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2025/09/23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篇1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本领。

2、学会如何正确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助。

3、培养幼儿面对危险保持镇定的勇气及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有关意外事件不同内容的小图卡若干,录象机、电视机各一台。

2、有关“保护自己”的'主题环境创设:墙壁上画有110、119、120的标志栏目。

3、记录卡、铅笔若干,毛巾、水等;玩具电话两部;用纸箱做成的110、119、120车各一台;报警器一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观看图卡,讲述及分类活动。

1、老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四周小图卡,提出问题: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与同伴、与老师讨论相关内容及解决方法。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图卡贴在墙上“110、119、120”警示圈内。

4、老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

二、学习辨别判断突发事件,知道发生时会迅速地求助相关部门。

1、游戏“快速反应”选号码。

2、播放录象,幼儿快速判断、记录。

3、老师与幼儿共同评议。

三、学习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

1、幼儿自由讨论,明确拨打求助电话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练习。

2、老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应技能。

设计家中火警、某公园老人晕倒、小偷行窃、街头诱拐儿童等情景。幼儿扮演相应角色,并正确报警、出警。

四、消防演习

1、警报响起,幼儿选择各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

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楼梯、逃离“火区”。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本领。

2、学会如何正确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助。

3、培养幼儿面对危险保持镇定的勇气及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有关意外事件不同内容的小图卡若干,录象机、电视机各一台。

2、有关“保护自己”的主题环境创设:墙壁上画有110、119、120的.标志栏目。

3、记录卡、铅笔若干,毛巾、水等;玩具电话两部;用纸箱做成的110、119、120车各一台;报警器一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观看图卡,讲述及分类活动。

1、老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四周小图卡,提出问题: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与同伴、与老师讨论相关内容及解决方法。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图卡贴在墙上“110、119、120”警示圈内。

4、老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

二、学习辨别判断突发事件,知道发生时会迅速地求助相关部门。

1、游戏“快速反应”选号码。

2、播放录象,幼儿快速判断、记录。

3、老师与幼儿共同评议。

三、学习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

1、幼儿自由讨论,明确拨打求助电话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练习。

2、老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应技能。

设计家中火警、某公园老人晕倒、小偷行窃、街头诱拐儿童等情景。幼儿扮演相应角色,并正确报警、出警。

四、消防演习

1、警报响起,幼儿选择各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

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楼梯、逃离“火区”。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

[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初步理解法律的规定与意义,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法及教具:】

教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漫画、案例资料、录音机。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板书:第二框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学生答:祝你平安)对,就叫祝你平安,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伤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格外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但 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食物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由此可见,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二)讲授新课

看漫画《骑摩托车的人》,让学生对违规骑车人的结果用一个故事讲述出来,并让学生讲述看了这个故事后得到的启示,由此得出结论一: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板书:一、提高警惕--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究--我们对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特别关注)

1、上网聊天、网上交友。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2、女生的自我保护。出门在外结伴行,穿衣打扮要得体;生人搭讪不理睬,防范意识心头记。

但是有些时候那些不法侵害却是防不胜防的,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侵害呢?

案例分析:2002年8月27日晚,沈阳市一名19岁的应届毕业生任凯(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在从其姥姥家回家的路上,路遇两名歹徒欲抢劫其手机,为此,这个刚烈的19岁青年与两个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而亡。

请同学思考回答:惨剧能避免吗?假如你是任凯,你会怎么办?

师:本案中的任凯面对歹徒的突然袭击,能够勇敢地进行搏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除了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讲究策略。就以对付抢劫犯罪来说,面对劫匪的突然出现,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实施正当防卫。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脱身。常见的有:呼救脱身法、周旋脱身法、恐吓脱身法、对犯罪分子进行说服教育法等等。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在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相比的情况下,人身权利自然大于财产权利,自然应舍弃财产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凯如果选择放弃手机也许是更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犯罪分子时,也不必大义凛然勇于搏斗,去作无谓的牺牲。

板书: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途径

师:对我们学生来讲,校园内外的拦截敲诈可能是最常见的不法侵害,这不,有位同学就碰到了--列举我校前段时间校园里发生的敲诈抢动劫案例。

讨论:面对拦截敲诈该怎么办?

师:大家的观点实际上都有一定道理,我们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是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当然,同学们身边的不法侵害远不止一项拦截敲诈,还有许多。下面,我就选择三个情境,请大家讨论,看看谁是自救智多星:

1、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怎么办?

