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此篇文章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1
鲁滨逊由于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生存下来。后来,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可怕的食人族鲁滨逊从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个野人,起了名字叫做“星期五”。直到二十八年之后,鲁滨孙才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英国。
作家丹尼尔·笛福(1660年5月6日—1731年4月24日),17—18世纪英国作家。本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生活在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4年4月之久,四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鲁滨逊漂流记》的书,我深深地被鲁滨逊那种积极乐观,不畏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到海难,被冲到一个荒岛上,他没有放弃,而是坚强的'面对,他为自已建造了一个房子,寻找到了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他还种植粮食,蔬果、养动物,把荒岛改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小村庄。
鲁滨逊的顽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鲁滨逊在岛上没有生活用品,于是他就自已做衣服、帽子,木桌、坛子、碗碟等各种生活用品。可见他是多么顽强啊,能在逆境中生存。我们应该向鲁滨逊学习。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以前很想学双节棍,爸爸买了回来教我,刚开始练才发现原来不小心打到自已是很痛的,看别人玩觉得很好玩,原来学起来是很难的。因为怕痛和怕辛苦,最后我没有坚持学下去。这本书让我下定决心,从现在起我再拿起双节棍,一定要把它练好。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3
这是一部广为流传的文学巨作,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善良,充满斗志,体现了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鲁滨逊是个爱探险的.人,他乘坐的船在美洲附近触礁沉没,除了鲁滨逊死里逃生,爬上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外,其他人都葬身海底。更糟糕的是,这个小岛一片荒芜,没有人烟,四周一片寂静。
但鲁滨逊并没有气馁,他想尽一切办法把船上有用的东西都搬了下来。他住在山洞里,并且在岛上找到了山羊和水果,进行了大量的养殖,种植,生活过的安逸极了。在这座孤岛上,鲁滨逊靠着他那坚强的意志,在岛上生活了整整28年。
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生存下来,除了勇敢坚毅,还有乐观。
一次,鲁滨逊无意中把一个布袋中的谷壳倒在了墙角,过了几天,竟长出了绿色的茎干,不久就长出了谷物。从此,鲁滨逊一到雨季过后就撒下一些种子来试验。几年后,鲁滨逊就成了个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获。
鲁滨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4
好书如船,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好书如光,照亮我们漆黑的心房。《鲁滨逊漂流记》带给了我一次冒险经历。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少年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暴雨的袭击,船上的人都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他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被一艘英国传救走的故事。
书中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它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只有付出实际行动去完成才有意义,有价值。光想不做,永远也不会成功,也无法得到一切所想的`东西。
每次翻开《鲁滨逊漂流记》,我的感悟都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5
3艘帆船,从韭菜岙沙滩码头出发,在海上漂流至竹屿岛差不多两小时行程。
陪伴这一行人的,还有一艘装运队员行李和生活补给(矿泉水和泡面)的快艇。
当日上午天气炎热,但是风浪却很小,帆船行驶平稳,几乎未遇大浪。天空海阔,自由前行,这是帆船独特的体验。
中午11点多,帆船到达竹屿岛码头靠岸,一行人需要徒步上行山道,再翻山去露营基地。因为需要在附近无生活淡水未修复好电力的'无人岛上生活24小时,队员们带去了足够多的生活用品和物资。一伙人负重登山,汗如雨下。到达竹屿岛上天然大草坪上方的废弃管理房时,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大家停留休整,补充水分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