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篇文章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让学生汇xxx合作学习的结果。
2、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4、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5、合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6、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4、小组汇xxx记字的方法。
5、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评价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4、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5、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6、给生字组词。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生字
期李铃张盼慈祥集合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4、学生之间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
1、设置问题:马戏大家喜欢看吗?
2、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3、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
1、小结
2、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3、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事情会怎么做?
四、再读课文
1、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况。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不能失信于人
学会做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口语交际:他们应该怎么做?
2、学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分四人小组讨论他们应该怎么做?
2、抽生汇xxx,并说一说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二、学写请假条。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冬冬写给老师的留言条,仔细观察格式,说一说写请假条需要注意些什么。
2、抽生说格式,师板书。
3、请小朋友说一说写请假条包含了哪些内容?
4、练习写请假条。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有机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发兴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注重听、说、读等能力的综合发展,突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的
1.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把长句子写成短句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才能熟记成诵的能力。
3.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4.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真观察的能力及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练习缩写句子的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和“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2.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示课题并板书
(播放音乐《七色光》)(下转26页)
(上接23页)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五”。(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几轮智力闯关游戏,每过一关送一颗“智慧星”,最终获胜的同学将被评为“智慧星大王”。
二、第一关:超级练兵
(一)给多音字组词。
1.教师板演“宁、乐、圈、没”4个字。
(指名读并组词)
大家读得非常好,组词也很准确,这4个字还有另外一个音,你们知道吗?
(以小组形式研究讨论另外一个读音,同时了解它适用的语言环境,然后练习组词。)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拓展训练:鼓励学生说出平时积累的多音字并组词,同时师准备几个多音字供学生参考。
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得很好,多音字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出现,希望同学们注意辨别和运用。
(二)改写句子练习。
1.指名读第2题。
2.自由读例句,同桌交流句子的意思,然后由2名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3.师板书“( )完成了( )。”
4.向学生讲清第一个( )应填“谁”,第二个应填“什么”,即把长句子缩成:(谁)完成了(什么)。
5.学生分小组讨论句(1)和句(2)练习缩句,同时师提示让学生明确缩写句(1)时,应写成:(什么)通过了(哪里)。缩写句(2)时,应写成:(谁)找到了(谁)。
(教师深入小组中指导学生练习缩句,引导学生应缩去句中那些表示“怎么地”“什么样的”“哪里的”的词语。)
6.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句(1)缩写为(火车)通过了(大桥)。
句(2)缩写为(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缩写句子时,一定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准确找出应缩去的词语。请同学们课后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鼓励顺利过关的同学)
三、第二关:日积月累
1.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三句名言警句。(指名读、小组读和齐读,让学生充分诵读)
2.分小组研讨交流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然后汇报。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多观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
第二句的意思是知识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靠平时多观察多掌握。
第三句的意思是只要动脑筋,勤于思考,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3.生背诵并汇报。
4.拓展训练: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同时师准备几个名言警句同学生一起交流。
A学习好比上高山,高山顶上有平川。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很多同学得到了“智慧星”,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比赛。
第二课时
一、导言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七色光五”,同时也继续我们的闯关游戏。
二、第三关:知识窗
(一)出示挂图:乌鸦喝水
1.按顺序说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乌鸦、瓶子、小石头)
2.乌鸦在想什么?乌鸦在干什么?乌鸦最后喝到水了吗?它喝到水的原因是什么?
(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水位逐渐升高,所以乌鸦最后喝到水了。)
3.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画面的故事内容并汇报。
乌鸦口渴想喝瓶子里的水,但它嘴伸不进去。乌鸦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最后喝到了水。我们要向乌鸦学习,遇见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乌鸦动脑筋利用外物喝到了水,下面再看第二幅图。
(二)出示挂图:蜜蜂引路。
1.生齐读蜜蜂引路。
2.图上有几个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蜜蜂和养蜂人有怎样的关系?
4.小组研究讨论,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办法并汇报。
5.学生叙述画面内容。
6.列宁看见许多蜜蜂向远处飞去,于是他顺着蜜蜂的飞行方向和路线找到了养蜂人。列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值得我们学习。
(三)出示挂图:聪明的小高斯
1.学生分组合作研究交流并汇报画面的主要内容。
2.小高斯很快地说出答案说明什么?老师会说什么?
从1加到100这是个很复杂的计算题,可是小高斯能动脑筋发现规律找,把复杂的加法题变成简单的乘法题,所以轻松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101(100+1、99+2、98+3……51+50)乘以50等于5050。
我们要学习小高斯想办法发现事物规律去解决困难的精神。(略)
三、第四关:智力大比拼
(一)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二)教师范读文字,学生观察画面,同时教师用小黑板展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1.山坡上的草是什么样子的?
2.有多少只羊,它们长得什么样?
