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此篇文章神奇校车的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神奇校车》中的漫游电世界。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电一直是我们强大的朋友,电很有用,也很危险。用电的时候要小心,电交汇点有电子、原子和原子核,原子非常小,一百万个原子排起来只有一根头发那么细。
我知道了电是由水变成水蒸气再高速旋转而生成的'。电流以24000伏特离开电场,经过变电站提高到34500伏特,再经过变电站降到13800伏特,经过变压器,降到110伏特和220伏特,供人们使用。
这本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关于电的问题通俗易懂的做了解答。通过阅读,了解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游历故事,认识了一个特别古怪的老师,这个神奇的老师驾着一部神奇的校车,带着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动的科普知识。我非常喜欢这种学习知识的方式,喜欢具有科学精神的弗瑞丝小姐和那部神奇的校车.我是一本让我感觉很新奇的书。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神奇校车》系列从书,我特别喜欢这套书,因为跟着弗瑞丝小姐和她那些顽皮的学生,让我懂了一些科学知识。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光与植物》。
这本书讲的是里兹把菲比变成一棵豆茎,弗瑞丝小姐和其他同学都縮小钻到一棵马铃薯里,去看看植物吃什么。我也跟着他们进行了一次旅行,使我知道了植物体内那间充满奥妙的食物加工厂,是利用水、空气、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它们的'食物。使我知道了植物要想生长就必须有阳光、水、空气。
弗瑞丝小姐的校车可真神奇呀,它能带所有的学生到人们想不到的地方去,如果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校车,那该多好呀!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3
最近,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神奇校车》。
《神奇校车》是一本普读物,是由乔安娜·里柯尔和布鲁斯·迪根联合创作。它是由《地球内探》 《在人人体内游览》等组成。这本书的主角是精灵古怪的费瑞斯小姐和一群爱捣乱、异想天开的学生。
他们开着神奇校车周游世界,甚至穿越太空和进入人体内部。有一次,他们来到了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北极,但是大家连保暖衣都没带。神奇校车开过最冰冷的`深水区时,引擎被冻住了……然而,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用油脂毯子来暖和身子。他们经历过很多诸如此类神奇的事。
科学真奇妙啊!我以后也要造一辆这样神奇的校车!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4
看完了《神奇校车》前20本绘本的时候,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比如这一集,《在蝙蝠洞里》让我知道了:蝙蝠是早上呼呼大睡,晚上出来觅食!它们的觅食食物是许多昆虫,其实它们晚上觅食的时候并不需要用眼镜看,而是又耳朵听声波的`!你有时会在大桥下看到蝙蝠、有时也会在一些小山洞里看见,只要哪里有蝙蝠拉的粪便,就能知道它们住在哪里了。其实《神奇校车》其他的19本里,有的是《像螃蟹一样爬》、有的是《回收利用》、有的是《在月球上漫步》等等……
除了这20本以外,还有很多集,我们要继续积累这些书,如果以后校考有考到这道题的话,你就可以不扣分了。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5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神奇校车之奇妙的蜂巢》的书,我看的第一个人物就是最显眼的弗瑞丝小姐,她每天穿的衣服都是一套的,比如上衣、鞋子和有耳环。而且都很神奇,比如绘画衣。
她是一位老师,总是能给同学们带来很多神奇的东西,她的班上有七位同学,她还有一辆很神奇的校车,这辆校车会缩小变大,也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一本书主要介绍了,弗瑞丝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蜂巢的故事。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蜂有4种,分别是蜜蜂、黄蜂、木匠蜂以及兰花蜂。尤其是蜜蜂,我觉得很有意思,它知道在哪里做窝,也知道把它们辛勤工作得到的花粉放在哪里。我还明白了,蜜蜂是从卵到幼虫,然后再到蛹,最后再到成年蜂的`生长过程。还有就是在一个蜂巢里面如果出现了两个蜂王,这个两个蜂王是要进行战斗的,只有胜利者才能呆在蜂巢里面,享受生活。蜂王还要举行婚礼婚礼呢!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关于蜜蜂所有的知识,我爱看《神奇校车》这套书。
神奇校车的读后感 篇6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套非常有趣的书《神奇的校车》,这套书让我对科学感兴趣了。
在这套书里,神奇校车栽着我们遨游了地球,还去了地球内部探秘、进入了电世界、走访了太阳系...... 人们仍然记得,1969年7月20日这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阿波罗”号飞船登陆月球成功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了月球的土地,当时他那一句“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宣言,响彻全球,让人类骄傲。书里面,神奇校车有一次居然变成了火箭,飞往太阳系,孩子们去了月球、水星、金星、火星......
假如真的有一辆神奇校车,我想让这辆校车带着我,去宇宙寻找另一颗和地球一样的行星。那里有空气、树木、水、海洋,这个星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万一有一天地球不能居住了,那么我们可以坐着宇宙飞船去这个星球居住生活。
我想要快快的长大,利用我学到的知识,来建造这辆神奇的校车,这样的我的梦想就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