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2025/09/17教案

此篇文章《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地毯下的尘土》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本单元所选的四篇童话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下,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课程标准里提到“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地毯下的尘土》这篇童话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勤劳能干、诚实善良的童话形象,并且通过童话故事的讲述告诉我们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在学习这篇童话时,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米妮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我把它称之为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课堂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把它称之为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故事深意,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二、说教法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浪漫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并不难分析。且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1课时的时间内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学法

学习这篇文章要用朗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并在分析人物形象和口语锻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就是人的美德。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引

1、情景设计

放映《白雪公主》的幻灯片。

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它的体裁学生:童话(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放映幻灯片)

回顾上学期学到的〈〈犟龟〉〉等童话作品,并回顾童话的特点。

明确: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幻灯片)

引入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等人物。明确白雪公主之所以得到小矮人们的帮助,是因为她的善良、纯洁。并让学生表达“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从而调动课堂气氛的活跃。

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欣赏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现在我们将有机会走近十二个小矮人的世界,去看一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童话故事。

3、书写标题:地毯下的.尘土

作者:莫德·林赛,美国作家。(幻灯片)

(二)诵读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向地毯下的尘土,去探询那里发生的故事。分角色朗读全文。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解释:被褥真挚葱茏眷顾津津有味(幻灯片)

(三)品析课文

(1)朗读结束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明确: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幻灯片)

(2)问题探究:

a找出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

提示:①父亲去世早,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洗盘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的

②自己出去找工作,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一个半圆——动作描写(幻灯片)

b找出文中描写米妮善良诚实的语句

“米妮把脸……尘土!”它写出了米妮的诚实——心理描写(幻灯片)

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说一说这些描写是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

明确:正面描写。(学生回答)(幻灯片)鼓励,并引导除了正面描写还有什么描写?

明确:侧面描写。例子?(幻灯片)

明确:小矮人非常“高兴和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晚上小矮人们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以上这些都是从侧面描写小姑娘的勤劳能干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放映幻灯片)

(四)交流探讨

(1)童话题目是“地毯下的尘土”,可地毯下的尘土却在课文较后面才出现,换成“勤劳的米妮”或“诚实的米妮”行吗?

解惑:《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讲故事的关键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题的一个主要内容。

(2)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惑: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五)课堂口语练习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地毯下的尘土》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本单元所选的四篇童话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下,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课程标准里提到“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地毯下的尘土》这篇童话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勤劳能干、诚实善良的童话形象,并且通过童话故事的讲述告诉我们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在学习这篇童话时,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米妮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我把它称之为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课堂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把它称之为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故事深意,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二、说教法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浪漫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并不难分析。且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1课时的时间内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学法

学习这篇文章要用朗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并在分析人物形象和口语锻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就是人的美德。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引

1、情景设计

放映《白雪公主》的幻灯片。

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它的体裁学生:童话(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放映幻灯片)

回顾上学期学到的'〈〈犟龟〉〉等童话作品,并回顾童话的特点。

明确: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幻灯片)

引入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等人物。明确白雪公主之所以得到小矮人们的帮助,是因为她的善良、纯洁。并让学生表达“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从而调动课堂气氛的活跃。

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欣赏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现在我们将有机会走近十二个小矮人的世界,去看一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童话故事。

3、书写标题:地毯下的尘土

作者:莫德·林赛,美国作家。(幻灯片)

(二)诵读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向地毯下的尘土,去探询那里发生的故事。分角色朗读全文。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解释:被褥真挚葱茏眷顾津津有味(幻灯片)

(三)品析课文

(1)朗读结束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明确: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幻灯片)

(2)问题探究:

a找出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

提示:①父亲去世早,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洗盘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的

②自己出去找工作,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一个半圆——动作描写(幻灯片)

b找出文中描写米妮善良诚实的语句

“米妮把脸……尘土!”它写出了米妮的诚实——心理描写(幻灯片)

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说一说这些描写是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

明确:正面描写。(学生回答)(幻灯片)鼓励,并引导除了正面描写还有什么描写?

