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谁藏起来了》教案

2025/09/20教案

此篇文章《谁藏起来了》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谁藏起来了》教案 篇1

活动名称:谁藏起来了

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小动物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变化。

2、引导幼儿按数字所在位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小动物在不同颜色下的'变化。

难点:幼儿能按数字所在位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第一组小动物,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出示第二组、第三组小动物并说出其名称及特征

3、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看PPT说一说那只小动物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发现的?

2、教师出示其他几组藏起来的小动物,请幼儿说出都是哪些小动物。

3、“天黑了,小动物都藏起来了,你们还记得他们的位置吗?请按照相应的数字说一说他们的所在位置吧!”

4、幼儿看图片上的数字为动物找家。

三、找一找

1、教师将打乱数字的图片发放给幼儿,请幼儿根据数字找到相应的小动物。

2、每2位幼儿一组动物图片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谁藏起来了》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谁藏起来了

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小动物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变化。

2、引导幼儿按数字所在位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小动物在不同颜色下的变化。

难点:幼儿能按数字所在位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第一组小动物,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出示第二组、第三组小动物并说出其名称及特征

3、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看PPT说一说那只小动物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发现的?

2、教师出示其他几组藏起来的小动物,请幼儿说出都是哪些小动物。

3、“天黑了,小动物都藏起来了,你们还记得他们的位置吗?请按照相应的数字说一说他们的.所在位置吧!”

4、幼儿看图片上的数字为动物找家。

三、找一找

1、教师将打乱数字的图片发放给幼儿,请幼儿根据数字找到相应的小动物。

2、每2位幼儿一组动物图片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谁藏起来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谁藏起来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谁藏起来了》教案 篇3

课程分析

《小鸡球球藏猫猫》,是一本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故事中以一只绒毛小鸡为主角,讲述了幼儿在生活中最喜爱的游戏——“捉迷藏”。

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大胆表达,并且慢慢从阅读绘本,变成和绘本做游戏。从找绘本里小动物在哪里,再变成自己玩躲猫猫的游戏。活动中有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游戏的乐趣所在!

课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通过动物的局部特征来辨认动物。

2、感受故事中动物们的情绪并学说:“ⅹⅹ,捉到你啦!”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藏猫猫的乐趣!

课程准备

1、有过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2、《小鸡球球藏猫猫》绘本PPT课件。

课程过程

1、直接导入(观察绘本封面,直接谈话导入话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鸡球球。大家跟它打个招呼吧!你看小鸡球球捂着眼睛在做什么呢?它在玩捉迷藏,我们今天跟它一起来玩吧。

2、共同欣赏(欣赏绘本课件,鼓励幼儿观察画面,通过动物的部分身体部位、声音来来辨认动物,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1)师:农场里,小鸡球球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小鸡球球的好朋友都有谁啊?

幼:小猪、小羊、小狗、小猫。

(2)师:咦,从邮箱里,露出一条长长的尾巴。摆呀,摆呀,是谁呀?(请一个小朋友猜猜)。原来是小猫呀!小猫藏在了哪里啊?对,邮箱里。小猫,捉到你啦!

(3)师:咦,卡车的窗户里,有一双耳朵,一抖一抖,是谁呀?(请一个小朋友猜猜),原来是小狗呀!小狗藏在了哪里啊?对,卡车里。小狗,捉到你啦!

(4)师:咦,稻草堆后面,是谁在“哼哼哼”地抽鼻子?(请一个小朋友猜猜),原来是小猪呀!小猪藏在了哪里啊?对,稻草堆后面。小猪,捉到你啦!

(5)师:咦,门下边露出的是谁的`脚呀?(请一个小朋友猜猜),原来是小羊呀!小羊藏在了哪里啊?对,门后面。小羊,捉到你啦!

(7)师:哎呀?还有一个没找到呢!小牛藏在哪里呢?阿~阿~阿嚏!谁在打喷嚏啊?(请一个小朋友猜猜),原来是小牛呀!小牛藏在了哪里啊?对,花丛里。小牛,捉到你啦!

3、完整欣赏(完整欣赏绘本,学说绘本中的对话:“ⅹⅹ,捉到你啦!”。)

师:今天我们看的绘本是《小鸡球球藏猫猫》,这次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看小鸡球球们是怎么把伙伴叫出来的!如果你们会话,可以一起来说哦!

4、玩藏猫猫(角色体验游戏,鼓励幼儿玩藏猫猫,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情绪并试着使用对话:“ⅹⅹ,捉到你啦!”)

师:看小鸡球球他们玩藏猫猫,真开心呀!你们想在教室里来玩藏猫猫吗!那谁来找呢?找到那个小朋友的时候,我们要说:“ⅹⅹ,捉到你啦!”玩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哦!

幼儿游戏一遍,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5、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藏猫猫的游戏,巩固对话:“ⅹⅹ,捉到你啦!”的使用,并尝试在游戏中学习使用方位词。

课程反思

本次活动氛围宽松、愉悦!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对3—4岁儿童提出:“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通过动物的部分身体部位来辨认动物并学说:“ⅹⅹ,捉到你啦!”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学习方式。通过捉迷藏游戏,幼儿在情景中感受动物们的情绪,并使用新学对话!最后幼儿在欢乐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了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的乐趣!

《谁藏起来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能清楚地表达。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两人一套动物操作图片、空房子底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提问。

师:今天玩什么呢?和谁一起玩呢?谁来了?他们是谁?有几个小动物?(9个)

二、情景展现:

1、教师继续播放课件——房子。

师:这9个动物朋友是住在一幢房子里的。

2、教师根据课件画面内容提问。

师:这幢房子一共有几楼?最底下的是?(一楼)最高的是?(三楼)中间的呢?(二楼)每层楼有几个房间?(三个)

3、师:你认识几楼的第几个房间住着谁?

