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班会教案
此篇文章寒露班会教案(精选3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寒露班会教案 篇1
了解寒露
在寒露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寒露的由来、时间、习俗等,带领宝贝们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认识寒露,了解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同时,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幼儿自主操作
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枫叶并指导菊花和枫叶绘画、折纸等DIY手工活动。
★秋季食品DIY
带孩子制作花糕、寒露汤、秋季水果DIY。
★诵寒露
3首寒露诗词,在诗人的笔下,秋意浓,秋思长。
《初到陆浑山庄》
唐代: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代: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代: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秋游
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户外亲子秋游活动,比如赏菊花、看秋叶、看稻田、爬山、垂钓等。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观红叶】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秋风多情,将相思寄于一片秋叶,相思便红了满树。将相思寄于一棵枫树,相思便红了满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愈红,相思愈浓。满山红枫,便是漫山相思。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人间如此多娇,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趁秋意正浓,寒冬未至,携一二好友,赏美景,吃花糕,也别有一番风味。
★【赏菊花】
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只剩花枝在寒风中飘摇。
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
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寒露班会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寒露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露班会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露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露班会教案 篇2
寒露节气知多少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南迁,“先到为主,后至为宾”,早些到达南方的大雁会先安下家,那些晚到的大雁就会被当成宾客一样对待。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天气进入深秋,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
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后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为秋天的大地带来一抹金黄。
寒露习俗
1.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地,重阳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2.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3.喝菊花茶
十月又称“菊月”,虽霜寒露重,却是菊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时节。在寒露节气,小朋友们动手泡一壶菊花茶,一起品尝,闻着菊香味入口,味道清香可口。
寒露班会教案 篇3
寒露简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古时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剌,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教育教学活动
识寒露
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节气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事的关系。
泡菊花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天气冷了,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成为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老师带着孩子们动手泡一杯茶,品尝秋天的味道。
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在发现中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寒露的习俗和意义,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所在,在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中也必能将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温馨提示
寒露将至,秋意渐浓,小长假结束,恰逢近期气候不稳定,疫情反复,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正处于调整期,寒露将至,气温骤降,孩子们免疫力较低,易多发疾病,我们在这里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及时为孩子添衣保暖,谨防生病。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每天吃好一日三餐,补充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千万别让“秋乏”影响孩子的食欲哦!
1.幼儿对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上火、营养不良等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家给幼儿进行补充,如:牛奶、水果、易消化的食物等。
2.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秋燥食粥最适宜。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的冷食,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及时补充水份,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的能量。
寒露班会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寒露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