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树叶》教学设计

2025/09/19教案

此篇文章《树叶》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树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童话《一片树叶》。

教学目标:

1、认字16个,学会用、读拼音、同位交流合作、学会倾听等方式认识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几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

3、试着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途。

5、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地爱护树木,怎样才能保护树木,并且与自身相结合,真正地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真正地做到诚实守信。

6、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认字,尤其是学会通过倾听别人的朗读认识生字。

2、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既肯定优点,又能指出不足。

3、学会真正的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捋的正确读音。

2、一片树叶与一棵树的关系。

教学准备:

录音机、活动教具(树干、树叶正面绿色、背面字、词)、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由诗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先要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喜欢么?(教师配乐朗诵《记住》)

你们听懂了什么?S:

对,那我们怎么做才是保护树木呢?S:

看来,大家都懂得保护树木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一片树叶》。(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那么,一片树叶和一棵大树、甚至保护树木有什么关系呢?请自由读读课文,也许你会懂得。请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还有,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S:圈出、看课后的拼音、请教小先生。

2、请同位互相交流自己认识了哪些字。(可能有学生还有不会读的`字,在此教师可予以解答,对大多数孩子读音不太规范的生僻字可多读几遍。)

3、现在,谁能说说你认识的字在哪个句子中,大声地读给我们听,好么?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那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自己认识了,真棒!现在,有信心更流利地读一遍课文么?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认识了哪几个小动物?

谁来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

还有别的小动物么?请想象一下。

请S读读课文的第8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导学生明白省略号表示的意思。)

2、大家都已经熟悉了课文,谁想来进行朗读展示?(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这些小动物喜欢小椿树么?同时争当小评委、小讲解员,行么?

(1)(一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师说:我先来当小评委,(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大家一起观察书中第23页的插图,请小讲解员看着图把你刚才听到的内容讲出来,(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一位学生读第2、3段),谁来当小评委?请看图,请加入自己的想象,谁来当小解说员?(说出课文中用到的重点词)

(3)(一位学生读第4、5段),谁来当小评委?请看图,请加入自己的想象,谁来当小解说员?(说出课文中用到的重点词)

(4)(请一位学生读第6、7段),谁来当小评委?谁知道该看哪幅图了?你来当小讲解员讲讲。

(5)(请一位学生读第8、9段),谁来当小评委?小讲解员,你会请大家看图的什么地方?演演演:小黄牛会是什么样?(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现表情。)

用哪个词来表达比较确切?(S:目瞪口呆)教师板书,大家齐读一遍这个词。

(6)谁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7)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词看出来的?(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小心地摘、仔细地掐、捋下)

3、谁想与老师一起来试试分角色朗读,并带点儿表演?(与学生一起戴头饰朗读、表演)我先来当小黄牛,读第1、9两个自然段。你想当谁?知道读哪几段么?小兔子:2、3段;小猴子:4、5段;小熊:6、7段。你来当小马、小鹿、小山羊、小猪(学生每读完一个角色,就做出动作上讲台摘一片树叶)

(老师读完小黄牛后)哎,小椿树光秃秃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放飞想象,回味生字:

1、这篇童话很有趣吧!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当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2、相信这些小动物也象你们一样富有爱心,懂得许多道理,我想他们学校也开设了诚信银行,你猜他们会怎么做?快行动吧!(贴叶子)你们知错就改,诚实勇敢,相信你们的诚信卡中又会存入一笔财富,祝贺你们!

3、大家看,生字朋友在向你招手,你还认识他们么?

(1)谁想与他们打声招呼?(大声朗读)

(2)谁相当小老师讲讲自己怎样记住他们的?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谁真正地爱护小树了么?对,是小黄牛。

2、现在,你知道一片叶子与一棵大树有什么关系了么?

3、对了,你们对老师送给你们的那首小诗感兴趣么?它就在我们的语文天地中,大家课后可以读读、背背,好么?

板书设计:

一片树叶

小黄牛:目瞪口呆

小兔:小心地摘

小猴∶仔细地掐

小熊:捋下

《树叶》教学设计(通用3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树叶》教学设计 篇2

目标:

1、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2、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

准备:

纸版胸饰一份(正面是绿树叶,反面是黄树叶)。

一筐树叶,有绿、黄两种颜色。

过程:

1、树叶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闭上眼睛,从老师的筐里抽取一片树叶。

(2)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3)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坐在一起,把树叶放在椅子下。

2、树叶妈妈找孩子。

(1)教师扮演大树,伤心地说:“我是树叶妈妈,秋天到了,我的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

(2)引导幼儿谈论:怎样帮助树叶妈妈找回孩子?

(3)请幼儿每人从椅子下拿起树叶看一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4)教师挂上绿树叶(黄树叶)胸饰,说:“我的绿(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这时,绿(黄)树叶宝宝就上前抱抱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在这里!”

