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
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
【教学重、难点】
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技巧。
通过合作探究,反复品读,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深沉感情。
一、研究性预习
公布研究性预习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小组研究活动:
1、诗词组。搜集“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词,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名句,熟读背诵。
2、录音组。选择适合本文的背景音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做好配乐朗读录音。
3、资料组。搜集舒婷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研究性预习重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合作。
二、资源共享,导入新课
诗词组、资料组选派代表介绍所搜集的资料。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就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这是一首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严峻现实,而演唱的爱国之歌。
设计意图: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辛苦收获,让学生多一份成就感与自信,并为教授新课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1、学生放声朗读,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2、由录音组推荐一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评论。教师可参与学生讨论,只要学生分析有道理,能读出爱国深情,即给予肯定。具体朗读的语调、速度、技巧再下一环节讨论探究。
四、引导探究,把握第一小节的朗读技巧
1、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
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论。
2、引导探究: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首先要注意诗歌的意象。在第一小节中找出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及这些意象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
思考:
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及修饰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诗歌意象的选择与主题、情感有直接的联系。诗歌用了象征的手法,显示祖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受的苦难,第一小节中的意象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3、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提问:怎样朗读才能读出情感?同学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语速:舒缓。
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语。
还要注意节拍、停顿。
(形成板书)
4、学生齐读第一节,再次体会作者的深情。
设计意图:这一节教师的引导赏析是为学生后文的自主赏析打下基础,这部分同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朗读、讨论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文本。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感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赏析方法,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教”。
五、举一反三,合作探究
1、依据第一节的分析、朗读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二、三、四节朗读方法。经过充分讨论后,让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
明确: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有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二节写了痛苦、追求的祖国,感情基调为痛苦、希望,语调要舒缓;第三节写了新生、希望的祖国,感情基调为希望、欣喜,语调要高昂;第四节写了养育、献身的祖国,感情基调为深情、热烈,语调要高亢、激昂。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模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
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解说: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选用。基础好,学校资料丰富、设备先进或附近查找资料方便的可选用2;基础中等的,可选用1、3。也可综合运用3种方法,勾连起课内课外。)
媒体设计
1、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2、运用文学讲座法,最好事先设计好提纲及思考题,制作成待用软盘,以便在媒体上展示。
3、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数:
课内教读2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能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诗歌,xxx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当代探索诗歌。
(解说:设计这个导语,目的有两个。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引起对新诗的阅读兴趣;二是以尽量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奠定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②学生自由诵读。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xxx先斯基《戈雅》的xxx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解说:先由学生体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识;然后巧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料;最后personname>老师向宽拓展,把学生眼界打开。)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解说: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在引导、点拨中渗透分节概括这一能力训练点,一法多用,一石两鸟。)
②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
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解说: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③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解说: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提这几个问题,有搭桥铺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④诵读全诗。
(解说:再次强化感受。)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xxx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xxx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解说:落实节奏美教学。)
xxx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落实语言美教学重点。)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解说:这两个题目前者进一步落实概括能力训练,后者抓住具体句子并具体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解说:总结学习方法,养成积累习惯。)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五、齐声诵读全诗。
(解说:把感受推向高潮。)
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⑵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⑶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课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艄公”、“辽阔”、“明媚”、“开辟”等词。
2、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我的祖国》音乐磁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观看电影《上甘岭》(可租光碟)或收集了解有关抗美援朝及上甘岭战役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电影《上甘岭》中,炮火硝烟中的志愿军战士唱起了《我的祖国》这首歌。
2、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32课——《我的祖国》。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
二、批注课文题目,初读课文
1、对于这个题目,你在课前了解到了些什么?把你对课文题目的了解批注在课文题目旁边。(本课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这首歌词是著名词作家乔羽所作。)
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把你想了解的问题也批注在课文题目旁边。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5、师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6、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祖国”的?
三、细读课文,思、批结合(一)学习一、二小节
1、齐读一、二小节,结合批注谈谈你读懂了些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注,全班交流。(字词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
3、从这两个小节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议一议,并把自己想象到的情境批注在课文旁边。(祖国的江河帆影飘动,百舸争流,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
4、全班交流自己读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出示展现祖国美景的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5、如此美丽的祖国,怎能不让志愿军战士们热爱,怎能不让他们思念,又怎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呢!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小节,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学习三、四小节
1、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祖国,也是英雄的'祖国。自由读三、四小节,边读边批注。
2、把你批注的朗读后的收获和问题在小组内和伙伴交流。
3、通过在小组内交流,你批注的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问。(如学生对“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提出疑问,师可借助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大干快上”、进行祖国建设的生动场景,帮助学生领会。)
5、把全班交流后的收获批注在课文旁边。
6、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小节。
(三)学习五、六小节
1、运用前面“读、思、批”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自主学习五、六小节。
2、全班交流自学所得,共同解决疑问。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五、六小节。
四、再创情境,感情升华
1、美丽、强大而又富有朝气的祖国唤起了志愿军战士浓浓的思念,滚滚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2、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更美丽、更强大的英姿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对此,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伟大的祖国说?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艄——稍、捎、梢、哨、消、悄辟——劈、壁、避、臂豺——材、财
2、练习书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我的祖国
美丽
祖国
强大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