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导入。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
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
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1、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
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
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 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我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3、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 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3、 接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老师画“井”简笔画)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请学生贴小鸟图和青蛙图的位置)
3、看插图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小鸟和青蛙进行了几次对话?
(师范读2——7自然段,生倾听)(它们为天有多大的事争论。(师板书:天有多大?)(一共进行三次对话2——3自然段是第一次对话4、5自然段是第二次对话,6、7自然段是第三次对话。)
4、青蛙和小鸟见面了。谁愿意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第一次对话?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一百多里有多远?你能说出来吗?
5、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思考:
(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
(2)青蛙的观点是什么?
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3)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4 )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小结: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全班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学习课题。
二、导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课件列出生字,叫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五)、细读课文,深入领会: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六)整体综合: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三、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写出青蛙和小鸟的性格,喜欢其中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抓住学习内容,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
3、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在教学中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特点】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朗读对话,全力为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坐井观天、无边无际。
2、学习朗读对话,读出对话双方不同的语气,从对话中体会双方的不同态度。
3、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重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
1、直接揭题,学生读课题。
2、理解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积累词语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已读得最好的或最喜欢的自然段画上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图上井沿指什么地方?并把这个词语写在旁边。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1)学生自由读。
(2)抽读交流。
(3)归纳小结:朗读对话,一要注意语气的轻重,二要分清对象,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那句话是谁说。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3、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练读。
(2)交流点拔。
(3)学习词语:无边无际
4、自由朗读第三次对话。
(1)用一就的句式练习说话。
(2)小组探究:青蛙和小马都笑了,他们笑谁,笑什么?
(3)小实验:用书卷成筒看看,能看多大。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小组讨论: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
3、归纳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知道了什么?
五、练习内化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本剧《坐井观天》。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3个生字。
2、读熟“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通过查资料或向家长请教,了解有关天文的简单常识,如:地球、月亮、太阳、宇宙的大小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查找资料,不对资料的多少作要求,只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课外知识。)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成语,你还记得哪些?(自由说,可以说自己在课外收集的成语。)
2、谈话:这些成语常常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题,释题。(板画一口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补充课题: 坐井观天。
2、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及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指名教读。自由读,巩固记忆。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重点教读“信”。
4、提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引导质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词不懂,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在黑板旁边简单标注。)
你能帮助同学解决这些困难吗?(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其他问题咱们一边读书一边解决。
三、朗读感悟,初解寓意
1、图文结合,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争论或对话、谈话。)
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板画青蛙和小鸟或贴图片。)
2、自由读课文,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话。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无边无际”和“井口那么大”)
4、你认为谁的看法对?分组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5、集体交流:引导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劝告的语气)
6、过渡:看来真的是青蛙弄错了。聪明的小朋友再帮青蛙找找,他还有什么错?(引导理解小鸟和青蛙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7、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语气。
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对话。
四、启发思维,引导总结
1、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
2、老师归纳小结寓意。
3、明白了“坐井观天”的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谈话: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沿、际”两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
2、青蛙、小鸟图片。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前板画)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这就叫——坐井观天(师板书)(齐读课题)
二、新授:
1、 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读)
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哪里?(生答)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生字卡片“沿”,带拼音读。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2、 师:我们知道了“沿”的读音和用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出示田字格),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说,师范写、生写四个)
3、 同学们字写的很棒,相信课文读的更好 , 我们打开书,继续走到青蛙和小鸟身边吧!谁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指生读。
4、 师: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5、 同学们读的多好啊,就这样,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自己读一读他们的另外两次对话。
指生读,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有多大?)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师:什么是大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师:这个词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边际。(出示沙漠、大海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6、 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青蛙也是这个故事当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谁认为自己能读好青蛙说的话,你也勇敢地举起手来。
7、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
8、 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卷好的纸筒,也请同学们用井底之蛙的眼光来看看这个世界吧!(指生看纸筒,说感受)
师: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想想我们还学过哪些词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生汇报词,齐读)
出示古诗《登鹳雀楼》,齐读。
师:可是青蛙不懂得这个道理啊,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6、7段。(生齐读)(师出示“信”生拼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生答)
师:单人旁加个语言的言,中国人崇尚信义,意思是做人应该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言而有信的人。谁能用信来扩词?
9、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课后扩展:
1、 读儿歌。
2、 太阳、月亮、地球哪个最大?哪个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