明确:侧面描写。例子?(幻灯片)

明确:小矮人非常“高兴和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晚上小矮人们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以上这些都是从侧面描写小姑娘的勤劳能干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放映幻灯片)

(四)交流探讨

(1)童话题目是“地毯下的尘土”,可地毯下的尘土却在课文较后面才出现,换成“勤劳的米妮”或“诚实的米妮”行吗?

解惑:《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讲故事的关键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题的一个主要内容。

(2)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惑: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五)课堂口语练习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课文位置及作用:

《地毯下的尘土》为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体裁是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及教育意义的童话作品,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因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特别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生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讨论该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教师可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由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字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2、程和方法目标:

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题目的设计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要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从而在生活中进一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四)教学重难点:

品味、理解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及好处,并在作文中运用这些写法。

二、教法学法

课前让学生准备涉及人的(诸如勇敢、勤劳、诚信、舍己为人等)美德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分析,主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概括,这样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回归文本,又尽量避免用简单的词汇来给主人公的性格下定论。对于主人公的美德,可以要求学生联想读过的其它文章,思考哪些人物具有和本文主人公相类似的性格。(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题目、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讨论时教师做适当点评,通过这一讨论可让学生得到道德教育,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说最欣赏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的哪种品质到入新课,(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字词积累

勉强 被褥 葱茏 眷顾 真挚 津津有味

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测预习。

(三)诵读课文时思考问题:

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课文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写她出去找工作,而是从她的身世写起呢?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四)思考和讨论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领会分析主人公的形象,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例如:“‘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心理描写。在激烈的心理矛盾之后,米妮选择了诚实,于是也收获了金币,这也许是她所有美德的回报吧。所以在那以后,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五)交流活动

1、请学生概括米妮的性格,并以“我跟米妮比一比”或“米妮,我想对你说”为题说一段话。(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特点尤其是弱点,针对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应当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

2、系自己读过的故事,想想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样具有令人难忘的'美德。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大致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学生讲述童话故事,旨在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通过这使学生给自己上了一堂很生动的美德教育课。)(多媒体展示: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

3、朗读从“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到“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这几段文字。

讨论:

(1)、作者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这几段文字集中写了小米妮的心理矛盾,“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愿意把它说出来吗?

这一节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引导,要求学生说出真实感受,有很多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经历,比如考试时作弊,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认错;弄坏了集体的东西,却不为所知等等,通过这一节的讨论,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求得朋友的谅解,比忍受内心的自责要痛快得多。

(2)、这一节的内容和故事的题目有着紧密的联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并自己为课文拟一个新的标题。

明确:这几段文字是故事的关键,本文虽然写了小主人公很多美德,但作者着力刻画 的还是“诚实”这一主题,而且通过小米妮打扫地毯下面的尘土获得金币这一情节,告诉读者“只要认认真真去工作,就回得到好的回报”这一道理。用 “地毯下的尘土”做标题,因为它是揭示文章主题的主要内容。至于学生自己为本文设计的标题,只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六)小结

本文的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学到了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去。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发现许多美德,而这些,也许正好是我们所欠缺的。

(七)布置作业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段练习,学习通过描写手段(语言、行动、肖像、细节等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例如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有话可写)

说教学反思

1本设计旨在把课文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并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课文 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

2、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学习用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朗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⑵划出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结合文章结尾部分,把握人物形象及主题。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米妮的美好品质,养成诚实、善良、勤劳、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态度与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毯下的尘土》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地毯下的尘土》在本单元中被安排在第2课。这篇课文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比较好分析。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同时也是一篇值得仔细阅读、品味和借鉴的好文章。这篇童话除了具有语文教育的功能外,还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对当今的独生子女尤有教育意义。

2、文章内容和结构

这篇课文通过神奇浪漫的想像,刻画了一个善良、诚实、勤劳的小姑娘——米妮的形象,内容富有生活情趣,对少年儿童很有教育意义。

故事一开始从妈妈的角度告诉读者,米妮失去了父亲,家里又很穷,还有一个残疾的妹妹.先交代主人公的身世,这是童话故事常用的手法.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妈妈患病而不能工作的时候,又是米妮勇挑重担,自己出去找工作,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故事。米妮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见到了十二个小矮人并答应替他们做家务。小矮人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作者十分巧妙运用心理描写手法,把米妮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好,看来同学们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王国,领略童话故事的魅力。(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只看课文的题目:《地毯下的尘土》,你能想象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学生谈自己设想的.故事)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个童话故事和我们设想的是否一样?

