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篇1
今天一大早,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妈妈叫醒了,因为今天要去全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游玩。出了宾馆后,刘叔叔已经开着车在门口等我们了。我们从昆山出发去苏州园林只用了40分钟。
到达拙政园时,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了,售票厅已是人山人海了,刘叔叔专门为我们请了一个导游,导游很快帮我们买了票,于是我们一行六人进了拙政园。
我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一进园,就看到满园的绿色,好似把炎热都挡在了门外。导游介绍说,拙政园占地78亩,是公元1509年始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园。东区在古代是菜园。中区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中区还有四座亭,分别是春亭、夏亭、秋亭和冬亭。导游说,春亭周围种满了牡丹花,所以春天就到春亭看牡丹,夏亭赏荷花,秋亭看橘树,冬亭赏梅花,随着四季的变化,主人不出门就能欣赏到一年四季的景物。西区则是姑娘小姐们住的地方,也称绣楼。拙政园里有一种竹子,俗称“金镶玉,”因为它的`竹杆是金黄色的,还带一点绿色,也叫黄金竹。园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亭、台、楼、阁、榭。就是亭子设计成像船一样,伴随着水中的倒影,组成一副名扬千里的画卷。
拙政园里的门窗,图案设计和雕刻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特别是窗户,雕刻的花纹没有一个是同样的。随着游客缓缓前进,窗户里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就像幻灯片。
拙政园真美啊!美到游客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副完美的画面,让你流连忘返。
玩了一天,也累了一天,我在心里感叹我们祖国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虽然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但我的心里仍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篇2
江南在人们的心中始终就是风景如画,我去的江南却是另一番体会。到处都是好吃的,到处都是古老的建筑,就象一张张活的照片。
明代戏曲作家张凤翼赠诗“得月楼”:“七里长堤列画屏,楼台隐约柳条青,山公入座参差见,水调行歌断续听,隔岸飞花游骑拥,到门沽酒客船停,我来常作山公醉,一卧垆头未肯醒”。当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得月楼用膳,因其菜味道极为鲜美,赐名“天下第一食府”。得月楼的`菜讲究色、香、味、形,保持原汁原味,一年四季各有美食,在我吃过的得月楼美食之中,我觉得松鼠鳜鱼的味道最好。我一个人吃了一整条!得月楼先后接待过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泰国公主、泰国副总理等人。楼上还挂着讲述许多它自己古老的历史的照片。“得月楼”恢复于1982年4月25日,整个建筑被评为苏州十大建筑之一。得月楼还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得月楼上有苏州小吃园,专营苏州风味小吃。如今得月楼墙上的这些用古老相机照的照片已经变黄了,岁月的流失让它的历史泛黄,却永远也改变不了它的味道。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也是苏州的一个活的照片,“寒山寺”古老的景色让人们留恋。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0年,到了唐代,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所以改名“寒山寺”。这座寺庙,历经数代,屡建屡毁于火,现在的是清末重建的。这里还有拙政园、狮子林、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
相比这些活的照片和古老的历史,我更喜欢苏州那些数不清的好吃的。清炒虾仁、大煮干丝、大闸蟹、松鼠鱼、太湖三白、炒泥螺,真是太好吃了。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篇3
如果要来江南旅游,可一定要来苏州,来到苏州,可千万别错过苏州的园林。因为苏州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有八百多座,其中最为有名的分别是狮子林、拙政园、沧浪亭与留园这四大名园。园林建造精致典雅,景色平淡自然。
园林大多是古代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大多由假山、池沼、亭台楼阁、长廊、古树和多种花卉构成,但每一个园林的建造风格却又各不相同。
到了苏州,我游览了几个园林,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拙政园。一走进拙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很大的假山,尖尖的山顶,估计有一米多高。上面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小石洞。听导游说,如果从最高的石洞往里面倒水,水便会从其它洞里流出来,因为这所有的洞都是相通的。不仅如此,假山还有瘦、皱、透、声、色、清、奇、秀等其它特点,我们听了感到特别神奇。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池的荷花,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有的花瓣全开,露出淡黄色的花蕊;有的`只开了一两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荷花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美丽极了。