3、游戏:大风来了。

(1)绿树叶宝宝的小手拉在一起,黄树叶宝宝的小手也拉在了一起;树叶妈妈带孩子们去散步,边走边念:“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树叶妈妈爱宝宝。”

(2)听到“发风来了”的信号时,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分别抱住自己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与孩子们继续玩耍。

《树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重点难点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2、理解林园园脸红的原因。

难点:

理解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写课题《蓝色的树叶》(板书)

2、谁想读课题?(指生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一起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是啊,为什么树叶是蓝色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打开课本第19课,自由朗读课文两边,注意:第一遍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的时候,把生字圈出来,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二、初读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生字宝宝跑来和大家见面了,看准了(生字卡,带音)谁会读:术。

师:你来,不错这是个翘舌音,听老师读。你也读读,都来读一读。谁能给它组个词?(魔术,美术,算术)这一课,读翘舌音的还有:惹、桌、注、皱。读一读,你能读准吗?师:谁想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指生读,给“皱组”个词吧。

2、这个词谁会读:吞吞吐吐。

老师这里有个歇后语:小朋友吃泡泡糖——(生答)。记住了吗?一起读。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

出示: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高高低低(生齐读)

3、(出示词语)铅笔:谁会读?你有几支铅笔?

读得不错,那你知道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指生说说注意事项)指导书写:

铅,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上半部分不是几。笔的竹字头,是短横不是点,下面的毛第一笔是平撇。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遍笔顺。

拿出铅笔把这两个字每个写两遍,描一个写一个。写字之前,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注意头正、身直、足安。

4、(出示:盒)放铅笔的盒子叫——铅笔盒。放鞋子的.叫——鞋盒。放糖的叫——糖盒。再来读一遍这个字是:盒

5、最后一个词,谁会读?削铅笔。

放进句子谁会读?出示:“林园园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6、所有生字都来了,你还会读吗?一起读。

三、品读课文。

1、生字会读了,课文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想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绿铅笔找不到了,心情怎样?(着急,心里很难过)

你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那你带着自己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

2、着急的李丽此时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发现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于是就向林园园借绿铅笔、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把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再读一读,看看李丽是怎样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林园园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然后说出所画句子、)①师:(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小朋友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齐读第一次对话)

你从她们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李丽说话时声音很小,她是怕影响了同学们画画。李丽很有礼貌,她借绿铅笔时是用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说的。林园园她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有画完呢。”ppt

“吞吞吐吐”是什么样子?谁能用吞吞吐吐的语气来读一下林园园的话?

她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地说?

你们愿意扮演李丽和林园园,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吗?

那就同位的两个同学相互合作读吧,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最好。生练习

②“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一起读一读。你们又读懂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园园画完了她再借。

李丽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当林园园画完的时候,她是一种用请求、商量的语气跟林园园借的。)那你试着读读李丽的话。

(同位相互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价,师生合作读、)③师:(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说说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

林园园还是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为什么?

(她不放心,怕李丽画的时候用力,又画得太多,所以舍不得借。)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她很不放心,舍不得借的?(“要、、、不要、、、不要、、、不要、、、”)那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有何表现呢?“连忙”一词说明了什么?李丽很着急,很想早点借到绿铅笔、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一读吧、(指名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④师:(课件出示第四次对话)让我们一起来看她们的最后一次对话,一起读一读,说说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林园园嫌李丽画得太多,有点不想借给她了。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皱着眉头”是一幅什么样的表情?谁能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那李丽为什么只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你们真会动脑筋,让我们一齐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3、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表现也很不错,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让我们接着往下看,李丽没有接林园园手中的绿铅笔,那她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图画)看一看,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咦,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呢?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李丽和林园园的身旁,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

说得多好呀,还有想说的吗?

4、(指着图画)瞧,经同学们这么一说,林园园的脸更红了,我想林园园此时此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相信她今后一定会改正缺点,做一个关心、帮助别人的好同学的。假如在下一次美术课上,又有一个同学又忘了带彩纸,你们想林园园知道了会怎么做?

四、拓展延伸。

1、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觉得应该怎样写?

五、指导写字

1、师:(出示小黑板)课文学完了,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某个字怎样写才规范、美观。

3、学生描红、临写,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4、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树叶》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活动准备:小树叶、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教师播放《小树叶》音乐,带领幼儿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2.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幼儿,歌曲讲的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师演唱歌曲

(4)幼儿跟唱

(5)幼儿学习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①分组对唱

②男女对唱

③领唱

④歌表演

活动延伸

制作树叶书签

《树叶》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连贯,能随音乐想象并用肢体语言初步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

2、喜欢欣赏音乐,初步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增强幼儿的直观感受。

2、物质准备:头饰、教育挂图《领域活动·树叶飘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增强直观感受。

启发幼儿回忆树叶飘落的`情景,用语言描述树叶是怎样飘落的。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教师: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哪里了?飘到空中像什么?飘到地上做什么?大家边听歌曲边想想。

3、幼儿游戏,感受秋天树叶飘舞的动态。

(1)在地上放一个呼啦圈,引导幼儿围着这个圈趴在地上。呼啦圈里放一些树叶,让幼儿边听录音边模仿微风,轻轻地对这些树叶吹气,看树叶如何在地上跳舞,观察不同的气息会给树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引导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树叶,随音乐飘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动作体验:你觉得自己飘舞起来像什么?落在地上又像什么?

4、弹奏旋律,幼儿随音乐自由朗诵或自由动作。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将歌曲的录音放在音乐区,提供树叶头饰或黄色纱巾,供幼儿自由玩游戏。

2、美工区:投放各种形状的落叶,幼儿进行树叶粘贴活动。

3、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拾落叶,一起玩树叶飘舞与飘落的游戏。

《树叶》教学设计 篇6

《树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树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