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德演讲稿
此篇文章小学师德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师德演讲稿 篇1
当孩子们利用暑假,写了一本有关你和孩子们之间难忘的故事集时,你的心情如何?
当孩子们升入初中第一次考试,考了班级第一,已放学就背着书包向你报喜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当你收到一封封,进入初中的孩子,用她们那稚嫩的语言,对你帮助、教育表示感激的信时,此时,你又是如何的幸福呢?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孩子信中的一个片段,题是《一路的征程,谢谢有您陪伴》。
敬爱的徐老师:
您好!近来您过得快乐吗?有没有想我呀?暑假您都去了哪里?
老师,我从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我就觉得您十分与众不同。之后,面对您我竟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我们曾经我相识过一样。我知道,您知道我的过去,那段使我永远在别人面前抬不起来的劣迹,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洗去的污点。但您没有嫌弃过我,反而用您一颗温暖充满爱意的心驱除我心中的自卑,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拿了别人的钢笔,同学们反映给你后,在班里追查,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谈心,不知为何,不知道是故事的魅力,还是您那宽厚的胸怀感染了我,更不知是什么魅力改变了我!我把别人的钢笔送回去了,并发誓今后再也不做那样的事情了。当您知道别人的钢笔又找到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下课的时候在教室外您摸着我的脑袋说,你是我们班最棒的学生。我相信只要你努力,相信你会成为妈妈和老师心中最优秀的孩子。您的话语使我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变得更阳光,更快乐了。在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如果不是您的鼓励、帮助和严厉的爱,我恐怕不会进步的这样快。在我心中,对您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和感激。
说实话,在母校的六年学习生活中,六年级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因为有你而变得美好。这一年您为我付出了太多,操了太多的心,为了我们白了多少根头发,只有您自己知道。在这里我想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虽然岁月的沧桑是您的脸上爬上了皱纹,但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我们最年轻、最漂亮的班妈,因为您有一颗充满活力和永远年轻的心。”你知道吗,在同学们的心中,你虽然不是朋友,但您的真诚胜于朋友。您不是妈妈,但您对我们的关怀和爱超越了妈妈。
合上信,往事历历在目。记得从她偷拿别人的钢笔风波过后,给他做了几次心理沟通,她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了。我为了继续鼓励她,课堂上,一次不出色的发言,我放大她的优点,你看,她多勇敢啊!路队领诵,为了提高她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快听:“我们班的百灵鸟开始为我们领诵了!”在批改她的第一篇日记《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时,结尾感受的挺好的,我要做风雨中的玫瑰,不要做温室的花草。让她记住这句话,也让给班内学生一个引导,我评了她的作文,她更有自信了,学习慢慢提高了,更可贵的是,有一天放学,她说:“老师我爷爷家的杏熟了,我给您带点吧!。”随口说道:“我一个人吃不甜,大家吃才甜。”没想到,第二天,她带了一大包,我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给她掏钱。她给妈妈说啦!不要钱!好!谢谢***妈。我要把杏分给全班同学吃!这样杏才会更甜!同学们吃着,这么好的教育契机,一定不能错过。忙说:“今天崔小丽给我们分享她家的杏,大家都没有什么话对她说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谢谢你,崔小丽。”小丽,您家的杏真甜”。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听着他们稚嫩话语。这不就是我们想聆听到花开的声音吗?
此时,我想起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要让它发光……”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智慧的去点燃每位学生身上隐藏着的原子能,去开采每位学生大脑中的金矿,去唤醒每位学生身边神通广大的巨人,所以,在班管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有“阳光的味道”多一些说服,少一些专制;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落。让我们用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吧!
