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2025/09/17教案

此篇文章《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1

这一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和数的顺序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虽已上好,但留给我学习、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

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 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 ;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教学时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多样化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

练习题形式多样,难易程度不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课上,我设计了数字大比拼、猜一猜、写写比比、写数游戏等练习。特别是最后的游戏,每人写一个你喜欢的数,同桌比比大小,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个位是7的把卡片举起来,大于70的数到前面排队,从小到大。实际上这是综合性很强的练习题,把课堂气氛推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2

《10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会写、了解数序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估数和认识更大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两位数和一位数的)这是学生所熟悉的,让他们选其中的两种商品比较它们的价格,哪个贵,哪个便宜。并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对于这些价格,学生能很快的说出谁贵谁便宜,但有些学生却并说不出原因,因此,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能唤起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压岁钱多。(三位数)让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提示写出每个人得到的压岁钱,帮他们排排序,然后再说一说谁的压岁钱最多,谁的压岁钱最小,你是怎样想的。在这里既复习了1000以内数的写法,又让学生自己比较大小,自己学习了新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比较后,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比较方法。在这里,我只是引导学生有梯度的自主构建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两种情况下,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有趣味性,有梯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练习时我设计一系列的游戏闯关活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闯不同的关,这样既有趣,而且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信心。

4、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待规范,课堂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由于都是学生很熟悉的情景,学生都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老师没有很好的疏导,只是强制压下,以致打击一些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总是重复,不精炼,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语言。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3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我个人认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更偏向于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

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女生队与男生队的“抽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比平时更高了,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我对本节课的新授环节设计如下:我把“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预设在三场次的“抽数比大小”比赛活动中。第一场:将抽到的数先放在个位上,再依次放十位、百位、千位,从这一游戏环节中学生深刻感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场:将抽到的数先放于千位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第三场:由自己决定将抽到的数放在哪位,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及时将学情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给于学困生辅导。

一堂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来,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还算不错,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看来,有效教学其中一条重要的理念是——拿捏好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理念的度,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4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学生学习的基础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仔细研究了课本、教参、学习巩固以及名师课例。这节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变得简单的过程。总结下来,这节课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学习过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所以在复习导入环节,我设计了59<68、78>72等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让孩子说说比较方法。最后小结,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想他们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一个中间数做参照,以59、68为例,选60作为参照,59比60小,68比60大,从而确定59<68。也可以想数的组成,59里面有5个十,而68里面有6个十。在次基础上,孩子比较940和189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先让孩子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

比较940和1899这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很快说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这个结论。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启发孩子,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孩子说,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还可以想什么呢?学生说还可以想数的组成,940是9个百,1899里面是8个百。这时我追问,1899是有什么组成的?1个千。1个千相当于几个百?10个百。还可以考虑什么呢?在数线上的位置,这个孩子没有说出来,我给他们点了出来。经历这样丰富多彩的思考过后,我们小结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接下来,我又引导,你还有相似的结论吗?生两位数小于三位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等等,最后得出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这个比较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

每个知识点的生成,我都让孩子自然参与,自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后,才展开交流思辨。就拓展延伸这道题,3、0、8、9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孩子们很快得出最大的四位数是9830,最小的是多少呢?小孩子写8309,还有的写3098,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让孩子在消息栏讨论,最后得出3089是最小的四位数。那第二大是多少呢?第二小是多少呢?让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碰撞,最后得出,个位和十位互换得出第二大,第二小。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不足,时间把控依然是我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学生想不出来时,有几次没有管住讲的冲动。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5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我个人认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更偏向于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

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女生队与男生队的“抽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比平时更高了,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我对本节课的新授环节设计如下:我把“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预设在三场次的“抽数比大小”比赛活动中。第一场:将抽到的数先放在个位上,再依次放十位、百位、千位,从这一游戏环节中学生深刻感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场:将抽到的数先放于千位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第三场:由自己决定将抽到的数放在哪位,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及时将学情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给于学困生辅导。

一堂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来,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还算不错,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看来,有效教学其中一条重要的理念是——拿捏好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理念的度,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篇6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学生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我在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能在引导下把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位数相同时和位数不同时两种情况,由于亿以内数位数较多,如果不把原数分级,很容易数错位数,在课堂上我忽略了这一点,只强调让学生知道比大小时先数数的位数,却忽略了让学生找出什么样的方法去数位数不容易出错,在堂上作业的时候,部分学生采用了把数进行分级再比较的方法,很有效也很准确,但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能及时在课堂上加以引导,需要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进行补救。

在本次课堂本仍然暴露的问题是:小组里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比较少,每次上课都是那几个同学,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第一次上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很多学生举手去数数,那是因为他们会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胆怯,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课堂上下,要多鼓励这样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才会绽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