顺着荷花池往前走,就到了见山楼。楼和长廊连在一起,样子像一条神龙,楼顶有角相当于龙头,长廊就是龙身,但却看不见龙尾,因为龙尾像是被其它建筑遮挡,所以人们把这里又叫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仔细一看,还真是这么回事。站在这里往远处看,一座塔好似悬挂在空中,若隐若现。导游说这里是最佳拍摄点,于是妈妈赶紧拿起手机将我和美景来了个合影,留作永久的纪念。
游玩了整个园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林中一会儿一个亭子,一会儿一个池沼,一会儿一座假山,一会儿又一个长廊,但都各不相同。园林中的树木和花卉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无论哪个季节来游玩,都会收获不一样的美。我喜欢苏州的园林。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篇4
小时候,我常常喜欢去拙政园玩。
走入拙政园放眼望去,树木花草层层叠叠,一大片荷花池是我的最爱,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荷花池开满了白的,粉的荷花,像一个个荷花仙子伫立在水中,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像在跳舞。荷花池旁有一个“香洲”,其形状像一个石船,共有两层,内铺木地板,窗镶花玻璃,我真希望这条石船有一天能开起来啊。荷花池中心有一座“荷风四面庭”,并通过曲折能看到一对对鸳鸯在水面上悠闲地游来游去,他们时而互相整理着羽毛,时而低着头像是在窃窃私语,真是动物界的神仙眷侣啊!远香堂位于荷花池旁,因为荷花盛开时,在这儿都能闻到花香,故此得名。拙政园一年四季都很漂亮,春天紫藤花开,夏天荷花飘香,秋天红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
我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拙政园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王献臣所建,其子一夜豪赌,将园子输给徐少泉。后经几次修缮,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和特色。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园林之首,他的'园林风格为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被世界所认可。
外公常常给我讲解拙政园的精妙之处,我记得他让我从一块蓝蓝的窗玻璃望出去, 我惊讶地发现,外面的景色像蒙上了一层霜,好像是冬天一样,可现在明明是夏天啊!外公还带我走过一座铁桥,告诉我,这座桥是西洋的东西,因为中国那时候还没有把铁用于造桥,这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技术的交流的见证啊。我跟着外公边走边听,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呢,同时我也由衷地敬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爱拙政园,我们要把中华文明古国的文化精髓一代代传承下去。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 篇5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已是光顾多次,但苏州的亭台楼榭、碧水荡漾就像素雅的水墨画一直在自己的梦中萦绕,得知这个五一爸爸妈妈要带我去苏州,别提我有多兴奋了了。
前日晚上把闹钟铃定在了5:20分,次日一大早就起身洗漱,没多大工夫便焕然一新地整装待发了。
妈妈说,去往苏州的前半段路程与去杭州差不多,沿途的风景就不用细看了,先闭目养神吧……但激动、喜悦的心情令我始终无法平静!我睁着大眼。伸着脖子不停地向车窗外张望。大约2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苏州。虽然记忆中的杭州是灰色的,但我仍然期待这个古老的水乡能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我们的第一站是七里山塘,它位于苏州城的西北角,全长3.6公里,是白居易任刺史时修建的,所以又称“白公堤”。类似的古镇古街,小桥流水我看得也不少了,山塘老街,白墙、黑瓦,红灯笼、古戏台、古驿站……虽说后建的各种博物馆有些破坏它原有美好的氛围,但是丝毫不影响我的欣赏和对这里的喜爱。这里不论水道还是街道,都不失南方水乡柔美的特点。尤其是绝代佳人那娴熟的琵琶弹唱,让我唏嘘不止,我想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想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站在老街上,我可以想到古代繁华的南方水乡,可以想到作为一个都城,应该拥有怎样的规模?穿廊入舫的美景欣赏好了就要乘舟走山塘的水路了。听导游说,这条水道直通向虎丘脚下的七里山塘,藏着许多许多的风雅故事。沿着河道我放眼望去:破旧但不失历史痕迹的水上吊屋,新修的陕西会馆、山东会馆,还有一些洗尽铅华的古旧建筑。我兴奋地将手伸出船弦去撩拨那软软的姑苏水,啊!苏州,我终于触摸到了你!在参观门票上有关于七里山塘的简介,七里山塘还被誉为:神州第一街“呢,我认为它不是浪得虚名的。
吃过午饭,我们就要步行参观“观前街”了,导游介绍:观前街是苏州最为繁华的闹市区,它的命名是因了一位叫玄妙的道观曾在这里生活、住持过,它是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为一体的长长一条街。在我看来它应该算是和宁波,慈溪等各地的城隍庙性质差不多:热闹、繁华,没有想象中的肃穆、威严。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城隍庙那般杂沓、繁复、市井,它脱掉了锈迹斑斑、尘埃过重的外衣,将深重的历史、古典的文化和脱俗的人文气息淋漓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终于知道苏州虽没有高楼林立,没有花鸟鱼虫却为什么能名扬海外了,一定与它独有的古老文化和清新秀雅的内涵有关,雅俗共赏的古老城市一定代表了中华文明古老的历史,承载了人民对它的厚望。
最后因时间关系,我们放弃了游览拙政园的`计划,而改道去了苏州最大的蚕丝织造地——苏州第一丝厂。什么叫巧夺天工?看了丝织女工那双灵巧的手是如何将一团丝茧巧妙地缠绕在制造机上绕成丝线,最后又织成丝被的全过程,你就不得不叹为观止了!。
短短的一路行程,短短的一段时光,但留给我的却是长长的记忆、长长的怀念。记忆那窄窄的弄堂、宽宽的河道,回忆那余音袅绕的弹奏、历史与现代的建筑和风貌!苏州!我来了!