2、当你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3、当你路过网吧,网吧老板拉你进去打游戏,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大家大都提到了打110的电话,知道这是帮助自己防范侵害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常用的急用电话是否了解。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报警--122;森林火警--95119。(分小组竞赛)

师: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面临的侵害除了那些不法侵害,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请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险情与伤害?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学生回答)

师总结提出:大家说的都挺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学生小峰在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是怎么做的?

案例:1994年春,13岁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参加复评工作的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000元赔偿。这是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

问:1、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你的身边有过类似的事例吗?

老师总结,小峰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实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板书:三、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特地颁布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师: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邪恶得到惩处,使正义得到伸张!

(三)课堂感悟,点拨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教师小结: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还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平时具备一些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防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天,大家在活动中已经学到了许多保护自己的高招,今后也请同学们注意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编辑成册,存入自己的档案袋。最后,祝同学们天天愉快,岁岁平安,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路顺风!(播放《一路顺风》歌曲。)

(四)课后拓展练习

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绝招。最后,全班汇总编出《自我防护手册》。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11月9日全国消防宣传日,使幼儿能牢记几个紧急电话号码。

2.帮助幼儿掌握维护自己安全的常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废旧纸盒、彩笔、剪刀、订书机、旧报纸。

2.数字卡1(119)、数字卡2(120)、数字卡3(110);图画l(消防车)、图画2(救护车)、图画3(警车);玩具消防车、救护车及警车。

3.用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车辆、交警的图画布置班级环境。

活动过程

(一)艺术领域的活动

1.手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班级墙饰,指导幼儿制作交通信号灯。把废旧纸盒剪成三个长方形、三个圆形,分别给圆形涂土红色、黄色、绿色,再把它们与长方形纸板订在一起。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帽子。把旧报纸折叠成帽子,再在帽子上画出“红十字”、“红火光”、“蓝警棒”。

2.舞蹈褒演

教师和幼儿戴上“蓝警棒”帽子,边听音乐“do you know the police officer”边起舞:oh,do you know the policeofficer,the police officer, the police officer?oh, do you know the police officerwho helps me crossthe street?

3.音乐欣赏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英语歌曲“twinkle,twinkle,traffic light”: twinkle, twinkle, traffic light, standing on the corner bright. when its green its time to go. when its red its stop,you know. twinkle, twinkle, traffic light, standing on the corner bright.

(二)语言领域的活动

1.你问我答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边拍打对方的双手,边进行问答。当一人问“红灯,红灯,你说什么”时,另一入则答“我说停,停,停”;当一人问“黄灯,黄灯,你说什么”时,另一人则答“我说要等到灯光变绿,绿,绿”;当一人问“绿灯,绿灯,你说什么”时,另一人就答“我说走,走,走”。

2.破解号码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1(119),提示幼儿:当发现火灾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19(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消防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1(消防车)]。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2(120),提示幼儿:当发现病人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20(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救护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2(救护车)]。

[page_break]

教师左手出示数字卡3(110),提示幼儿:当发现匪徒时,就可拨打电话号码110(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这样警车就会开来了[右手呈现图画3(警车)]。

3.学说英语

教师指着班级墙饰,告诉幼儿:traffic sign就是交通标志,police officer就是警察,firefighter就是消防队员,doctor就是医生。

(三)健康领域的活动

1.灭火

幼儿头戴“红火光”帽,开着玩具“消防车”去灭火:拉动水管,移动水管,上举水管。

2.急救

幼儿头戴“红十字”帽,开着玩具“救护车”去救病人:把病人抬上救护车,给病人接上氧气管。

3.抓捕

幼儿头戴“蓝警棒”帽,开着玩具“警车”去抓坏人:把坏人按倒在地,戴上手铐。

(四

)科学领域的活动

教师要求幼儿把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图片与119、120、110的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把玩具消防车、救护车、警车与“红十字”、“红火光”、“蓝警棒”的`帽子进行配对。

(五)社会领域的活动

1.计数

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数数幼儿园附近或家庭附近共有多少个十字路口和交通信号灯。

2.操练

教师、家长带领幼儿安全地走过马路,提醒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之前,要左看看,右看看。

3.参观

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消防站和警署,听消防队员、警察讲讲他们灭火、抓坏人的故事。

活动结束

这组活动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生命,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形成了幼儿的安全感,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发展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