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1、了解蒙古族
2、熟唱内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3、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和歌曲的演唱,充分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让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草原。
2、能够尝试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唱、跳体验蒙古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的美。
教学设计:
说草原——看草原——唱草原——听草原——跳草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播放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
2、常规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谈话式导入
“有哪位同学注意到了,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什么?”(吉祥三宝)
“它是哪一个民族的?”(蒙古族)
“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看谁知道的最多。”(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傣族、彝族、汉族、朝鲜族、侗族……….)
三、欣赏图片——草原风情
教师适时讲解。
(幻灯片4)蒙古包
(幻灯片5)骑马——摔跤——射箭
(幻灯片6)服饰
四、新歌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
1、学生随着歌曲范唱打拍子,在完整地聆听中感受熟悉歌曲的音调。 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2、有感情地读歌词
3、听唱法学唱歌曲
4、师生接龙唱
5、学生展示
6、集体唱
教师总结:
这是蒙古族最古老,有代表性的乐器。上方是马头,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琴箱,两根琴弦马尾做成,琴弓琴身是分开的。活象一匹半身的马。
五、欣赏蒙古舞蹈片段
喜欢蒙古舞蹈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学上一两个动作。
1、顶碗舞
2、筷子舞
3、安代舞
(逐一讲解)教师加以引导。
六、创新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准备、创编
2、学生现场评价
3、教师引导连接,学生用所学动作为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编配舞蹈动作
七、总结
今天我们唱了蒙古,跳了蒙古,一起了解了蒙古,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其实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学好本领,长大以后,亲自到祖国的各地看看,走走吧。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美丽大草原的美好热爱憧憬之情,感受蒙古明朗、豪放的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二拍子的儿歌创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模拟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创造模仿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
能够初步体验到蒙古音乐粗狂的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团结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喜欢并对我们的少数民族产生兴趣。
三、教学准备
PPT以及音频设备、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教师弹奏《马儿歌》,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做律动。
2.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播放蒙古风土人情的视频,揭示课题。
(2)教师通过视频感受本课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谈感受。
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了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景色,看到了马儿、小溪、蒙古包,听到了马蹄声、蒙古人民的歌声等,朗诵描写蒙古族的诗歌,仿佛带领同学们来到了蒙古大草原。
(二)新课教授
1.教师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分4小组。
2.创编蒙古族儿歌。
3.教师出示歌曲节奏,同学们创编歌词。
4.教师打节奏,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表演自己创编的作品。
通过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加入节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5.完整把创编的歌词表演。
教师打节奏,学生完整表演自己所创作的歌词,在此环节,学生便已基本掌握了本首歌曲的节奏。
6.教师范唱旋律并出示歌曲旋律。
7.请同学们试唱一遍歌谱,并注意休止符和低音音符。
在已经基本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试唱歌谱。
8.请同学们完整演唱歌曲。
填上自己创编的歌词,加上旋律完整地演唱一遍。
9.聆听《草原就是我的家》歌曲,听辨歌词。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蒙古族的小朋友也吸引过来了,教师播放本课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都唱了些什么?
同学们回答出歌词内容,了解歌曲内容,引出本课课题。
教师带领同学们按照节奏,把这首歌曲的歌词读一遍。
10.学习附点八分节奏和注意休止音符。
学生通过读歌词,和刚才同学们自己创编的歌曲对比,引出本课的难点附点八分节奏,并通过“知了”的读法解决它。
11.试唱乐谱,再加入歌词演唱歌曲
注意一音多词、二分音符、附点八分节奏的正确演唱,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
(三)巩固提高
1.教师范唱(加律动),学生表演唱,交换唱
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感情地表演唱。
2.请学生们自由表演唱(跟录音视频)
3.播放视频,介绍那达慕大会
4.分组模仿那达慕大会项目
(播放背景音乐)赛 马、摔跤、射箭
提问同学们都看到了哪些比赛项目,做简单的介绍,并分组进行模仿表演。
5.用木棒打节奏,边唱边跳
(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获呢?(学会了唱歌、舞蹈,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老师很想记住你们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请大家再次为我和台下的老师们表演唱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集体歌表演中结束本课)。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
2、拓宽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结合教学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感受蒙古风情。
1、导入:
师:今天马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想)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带领学生做起码的动作。)
2、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
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你看到这里有什么?
生:蓝天、白云、蒙古包......
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自由说。
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
生:欣赏课件画面。
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你想参加吗?
生:想。
3、创编,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
生:试着表演创编的动作。
师:谁能为这些动作配上声音呢?