3.小明赶羊的好办法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中巡视指导。
(四)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明确最好的办法。
(小明应抱着小羊羔往回跑,这样母羊爱护小羊羔就会紧跟小明往回跑。)
刚才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老师对你们能主动学习感到很高兴。下面我们来看看,经过几轮的闯关游戏,哪些同学最终获胜了,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教师总结全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2.练习复述故事内容,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
3.认字5个,写字7个。
4.继续练习学过的独立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从而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名言,说理解,那要是不讲信用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学生字、练复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识字。
2.出示词语,练读,
3.出示自学要求:
(1)小灰兔和小山羊约了几次?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表示,并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4.出示PPT,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三、品课文,解读“守信”与“失信”
第三次相约,小山羊——犹豫了
1.小山羊“犹豫”什么?
2.小山羊为什么犹豫了?你喜欢谁?
3.小山羊是怎样守信的`,小灰兔又是为什么失信的,默读课文2.3段,按题目要求做,画完后自己读一读(PPT)
反馈:
(1)指名读小山羊的做法,你为什么这样读呢?齐读。
(2)指名读小灰兔的做法,引导学生注意“一会儿、一点儿”,与上一段小山羊等小灰兔比较,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小灰兔的不重信用。指名再读这段话。
(3)师生模仿情景,体会小山羊的着急心情和小灰兔不负责任的心理、行为。
4.仿照前一段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三段:抓住重点词,体会这一次小山羊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并且前后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读、谈理解。
理解“抱歉”,引导学生注意小灰兔说的最后一句话:“你等着,我一定来!”
5.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
预设:
(1)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小山羊不会等小灰兔了。
(2)可能会有学生说小山羊会等小灰兔的。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比如说小山羊不在自己家里等而是去小灰兔家叫他,再比如说小灰兔失约后,小山羊郑重地批评小灰兔,让他认识到不讲信用的错误,改掉这个缺点,这也是对小灰兔的一种帮助啊!
四、拓展延伸,口语交际训练。
你想对小山羊或小灰兔说些什么呢?读背名言
五、学习写字
1.复习认读生字
2.记字、组词、写字:重点指导——顺、遇
板书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
守信失信
犹豫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课文是以主要事件“爱护书籍”来命题的。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平时地学习中,也要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美德。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几个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爱书美德。全文按“分——总”的形式布局。
学情分析:
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条件都很优越,多数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学习和生活用品,孩子们缺乏管理意识。《爱护书籍》中鲁迅从小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中的典型事例,感悟事例中包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想象人物的心理,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双线格内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给学生用“六画”法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懂得管理、珍惜生活。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自读自悟。“六画”法阅读课文,抓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田字格内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O”画出,学会的生字,用“V”画出“会认”的生字,用“一”画出翘舌的音节,对不明白的地方用“?”,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
二、预设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老师告诉你们:爱书,更是一种美德。我知道:凡是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爱护书籍》。
(2)板书课题,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课文。
2、同桌练读,互相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简介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生平事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目标检测)
(三)品词析句,理解感悟。
1、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课件:“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事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
3、从鲁迅的三个事例中,选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例。仔细读一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事例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
4、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5、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体会爱书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现。
如:第一件事
点拨:想想,鲁迅读书时不许弟弟动手摸,只许在桌旁看,他怕弟弟把书怎么样?
(弄坏,弄脏、乱涂乱画……)他不怕弟弟生气吗?他不怕伤和气,伤感情,说明鲁迅小时候怎么样?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亲情、友谊)。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亲情和友谊都宝贵。”
第二件事
点拨:想象一下,在过去,“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原来是放什么的?(首饰、钱财、贵重物品),而现在放的是书,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金钱、珠宝)。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金钱、珠宝都宝贵。”
第三件事
点拨:通过两个“总是”。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爱书的做法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养成了习惯。用“总是”说一句话。
通过“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括号里可以填写那些词语?最准确的词语应该是()。答案是指任何喜爱和宝贵的东西。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四)总结扩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板书总结:作者通过鲁迅“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的三个具体事例的分别叙述,总的`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像这种先抓住具体事例分别叙述,然后再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构段方法,叫做分总式构段方法。
(3)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前辈们使用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使用得这么轻便、这么高级。出示课件:“殷商时代,(甲骨文):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和木牍):春秋末期,(帛书):东汉,(手抄的书):唐朝,(雕版印的书):宋朝,(活版印的书):近年来,会说话的书、视盘、带香味的书,立体的书,缩微的书。”
(4)读完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5)小组同学比一比,看看谁的语文书爱护得,推荐出来在全班展示,评出“爱书小明星”。
三、当堂检测。
1、自选词语。
2、词语填空
(1)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
(2)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不许动手摸书。
四、作业。
我们从现在开始开展爱护书籍和作业本的活动,比一比,一个月后谁的书本依旧保持崭新。
《爱护书籍》教学反思
“爱护书籍”是本单元主体课文,写了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几个部份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爱书好德。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用功读书,珍惜工夫的良好习惯。
