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2025/09/23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张飞,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性格暴躁,常常鞭打属下,最后因此丧生。真正让我佩服的只有刘备、孙权,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看重人才。

说起刘备,大家首先应该就会想到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刘备为了复兴汉室,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诸葛亮虽然三番五次为难刘备,最终还是被刘备的`仁德、礼贤下士,为人谦和,看重人才的品质感动,和他一起下了山。

孙权也十分善于运用人才。相传吴国的大将吕蒙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可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喜欢读书。孙权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吕蒙说:你一定要多读书,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兵打仗。吕蒙推脱事物繁忙,孙权又说:你工作忙,没有时间看书,你难道还有我忙吗?我每天都要看书,所以你也要多看书。吕蒙听了后便开始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唐太宗重用魏征、商汤辨味识伊尹、周文王打猎求子牙这些都是历史上善用人才的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使用人才。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学刘备心存仁德、礼贤下士的品质,也要学习孙权敢于提出意见,勇于帮助人才改正缺点,成就人才的品质。学会做一个能发现并驾驭千里马的伯乐,这样才会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值天下大乱之际,三国多少人物,吾独爱曹操与荀彧。

曹操何许人也,刘备对其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的话,令三国群雄无不胆寒;他的计谋令三国势力无不胆丧。对于曹操来讲,最为经典的战役便是官渡之战了:曹操真是诡计多端啊,袁绍阵营阵脚乱了还没败,他就喊人家败了,袁绍阵营听到的都以为袁绍败了,曹操阵营听到袁绍败了,奋力斩杀建功立业,所以这就是曹操以少胜多的由来;曹操善于攻心,单纯的袁绍自然不是他对手,由此让自己的势力一举成为了三国最大势力。诸葛亮在和东吴商量对敌政策时如是说道“如今十分天下,曹操独占七八,留给其他英雄的用武之地已然不足二三”,可见曹操计谋之超群,用心之狠辣!

说起曹操,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个一生忠于汉室,却匡了一生汉贼之人——荀彧。这么说吧,荀彧是曹操从揭竿以来最受器重的谋臣,没有之一,纵然是遗计定辽东的郭嘉、献计火烧乌巢的许攸与他相比也是万万不如;在议事的时候荀彧永远排在文官之首,曹操南下打陶谦、刘表时荀彧永远坐守北方大营,道理和刘备入川派诸葛亮守荆州一样,保护大本营,一身傲骨、一生智计、满腔报复却还是个忠义之臣,食汉禄、受国恩,荀彧骨子里是一个汉臣,我对荀彧这个人物的尊敬不下于诸葛亮,且曹操对其评价为:“荀彧,吾之子房也”,以张良做比,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但在最后,曹操手下想让曹操封王,曹操把这事说给荀彧听,问他想法如何,荀彧原话是: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谦退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之后荀彧在满朝文武面前站出来厉声怒斥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骨节矣),他的人生就已升华,没有了遗憾,连皇帝都在摇尾乞怜。因荀彧的极力阻挡,曹操不得不让程昱送给荀彧这个多年老友一个空的盒子,荀彧看完之后,仰天大笑中,自刎而死。他荀彧是大汉最后的脊梁,孟德没错,文若也没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如一杯陈年的女儿红,需细细来品,但是再品一遍却是回味出不一样的感觉,它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以及对战争与和平年代的思考发人深省。就似杨慎在诗句中讲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英雄也好,奸雄也罢,都不过是后世之笔墨矣,但在这段历史之中,吾独爱曹操与荀彧矣!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忠、义.、经得起诱惑.....在关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关羽,一个不算主角也不算配角的人,却令我十分感动。

当年,曹操软禁关羽。面对金钱,他无动于衷;面对美色,他无动于衷;面对绫罗绸缎,他无动于衷;面对良驹,他无动于衷.......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桃园那一个小小的承诺吗?只是为了兄弟之情吗?对,就是为了这些,为了忠义。

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进入社会。而关羽那一身的豪放和忠义将伴我成长。

如果当时被软禁的是我,我会像关羽这样吗?答案是不确定。那么多诱惑,要经得住是很不容易的。小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总爱找邻居家的小君玩,但***妈总是管她很严。有一天,阿姨突然对我说:“只要你不找他玩,我就给你一包零食,怎么样?”那时候,零食的诱惑可是很大的。我欣然答应。第二天,我就找别的'朋友玩了。而小君,只能像一只被困而渴望飞翔的小鸟,可怜巴巴地看着我们玩,我似乎看到了她眼中的晶莹液体。

而现在,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是关羽,教会我忠,教会我义,教会我怎样面对诱惑。可以说,我爱关羽!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合上这本《三国演义》,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一场场无比精彩的战斗与故事;极有个性的人物,使我的大脑久久地难以忘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这两大战役了。

在这两大战役中,曹操与刘备的兵力都占优势,可双方都败了,曹操是被周瑜火烧了战船,而刘备则是被陆逊火烧了营地。虽然结果都失败了,但相比之下,刘备却远不如曹操乐观。想当初曹操在回城的路程中受到刘备手下的.阻拦,但他却在危难时刻哈哈大笑,还笑着说:“北方还是我的。”而刘备在回去的路上没有人阻拦他,他却觉得自己无颜回到都城内,最后病死在了白帝城。这两个人都是失败,可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曹操的想法是乐观的,刘备的想法是悲观的。就像两个人走在沙漠里,两人同时看到了半瓶水,悲观的人心想:“就半瓶水,还不够我喝呢!”便走开了。而乐观的人却想:“这可是珍贵的半瓶水呀!这么多的水应该足够我走出沙漠了。”然后,他开心地喝了下水。结果没喝水的那个人渴死在了沙漠里,而喝下水的人则走出了沙漠。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乐观往往会给生活带来阳光,而悲观却让你对生活充满绝望。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5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彩图本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资料真是太精彩了,我一连看了三遍,还觉得可是瘾。此刻,你只要任意指出书中的一幅插图,我就能立刻说出这是描述哪一场战争的或是描述哪个英雄人物的'。

这本书人物描述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和赵云。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虽然周瑜和诸葛亮一样聪明过人,足智多谋,可是,他心胸狭窄,处处为难诸葛亮,想尽办法加害于他。竟然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还要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按军法处置。而诸葛亮却以国家大事为重,顾全大局,从容应对,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充满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仅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