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2025/09/15教案

此篇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

谈迁立下什麽志向?2他最终成功了么?

相机板书: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1.指名说。

2.(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

1.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书稿的遗失为什麽被称作厄运?

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3.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课件)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读的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指名说。

4.(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指导朗读体会。

5.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大家想看看吗?(课件展示《国榷》)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麽?

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6.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课件)《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翔实可信)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5、指导朗读。

三、作业

1.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词。

2.课后作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

2、师: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是何等的伟大啊!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

三、全班讨论、交流。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理解:家徒四壁。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理解: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理解: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

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

四、学习第三段。

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四自然段。)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六、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七、作业。

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请摘抄写在本子上。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中,同学们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谈迁的厄运。

2.揭题,厄运如此,那他是怎么面对的?

读题,提示注意“信念”。

3.那什么是谈迁的信念呢?在课文哪里能看出来?

二、选读句子,理清情感轨迹。

谈迁第一次完成书稿,又遭厄运,我们曾深情地读过重点语句,我们再读读,想想他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1.读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①指导读句子。②初稿完成了,他的心情怎样?

2.读句子:“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①指导读句子。②书稿被盗,心血化为乌有,他的情感怎样?

3.面对这一厄运,他无比心痛,他是不是因此一蹶不振,被淹没在沮丧的情绪之中呢?

4.指名读句子:“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定决定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①指导读句子。②这是什么样的情感?

三、学习第三段,探索“打不垮”。

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写的是什么。

2.坚定的信念还需坚强的行动来保证,谈迁有什么行动,指名读句子。

3.读句子,从句子中划出能反映他行动的词语。

(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小结,工作是辛劳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坚定的)。他用行动证明他没有被厄运打垮。

4.有了持之以恒的行动,“打不垮”才不是一句空话,信念才能变为奇迹。

谈迁的奇迹是——(一串数字足以证明)

5.读了这些,感受到谈迁的情感是怎样的?(自豪)

四、学习第四段,拓宽道理。

1.文章讲了什么道理。

2.指名读第四段。

3.我们刚在课堂上说过什么道理。(“坚定的信念还需坚强的行动来保证”“有了持之以恒的行动,‘打不垮’才不是一句空话,信念才能变为奇迹。”

4.你还能总结出什么道理,用精炼的语句说说。

板书: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书稿被盗 立志成书

喜悦

心痛 自信

坚定

自豪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2、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情感态度: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时间安排:3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内容

1.“厄运”“信念”指什么?

2.出示词语,了解大意。

二.学习课文

(一)、走近《国榷》,体会谈迁信念的坚定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国榷》信息的句子来。

2、交流、引导理解句子

3、感情朗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公开课教案设计

(二)、信念遇挫,感受谈迁的不幸

1、过渡:经过20多年的努力,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谈迁欣喜若狂,然而,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国榷书稿被盗了)

2、品读重点句,体会谈迁心情

(三)、信念坚定,再次撰写国榷

1、过渡:一句“从头再来” 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该有多难啊!更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为在有生之年完成书稿,谈迁是怎样做的。

2、自主学习

3、品读交流句子

(四)、过渡:“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引读句子:“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谁来借助文中的语言介绍一下这部新的《国榷》。

理解“名垂青史” 。谈迁为什么名垂青史?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你有什么收获?

2、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3、是啊,尽管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因为他们心中都有——(齐读课题)因为他们知道——(背诵最后一段)

4、老师这里有一首歌,要与大家分享。《从头再来》。

四、布置作业

板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下落不明

《国榷》 从头再来 (信念在,希望在。)

名垂青史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读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

2、指名填空。(提示: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附带指点“榷”字的写法。)

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一边读一边画。

4、汇报:找好了吗?老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他念到的你画下了吗?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如果没有你得帮他补充。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一出问题立刻纠正。

三、课堂小练习。

1、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要求:如“我看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按老师的说法来说,你能吗?)

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看谁想的多。)

4、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1、谈迁立下什麽志向?2、他最终成功了么?相机板书: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article/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1、指名说。

2、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

1、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书稿的遗失为什麽被称作厄运?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3、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指导朗读体会。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读的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指名说。

4、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指导朗读体会。

5、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大家想看看吗?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麽?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这真是:“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6、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 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板书设计: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翔实可信)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篇5

知道这首歌是什么吗?从头再来,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够从头再来? (课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也许很平凡,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敢于从头再来。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一、

1、今天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谁有着这厄……信念?他的信念是什么?((板书))

2、是的,谈迁的一生,不管是遭遇的厄运还是坚持的信念,都与一部叫做《国榷》的史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3、能够写出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谈迁,遭遇的厄运是什么?面对厄运的打击,谈迁又是怎么做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见证这位伟大的史学家写就的关于信念的最辉煌的篇章。

二、

1、谈迁遭遇的厄运是什么?为什么一部书稿被偷就是厄运了呢?

