出示‘问、间、还、送、画、回、困、区“这8个字在田字格里。
2、配上音乐,让四个小组真观察这些字,看看自已发现了什么?老师边巡视边指导。
3、听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同时课件出示该字的笔划顺序,可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记忆。
小结:学生很容易把“还”字的笔画顺序写错,当有学生提出发现“还”字是先写里面的“不”再写外面的“走之”时,老师可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还”字是先写“不”再写“走之”。
后记:
1:也就是说有些字它们在不同的句子里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读音是不相同的,我们把这类字称为:“多音字”。
2:这节课通过课件的瓜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掌握了部分多音字,还通过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以及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帅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使大家掌握了音序查字法。
3:这节课通过课件的瓜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掌握了部分多音字,还通过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以及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师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使大家掌握了音序查字法。发挥学生自主性。
第二课时
1、写生字
(1)、让学生说说自已最想写哪一个字,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2)、学生自已练习书写。
(3)、检查书写情况
2、想想、连连、读读
a)出示生字“大、花、水、河、叶、树、黄”。
师:有些生字娃娃正在小树林里玩,咱们去瞧瞧。
b)能过“大”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大大”的形式认读,全班读。
c)出示连一连,组成词语的例题。
(师:有些小朋友能够把这些生字娃娃连成朋友,你们看。播放课件“河水”“大河”。)
d)让学生自已连一连,读一读。
e)学生汇报连一连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出意见。
f)通过男女、小组自由地配上动作等形式读这些词语。
3、读读、说说
4、让学生小声朗读,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流利。
5、引导不生标爸爸摩拳擦掌话和小冬说的话,通过分角色表演读,我想读给“某某”听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读出问号和叹号语气。
6、让学生说说自已从这篇短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为什么会把人烤焦”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热爱学习,学好本领实现登太阳的梦想,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培养了看图说话的能力,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在能说会道中进行了游戏与表演。
后记:
1:本百花园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说、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大家在学习中都表现得很积习中都表现得很积极。
2:本节课通过说一说、演一演、使大家都能说出为什么不能乱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还知道了为什么人类不能登太阳。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多样化,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学生学的主动。
第三课时
一、以图一为例,指导看图。
1、教师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的是什么人?
(3)、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3、要求学生按顺序把图上的内容完整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
4、讨论:为什么不能乱扔香蕉皮?
5、集体反
馈。
6、如果你遇到了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劝他不要这样做。
7、把图一的内容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二、迁移方法,学生看图说话,演一演
1、小组长按照教师的方法,组织同学把图二、图三的内容说一说,演一演。
2、集体反馈。
(1)、指名说一说,小组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演一演。
3、集体反馈:为什么不能乱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
4、扩展:在我们的身边,你知道或看到那些不讲卫生、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吗?(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
5、如果以后让你遇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样做?(学生评论)
6、教师适当地肯定孩子们的做法,教育他们先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讲卫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人。
三、布置作业:
制作一份《环境保护》小报。设想
小结:同学们,人和环境密切联系着,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环境优美洁净的地方。但这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希望你们从小树环境保护意识,为绿化、美化环境做贡献。
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能看懂图意,能用自己的话把图意说明白,但是词语的积累不够丰富,今后注意铺导。
2:通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明白环境保护意识的意识,并能根据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设想,但今后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学生能根据图意把意思说明白,培养了学生的说能力,但是有些学生用词不当,今后注意培养词语的积累。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篇2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出示:百花园。
3、师:百花园是个百花盛开的世界。瞧,牡丹园、玫瑰园、樱花园、桃花园、梨花园这么多花等着我们去欣赏。我都闻到花香了,我真想去牡丹园看看,你们呢?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花仙子,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百花园!我是这儿的护花使者——花仙子。今天,由我带领你们参观百花园。要想进人我的百花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先要完成我的问题,才能进入花园,百花才能盛开!你们想参观什么园!
1、指名询问,进人“牡丹园”。
(1)出示本园要求:读一读、说一说。
森林祝愿我,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老师祝愿我,————
——祝愿我,————
(2)练习说话。
师:谁读得好,说得好,牡丹园里就会增添一朵盛开的牡丹,上便开出一朵牡丹花。
老师祝愿我,像花朵一样美丽绽放。
蓝天祝愿我,像小鸟一样快乐。
草原祝愿我,像骏马一样勇往直前。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说出自己独特的表达祝愿的句子。)
(3)教师小结:瞧!牡丹园里的牡丹可真多呀!有红的、紫的、白的……千姿百态,漂亮极了!