小学师德演讲稿 篇2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借师德师风实践活动学习课我就教师如何以身立教、身正为范谈点个人理解,和大家共勉。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时代的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否则,错误地理解师德内涵不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不良后果,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理解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
其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行业的特点,人们应尊重行业的特点,应尊重学校那样的育人圣地。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这时具有教师的一面,他们应为人师表,恪尽教师的本职,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走出校园,出没于大街小巷、留连在集市、拥挤在公共汽车里等等时候,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允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第三,教育行业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他们的从业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清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对师德的错误认识。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错误认识。一种认识,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树立师德形象。另一种认识,无论在从事职业还是非从事职业时,都将自己划为普通人一类,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象,只认为教师也是一般的人,这种人完全丧失了师德。还有一种认识,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还有的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这些都应为教师认识戒。
社会对师德的错误认识。教师理应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和恭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鄙话但教师不行,他们动辄说:“还说是当老师的。”
四、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
1、就教师自身而言:人文关怀,努力学习,修炼人格,实现自我。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品行要从小节从严要求,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
2、就学校、社会而言:理解、关怀、规范、监督。
加强师德建设时,我们对广大教师也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教师怎样怎样,只关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理解他们的要求,重视他们人文精神和物质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长城,使广大教师切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越与光辉,让师德自立于教师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另外,学校、社会应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相应的条例、准则,进行监督,建立起良好的师德环境,让环境熏陶教师,以社会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以及教师群体的力量框正教师的个人行为。
以身立教、身正为范,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师德内涵,构建起树立师德规范的科学体系,良好的师德旗帜就一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高高飘扬。
小学师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需要我们奉献》。
站在这里,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望着你们,我很骄傲,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这是个多么温馨的名字啊!古往今来,无数的哲人,诗人包含深情的歌颂教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生活清贫但精神富有,工作平凡,但事业崇高。
忘不了,大山里的王思明二十七年如一日,创造了学生勤工俭学十六万,学杂费,书本费全免的神话!忘不了,无锡的赵国强,方文东老师,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撇下了带伤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纷纷跑到黄沙漫天的西北边疆进行支教。这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这就是“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牺牲精神。
的确,教师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意味着蜡烛般的毁灭和粉笔般的磨损,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那灿烂天真的笑脸时,我就觉得这是天底下最迷人的图画,当我听到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时,我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难道不是吗?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记得有一次我给一年级上“用圆形画动物”一课。一上课,我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让学生猜猜老师要画什么?“画太阳。”我在圆上添画了两只眼睛,“画人。”我又在眼睛下画了嘴和胡须,“是小猫,小猫。”
学生大声说,我微笑着在圆上添画了两只长长的耳朵,“是小白兔!”学生们简直要跳起来。他们的好奇,激动与快乐像爆炸的气球,在教室里噼里啪啦响起来,在我的启发下,大家迫不及待的拿起笔,画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好作品,面对学生的兴奋,我不禁感叹,而且很欣慰,感叹教师涉猎广泛的知识对教学是多么重要!她像一枚小小的石子,可以使平静的教学激起点点快乐的浪花,欣慰的是我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了每一个孩子。于是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道算术题:假如我一年教50个孩子,那么到20xx年,我教的学生将会达到1000多人,他们将会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材,到那时候,也许我不在年轻,但我会更爱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英模们为我们奉献了汗水、眼泪、热血和辛劳;而对新世纪的我们更需要接过他们的旗帜,在奉献中完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知和坦荡,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飞跃。
让我们将奉献写在生命的旗帜上,肩负着历史的重托,为祖国培养出一个个的人才。
谢谢大家!