2、为了完成这部《国榷》,谈迁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与代价?请同学们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认真读一读。

交流 :

(1)出示:经过20多年……《国榷》。

这句话中有几组数字。数字是枯燥的,但组合到文章中却有别样的意味。当这些具体的数字跳入你的眼帘,你读懂了什么?哪个数字让你深有感触?

“20多年”“50多岁”:说明时间之长。据了解,谈迁从28岁开始编写《国榷》,到53岁结束,共经历了26年的时间。

“400多万字”:400多万字是多少?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本每一页都写满字,大约有4万多字,400多万字相当于多少本语文书?100本!更何况在古代,是用毛笔写作的,书稿摞起来会更高。可见《国榷》书稿的工程极其浩大,真的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鸿篇巨制”。

“6次修改”:我们平常写作文,大约在400字,你能修改六次吗?国榷相当于1000多篇作文,谈迁足足改了六次。你能感受到谈迁什么样的治学态度?

看似平常的数字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谈迁编写国榷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心体会,读出这些有生命的数字吧。指名读。

(2)出示:“一百多里路。” 7000多个日日夜夜,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其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 自由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一点是多少?“一百多里路”有多远?)

为什么要步行去抄写?他四处抄书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可能会遇到什么?

谈迁这样风餐露宿,啃干粮喝冷水去抄史料只有一次么?为什么这么确定?

编书难,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难上加难啊。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普通的日子。 (指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打击”

1、26年,谈迁从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终于完成了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他心中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然而,正在这时,祸从天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板书)书稿

2、(出)“二十…致命…”自由读读这句话,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偷走了什么?

3、这一年,谈迁55岁,在人生70古来稀的中国古代,体弱多病他已经走到了生命中最后的光阴。所以,书稿被偷,对谈迁来说可真是——致命的打击,更是——厄运啊!

能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吗?(指读)

4、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一个无比坚强的老人,却发出这样的长叹,谁能读出谈迁此时的痛苦。

5、经历了这样的打击,谈迁垮下去了么?从哪里看出来?(板书) 。什么原因让他很快就挣脱痛苦?

四、默读。

是的,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那谈迁为了编写新的国榷,又是怎么做的?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边读圈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语和句子。

1、交流

①“……4年的努力……初稿。”第一部20多年,这部只用了4年,他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劳动量。

②“四处寻访,广泛搜……遗迹。 (“亲自”:谈迁做事一丝不苟,有着严谨治学的态度。 “四处寻访”:他访问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足迹遍布北京大街小巷。)

③“一袭破衫,终日奔波……风沙中” ( 谈迁在北京的生活怎么样?整天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衫,生活贫穷而又艰苦) 从“终日”你体会到什么?(奔波、忙碌的身影)

(课件)据史料……时间。(指读)也许,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也许,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也许,那一次他病倒了……这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为了心中那份信念,四年多,他顶烈日,冒风雪,带伤痛,从早晨奔走到黄昏,多么令人钦佩啊!

“……年老体弱,奋笔疾书,……已经不多了。”一天劳顿下来,已是筋疲力尽,本该好好休息,但谈迁,读——他为什么要奋笔疾书?(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短暂的人生赛跑。)

2、这段话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谈迁?

3、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才从厄运中走出来,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他本人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从头撰写,看似简单,如果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4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从文字中感受谈迁那份坚定的信念。

五、学习最后一段。

1、短短64年的生命历程,谈迁用其中最精华的30几年为我们演绎了一曲抗击厄运,坚守信念的赞歌。他用自己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可以对谈迁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说)

3、让我们再次读这句朴素的话语,让它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永远地记在心中。齐读。

六、搜集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谈迁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也都和谈迁一样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们也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格外绚烂。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再交流。

七、重放《从头再来》。

同学们,伴随着这激昂的乐曲,我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老师想告诉大家,咱们的生活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在航行中很可能会有大风大浪,但不管遇到什么,请记住: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我们就有机会从头再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