2、自主选择,进人"玫瑰园"。
师:花仙子玫瑰园里的花,都由生肖动物负责,只要你与它们做朋友,它们就会把一株株的鲜花献给你。
(1)出示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
(2)花仙子:你们知道生肖动物有几个吗?你知道自己的属相吗?你爸、妈是什么属相?按生肖顺序今年是什么年?去年是什么年?明年是什么年?
(3)花仙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他们用几种动物记人的出生年,加上12个表示次序的符号,又可以用来表示年的次序,这就是我们常听到“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丑、寅、卯……”这12个字就是古代表示次序的符号。
(4)教读十二生肖歌。
(5)看图背诵。
(6)谁会背十二生肖歌,生肖动物就谁送一株玫瑰。(学生背诵一人,上便出现一个小猴,送上一株枝头绽放的玫瑰鲜花。)
(7)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8)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3、教师:牡丹花、玫瑰花已经竞相开放了,百花园中还有迎春园、樱花园、桃花园、梨花园。你们还想去哪里看看呢?
(1)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随机出示各园具体要求:
迎春园: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樱花园:阅读短文《龙》,了解有关龙的知识。四人小组交流在其它渠道了解的关龙的资料,如神话故事,成语等。
桃花园:读一读,想一想,区分字义。
梨花园:熟记成语,学会积累词汇。
(2)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内容,并根据提示,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其中。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学习结果。
A迎春园。
a.小组派代表朗读。试说个人理解情况。b.教师简要说明:每年从冬至开始,每过九天为一个“九”,过了九个“九”,就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九、二九,手冷得不敢伸出来;三九、四九,河水结了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在冰上走路;到了五九、六九,已经立春,天气渐渐暖和了,柳树也开始发芽了;七九河里冰开始融化;八九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九九一过,农民就要开始播种了。
c.小结:迎春园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你们还想看到哪个园中的花呢?
B樱花园。
a.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b.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学生欣赏。
c.指导认读词语,并让学生说明这两组词语的意思。
d.教师小结: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词里有不同的意思。中国的汉字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学习时要多注意区分和理解。
e.用词练习说句子。学生说一句,上出示一朵桃花。
C梨花园。
a.小组汇报交流,你们记住了几个成语?学生汇报,出示桃花。
b.引导发现规律:每个成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指名说说带有动物的词语。
c.小结:雪白的梨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好地方!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偏旁归类识字,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
2、填写量词,训练数量词与名词间的合理搭配。
3、读背古诗《墨梅》,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4、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灵。
5、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6、笔下生辉,引导倾听、观察、想象、描述声音。
【设计理念】:
1、引导发现,抓住要点,练习积累。
2、读、说、写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3、感受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与探索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海畅游”与“积少成多”,引导发现与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设计意图:体会汉字偏旁的表意功能。教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探索精神。)
(1)出示“广、病”字的演变过程。
(2)学生自由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
(3)读图下的字
个人读,齐读
投影:村庄仓库座位商店疼痛治疗疯狂
(4)说说这些字的意思
(5)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6)说说通过理解字义,朗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由“广”组成的字多和房屋有关,由“疒”组成的字多半与疾病有关。)
(7)再请学生举些带有这两个偏旁的汉字并组词。
教师小结:汉字的偏旁大多表示了字的意思,而声旁则表示了字的读音。
2、填一填,练习正确使用数量词。
(设计意图:训练数量词与名词间的合理搭配。)
(1)自己读一读词语,了解意思。
(2)独立填一填。
(3)同桌互相交流。
(4)投影出示同学的答案,集体订正。
(5)读一读,体会量词的用法。
一(条)小溪一(把)斧子一(幅)图画
一(股)气味一(棵)松树一(副)眼镜
一(辆)汽车一(颗)碗豆一(片)净土
教师小结:正确使用数量词可以使所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具体。
(二)积少成多
1、默读古诗《墨梅》,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
3、朗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4、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5、讨论:题中的“墨梅”到底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了解到的.?感受到了什么?(意图:体会诗人的勤奋以及对画画的热爱。)
6、练习背诵。
(三)阅读平台
1、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短文,回答问题。
(筑路工人为了保护路边的橡树,把有橡树的地方建成了马蹄形。)
3、朗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短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小结: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关爱花草树木的高尚心灵,这样,我们的地球母亲才会更健康,我们所生活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填一填
一(条)小溪一(把)斧子一(幅)图画
一(股)气味一(棵)松树一(副)眼镜
一(辆)汽车一(颗)碗豆一(片)净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具准备
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能说会道
1、阅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说说为了让花草树木更好地过冬,你打算为它们做些什么。(意在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大自然强烈意识。)