2、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相结合,诵读全文。

3、诵读要求;:

⑴思考米妮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这篇童话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4、学生活动:交流读书体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合作探究:(学生四人一小组,思考、讨论、交流)

⑴学生浏览课文,边读边圈出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句子。并指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⑵哪几段文字集中描写了米妮的心理矛盾?“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四)拓展迁移:阅读下面的童话故事,并完成文后的思考题。

小鸟的智慧

小鸟和老鹰是好朋友,它们都有远大的抱负。在太平洋东岸生活久了,它们决定飞往太平洋的西岸,开拓一片新天地。主意一定,它们就开始做准备,它们采取分头行动的办法,想看看谁会先到达目的地。据说,从太平洋东岸飞到西岸需半个月时间,在路上需多次休息、吃饭、睡觉,没有充分准备是不行的。

老鹰准备了四件东西:一个大包裹,里面装满半个月的口粮;一个大水壶,里面装满水;一只小木筏,是用来休息的;一个急救包,里面装有各种药品,用于不时之需。老鹰对这些东西很满意,它觉得,这样飞越太平洋会万无一失。

当老鹰背起这些东西试飞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这些东西压得它气喘吁吁,它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老鹰想扔掉一些东西,但在它看来,哪一件东西都非常重要,非带不可。而带着这些东西却飞不起来,它陷入一种深深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心情烦躁,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老鹰不知怎么办时,小鸟却早已上路了,它只带了一件物品,那就是一根小树枝。飞得累了,它就把树枝放在海面上,站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就放下树枝站在上面捉鱼吃;困了,就放下树枝站在上面睡觉。半个月过去了,小鸟如愿以偿地飞到了太平洋西岸,那里的大好风景尽收眼底,它为此陶醉了。它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片新天地。

简单让小鸟获得了成功,而老鹰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只能在东岸患得患失,它想得越多离成功越远。

1、你怎样评价这篇童话故事中的老鹰和小鸟?

2、这篇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能力迁移: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片段一:请一位同学表演煎鸡蛋的情景。同学们把这一情景描述出来。

片段二:考试后,老师公布了成绩,你考的不理想,请把你走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去完成:

1、课外阅读童话故事,并写出读书的心得体会

2、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在了解童话特点的基础上,去试着创作一个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小故事。

(关注学生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综合以上内容,我设计如下板书,较直观形象地再现了文章的重点)

地毯下的尘土

米妮————美德勤劳、善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诚实心理描写

金币

四、本课亮点: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是“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说话训练——能力迁移”的教学思路,通过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自我学习的空间,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控制课堂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益。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培养自己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朗读、讨论,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人的美德。

4、通过片断练习,发展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全面地分析、刻画人物形象。

2、培养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对一学生进行评价,赞扬他身上所具有的美德)

师: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生回答)每个同学身上都闪耀着美的光芒,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朋友――米妮,也是美德的化身,今天,我们将随着米妮到童话世界去参加这美德的聚会,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独,得到的只有快乐。(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挑写生字词(听意思写词语)

2、(出示幻灯片)“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因此,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

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美德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中有寓言、神话、小说诗歌,每一篇都在展现人类最基本的美德。这篇文章就出自这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内容中找出评价依据

用上这样的句式:米妮是个_____的孩子,课文第__段这样写道:“______”

2.《陌上桑》一文为了突出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回忆。本文在描写米妮这个形象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谈谈正侧面相结合写法的好处。

四、听读课文,畅谈体会

可以围绕以下话题

1、课文题目与童话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联系,试着换个题目,看表达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2、课文是通过米妮的哪些心理活动表现她的诚实的。

五、说说自己,培养情趣

师:以米妮为镜子,照照自己,谈谈自己身上有什么弱点。

说话题目:《我和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小结

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爻寸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暗示了一个人要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会得到生活中的宝藏。

七、作业

片断练习,任选一题:

1、假若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请你发挥想像,写下下面的情节。

2、米妮回家后有什么遭遇呢?请你展开想象来续写童话。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