目前孩子的家庭生活生计前提皆很优越,家长尽可能知足孩子对学习用品的要供。多数孩子不懂得珍惜、庇护学习和生活生计用品,孩子们缺乏治理自己工具的意识,“爱护书籍”中鲁迅从小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讲授时,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品词赏句,抓住人物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的好品量、好习惯来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干事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主动爱护书籍。
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此后你怎样庇护书,爱护书?把自己的设法写下来与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写话能力,又进一步学会了爱护书、庇护书的方法。
在初读感知课文首要内容时,引导学生找出概括课文首要内容的句子:“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皆宝贵。”以此为主线贯穿学文的始终。在品词析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鲁迅爱读书、爱护书的事例来学习鲁迅爱书胜过亲情,胜过财宝,胜过生活生计中的统统。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我们应当爱护书,学会保存书。
本节课存在不敷之处,由于教师筹办不敷,课堂说话缺乏连贯性。在当前的讲授中我会努力专研,与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课文是以主要事件“爱护书籍”来命题的。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平时地学习中,也要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美德。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几个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爱书美德。全文按“分——总”的形式布局。
学情分析:
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条件都很优越,多数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学习和生活用品,孩子们缺乏管理意识。《爱护书籍》中鲁迅从小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中的典型事例,感悟事例中包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想象人物的心理,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双线格内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给学生用“六画”法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懂得管理、珍惜生活。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自读自悟。“六画”法阅读课文,抓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田字格内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O”画出,学会的生字,用“V”画出“会认”的生字,用“一”画出翘舌的音节,对不明白的地方用“?”,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
二、预设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老师告诉你们:爱书,更是一种美德。我知道:凡是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爱护书籍》。
(2)板书课题,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课文。
2、同桌练读,互相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简介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生平事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目标检测)
(三)品词析句,理解感悟。
1、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课件:“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事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
3、从鲁迅的三个事例中,选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例。仔细读一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事例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
4、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5、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体会爱书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现。
如:第一件事
点拨:想想,鲁迅读书时不许弟弟动手摸,只许在桌旁看,他怕弟弟把书怎么样?
(弄坏,弄脏、乱涂乱画……)他不怕弟弟生气吗?他不怕伤和气,伤感情,说明鲁迅小时候怎么样?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亲情、友谊)。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亲情和友谊都宝贵。”
第二件事
点拨:想象一下,在过去,“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原来是放什么的?(首饰、钱财、贵重物品),而现在放的是书,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金钱、珠宝)。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金钱、珠宝都宝贵。”
第三件事
点拨:通过两个“总是”。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爱书的做法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养成了习惯。用“总是”说一句话。
通过“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括号里可以填写那些词语?最准确的词语应该是()。答案是指任何喜爱和宝贵的东西。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四)总结扩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板书总结:作者通过鲁迅“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的三个具体事例的分别叙述,总的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像这种先抓住具体事例分别叙述,然后再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构段方法,叫做分总式构段方法。
(3)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前辈们使用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使用得这么轻便、这么高级。出示课件:“殷商时代,(甲骨文):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和木牍):春秋末期,(帛书):东汉,(手抄的书):唐朝,(雕版印的书):宋朝,(活版印的书):近年来,会说话的书、视盘、带香味的书,立体的书,缩微的书。”
(4)读完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5)小组同学比一比,看看谁的语文书爱护得,推荐出来在全班展示,评出“爱书小明星”。
三、当堂检测。
1、自选词语。
2、词语填空
(1)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
(2)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不许动手摸书。
四、作业。
我们从现在开始开展爱护书籍和作业本的活动,比一比,一个月后谁的书本依旧保持崭新。
《爱护书籍》教学反思
“爱护书籍”是本单元主体课文,写了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几个部份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爱书好德。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用功读书,珍惜工夫的良好习惯。
目前孩子的家庭生活生计前提皆很优越,家长尽可能知足孩子对学习用品的要供。多数孩子不懂得珍惜、庇护学习和生活生计用品,孩子们缺乏治理自己工具的意识,“爱护书籍”中鲁迅从小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讲授时,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品词赏句,抓住人物爱读书、保存书、爱护书的好品量、好习惯来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干事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主动爱护书籍。
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此后你怎样庇护书,爱护书?把自己的设法写下来与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写话能力,又进一步学会了爱护书、庇护书的方法。
在初读感知课文首要内容时,引导学生找出概括课文首要内容的句子:“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皆宝贵。”以此为主线贯穿学文的始终。在品词析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鲁迅爱读书、爱护书的事例来学习鲁迅爱书胜过亲情,胜过财宝,胜过生活生计中的统统。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我们应当爱护书,学会保存书。
本节课存在不敷之处,由于教师筹办不敷,课堂说话缺乏连贯性。在当前的讲授中我会努力专研,与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七色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七色光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