3、分小组进行说话练习。
(1)交流花草树木过冬的知识。
(2)开动脑筋,说说你打算为花草树木做些什么。
4、各小组派代表反馈,在班级交流。
5、评选出最佳发言人。
教师总结:花草树木也有生命,花草树木也惧怕狂风与冰雪,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它们,让它们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笔下生辉”,倾听声音,进行想象,练习描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清晨的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组织谈话:(1)你们知道耳朵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吗?(听声音)
(2)那你听到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听到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听到过巨浪拍打海岸的声音吗?(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2.教师小结导入:是啊,在我们的周围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们有的大得震耳欲聋,有的小得必须竖起耳朵静静地听才能听见,有的十分美妙,令人陶醉,有的十分刺耳,造成污染。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声音。
二.提纲引导,训练倾听与表达
1.教师播放声音课件——《清晨的交响曲》
2.出示提纲,要求认真倾听与思考。
(1)听到了哪些声音?
(2)这些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变化?
(3)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3.逐项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鸟叫声:叽叽喳喳(清脆悦耳)
水流声:哗啦啦(轻快活泼)
车铃声:丁零丁零、嘟嘟嘟(刺耳)
叫卖声、说笑声、读书声分别是怎样的声音?
(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声音进行个性想象,大胆表达。)
三.独立整理,动笔写话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刚才能听到的、所想到的、所介绍的加以整理,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2.自由动笔写作。
3.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写话展示,评议修改
五.习作讲评
1.回忆习作要求:(1)认真倾听大自然声音,各有什么样的变化。
(2)会根据声音进行联想。
2.选读三篇习作(一优一良一差)
(1)评一评这几篇习作的优点,哪些值得借鉴。
(2)说一说这几篇习作的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组评赏习作,并作修改。
4.自己修改习作。
5誊写习作。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百花园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学会用音序法查字典;复习巩固内外结构汉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语文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技能或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
2.看图说话的表达。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说一说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方面的课文?自己以后打算怎么做?并让学生评价一下哪些同学说得比较好。
二、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1)先让学生按上下的顺序,把“乐”“量”“转”“种”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读的情况,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3)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4)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字可以读多个音?对学生的表现及时提出表扬。
(5)老师提出“多音字”的概念,交待学生遇到多音字,要看和什么字组成词语,注意不要混淆读音。
2.学习查字典。
教师以“该”字为例,教学“音序查字法”。师读课本上的步骤和学生一块来查这个字。在练习过程中师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几遍后,在查出“往”“过”在字典的那一页。
3.我会写。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
先让学生看着小黑板说一下这8个字的笔顺和部首,然后是讲解这8个字,只有“还”字是先写里面的“不”,在写外面的“走之儿”;其余的字全是“先外后内”;“回、困、园”三个字的书写规则是:先外在内后封口。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写完练习。
4.连一连、读一读。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
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些生字,然后让学生选择里面的词语。指名在这些卡片中选出。可以让学生找出同一个字的不同组词。
三、读一读
1.先让学生自读短文,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成员共同解决不认识的字。
3.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字的读音,纠正自己的错误。
4.学生自由读。可要求学生默读、不读出声来,也不用手指读。
5.教师检查读的情况。
四、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游览了语文百花园,收获真不少。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新的发现。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做语文百花园的小主人,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
能说会道:请不要这样做
一、交际指导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2.想一想,在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吗?你能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3.讨论:这些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4.演一演,要把话说清楚。
二、交际例文
图一:小刚把香蕉皮随手扔到地上,一位老爷爷叫住他:“小朋友,不能随地乱扔,这样做破坏了环境,如果被人踩到还会发生危险。”“老爷爷,我错了”。说完,小刚主动把香蕉皮捡了起来。
图二:明明和同学去郊游,玩的口干舌燥。突然,明明发现有条小河,就拿出杯子去舀水喝,亮亮看见忙阻止:“这水不能喝,没有经过消毒,里面含有大量细菌。”
图三:春天来到了,天上那么多蜻蜓,真让人喜爱。文文拿着网子捉它们,一位小姐姐劝道:“弟弟,蜻蜓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请别伤害它。”
三、学生练习
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写下来。