小学师德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斗趣。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当前,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以至于一部分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而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尽管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却解决不了职业幸福感这一问题。因此,在思考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德建设时,要贴近教师生活,把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时,除了强调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等之外,更要培养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十年前毕业分配我去了我们当地最为偏僻的一个山村中学。在最初的几年中我除了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把很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教育学,读了许多教育名著,像魏书生等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他们的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师德,更多的是他们的职业幸福。很多听过我上课的老师都说我上的每一节课都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那样的接近,对教材挖的很有深度,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创新,其实很多理念源于那几年的人生感悟,现在当我看到我上的课让我的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会非常幸福,因为我和我的学生在共同体验着爱与责任;当我又上了一节好课的时候我会非常激动和幸福,这种探索与改革将会最终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营养。当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正直,乐观的孩子,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我们要像章鱼那样有很多的触须伸向不同的领域,并从那些也许看起来和教育没有关系的领域中学习,有这样经历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将会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真正明白教师职业的真谛所在。
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现在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向学生卖书,向学生家长要物,借辅导学生向家长要钱要权,这些能使教师幸福吗?教师职业有特殊性,也只有教师能有职业的幸福感。教师付出的是爱,得到的是爱的回报,有时会是即时的,但有时会有一点滞后。记得老教育家吕型伟讲的一件事。一年,他到,想见一下几个学生。结果来了很多学生,有部长、有教授、有将军等。吕型伟先生感慨:“谁能一个电话,招来一百多人?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此,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
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感受教师职业的真谛,满足了,得到了,快乐着,幸福着。幸福就在你的眼前,只要留心去发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教授们的反对,校方于是顺从了教授们的意见,取消了这项计划。教授们为什么会反对呢?原因是校方选定的位置是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就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因,为什么校方会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呢?原来,与美国教授平均工资水平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不到其他大学去寻找更高报酬的教职,完全出于华盛顿大学对他们的尊重和留恋在华盛顿大学执教的幸福感。
幸福使他们淡化名利的纷争,幸福使他们不仅把职业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并且产生更高的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我们的学校如果能为自己的员工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师德建设可为高水准。
一个学校,一个领导,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和平的校园,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树立正气,赏识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让教师在一种教育新风中,感受教师这种职业带来的幸福。
教师工资涨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涨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也要涨了,当一位教师,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都不成问题时,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对校长来说,教师就是实现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做。发展的动力如果来源于对教育职业的热爱,教育就会充满活力与真情,教育就是动态的;反之如果仅仅来自于压力,他们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加到学生身上,这样塑造出来的人肯定是十分可怕的。“压力就是动力”这句话应该辨证的看待,“没有压力不行,仅有压力不够”。对一个从事塑造人的职业来说,尤其不能只有压力。
一个学校在强调师德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一些规定,而应多对教师具有很人文的情感关怀,给教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常常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付以育人的高度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唯有快乐工作,努力进步,求取发展,才能无愧教师职业。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对学校的服务意识更新。教师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了,教师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在生存上,追求也不仅仅定在最低层次上。只有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积极参加各种自我更新。
“走进新课程的老师,需要通过不断的丰富自己来丰富我们的学生,进而丰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个教师只有开阔了视野才会求思求变求取发展。生活的态度决定幸福指数。
朱永新说过:“应该让我们的教育者系统地读一读教育专著,不要多,哪怕20本。这20本你不读,不能当教师,更不能当校长。因为一个没有系统地接受人类历史上教育思想财富的人,不可能有博大的情怀,不可能有远大的理想。”
通过这些学习,教师把教育的故事,把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及教育艺术机智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启迪着学生的智慧,激励着学生的情感,教师从中收获职业的快乐。
“做真正的教育者,办真正的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教育的幸运。给教师一个幸福的精神生活,在幸福的体验中工作。用精神引领专业,用专业丰富精神。在积极的、自觉的状态中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
小学师德演讲稿 篇5
转眼间又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无数人们在庆祝这一节日之际,让我再一次想到了教师身上的责任,想到了“师德”!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平易近人、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感情的,但不把同学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同学。不能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把你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这不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应该有的素质.我所教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别看他们年龄小,但懂得却很多。有时上课,他们说的东西我都不知道。这时我就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假如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同学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热爱同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同学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我所教的一年级同学年龄比较小,也许“爱”这个字他们还不太理解。但他们一些小的举动,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爱。比方放学时,同学轻轻的拍拍我,然后向我摆摆手,说“老师再见”,虽然就这几个字,但是我心里却是无比的甜。由于一年级的同学年龄小,自制力比较差,爱动,所以上课时经常要维持课堂纪律,我也总在想怎样才干把小朋友们都吸引到我的课堂上来。最后我总结出,对于那些调皮的小朋友要以“爱”来感化他们。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同学的感情基础,同学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洁,即使是最顽皮的同学,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保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而在同学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同学的关注。教师与同学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协助同学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生长。
虽然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教学经验还缺乏,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用“爱”来感化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让他们体会到我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知道:老师,这座灯塔,会一直带领他们前行!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绚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