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动物的教案

2025/09/16教案

此篇文章动物的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动物的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动物猜谜歌》。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即时贴直线两条,勾线笔,白纸。

2.孔雀、小猫、大象、长颈鹿谜语图谱一份。

3.动物ppt。

三、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会引题

1.教师:今天我们的活动室可真热闹,不仅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还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都有谁?

2.教师:小动物们来这里是要参加一个动物猜谜会,你们想要参加吗?

(二)多种形式演唱猜谜歌曲

1.学唱猜谜歌曲—孔雀。

(1)教师:这里就有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教师有节奏的念谜面歌词)

(2)教师:这是什么动物?

(3)教师范唱歌曲《动物猜谜歌》

教师:这谜底和谜面还可以唱!我把谜语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给你们唱一唱?

教师: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句?(重点学习: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

(4)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5)以问答的形式教师唱前一段,幼儿唱后一段。

2.学唱猜谜歌曲—小猫。

(1)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很会猜谜,接下来,再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教师有节奏的念出新的谜面。)

(2)师幼对唱。

教师:那小朋友能不能唱着来告诉老师?

教师:我来唱第一段问,你们来唱第二段答。

(3)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首歌曲的谜面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是个数字秘密,你们有没有发现呀?

3.学唱猜谜歌曲—长颈鹿。

(1)教师:再请你们猜猜,还有什么小动物?

(2)教师:谁能用唱的形式回答出来?(幼儿直接从“锉锉锉”开始唱谜底。)

(3)幼儿分男女两组对唱。

4.学唱猜谜歌曲—大象。

(1)教师:我这里还有一个谜语,有谁能用我们刚才说谜面的方法把它给有节奏地念出来?

(2)教师:我也来试着念念看。教师念谜面,幼儿直接从“锉锉锉”开始唱谜底。

(3)教师:我们一起直接把谜面谜底给唱出来,好吗?

(三)尝试按节奏创编歌词。

1.编小狗猜谜歌。

(1)教师: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说,猜谜真有趣,你们能帮小狗编个谜语吗?

(2)幼儿说,教师画。

(3)幼儿问,老师答。

2.编小鸡猜谜歌

(1)教师:叽叽叽,叽叽叽,小鸡也来了,你们能帮小鸡编个谜语吗?

(2)幼儿说,教师画。

(3)幼儿问,客人老师答。

3.创编延伸

(1)教师:你还想帮谁来编个动物谜语,让大家来猜一猜呢?

(2)教师: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的谜语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吗?(3)教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还有许多有趣的谜语,等会儿,我们回教室再来编编动物猜谜歌,让其他同学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与意见

动物猜谜歌》这首歌曲活泼欢快,简单易懂,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猜谜、对唱猜谜、尝试创编歌词等游戏环节,引起幼儿对歌曲创编新词的.兴趣。这首曲子的特点在于用接唱和对唱方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节奏、歌词之后按节奏进行创编,在活动中我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方法就是根据音乐内容设计了游戏环节:一是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接唱和对唱游戏,当幼儿在初次掌握“知道知道这就是……”乐句后,教师利用点唱游戏加强孩子的接唱能力。二是利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接唱和对唱游戏,在幼儿完全掌握歌曲规律后,发挥孩子们的创编能力,达到创编目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还太少了,有的讨论的话题,都自己早早的给予答案,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发现并讲述。比如:《动物猜谜歌》与其他歌曲不一样之处,谜面内容每句5个字的规律。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要上好一节课要考虑全面,每一个细节都要想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虚心地学习,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动物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如愿以偿”的意思,知道动物的特点与所安排的“职业”的内在联系,学习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2、感受大猩猩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了解“找到自己长处”的重要性。

3、乐于交流,积极思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大猩猩、龙虾、青蛙、袋鼠等动物图片若干张(ppt形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入

提问1:“小朋友们,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职业’是什么意思?”(长大以后要做的工作)

提问2:“你知道的职业有哪些?”

提问3:“小朋友们知道那么多的职业,真厉害,老师真佩服你们。不过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的地方,你们一定没去过。看,动物职业介绍所,你觉得‘动物职业介绍所’是什么?”(给小动物介绍职业/工作的地方)

过渡:“动物职业介绍所最近可热闹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ppt)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进行第一次故事讲述,并出示ppt图片。

提问1:“小动物们是怎么解决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难题的?”(找动物职业介绍所)

提问2:“谁能告诉我,动物职业介绍所有哪些客人?(龙虾,青蛙,袋鼠妈妈,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问3:“你知道龙虾、青蛙和袋鼠妈妈原来的职业是什么吗?它们为什么找大猩猩所长重新介绍工作?”(引导幼儿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进行完整讲述)

2、教师进行第二次讲述,采用分段形式。

提问1:“这里有个好听的词,‘如愿以偿’(希望的事得到满足),它是什么意思啊?”(可以通过情节——小动物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

——引导幼儿推测)

提问2:“来到动物职业介绍所的客人们的的'新职业分别是什么?”(包括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问3:(发挥了小动物的长处)

三、延伸部分(出示ppt图片)

提问1:“龙虾、青蛙、袋鼠妈妈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动物职业介绍所来了太多的客人,大猩猩所长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只好请小朋友们给他做助手,这些小动物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呢?”