生:创编声音并上台表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摔跤:嘿—嘿—,骑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4、游戏:找朋友
师:这些动作下面有几种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那个动作交朋友呢?(出示动作名称、节奏与象声词的课件,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节奏。)
5、课件三幅画面,师选择不同画面,请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4
一、 感受蒙古风情。
1、导入:
师:今天高老师要当一回导游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想)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赛马》,老师带领学生做起码的动作。)
2、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
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你看到这里有什么?
生:蓝天、白云、蒙古包......
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自由说。
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
生:欣赏课件画面。
师: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赶上了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为了庆祝草原上的庄稼丰收而举办的,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
二、表演
1、导入
来了这么久了,怎么都没见到草原的小朋友啊?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挤奶图
(原来,这里的小朋友说我们赶路也累了,就去挤牛奶给我们喝了!哇,这里的小朋友真能干,你们知道怎么挤牛奶吗?
挤牛奶有一定的窍门,想不想学会以后和蒙古族小朋友一起挤牛奶啊?)
3、学习挤奶、硬肩、硬腕、笑肩动作(轻声播放《挤牛奶音乐》)
4、跟随老师听音乐表演
5、小结:
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把挤牛奶给学会了,你们知道吗?草原上的人们把这种用来表现挤牛奶的舞蹈叫作“挤奶舞”。
三、《草原就是我的家》(想象体验,创造表演)
1、听(范唱)
师:同学们,你们听蒙古的小朋友唱起了他们最喜爱的歌曲,听一听他们是怎样歌唱草原的。(想草原)你们听到了什么?来谁来说说?(学生再说草原)
2、揭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唱这首蒙古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来一起读一读歌名。(生齐读)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下面和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歌的歌词。
4、师生一起读歌词,并为歌词加上动作
师:那好,你们跟这老师来读一读,我们再为歌词加上动作,(教师带读一边加动作,学生模仿)嗯,同学们读得真棒!
6、播放录音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7、随着琴声小声唱la
8、学唱歌曲(唱草原)
学生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
9、用动作表演歌曲(跳草原)
10、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 创编歌词
1、师:同学们,蒙古的小朋友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现在我们把这首歌的歌词稍稍改动一下,来赞美我们自己校园好吗?
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来表现了大草原的美。如果你们想更加了解了蒙古的民族风情。有机会,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内蒙古大草原旅游,亲自感受大草原的美,到蒙古包做客。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美丽大草原的美好热爱憧憬之情,感受蒙古明朗、豪放的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二拍子的儿歌创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模拟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创造模仿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
能够初步体验到蒙古音乐粗狂的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团结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喜欢并对我们的少数民族产生兴趣。
三、教学准备
PPT以及音频设备、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教师弹奏《马儿歌》,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做律动。
2.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播放蒙古风土人情的视频,揭示课题。
(2)教师通过视频感受本课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谈感受。
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了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景色,看到了马儿、小溪、蒙古包,听到了马蹄声、蒙古人民的歌声等,朗诵描写蒙古族的诗歌,仿佛带领同学们来到了蒙古大草原。
(二)新课教授
1.教师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分4小组。
2.创编蒙古族儿歌。
3.教师出示歌曲节奏,同学们创编歌词。
4.教师打节奏,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表演自己创编的作品。
通过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加入节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5.完整把创编的歌词表演。
教师打节奏,学生完整表演自己所创作的歌词,在此环节,学生便已基本掌握了本首歌曲的节奏。
6.教师范唱旋律并出示歌曲旋律。
7.请同学们试唱一遍歌谱,并注意休止符和低音音符。
在已经基本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试唱歌谱。
8.请同学们完整演唱歌曲。
填上自己创编的歌词,加上旋律完整地演唱一遍。
9.聆听《草原就是我的家》歌曲,听辨歌词。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蒙古族的'小朋友也吸引过来了,教师播放本课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都唱了些什么?
同学们回答出歌词内容,了解歌曲内容,引出本课课题。
教师带领同学们按照节奏,把这首歌曲的歌词读一遍。
10.学习附点八分节奏和注意休止音符。
学生通过读歌词,和刚才同学们自己创编的歌曲对比,引出本课的难点附点八分节奏,并通过“知了”的读法解决它。
11.试唱乐谱,再加入歌词演唱歌曲
注意一音多词、二分音符、附点八分节奏的正确演唱,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
(三)巩固提高
1.教师范唱(加律动),学生表演唱,交换唱
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感情地表演唱。
2.请学生们自由表演唱(跟录音视频)
3.播放视频,介绍那达慕大会
4.分组模仿那达慕大会项目
(播放背景音乐)赛 马、摔跤、射箭
提问同学们都看到了哪些比赛项目,做简单的介绍,并分组进行模仿表演。
5.用木棒打节奏,边唱边跳
(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获呢?(学会了唱歌、舞蹈,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老师很想记住你们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请大家再次为我和台下的老师们表演唱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集体歌表演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