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1
一、活动设计
教师节前的一天,欣欣小朋友手持一束鲜花,郑重其事地送给我,并说:教师节到了,祝老师节日快乐,谢谢老师。
一句谢谢老师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似乎眼前的这群孩子都长大了,懂得了尊重、自信和感恩。于是,我设计了《谢谢老师》这次活动。目的就是引导、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社会、对家庭以及对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理解教师的工作,激发孩子们对教师的情感。
2、让孩子们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三、活动准备
1、准备配乐散文《谢谢老师》的录音磁带;
2、与《谢谢老师》散文诗歌内容相关的挂图;
3、画纸、彩笔、彩条等绘画材料。
四、活动过程
悬挂图片,同时播放配乐散文《谢谢老师》。
(在轻松活泼的配乐中,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聆听诗一般的朗诵,静心感受其内涵,与孩子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1、在后续轻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诗歌的名字。
(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诗歌,观看图片,慢慢体会,回答出诗歌的名字。)
2、肯定孩子们的回答,用真情打动孩子们,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老师是辛勤的劳动者,就像园丁一样,浇灌孩子们的未来。)
五、说讲诗歌《谢谢老师》
1、带领孩子们重复一遍《谢谢老师》,向孩子们说讲其意义及其内涵;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
(通过孩子们的平时观察,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与孩子们分享节日的快乐和祝愿,产生共鸣,师生同乐。
(可以让孩子们手工制作贺卡,或用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平时给孩子们讲了许多感恩的内容,现在给孩子们一个临场发挥的机会,不要说谁好不好,关键要孩子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六、活动延伸
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孩子们还知道什么节日?以此来唤起孩子们记忆中的其它节日(例如国庆节、母亲节、父亲节?在这些节日里,孩子们该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分别回答,让感恩的情怀返回家庭,返回社会,让家庭与社会的概念深刻在孩子们的心灵中。)
活动评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们做过不少手工,回答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次活动是集中时间,集中统一话题和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实践,实践一种亲情、一份自信、一份创新和一份感恩。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回报;让孩子们理解劳动、学会劳动,在劳动中学会互助,学会集体与统一,并产生快乐。在分享别人的劳动回报时,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自信。
七、课后反思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心。爱心是一种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她需要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向上的、俱有情感的教育。
因而,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充分利用小朋友一次表达情感的行动,发挥这个主题的内涵,给孩子们一个集创造和语言于一体的活动,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灵感。
这次活动,采用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典型,具有真实感,更能让孩子们体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是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做好的,最终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孩子们的爱心。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工作与自己的关系及教师节的意义。
2、能运用已有的美工经验,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印章、毛根、胶水及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参观"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
师:照片上是谁?你认识她吗?她是哪个班的什么老师?她们工作辛苦吗?老师这样工作是为了谁?(幼儿互相交流)
(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
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2、"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们的节日,教师节是我们可爱的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或画画或剪贴图案或用印章和毛根装饰,制作谢师卡。
(2)集体幼儿制作。
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你要给老师画什么样的卡片,我们比比看谁画得最漂亮。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教师予以适当的协助和指导,并提醒幼儿保持桌面与地面干净。
3、"感动的祝福"。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4、"您辛苦了"。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教师引导幼儿在送给老师贺卡时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3
1、赠送活动
针对对象―所有的人民教师
具体内容―9月10日,凭教师证即可在购物广场领取一份礼物,每张教师证限领一份。
2、“感恩教师节”征文比赛
针对对象―任何人士均可参加,年龄不限
具体内容―以记自己与老师间的一件事为线,体现真事、真情,题材不限,字数不限。
执行方式―即日起接受到9月8日结束,作文统一交到三楼绿洲书屋,请在文稿上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
9月9日,进行评选。
3、教师节特卖
针对对象―9月10日的教师顾客和部分相关顾客。
具体内容
a、家电组――喜迎教师节价格蹦极跳
推出几种凭本人教师证才可认购的特价样机。
b、文体组――迎“教师节”文具特卖
针对学生送礼这一市场,推出特价一栏。
教师节,我们该不该送礼?年年教师节,今又教师节。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教师节又是谢师的黄金季节,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给老师送礼呢?
c、烟酒组――老师,我们喝一杯吧!
营造节日气氛,拉动酒的'销售。
相关支持:商品选择――采购部
d、书店――本人凭教师证购买图书打8折!
口号:用爱荡起育人之舟用德铸就教师之魂。
4、活动配合:
1、营运部经理负责协调各个科的工作;市场科负责作好宣传及相关的作文评选组织工作。
2、采购部负责各奖品的供应商赞助谈判。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正确表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和发型、巩固画正面人的技能。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加深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4、感受到教师节的快乐。
5、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请配班老师配合上课。范例。
2、绘画纸、油画棒。
3、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教师节,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班上有几位老师?你们怎样称呼她们?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老师画张像,画好后,就送给那位老师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特征。
教师:现在我们看看X老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长发、短发、直发、卷发、辫子等)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衣服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说图案什么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看看X老师的胳膊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动的?再看脸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头发,现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头发,是不是光长在头顶上面呢?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幼儿回答。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可以画一位老师,也可以画两位老师。要把老师的头发和服装的详细的特点画出来,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胳膊和腿,大要把老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每个老师的不同特点。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人体的结构关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画老师的侧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1、教师:我们来找一找,哪几张画画的是赖老师?哪几张画画的是杨老师?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小百科: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工作与自己的关系及教师节的意义。
2、能运用已有的美工经验,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印章、毛根、胶水及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参观"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
师:照片上是谁?你认识她吗?她是哪个班的什么老师?她们工作辛苦吗?老师这样工作是为了谁?(幼儿互相交流)(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
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2、"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们的节日,教师节是我们可爱的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或画画或剪贴图案或用印章和毛根装饰,制作谢师卡。
(2)集体幼儿制作。
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你要给老师画什么样的.卡片,我们比比看谁画得最漂亮。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教师予以适当的协助和指导,并提醒幼儿保持桌面与地面干净。
3、"感动的祝福"。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4、"您辛苦了"。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教师引导幼儿在送给老师贺卡时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大班社会活动教师节教案 篇6
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难点:
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流程: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