四、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提问1:“现在,老师要问一问,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猩猩所长是怎样的一个所长,为什么?”(1)热心,为小动物介绍工作(2)细心聪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2、引导幼儿了解“找到自己的长处”的重要性。

提问2:“龙虾、青蛙和袋鼠妈妈因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大猩猩所长因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小朋友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了解自己的长处)

园任导师评议:

1、活动效果基本不错,教师逻辑性强,提问简明直接。

2、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运用“因为…所以”句式时灵活度不够,可以将句式要求直接明确的告诉幼儿。

活动反思:

1、活动目的基本达到,在帮助幼儿掌握“因为…所以”句式的方式上过于单一,应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加强练习。

2、讲述故事时情绪元素不够,应更有激情。

动物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然界中各种动物脚的数量是不同的,激发幼儿对动物的脚产生兴趣。

2、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充分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音乐

《小动物走路》进场

二、感知活动

走进动物世界,观察动物的脚的数量。

三、猜想活动

故事《勤劳的人》

1、猜想环节:老大养的两只脚的动物可能是谁呢?

老二养的四只脚的动物可能是谁呢?

老三养的六只脚的动物可能是谁呢?

老四养的八只脚的动物可能是谁呢?

2、总结;大部分的动物都是有脚的,只是它们脚的`数量各不相同,有两只脚、四只脚、六只脚、八只脚,也有一些特殊的动物,比如海星有五只脚、竹节虫有许多脚、还有的动物没有脚等等,小朋友们以后可以慢慢了解。

四、游戏:猜猜我有几只脚?

幼儿看PPT上出现的动物,说说它们各有几只脚。

五、自选操作活动

1、画脚

2、给动物找家(根据动物的脚分类)

3、夹脚

动物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

2、能抓住动物的外形、脾气、习性等特点以及与作者之间的故事,按顺序介绍。

3、抒发情感,能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的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

2、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群动物朋友,(出示课件)你们观察,它们是谁?(小狗、小猫、小白兔、小鸭子等),可适当请几位同学就你喜欢的动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其他同学根据他们表演的特征猜猜各自表演的是什么?(通过激趣导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小组交流观察体验与感受

结合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讨论,描写好动物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

(一)外形特点:头部、四肢、尾巴、毛发、身体等。(播放PPT)

(二)生活习性特点:喜好、活动、饮食、脾气、性格、睡眠、生活环境等。

三、出示范例、指导写作

(一)拟题

1、直接点明要写的动物。如《小白兔》、《小蜗牛》《可爱的小猫咪》等。

2、动物名称加上动物的昵称,如《小狗“思思”》 《可爱的小鸭子“笨笨”》。

3、直接用昵称为题,如《“红袍将军”》,《高傲的“海军上将”》。

(二)写作步骤

先观察→后拟题→再作文

(三)描写小动物还应注意什么?

1、要突出重点。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也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要抓住最典型的特点来具体描写。

2、要细致地描写。准确地使用形容词、动词,再现出小动物外形特点和活动情景

3、要条理清楚。部分到整体;总分结构。

四、学生习作,展示作品,集体探讨,教师点评,学生修改。

用自己的话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外形、脾气特征,生活习性怎样,与自己发生过哪些趣事)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鸭子,学会了从部分到整体来描写动物,以及通过与自己发生的故事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随时随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安全提示:下课了,同学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

动物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儿歌。

2、学习用词汇:蓝蓝的、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等来表述图片。

3、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四幅不同动物的家背景图片,小动物图片(小鱼、小鸟、螃蟹、小马。)

2、小动物胸饰(小鱼、小鸟、螃蟹、小马、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家》照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自己的家)刚才,你们看到的就是贡老师的家,我的家就住在新都苑。那你们的家住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2、帮小动物找家

(1)逐一观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运用词汇表述小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了,可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师出示小鸟图片)你们看它是谁呀?(小鸟)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呢?(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都不错,可是小鸟最喜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空就是小鸟的家。师追问:天空是谁的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出示天空图片)那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师幼共同说数遍: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2)(出示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鱼的家

师:小鸟找到家了,看谁也来找家了?(小鱼)那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小河)你们看小河的水怎么样?(清清的……)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小鱼的家)(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要有重点地引导用儿歌中话来说: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3)(出示小马、螃蟹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马、螃蟹的家

师:绿绿的草原是小马的家;

有关动物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动物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