《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六项内容。“语海畅游”安排的是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源,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并认读带有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几个汉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填写量词,懂得数量词的使用。“积少成多”要求读、背古诗《墨梅》,进行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文是《路边的橡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环保意识。“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单元专题内容,设计了“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的话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能力。“笔下生辉”安排了“听声音写作文”的训练,要求学生听声音展开想象,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读、思、议、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拓展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不同来源和含义,正确使用数量词,增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
2.读背古诗《墨梅》,积累语言。
3.阅读短文,继续掌握抓住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及作文修改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具准备】
广字旁和病字旁演变过程的挂图;植物过冬的有关资料;几种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如脚步声、打篮球的声音、鞭炮的声音、下雨的声音)的录音。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由来和含义。
(1)出示广字旁演变的挂图,学生观察、想象、猜意思。
(2)出示病字旁演变的挂图,学生观察、想象、猜意思。
(3)学生自读课本中的文字说明,了解广字旁和病字旁的来源和含义。
(4)学生读“村庄、疾病”等词语,口头说说对词中这些带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的字义的理解,体会它们与偏旁的关系。
(5)再说一些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加深理解。
2.量词的填写。
(1)学生独立读一读,填一填。
(2)同桌交流,全班互动,在多种答案中选择最准确的量词填空:
a.有多种填法的,如:一(幅、张)图画 一(棵、株)松树 一(片、方)净土 一(颗、碟)豌豆
b.容易犯错(与方言表达有关)的有:一(只)汽车 一(个)豌豆 一(支)斧子 一(个)气味 一(只)眼镜
(3)告诉学生所填的词都是表示事物单位的词,这些词经常与数词一起用。
(二)“积少成多”——读背古诗《墨梅》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古诗读正确、通顺。
(2)教师简介作者王冕(元代诗人、画家),解释题目“墨梅”的意思。
(3)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小组里说说。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结合释疑,帮助学生感悟诗人通过歌颂墨梅,表现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清高品格和坚贞气节。
(5)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阅读平台”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七》教案》,
——阅读短文《路边的橡树》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围绕橡树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短文,交流读后的感受。(抓住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体会人们行为的高尚。)
(3)再读短文,让学生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齐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
(课前活动: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它们更好地过冬。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去请教长辈,或者从书报、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一、创设情境,提出话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花草树木在严寒的冬天会受到风、霜、雨、雪的摧残,需要人们的保护。
2.揭示话题——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
二、结合搜集的信息,训练交际
1.联系生活,结合搜集到的知识,讨论交流:花草树木是怎样过冬的?怎样才能使它们更好地过冬?
(1)把自己知道的在小组里与同学说说,小组推选代表,综合大家的发言,准备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同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看法或提出疑问,教师适时把同学之间的互动引向深入,注意学生发言的规范,体现交际的互动性。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了让花草树木更好地过冬,你打算为它们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三、学以致用,融入生活
1.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让花草树木过冬的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唤起人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为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使它们能够好好过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听声音写作文
(课前准备:注意倾听身边的声音,真切感受不同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同一种声音的前后变化。)
一、多角度启发回忆
1.播放几种声音的录音(如雷雨声、门铃声、公鸡啼鸣声、汽车喇叭声等),师生聊一聊:听到了什么(模拟声音)?是什么声音(猜)?为什么说是这种声音(联系生活)?
2.回忆生活,学一学、说一说各种声音,包括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为的声音、机器的声音等等。
二、多层次指导表达
1.师生、生生互动说具体:自己最熟悉的声音是什么?这种声音为什么会是自己最熟悉的声音?从声音中你知道或想到什么?
2.动手写: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把自己写的作文在小组里读一读,组员之间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些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哪些地方还要进一步说明白、说具体。
4.集体交流,赏一赏: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篇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欣赏好的写法、好的词句语段,提出修改意见。
三、学生读、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