幼:二楼住着袋鼠。(袋鼠住在二楼的第几个房间)

师:二楼第一房间叫201。你还认识谁?

师:犀牛你也认识,你怎么知道它是犀牛。

师:你们真厉害,小动物们的房间你们都能找到。现在我来考考你们,102住着谁?303住着谁?狮子住在几零几?

三、动物玩捉迷藏:

1、教师引导幼儿谈话。

师:小动物们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怎么玩的?

教师小结:捉迷藏的游戏,要有人躲起来,有人找。

2、游戏:动物玩捉迷藏

师: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好,让我们蒙上眼睛,倒着数三下,会吗?

①动物躲起来(河马)

师:谁躲起来了?几零几的谁躲起来了?把话说完整。

师:你怎么知道那是河马?可以看见河马的什么?河马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再躲一个?蒙眼睛倒数。这次是几零几的谁躲起来了?

(201的袋鼠躲起来了,302的老虎躲起来了,103的小羊躲起来了)

②动物转身(小猪)

师:看看这里,会让我们找谁呢?(小猪)小猪住在哪个房间呢?我不记得了。

师:小猪不是在吗?为什么要找小猪呢?(转身了)

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猪的脸。现在,我们看到是小猪的尾巴。

师:原来这次是让我们找转过身的小动物。

师:这次有几个动物转过身呢?(三个)哪三个?老虎几零几?(302)

幼:201的袋鼠躲起来了。袋鼠真调皮,刚刚藏起来,现在又躲起来了。

师:还有谁?(202的狮子)你怎么知道那是狮子?

师:狮子头上长着长长的什么?(鬃毛)猜猜看是狮子爸爸还是妈妈?

教师小结:头上长着长长鬃毛的是狮子爸爸。

③师:好像一个、三个都难不倒你们,你们都能找到。你觉得你最多能找到几个?

四、幼儿操作:动物找家。

1、动物躲起来。

师:那我们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让它们躲起来,好不好?看看,这次躲几个?倒数几下呢?闭上眼睛躲了啊,10、9、8……

师:躲了几个?(9个)你能找得到吗?你还记得谁住哪个房间吗?

幼:101的犀牛、303的河马……

2、教师出示三层楼的空房子。

师:桌上也有一幢房子,有一楼、二楼、三个,还有这9个动物朋友,等会请2个小朋友一起,拿一幢房子,把这些动物朋友按原来的位置住回去,2个朋友一起哦,越快越好!

3、幼儿两两合作操作。

师:小朋友记住你的动物房子是第几幢的哦,先完成小朋友把房子贴上来。

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互相检验。

师:有哪幢里的动物住错地方了吗?它应该住在哪里?

师: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记性又好,9个动物一个都落的住进了自己的家。

五、观察动物表情变化。

师:可是动物朋友们还没玩够,你们想再玩一玩吗?

师:这次会让我们找什么样的动物呢?

①哭的动物(兔子)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下兔子哭了呢?(眼睛闭起来了,有眼泪)

②笑的动物(小羊)

师:那谁笑了呢?谁来学学小羊小的样子。小羊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做了一个鬼脸。

③袋鼠宝宝不见了

师:谁不见了?,让我们去找找袋鼠宝宝在哪里吧!

《谁藏起来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判断实物所包含的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

活动准备:ppt、操作材料(简单图形和绿边大卡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1、观察图片感知特征

2.寻找图形巩固特征

3.游戏活动应用提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弧线、折线、椭圆形、纺锤形的特征

提问:(直线)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弧线)线宝宝线宝宝弯弯腰,变成一条什么线?

(折线)我折我折我折呀折,变成了什么线?

(椭圆形)线宝宝拉拉手变成一个什么形?还有什么东西是什么椭圆形?

(纺锤形)线宝宝握握手,变出一个什么形?和椭圆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线宝宝线宝宝弯弯腰,变出一根弧线来;线宝宝线宝宝折呀折,变出一根折线来;线宝宝线宝宝拉拉手,变出扁扁的椭圆形;线宝宝线宝宝握握手,一头大来一头小,变成了一个纺锤形。

二、寻找弧线、折线、椭圆形、纺锤形——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线和图形的认识。

(一)集体寻找

1、观察图片

提问:弧线的高楼里都有谁?弧线藏在哪张卡片里?蘑菇的什么地方是弧线?

2、寻找。

提问:折线的高楼里,你选了谁?为什么选楼梯?

(二)个别寻找——初步应用

1、提出操作要求:我们来看看操作材料,请你拿出绿色卡片,先看看小卡片上是什么,再想想什么图形和线藏在里面了,最后把它摆到与弧线、折线、椭圆形、纺锤形相应的卡片下面。

2、幼儿操作

3、集体验证

提问:为什么把西瓜和七星瓢虫摆在椭圆的下面?

折线下面摆了谁?为什么?

香蕉和月亮摆在弧线下面,对吗?为什么?

纺锤形下面应该摆谁?为什么?

三、游戏“找朋友”——应用、提升

1、(出示实物)问:鸡蛋里藏什么图形?

闪电身上藏了什么线?

彩虹身上又藏了谁?

胡萝卜是什么形状?

2、提出游戏要求:托盘下面藏了一张蓝色卡片,请把它拿在手里。看看你的卡片是什么?(提问幼儿,藏了什么线?和谁做好朋友?为什么?)

3、幼儿游戏。音乐“找朋友”游戏。问:你找到了谁做好朋友?为什么?

4、(出示公鸡)我还没找到朋友呢,我和谁做好朋友?为什么?

四、结束语

那我们去教室看看,还有哪些蓝色卡片可以和很多图形宝宝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